Play button

31 - 2023

基督教史



基督教的历史涉及从一世纪至今的基督教宗教、基督教国家以及基督徒及其各个教派。基督教起源于耶稣的事工,耶稣是一位犹太教师和治疗师,他宣扬即将到来的上帝王国,并在公元 1700 年被钉在十字架上。公元 30-33 年,在罗马犹太行省耶路撒冷。他的追随者相信,根据福音书,他是上帝的儿子,他为罪孽的宽恕而死,并从死里复活并被上帝高举,并将在上帝国度开始时很快返回。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31 - 322
早期基督教ornament
使徒时代
使徒保罗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31 Jan 2

使徒时代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使徒时代以使徒及其传教活动命名。作为耶稣直系使徒的时代,它在基督教传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使徒行传的主要来源是《使徒行传》,但其历史准确性一直存在争议,而且其报道也很片面,特别是从《使徒行传》第 15 章开始,重点关注保罗的事工,到公元 62 年左右结束,保罗在罗马传道。软禁。耶稣最早的追随者是第二圣殿犹太教领域内的一个末日犹太基督徒教派。早期的基督教团体是严格的犹太人,例如伊便尼派,以及耶路撒冷的早期基督教社区,由耶稣的兄弟正义者詹姆斯领导。根据《使徒行传》第 9 章,他们将自己描述为“主的门徒”和“道路的门徒”;根据《使徒行传》第 11 章,安提阿的一个定居的门徒团体是第一个被称为“基督徒”的人。一些早期的基督教社区吸引了敬畏上帝的人,即效忠犹太教但拒绝皈依的希腊罗马同情者,因此保留了他们已经参观过犹太教堂的外邦人(非犹太人)身份。外邦人的包容性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他们无法完全遵守哈拉卡。大数的扫罗,通常被称为使徒保罗,迫害早期的犹太基督徒,然后皈依并开始在外邦人中传教。保罗书信的主要关注点是将外邦人纳入上帝的新约,传达这样的信息:相信基督就足以得救。由于外邦人的加入,早期基督教改变了它的性质,并在基督教纪元的前两个世纪逐渐与犹太教和犹太基督教分开。四世纪的萨拉米斯教父尤西比乌斯和埃皮法尼乌斯引用了一个传统,即在公元 70 年耶路撒冷被毁之前,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曾奇迹般地收到警告,要逃到约旦河对岸的德卡波利斯地区的佩拉。福音书和新约书信包含早期的信经和赞美诗,以及受难、空坟墓和复活的记载。早期基督教传播到地中海沿岸阿拉姆语民族的一小群信徒中,也传播到罗马帝国的内陆地区及更远的地方,进入 帕提亚帝国和后来的 萨珊帝国,包括在不同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美索不 达米亚。这些帝国在不同程度上。
Play button
100 Jan 1

前尼西亚时期

Jerusalem, Israel
前尼西亚时期的基督教是基督教历史上直到第一次尼西亚会议之前的时期。第二世纪和第三世纪见证了基督教与其早期根源的急剧分离。到了第二世纪末,人们对当时现代的犹太教和犹太文化进行了明确的拒绝,反对犹太教的文学作品不断增多。四、五世纪的基督教经历了罗马帝国政府的压力,发展出了强大的主教制和统一结构。尼西亚之前的时期没有这样的权威,而且更加多样化。前尼西亚时期兴起了大量具有强烈统一特征的基督教教派、邪教和运动,这是使徒时期所缺乏的。他们对圣经​​有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关于耶稣的神性和三位一体的本质等神学教义。一种变体是原始正统教派,它成为国际大教会,并在这一时期受到使徒教父们的捍卫。这是保罗基督教的传统,重视耶稣的死来拯救人类,并将耶稣描述为来到地球的上帝。另一个主要的思想流派是诺斯替基督教,它重视耶稣拯救人类的智慧,并将耶稣描述为一个通过知识变得神圣的人。到一世纪末,保罗书信已以合集的形式流传。到了三世纪初,已经存在了一套类似于现在的新约的基督教著作,尽管对于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约翰一书和二书以及启示录的正典性仍然存在争议。直到三世纪德修斯统治时期,帝国范围内才出现对基督徒的迫害。亚美尼亚王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在传统上可追溯至 301 年的一次事件中,启蒙者格列高利说服亚美尼亚国王蒂里达梯三世皈依基督教。
东西方紧张局势
天主教徒(左)和东方基督徒(右)之间的辩论。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300 Jan 1

东西方紧张局势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基督教团结中的紧张关系在四世纪开始变得明显。其中涉及两个基本问题:罗马主教的首要地位的性质以及在尼西亚信经中添加一个条款(称为子子条款)的神学含义。这些教义问题首先在佛提乌斯的宗主教区公开讨论。东方教会认为罗马对主教权力本质的理解与教会本质上的大公会议结构直接对立,因此认为这两种教会论是相互对立的。另一个问题发展成为对东方基督教世界的一个主要刺激,即在西方的尼西亚信经中逐渐引入了Filioque条款——意思是“和子”——如“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 ,最初的信经经大公会议批准,至今仍为东正教所使用,其中简单地指出“圣灵……来自天父”。东方教会认为,该短语是单方面添加的,因此是非法的,因为从未咨询过东方教会的意见。除了这个教会论问题之外,东方教会还认为从教义的角度来看,子子条款是不可接受的。
Play button
300 Jan 1

阿里乌派

Alexandria, Egypt
阿里乌主义是一种日益流行的非三位一体基督论教义,从 4 世纪开始在整个罗马帝国传播,它是由来自埃及亚历山大的基督教长老阿里乌斯创立的,它教导耶稣基督是一个不同于天父上帝的受造物,并且从属于天父上帝。阿里乌派神学认为,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由父神所生,不同的是,神的儿子并不总是存在,而是由父神在时间之内所生,因此耶稣不与神同在永恒。父亲。尽管阿里乌教义被谴责为异端并最终被罗马帝国的国教消灭,但它在地下仍然流行了一段时间。4 世纪末,罗马阿里乌派主教乌尔菲拉斯被任命为第一位前往哥特人的基督教传教士,哥特人是欧洲大部分地区、罗马帝国边境和罗马帝国内部的日耳曼民族。乌尔菲拉斯在哥特人中传播阿里乌斯基督教,在许多日耳曼部落中牢固地建立了信仰,从而帮助他们在文化和宗教上与迦克墩基督徒保持区别。
对基督徒的迫害
基督教殉道者的最后祈祷 ©Jean-Léon Gérôme
303 Jan 1 - 311

对基督徒的迫害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直到三世纪德修斯统治时期,帝国范围内才出现对基督徒的迫害。罗马帝国当局组织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严重的迫害是戴克里先迫害,303-311。罗马皇帝加莱里乌斯于311年颁布了《塞尔迪卡法令》,正式结束了对东方基督徒的迫害。
米兰敕令
米兰敕令 ©Angus McBride
313 Feb 1

米兰敕令

Milano, Metropolitan City of M
米兰敕令是公元 313 年 2 月签署的一项协议,旨在仁慈地对待罗马帝国境内的基督徒。控制巴尔干地区的西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皇帝李锡尼在梅迪奥拉努姆(今米兰)会面,除其他外,同意在两年前加莱里乌斯皇帝在塞尔迪卡发布宽容法令后改变对基督徒的政策。米兰敕令赋予基督教合法地位并免除迫害,但并未使其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这发生在公元 380 年,颁布了《帖撒罗尼迦法令》。
早期基督教修道主义
在帕科米乌斯之前,隐士们住在沙漠中单独的牢房里。帕科米乌斯将他们聚集在一个社区中,他们共同拥有所有事物并一起祈祷。 ©HistoryMaps
318 Jan 1

早期基督教修道主义

Nag Hammadi, Egypt
修道主义是禁欲主义的一种形式,人们放弃世俗的追求,独自隐居,或加入一个组织严密的社区。它起源于基督教会早期,作为一个具有相似传统的家族,以圣经的例子和理想为蓝本,并扎根于犹太教的某些流派。施洗约翰被视为典型的修道士,而修道主义则受到使徒团体组织的启发,如使徒行传 2 章 42-47 节所述。保罗大帝诞生。他被认为是第一位基督教隐士苦行者。他过着非常隐居的生活,直到晚年才被安东尼发现。隐修士或隐士过着孤独的生活,而修行者则生活在社区中,通常在修道院里,遵守规则(或实践守则)并由住持管理。最初,所有基督教僧侣都是效仿安东尼大帝的隐士。然而,由于需要某种形式的有组织的精神指导,帕科米乌斯于 318 年在后来成为第一座修道院的地方组织了他的众多追随者。很快,类似的机构在整个埃及沙漠以及罗马帝国东半部的其他地区建立起来。女性尤其被这场运动所吸引。修道制度发展的核心人物是东方的巴西尔大帝和西方的本笃,他创建了圣本笃规则,该规则后来成为整个中世纪最常见的规则,也是其他修道院规则的起点。
325 - 476
古代晚期ornament
Play button
325 Jan 1

第一届普世大公会议

İznik, Bursa, Turkey
在这个时代,召开了第一次普世大公会议。他们主要关注基督论和神学争论。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325年)和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381年)谴责阿里乌教义为异端,并产生了尼西亚信经。
尼西亚信经
325 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 ©HistoryMaps
325 Jan 2

尼西亚信经

İznik, Bursa, Turkey
最初的尼西亚信经于325年在第一次尼西亚会议上首次通过。381年,在第一次君士坦丁堡会议上对其进行了修订。为了消除歧义,修订后的形式也称为尼西亚信经或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尼西亚信经是尼西亚或主流基督教以及遵守它的基督教教派的信仰的定义声明。尼西亚信经是天主教会内承担重要职能的人所要求的信仰告白的一部分。尼西亚基督教认为耶稣是神圣的,与父神同在。自四世纪以来,形成了各种非尼西亚教义、信仰和信条,所有这些都被尼西亚基督教的信徒视为异端。
Play button
380 Feb 27

基督教作为罗马国教

Thessalonica, Greece
380年2月27日,随着狄奥多西一世、格拉提安和瓦伦丁尼安二世颁布的《帖撒罗尼迦法令》,罗马帝国正式将三位一体基督教定为国教。在此之前,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和瓦伦斯个人赞成阿里乌斯派或半阿里乌斯派的基督教形式,但瓦伦斯的继任者狄奥多西一世支持尼西亚信经中阐述的三位一体教义。教会成立后,采用了与帝国相同的组织边界:地理省份,称为教区,与帝国政府的领土划分相对应。按照合法化前的传统,主教们位于主要城市中心,因此负责监督每个教区。主教的位置是他的“座”,或者“看”。在这些教区中,有五个教区享有特殊的地位: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安条克和亚历山大。大多数教区的威望部分取决于其使徒创始人,因此主教是他们的精神继承人。尽管罗马主教仍被认为是同等地位中的第一主教,但君士坦丁堡作为帝国新首都的地位却位居第二。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其他不相信保存下来的“忠实传统”(例如三位一体)的人将被视为非法异端邪说的践行者,并且在 385 年,这导致了国家而非教会的第一起案件对异教徒普里西利安(Priscillian)处以极刑。
Play button
431 Jan 1

景教分裂

Persia
5世纪初,埃德萨学派教授了基督论观点,认为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是不同的位格。这种观点的一个特殊结果是,玛丽不能被正确地称为上帝的母亲,而只能被视为基督的母亲。这一观点最广为人知的支持者是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聂斯托利。由于将玛丽称为上帝的母亲在教会的许多地方变得流行,这成为一个分裂的问题。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呼吁召开以弗所会议(431),以期解决这一问题。会议最终否决了聂斯脱里的观点。许多遵循景教观点的教会脱离了罗马教会,造成了重大分裂。景教教会遭到迫害,许多追随者逃往 萨珊王朝,并在那里被接纳。萨珊王朝( 波斯)帝国在其历史早期就有许多基督教皈依者,与基督教的叙利亚分支密切相关。萨珊王朝正式信奉琐罗亚斯德教,并严格遵守这一信仰,部分原因是为了将自己与罗马帝国的宗教(最初是希腊罗马异教,后来是基督教)区分开来。基督教在萨珊帝国得到宽容,随着罗马帝国在四世纪和六世纪越来越多地流放异端,萨珊基督教社区迅速发展。到5世纪末,波斯教会牢固建立,并独立于罗马教会。这座教堂演变成了今天所谓的东方教堂。451年,卡尔西顿会议召开,进一步澄清围绕景教的基督论问题。会议最终指出,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是分开的,但都是一个实体的一部分,这一观点被许多自称基督基督的教会所拒绝。由此产生的分裂创造了教会的共融,包括亚美尼亚、叙利亚和埃及教会。尽管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为和解做出了努力,但分裂仍然是永久性的,导致了今天所谓的东方正教。
476 - 842
中世纪早期ornament
中世纪的基督教
中世纪的基督教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476 Jan 1

中世纪的基督教

İstanbul, Turkey
向中世纪早期的过渡是一个渐进的、局部的过程。农村地区作为电力中心崛起,而城市地区则衰落。尽管东部(希腊地区)仍有更多的基督徒,但西部(拉丁地区)正在发生重要的发展,并且每一个都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罗马主教、教皇被迫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他们只保持对皇帝名义上的效忠,被迫与前罗马行省的“野蛮统治者”谈判平衡。在东方,教会保持了其结构和特征,并且发展得更为缓慢。在基督教古代五大制中,五个父权制享有特殊的地位: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安条克和亚历山大。大多数教区的威望部分取决于其使徒创始人,或者就拜占庭/君士坦丁堡而言,它是持续存在的东罗马或拜占庭帝国的新所在地。这些主教认为自己是这些使徒的继承人。此外,这五个城市都是基督教早期的中心,在黎凡特被逊尼派哈里发征服后,它们失去了重要性。
欧洲基督教化
奥古斯丁在埃塞尔伯特国王面前布道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496 Jan 1

欧洲基督教化

Europe
西罗马帝国的统治地位逐步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同盟国和日耳曼王国,这与早期传教士进入不受崩溃帝国控制的地区的努力同时发生。早在五世纪,从罗马不列颠到凯尔特地区(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的传教活动产生了凯尔特基督教的早期传统,这些传统相互竞争,后来在罗马教会的领导下重新整合。当时西北欧著名的传教士有基督教圣帕特里克、哥伦巴和哥伦巴努斯。在罗马被遗弃后一段时间入侵不列颠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部落最初是异教徒,但在教皇格列高利大帝的使命下,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皈依了基督教。威尔弗里德(Wilfrid)、威利布罗德(Willibrord)、卢勒斯(Lullus)和博尼法斯(Boniface)等传教士很快成为传教中心,使他们在日耳曼尼亚的撒克逊亲戚皈依了基督教。高卢(今法国和比利时)的高卢罗马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在 5 世纪初被法兰克人占领。当地居民一直受到迫害,直到 496 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一世从异教皈依罗马天主教。克洛维坚持要求他的贵族同胞也效仿,通过将统治者的信仰与被统治者的信仰结合起来来加强他新建立的王国。法兰克王国崛起、政局稳定后,教会西部地区在墨洛温王朝的支持下增加了传教活动,以安抚邻国人民。威利布罗德在乌得勒支建立一座教堂后,异教弗里斯兰国王拉德博德在 716 年至 719 年间摧毁了许多基督教中心,引发了强烈反对。717 年,英国传教士博尼法斯被派去援助威利布罗德,在弗里西亚重建教堂并继续传教在德国。8世纪末,查理曼大帝通过大规模屠杀来征服异教撒克逊人,强迫他们接受基督教。
Play button
500 Jan 1 - 1097

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Balkans
斯拉夫人从七世纪到十二世纪一波又一波地基督教化,尽管取代旧斯拉夫宗教习俗的过程早在六世纪就开始了。一般来说, 南斯拉夫人的君主在9世纪接受了基督教, 东斯拉夫人在10世纪接受了基督教,西斯拉夫人在9世纪至12世纪之间接受了基督教。圣西里尔和圣美多迪乌斯(Saints Cyril and Methodius ,fl.860-885)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使徒”,他们引入了拜占庭斯拉夫仪式(古斯拉夫礼拜仪式)和格拉哥里字母,这是已知最古老的斯拉夫字母和早期西里尔字母的基础。后来罗马天主教会和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同时传教,试图使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这导致了“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间的第二个争论点”,特别是在保加利亚(9-10世纪) 。这是 1054 年东西方分裂之前发生的众多事件之一,并导致希腊东部和拉丁西部最终分裂。斯拉夫人因此分裂为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拉丁文和西里尔文字在东欧的传播与罗马教会和拜占庭教会相互竞争的传教活动密切相关。大多数东正教斯拉夫人采用西里尔字母,而大多数天主教斯拉夫人则引入拉丁语,但这一一般规则有许多例外。在两个教会都向异教徒欧洲人传教的地区,例如立陶宛大公国、克罗地亚公国和塞尔维亚公国,出现了语言、文字和字母的混合,拉丁天主教(Latinitas)和西里尔东正教读写能力之间出现了界限(斯拉维亚东正教)被模糊了。
中国早期基督教
中国早期基督教 ©HistoryMaps
635 Jan 1

中国早期基督教

China
基督教可能更早地在中国存在,但第一个有记载的传入是在唐朝(618-907)。据悉,在牧师阿彭(Alopen)(被描述为 波斯语、叙利亚语或景教)领导下的基督教传教团抵达了中国。 635 年,他和他的追随者收到了允许建立教堂的帝国法令。在中国,该宗教被称为大秦金刚教,即罗马人的光明宗教。大秦指的是罗马和近东,尽管从西方的角度来看,景教被拉丁基督徒视为异端。698-699年,基督教遭到佛教徒的反对,713年又遭到道教的反对,但基督教继续蓬勃发展,并于781年在唐都长安竖立了一座石碑(景教碑),记载了中国150年皇帝支持基督教的历史。碑文描述了中国各地蓬勃发展的基督徒群体,但除了这一点和其他一些零碎的记录之外,人们对他们的历史知之甚少。在后来的几年里,其他皇帝在宗教上并不那么宽容。845年,中国当局对外来邪教实行取缔,基督教在中国逐渐衰落,直至13世纪蒙古帝国时期。
Play button
700 Jan 1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基督教化

Scandinavia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其他北欧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基督教化发生在8世纪至12世纪之间。丹麦、挪威和瑞典王国分别于1104年、1154年和1164年建立了自己的总教区,直接对教皇负责。斯堪的纳维亚人皈依基督教需要更多时间,因为建立教堂网络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萨米人直到 18 世纪才皈依基督教。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早在 9 世纪,约塔兰就已经有基督徒了。人们进一步相信基督教来自西南并向北方传播。丹麦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第一个基督教化的国家,哈拉尔·蓝牙 (Harald Bluetooth) 在公元 975 年左右宣布了这一点,并举起了两块耶林石中较大的一块。尽管斯堪的纳维亚人名义上成为基督教徒,但实际的基督教信仰在某些地区的人民中建立起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其他地区的人民则在国王之前就已经基督教化了。提供安全和结构的古老土著传统受到了陌生观念的挑战,例如原罪、道成肉身和三位一体。对现代斯德哥尔摩附近洛文岛墓地的考古发掘表明,人们真正的基督教化非常缓慢,至少需要 150 至 200 年,而这里是瑞典王国的一个非常中心的位置。来自挪威商业小镇卑尔根的十三世纪符文铭文几乎没有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其中之一对女武神很有吸引力。
Play button
726 Jan 1

拜占庭反传统主义

İstanbul, Turkey
在对穆斯林进行一系列严重的军事挫败之后,八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各省出现了反圣像运动。有时被称为第一次圣像破坏运动,发生在大约 726 年至 787 年之间,而第二次圣像破坏运动则发生在 814 年至 842 年之间。根据传统观点,拜占庭圣像破坏运动是由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颁布的宗教图像禁令开始的伊索里亚人,并在他的继任者的领导下继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宗教图像的广泛破坏和对崇拜图像支持者的迫害。反传统运动摧毁了基督教会早期艺术史的大部分。整个时期,教皇始终坚定支持使用宗教图像,整个事件扩大了仍然是统一的欧洲教会的拜占庭和加洛林传统之间日益扩大的分歧,并促进了拜占庭政治的减少或消除。控制意大利半岛部分地区。在拉丁西部,教皇格列高利三世在罗马举行了两次宗教会议,谴责了利奥的行为。公元 754 年,拜占庭反圣像委员会在希耶里召开,裁定圣像是异端。后来,在公元 787 年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第七次普世大公会议)期间,反传统运动被定义为异端,但在公元 815 年至 842 年之间曾短暂复苏。
800 - 1299
中世纪中期ornament
佛天分裂
佛天分裂 ©HistoryMaps
863 Jan 1

佛天分裂

Bulgaria
9世纪,东方基督教(拜占庭、希腊东正教)和西方(拉丁、罗马天主教)基督教之间爆发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是由于罗马教皇约翰七世反对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三世任命佛提奥斯一世为教皇而引发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地位。教皇拒绝就东西方之前的争议问题道歉。佛提乌斯拒绝接受教皇在东方事务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拒绝接受和子条款。拉丁代表团在他​​的祝圣会议上敦促他接受这一条款,以确保他们的支持。争议还涉及保加利亚教会的东西方教会管辖权。佛提乌斯确实在保加利亚的管辖权问题上做出了让步,教皇使节们勉强将保加利亚送回罗马。然而,这种让步纯粹是名义上的,因为保加利亚在 870 年回归拜占庭仪式,已经为其保证了一座独立的教堂。未经保加利亚鲍里斯一世的同意,罗马教皇无法执行其任何主张。
Play button
900 Jan 1

寺院改革

Europe
从六世纪开始,西方天主教的大部分修道院都属于本笃会。由于更严格地遵守改革后的本笃会规则,克鲁尼修道院从 10 世纪后期开始成为公认的西方修道院制度的主要中心。克鲁尼创建了一个大型的联邦秩序,其中附属机构的管理者担任克鲁尼修道院院长的代表,并对他负责。从十世纪下半叶到十二世纪初,克吕尼精神对诺曼教会的鼎盛时期产生了复兴的影响。下一波修道院改革随着西多会运动而来。第一座西多会修道院于 1098 年在西托修道院 (Cîteaux Abbey) 建立。西多会生活的基调是回归本笃会规则的字面遵守,拒绝本笃会的发展。改革中最显着的特点是回归体力劳动,尤其是野外工作。受到西多会主要创始人克莱尔沃的伯纳德的启发,他们成为中世纪欧洲技术进步和传播的主要力量。到 12 世纪末,西多会房屋数量已达 500 间,而在 15 世纪鼎盛时期,该会声称拥有近 750 间房屋。其中大部分建在荒野地区,在将欧洲这些偏僻地区带入经济耕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个层次的寺院改革是托钵僧团的建立。托钵僧通常被称为“修道士”,生活在修道院的统治下,恪守贫穷、贞洁和服从的传统誓言,但他们强调在僻静的修道院中讲道、传教活动和教育。从12世纪开始,方济各会由阿西西的方济各的追随者建立,此后多明我会由圣多明我发起。
Play button
1054 Jan 1

东西方分裂

Europe
东西方分裂,又称“大分裂”,将教会分为西方(拉丁)和东方(希腊)分支,即西方天主教和东方正教。这是自东方某些团体拒绝迦克墩大公会议(参见东方正统)的法令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分裂,而且意义更为重大。虽然东西方分裂通常可以追溯到 1054 年,但它实际上是拉丁基督教世界和希腊基督教世界之间在教皇至高无上的性质和有关《子子集》的某些教义问题上长期疏远的结果,但这种疏远从文化、地理、地缘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加剧。语言差异。
Play button
1076 Jan 1

授职争议

Worms, Germany
授职争议,也称为授职争议(德语:Investiturstreit),是中世纪欧洲教会与国家之间关于选择和任命主教(授职)、修道院院长和教皇本人的能力的冲突。11世纪和12世纪的一系列教皇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其他欧洲君主国的权力,这场争议导致了德国近50年的内战。它始于 1076 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亨利四世(当时的国王,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冲突于 1122 年结束,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和皇帝亨利五世就《沃尔姆斯协约》达成一致。该协议要求主教们向世俗君主宣誓效忠,后者“以长矛”掌握着权力,但将选择权留给了教会。它确认了教会赋予主教神圣权力的权利,以戒指和权杖为象征。在德国(但不包括意大利和勃艮第),皇帝还保留主持教会当局选举方丈和主教以及仲裁纠纷的权利。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放弃了选择教皇的权利。与此同时,从 1103 年到 1107 年,教皇帕斯卡尔二世和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之间也发生了一场短暂但意义重大的授职权斗争。该冲突的早期解决方案《伦敦协约》与《沃尔姆斯协约》非常相似。
十字军东征
阿卡围城战,1291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095 Jan 1 - 1291

十字军东征

Jerusalem, Israel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时期拉丁教会发起、支持、有时甚至指挥的一系列宗教战争。这些十字军东征中最著名的是 1095 年至 1291 年间前往圣地的十字军东征,目的是从伊斯兰统治下收复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区。在伊比利亚半岛同时进行的针对摩尔人的军事活动(收复失地运动)以及在北欧针对异教的西斯拉夫、波罗的海和芬兰民族(北方十字军)的军事活动也被称为十字军东征。整个 15 世纪,其他教会批准的十字军东征都是为了反对基督教异端、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打击异教和异端,以及出于政治原因。未经教会批准,普通公民的民众十字军东征也频繁发生。从 1099 年收复耶路撒冷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发生了数十次十字军东征,成为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焦点。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蒙会议上宣布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他鼓励军事支持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对抗塞尔柱土耳其人,并呼吁武装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西欧各社会阶层都引起了热烈的民众响应。第一批十字军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包括宗教拯救、履行封建义务、获得声誉的机会以及经济或政治优势。后来的十字军东征通常由更有组织的军队进行,有时由国王领导。所有人都获得了教皇的赦免。最初的成功建立了四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郡;安条克公国;耶路撒冷王国;和的黎波里县。十字军以某种形式留在该地区,直到 1291 年阿卡陷落。此后,没有进一步的十字军东征来收复圣地。
中世纪宗教裁判所
中世纪宗教裁判所 ©HistoryMaps
1184 Jan 1 - 1230

中世纪宗教裁判所

France
中世纪宗教裁判所是 1184 年左右开始的一系列宗教裁判所(负责镇压异端的天主教会机构),包括主教宗教裁判所(1184-1230 年代)和后来的教皇宗教裁判所(1230 年代)。中世纪宗教裁判所的建立是为了应对被认为是罗马天主教的叛教或异端运动,特别是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清洁主义和韦尔多教。这是随后许多调查的第一步。卡特里派于 1140 年代在法国南部首次出现,韦尔多派于 1170 年左右在意大利北部出现。在此之前,个别异端分子,例如布鲁伊斯的彼得,经常挑战教会。然而,卡特里派是第二个千年中第一个对教会权威构成严重威胁的群众组织。本文只讨论这些早期的宗教裁判所,而不是 16 世纪以后的罗马宗教裁判所,也不是 15 世纪末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不同现象,后者是在西班牙君主制的控制下,利用当地神职人员进行的。16世纪的葡萄牙宗教裁判所和各个殖民地分支都遵循同样的模式。
1300 - 1520
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早期ornament
Play button
1309 Jan 1 - 1376

阿维尼翁教皇

Avignon, France
阿维尼翁教皇统治时期是从1309年到1376年,在此期间连续七位教皇居住在阿维尼翁(当时在阿尔勒王国,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现在在法国),而不是在罗马。这种情况源于教皇与法国王室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教皇博尼法斯八世在法国腓力四世逮捕和虐待后死亡。教皇本笃十一世进一步去世后,腓力于 1305 年强迫召开了一场陷入僵局的秘密会议,选举法国克莱门特五世为教皇。克莱门特拒绝迁往罗马,并于 1309 年将宫廷迁至位于阿维尼翁的教皇飞地,并在那里保留了一段时间。接下来的67年。这种离开罗马有时被称为“教皇权在巴比伦的囚禁”。阿维尼翁一共有七位教皇在位,他们都是法国人,并且都受到法国王室的影响。1376 年,格列高利十一世放弃阿维尼翁,将宫廷迁至罗马(1377 年 1 月 17 日抵达)。但格列高利于 1378 年去世后,他的继任者乌尔班六世与一小派红衣主教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引发了西方分裂。这开启了阿维尼翁教皇的第二世系,后来被认为是非法的。最后一位阿维尼翁对立教皇本笃十三世于 1398 年失去了大部分支持,其中包括法国的支持。在被法国人围困五年后,他于 1403 年逃往佩皮尼昂。分裂于 1417 年在康斯坦茨会议上结束。
Play button
1378 Jan 1 - 1417

西方分裂

Europe
西方分裂是天主教会内部的一次分裂,从 1378 年持续到 1417 年,居住在罗马和阿维尼翁的主教都声称自己是真正的教皇,并于 1409 年加入了第三个比桑声称者。分裂是由个人推动的和政治效忠,阿维尼翁教皇与法国君主制密切相关。这些对教皇宝座的竞争损害了教皇职位的威望。自 1309 年以来,教皇职位一直驻扎在阿维尼翁,但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于 1377 年返回罗马。然而,天主教会于 1378 年分裂,当时红衣主教团宣布在格列高利十一世去世后六个月内选举乌尔班六世和克莱门特七世为教皇。 。经过多次和解尝试后,比萨会议(1409 年)宣布这两个对手都是非法的,并宣布选出第三位所谓的教皇。当比萨声称者约翰二十三世召开康斯坦茨会议(1414-1418)时,分裂终于得到解决。会议安排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二世和比萨对立教皇约翰二十三世退位,将阿维尼​​翁对立教皇本笃十三世逐出教会,并选举马丁五世为罗马新教皇。
美洲基督教化
科尔特斯和他的部队对特奥卡利的猛攻 ©Emanuel Leutze
1493 Jan 1

美洲基督教化

Mexico
从第一波欧洲殖民浪潮开始,15-16世纪以来,欧洲基督教殖民者和定居者有计划地对原住民的本土宗教进行宗教歧视、迫害和暴力。在大航海时代和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帝国最积极地试图使美洲原住民皈依基督教。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 1493 年 5 月发布了国际公牛,确认了西班牙王国声称拥有的土地,并强制要求土著人民皈依天主教。在哥伦布的第二次航行中,本笃会修道士以及其他十二名牧师陪同他。随着西班牙征服阿兹特克帝国,对密集的原住民进行了所谓的“精神征服”的传福音。一些托钵僧团参与了早期改变原住民信仰的运动。方济各会和多米尼加人学习了土著语言,如纳瓦特尔语、米斯特克语和萨巴特克语。墨西哥第一批土著人民学校之一由佩德罗·德·甘特 (Pedro de Gante) 于 1523 年创办。修士们旨在改变土著领导人的信仰,希望并期望他们的社区也能效仿。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修道士动员原住民社区建造教堂,使宗教变革变得可见;这些教堂和礼拜堂通常与古老的寺庙位于同一地点,并且通常使用相同的石头。“原住民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反应,从公然的敌意到积极拥抱新宗教。”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当地原住民有书写文字的传统,修士们教导原住民抄写员用拉丁字母书写自己的语言。有大量土著语言文本是由土著人民在自己的社区中为自己的目的而创作的。在没有定居的原住民的边境地区,修道士和耶稣会士经常创建传教团,将分散的原住民聚集在修道士监督的社区中,以便更容易地传播福音并确保他们坚持信仰。这些使团遍布西班牙殖民地,从今天的美国西南部经过墨西哥一直延伸到阿根廷和智利。
1500 - 1750
近代早期ornament
Play button
1517 Jan 1

宗教改革

Germany
宗教改革是 16 世纪欧洲西方基督教内部的一场重大运动,它对天主教会,特别是对教皇权威提出了宗教和政治挑战,其起因是天主教会认为错误、滥用职权和差异。宗教改革是新教的开始,西方教会分裂为新教和现在的罗马天主教会。它也被认为是欧洲标志着中世纪结束和近代早期开始的事件之一。在马丁路德之前,有许多早期的改革运动。虽然宗教改革通常被认为是从马丁·路德 1517 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开始的,但直到 1521 年 1 月,他才被教皇利奥十世逐出教会。 1521 年 5 月的《沃尔姆斯法令》谴责了路德,并正式禁止公民入籍。神圣罗马帝国不捍卫或传播他的思想。古腾堡印刷机的普及为白话宗教材料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手段。由于智者腓特烈选帝侯的保护,路德在被宣布为亡命之徒后幸存下来。德国最初的运动多元化,并出现了其他改革家,如赫尔德里奇·慈运理(Huldrych Zwingli)和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总的来说,改教家认为,基督教的救赎是一种仅基于对耶稣的信仰的完整状态,而不是像天主教观点那样需要善行的过程。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包括:沃尔姆斯议会(1521年)、路德教普鲁士公国的形成(1525年)、英国宗教改革(1529年起)、特伦特会议(1545-63年)、奥格斯堡和约(1555年)、伊丽莎白一世的绝罚(1570年)、南特敕令(1598年)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反宗教改革,也称为天主教改革或天主教复兴,是天主教为响应新教改革而发起的改革时期。
菲律宾的基督教
菲律宾的基督教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64 Jan 1

菲律宾的基督教

Philippines
费迪南德·麦哲伦抵达宿雾是西班牙首次尝试让当地人皈依基督教。根据对事件的描述,麦哲伦会见了宿务的拉贾·胡玛邦 (Raja Humabon),后者有一个生病的孙子,探险家或他的一名手下帮助治愈了他。出于感激之情,胡玛蓬和他的王后允许自己被命名为“卡洛斯”和“胡安娜”,他的大约 800 名臣民也接受了洗礼。后来,邻国麦克坦岛的君主拉普拉普派他的部下杀死了麦哲伦,并击溃了命运多舛的西班牙探险队。1564年,新西班牙总督路易斯·德·贝拉斯科派遣巴斯克探险家米格尔·洛佩斯·德黎牙实比前往菲律宾。黎牙实比的远征队包括奥古斯丁修道士和环球航海家安德烈斯·德·乌达内塔,在圣婴的赞助下建立了现在的宿雾市,后来于 1571 年征服了梅尼拉王国,并于 1589 年征服了邻近的通多王国。殖民者随后继续扩张直到 1898 年,他们一直在探索和征服现在菲律宾的剩余地区,以传教为目的,但棉兰老岛部分地区除外,棉兰老岛至少从公元 10 世纪起就已经成为穆斯林,而科迪勒拉群岛则有许多山地部落在此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他们抵制西方殖民统治,直至 20 世纪初美国到来。
清教徒移居新英格兰
乔治·亨利·鲍顿《去教堂的朝圣者》(1867)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20 Jan 1 - 1638

清教徒移居新英格兰

New England, USA
1620 年至 1640 年间,清教徒向新英格兰的移民影响最为显着,此后急剧下降。“大移民”一词通常指英国清教徒时期向马萨诸塞州和加勒比海地区,特别是巴巴多斯的移民。他们以家庭群体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主要动机是为了自由地实践自己的信仰。
伽利略事件
《伽利略在圣堂前》,约瑟夫·尼古拉斯·罗伯特·弗勒里创作的 19 世纪画作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33 Jan 1

伽利略事件

Pisa, Province of Pisa, Italy
伽利略事件(意大利语:il processo a Galileo Galilei)始于 1610 年左右,并以 1633 年罗马天主教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伽利莱的审判和谴责而告终。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而受到起诉,日心说是一种天文学模型,地球和行星围绕宇宙中心的太阳旋转。1610 年,伽利略出版了他的《Sidereus Nuncius》(星空信使),描述了他用新望远镜所做的令人惊讶的观测,其中包括木星的伽利略卫星。通过这些观察和随后的其他观察,例如金星的相位,他推广了尼古拉斯·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的日心说,该理论于 1543 年发表在《天体旋转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中。伽利略的发现遭到了天主教会内部的反对,宗教裁判所于 1616 年宣布日心说是“正式的异端”。伽利略于 1616 年提出了潮汐理论,并于 1619 年提出了彗星理论。他认为潮汐是地球运动的证据。1632年,伽利略发表了《关于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为日心说辩护,并广受欢迎。为了回应神学、天文学和哲学方面日益激烈的争议,罗马宗教裁判所于 1633 年审判了伽利略,发现他“严重怀疑异端”,并判处他软禁,直到 1642 年去世。审判后,伽利略被禁止持有、教导或捍卫日心说。最初,教皇乌尔班八世一直是伽利略的赞助人,并允许他发表关于哥白尼理论的文章,​​只要他将其视为一种假设,但在 1632 年出版后,赞助就中断了。
Play button
1648 Jan 1

反宗教改革

Trento, Autonomous Province of
反宗教改革是天主教为回应新教宗教改革而兴起的时期。它始于特伦特会议(1545-1563),并在很大程度上以 1648 年欧洲宗教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反宗教改革是为了解决新教宗教改革的影响而发起的,是一项由辩解和辩论组成的全面努力。特伦托大公会议颁布的文件和教会结构。最后一项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议会的努力、异端审判和宗教裁判所、反腐败努力、精神运动以及新宗教秩序的建立。这些政策在欧洲历史上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新教徒的流放一直持续到 1781 年宽容专利,尽管在 19 世纪发生了较小规模的驱逐。这些改革包括建立神学院,以在教会的精神生活和神学传统方面对牧师进行适当的培训,通过将秩序恢复到精神基础来改革宗教生活,以及注重奉献生活和个人信仰的新精神运动。与基督的关系,包括西班牙神秘主义者和法国灵性学派。它还涉及政治活动,包括在果阿和孟买-勃生等地进行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和葡萄牙宗教裁判所。反宗教改革的主要重点是到达世界上主要天主教徒被殖民的地区,并试图让瑞典和英国等国家重新皈依天主教,这些国家在欧洲基督教化时期曾经信奉天主教,但在宗教改革中迷失了方向。
Play button
1730 Jan 1

第一次大觉醒

Britain, United Kingdom
第一次大觉醒(有时称为大觉醒)或福音派复兴是 1730 年代和 1740 年代席卷英国及其十三个北美殖民地的一系列基督教复兴运动。复兴运动永久地影响了新教,因为信徒们努力恢复个人的虔诚和宗教信仰。大觉醒标志着英美福音派作为新教教会内跨宗派运动的出现。在美国,“大觉醒”一词最常用,而在英国,该运动被称为“福音派复兴”。乔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和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等复兴运动的主要领袖以清教徒主义、敬虔主义和长老会等古老传统为基础,阐述了复兴和救赎的神学,超越了宗派界限,帮助建立了共同的福音派身份。复兴主义者在宗教改革新教的教义要求中加入了对圣灵天赐浇灌的强调。即兴讲道让听众对自己需要耶稣基督的救赎产生了深刻的个人信念,并促进了内省和对个人道德新标准的承诺。复兴神学强调,宗教皈依不仅是对正确基督教教义的理智上的认可,而且必须是内心经历的“新生”。复兴主义者还教导说,获得救恩的保证是基督徒生活中的正常期望。虽然福音派复兴运动将不同教派的福音派人士团结在共同的信仰周围,但它也导致了现有教会中支持复兴派和不支持复兴派的分裂。反对者指责复兴运动助长了未受过教育的流动传教士并鼓励了宗教热情,从而在教会内助长了混乱和狂热。
1750 - 1945
现代晚期ornament
Play button
1790 Jan 1

光复运动

United States
复辟运动(也称为美国复辟运动或斯通-坎贝尔运动,轻蔑地称为坎贝尔主义)是19世纪初第二次大觉醒(1790-1840)期间在美国边境开始的基督教运动。这一运动的先驱者寻求从内部改革教会,并寻求“所有基督徒按照新约教会的模式统一在一个整体中”。复辟运动是从几个独立的宗教复兴派别发展而来的,这些派别的理想化了早期基督教。两个独立发展了类似基督教信仰方法的团体尤为重要。第一个由巴顿·W·斯通(Barton W. Stone)领导,始于肯塔基州的凯恩里奇(Cane Ridge),并被认定为“基督徒”。第二次运动始于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和弗吉尼亚州(现为西弗吉尼亚州),由托马斯·坎贝尔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坎贝尔领导,两人都在苏格兰接受教育;他们最终使用了“基督的门徒”这个名字。两个团体都试图根据新约中提出的可见模式来恢复整个基督教会,并且都认为信条使基督教分裂。1832年,他们通过握手的方式加入了团契。除此之外,他们一致相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基督徒应该在每周的第一天庆祝圣餐;成年信徒的洗礼必须通过浸入水中。:147-148 因为创始人想要放弃所有教派标签,他们使用圣经中的名字来称呼耶稣的追随者。:27 两个团体都提倡回归洗礼的宗旨。新约中描述的一世纪教会。一位研究该运动的历史学家认为,这主要是一场团结运动,恢复主题发挥着次要作用。
印度尼西亚的基督教
印度尼西亚的基督教。大约 1925 年至 1929 年,新教传教士维贝·范戴克 (Wiebe van Dijk) 坐在松巴岛的一座坟墓上,向松巴岛人民传播福音。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24 Jan 1

印度尼西亚的基督教

Indonesia
1824 年,斯坦福莱佛士派遣了第一批传教士,当时苏门答腊岛暂时处于英国统治之下。他们观察到,巴塔克人似乎很容易接受新的宗教思想,并且很可能首先接受伊斯兰教或基督教的使命,以尝试皈依。1834 年,美国外交专员委员会的第二次传教活动遭到了残酷的结局,两名传教士被巴塔克杀害,巴塔克抵制外界对其传统的干涉。北苏门答腊岛的第一个基督教社区在西皮罗克(Sipirok)建立,这是一个安哥拉(巴塔克)人社区。来自荷兰埃尔默洛一个独立教会的三名传教士于 1857 年抵达,1861 年 10 月 7 日,其中一名埃尔默洛传教士与莱茵传教会联合,该协会最近因马辰战争而被驱逐出加里曼丹。这次传教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德国的大力支持,并采取了由路德维希·英格维尔·诺门森 (Ludwig Ingwer Nommensen) 领导的有效的传教策略。诺门森 (Ludwig Ingwer Nommensen) 从 1862 年到 1918 年在北苏门答腊岛度过了大半生,成功地改变了许多西马伦贡人和巴塔克托巴人的信仰。以及少数安哥拉人。
Play button
1900 Jan 1

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United States
针对这些发展,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是一场拒绝哲学人文主义激进影响的运动,因为这正在影响基督教。特别是针对对《圣经》解释的批判性方法,并试图阻止无神论科学假设对教会的侵入,原教旨主义基督徒开始在各种基督教教派中出现,作为众多独立的抵抗运动,以抵抗与历史基督教的背离。随着时间的推移,福音派运动分为两个主要派系,其中一个分支跟随原教旨主义的标签,而“福音派”一词已成为较为温和的一方的首选旗帜。尽管福音派的两个流派主要起源于英语世界,但今天大多数福音派人士生活在世界其他地方。
1945
当代基督教ornament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保禄六世主持了会议的介绍性会议,两侧是枢机主教阿尔弗雷多·奥塔维亚尼(左)、枢机主教卡梅伦戈·贝内代托·阿洛西·马塞拉和教皇司仪恩里科·但丁蒙席(未来枢机主教)(右)和两位教皇绅士。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62 Oct 11 - 1965 Dec 8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St. Peter's Basilica, Piazza S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俗称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或梵蒂冈二世,是罗马天主教会的第21次大公会议。理事会于 1962 年至 1965 年四年的秋季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四次会议(或届会),每次持续 8 至 12 周。理事会的筹备工作历时三年,从夏季开始1959 年至 1962 年秋季。理事会于 1962 年 10 月 11 日由约翰二十三世(教皇在筹备和第一届会议期间)开幕,并于 1965 年 12 月 8 日由保罗六世(在最后三届会议期间教皇)闭幕。约翰二十三世于 1963 年 6 月 3 日去世)。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了这次会议,因为他认为教会需要“更新”(意大利语:aggiornamento)。为了与日益世俗化的世界中的 20 世纪人们建立联系,教会的一些做法需要改进,其教义需要以一种与他们相关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许多安理会参与者对此表示同情,而其他人则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变革并抵制朝这个方向的努力。但对 aggiornamento 的支持战胜了对变革的抵制,因此,理事会制定的十六份权威文件提出了教义和实践方面的重大发展:对礼拜仪式的广泛改革,对教会、启示和教会神学的更新。平信徒,一种处理教会与世界关系、普世主义、非基督教宗教、宗教自由,更重要的是东方教会关系的新方法。
天主教东正教普世主义
智利圣地亚哥普世大教堂。来自不同教派的神职人员的普世聚会。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65 Dec 1

天主教东正教普世主义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普世主义泛指基督教团体之间通过对话建立一定程度团结的运动。普世主义源自希腊语 οἰκουμένn (oikoumene),意思是“有人居住的世界”,但更形象地说是“普遍一体性”。该运动可以分为天主教运动和新教运动,后者的特点是重新定义的“宗派主义”教会学(天主教会等都拒绝这样做)。上个世纪,人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调和天主教会与东正教之间的分裂。尽管已经取得了进展,但对教皇至高无上和较小的东正教教堂独立性的担忧阻碍了分裂的最终解决。1894 年 11 月 30 日,教皇利奥十三世出版了《东方尊严》。1965 年 12 月 7 日,教皇保罗六世和普世宗主教雅典娜哥拉一世发表了天主教-东正教联合声明,解除了 1054 年的相互绝罚。
2023 Jan 1

结语

Europe
基督教的历史至今仍在书写。随着新一代基督徒的出生和成长,他们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成为更大的信仰叙事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基督教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目前该宗教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的影响几乎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对政府、商业、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尽管基督教对世界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但对其每个追随者来说,它仍然是一段深刻的个人旅程。没有两个基督徒会经历相同的旅程,每个人的信仰都是由他们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关系塑造的。归根结底,基督教是一种活生生的信仰,它不断地改变并被追随它的人们所改变。它的未来将取决于我们讲述的故事、我们所做的选择以及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

Appendices



APPENDIX 1

Christian Denominations Family Tree | Episode 1: Origins & Early Schisms


Play button




APPENDIX 2

Christian Denominations Family Tree | Episode 2: Roman Catholic & Eastern Orthodox Churches


Play button




APPENDIX 3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from an academic point of view)


Play button




APPENDIX 4

The Christian Church Explained in 12 Minutes


Play button




APPENDIX 5

Catholic vs Orthodox -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ligions?


Play button

Characters



Martin Luther

Martin Luther

German Priest

Jesus

Jesus

Religious Leader

Jerome

Jerome

Translator of Bible into Latin

Francis of Assisi

Francis of Assisi

Founder of the Franciscans

Theodosius I

Theodosius I

Roman Emperor

John Calvin

John Calvin

French Theologian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Founder of the English Church

Pope Urban II

Pope Urban II

Inspired the Crusades

Paul the Apostle

Paul the Apostle

Christian Apostle

Benedictines

Benedictines

Monastic Religious Order

Mormons

Mormons

Religious Group

Cistercians

Cistercians

Catholic Religious Order

Twelve Apostles

Twelve Apostles

Disciples of Jesus

Arius

Arius

Cyrenaic Presbyter

Nestorius

Nestorius

Archbishop of Constantinople

Ebionites

Ebionites

Jewish Christian Sect

John Wesley

John Wesley

Theologian

Church Fathers

Church Fathers

Christian Theologians and Writers

James

James

Brother of Jesus

Augustine of Hippo

Augustine of Hippo

Berber Theologian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Armenia Religious Leader

Puritans

Puritans

English Protestants

Thomas Aquinas

Thomas Aquinas

Philosopher

Pope Gregory I

Pope Gregory I

Bishop of Rome

Benedict of Nursia

Benedict of Nursia

Founder of the Benedictines

John Wycliffe

John Wycliffe

Catholic Priest

Saint Lawrence

Saint Lawrence

Roman Deacon

References



  • Barnett, Paul (2002). Jesus, the Rise of Early Christianity: A History of New Testament Times. InterVarsity Press. ISBN 0-8308-2699-8.
  • Berard, Wayne Daniel (2006), When Christians Were Jews (That Is, Now), Cowley Publications, ISBN 1-56101-280-7
  • Bermejo-Rubio, Fernando (2017). Feldt, Laura; Valk, Ülo (eds.). "The Process of Jesus' Deification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Numen.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64 (2–3): 119–152. doi:10.1163/15685276-12341457. eISSN 1568-5276. ISSN 0029-5973. JSTOR 44505332. S2CID 148616605.
  • Bird, Michael F. (2017), Jesus the Eternal Son: Answering Adoptionist Christology, Wim. B. Eerdmans Publishing
  • Boatwright, Mary Taliaferro; Gargola, Daniel J.; Talbert, Richard John Alexander (2004), The Romans: From Village to Emp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875-8
  • Bokenkotter, Thomas (2004),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Revised and expanded ed.), Doubleday, ISBN 0-385-50584-1
  • Brown, Schuyler. The Origins of Christianity: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19-826207-8
  • Boyarin, Daniel (2012). The Jewish Gospels: the Story of the Jewish Christ. The New Press. ISBN 978-1-59558-878-4.
  • Burkett, Delbert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and the Origins of Christian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00720-7
  • Cohen, Shaye J.D. (1987), From the Maccabees to the Mishnah, The Westminster Press, ISBN 0-664-25017-3
  • Cox, Steven L.; Easley, Kendell H. (2007), Harmony of the Gospels, ISBN 978-0-8054-9444-0
  • Croix, G. E. M. de Sainte (1963). "Why Were The Early Christians Persecuted?". Past and Present. 26 (1): 6–38. doi:10.1093/past/26.1.6.
  • Croix, G. E. M. de Sainte (2006), Whitby, Michael (ed.), Christian Persecution, Martyrdom, And Orthodox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927812-1
  • Cross, F. L.; Livingstone, E. A., eds. (2005),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3rd Revise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ref/9780192802903.001.0001, ISBN 978-0-19-280290-3
  • Cullmann, Oscar (1949), The Earliest Christian Confessions, translated by J. K. S. Reid, London: Lutterworth
  • Cullmann, Oscar (1966), A. J. B. Higgins (ed.), The Early Church: Studies in Early Christian History and Theology,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 Cwiekowski, Frederick J. (1988), The Beginnings of the Church, Paulist Press
  • Dauphin, C. (1993), "De l'Église de la circoncision à l'Église de la gentilité – sur une nouvelle voie hors de l'impasse", Studium Biblicum Franciscanum. Liber Annuus XLIII,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9 March 2013
  • Davidson, Ivor (2005), The Birth of the Church: From Jesus to Constantine, AD 30-312, Oxford
  • Davies, W. D. (1965), Paul and Rabbinic Judaism (2nd ed.), London
  • Draper, JA (2006). "The Apostolic Fathers: the Didache". Expository Times. Vol. 117, no. 5.
  • Dunn, James D. G. (1982), The New Perspective on Paul. Manson Memorial Lecture, 4 november 1982
  • Dunn, James D. G. (1999), Jews and Christians: The Parting of the Ways, AD 70 to 135,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ISBN 0-8028-4498-7
  • Dunn, James D. G. "The Canon Debate". In McDonald & Sanders (2002).
  • Dunn, James D. G. (2005), Christianity in the Making: Jesus Remembered, vol. 1,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ISBN 978-0-8028-3931-2
  • Dunn, James D. G. (2009), Christianity in the Making: Beginning from Jerusalem, vol. 2,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ISBN 978-0-8028-3932-9
  • Dunn, James D. G. (Autumn 1993). "Echoes of Intra-Jewish Polemic in Paul's Letter to the Galatians".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12 (3): 459–77. doi:10.2307/3267745. JSTOR 3267745.
  • Eddy, Paul Rhodes; Boyd, Gregory A. (2007), The Jesus Legend: A Case for the Historical Reliability of the Synoptic Jesus Tradition, Baker Academic, ISBN 978-0-8010-3114-4
  • Ehrman, Bart D. (2003), Lost Christianities: The Battles for Scripture and the Faiths We Never Kne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72712-4, LCCN 2003053097
  • Ehrman, Bart D. (2005) [2003]. "At Polar Ends of the Spectrum: Early Christian Ebionites and Marcionites". Lost Christianities: The Battles for Scripture and the Faiths We Never Kne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95–112. ISBN 978-0-19-518249-1.
  • Ehrman, Bart (2012), Did Jesus Exist?: The Historical Argument for Jesus of Nazareth, Harper Collins, ISBN 978-0-06-208994-6
  • Ehrman, Bart (2014), How Jesus became God: The Exaltation of a Jewish Preacher from Galilee, Harper Collins
  • Elwell, Walter; Comfort, Philip Wesley (2001), Tyndale Bible Dictionary,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ISBN 0-8423-7089-7
  • Esler, Philip F. (2004), The Early Christian World, Routledge, ISBN 0-415-33312-1
  • Finlan, Stephen (2004),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nt of Paul's Cultic Atonement Metaphors,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 Franzen, August (1988), Kirchengeschichte
  • Frassetto, Michael (2007). Heretic Lives: Medieval Heresy from Bogomil and the Cathars to Wyclif and Hus. London: Profile Books. pp. 7–198. ISBN 978-1-86197-744-1. OCLC 666953429. Retrieved 9 May 2022.
  • Fredriksen, Paula (2018), When Christians Were Jews: The First Genera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19051-9
  • Grant, M. (1977), Jesus: An Historian's Review of the Gospels, New York: Scribner's
  • Gundry, R.H. (1976), Soma in Biblical Th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unter, Archibald (1973), Works and Words of Jesus
  • Hurtado, Larry W. (2004), Lord Jesus Christ: Devotion to Jesus in Earliest Christianity, Grand Rapids, Michigan and Cambridge, U.K.: Wm. B. Eerdmans, ISBN 978-0-8028-3167-5
  • Hurtado, Larry W. (2005), How on Earth Did Jesus Become a God? Historical Questions about Earliest Devotion to Jesus, Grand Rapids, Michigan and Cambridge, U.K.: Wm. B. Eerdmans, ISBN 978-0-8028-2861-3
  • Johnson, L.T., The Real Jesus, San Francisco, Harper San Francisco, 1996
  • Keck, Leander E. (1988), Paul and His Letters, Fortress Press, ISBN 0-8006-2340-1
  • Komarnitsky, Kris (2014), "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The Fourth R Magazine, 27 (5)
  • Kremer, Jakob (1977), Die Osterevangelien – Geschichten um Geschichte, Stuttgart: Katholisches Bibelwerk
  • Lawrence, Arren Bennet (2017), Comparative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deal Disciple,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 Loke, Andrew Ter Ern (2017), The Origin of Divine Christology, vol. 16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108-19142-5
  • Ludemann, Gerd, What Really Happened to Jesus? trans. J. Bowden, Louisville, Kentuc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5
  • Lüdemann, Gerd; Özen, Alf (1996), De opstanding van Jezus. Een historische benadering (Was mit Jesus wirklich geschah. Die Auferstehung historisch betrachtet), The Have/Averbode
  • McDonald, L. M.; Sanders, J. A., eds. (2002), The Canon Debate, Hendrickson
  • Mack, Burton L. (1995), Who wrote the New Testament? The making of the Christian myth, HarperSan Francisco, ISBN 978-0-06-065517-4
  • Mack, Burton L. (1997) [1995], Wie schreven het Nieuwe Testament werkelijk? Feiten, mythen en motieven. (Who Wrote the New Testament? The Making of the Christian Myth), Uitgeverij Ankh-Hermes bv
  • Maier, P. L. (1975), "The Empty Tomb as History", Christianity Today
  • McGrath, Alister E. (2006), Christianity: An Introduction, Wiley-Blackwell, ISBN 1-4051-0899-1
  • Milavec, Aaron (2003). The Didache: Faith, Hope, & Life of the Earliest Christian Communities, 50-70 C.E. Newman Press. ISBN 978-0-8091-0537-3.
  • Moss, Candida (2012). "Curren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Early Christian Martyrdom". Bulletin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41 (3): 22–29. doi:10.1558/bsor.v41i3.22.
  • Netland, Harold (2001), Encountering Religious Pluralism: The Challenge to Christian Faith & Mission, InterVarsity Press
  • Neufeld (1964), The Earliest Christian Confessio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 O'Collins, Gerald (1978), What are They Saying About the Resurrection?, New York: Paulist Press
  • Pagels, Elaine (2005), De Gnostische Evangelien (The Gnostic Gospels), Servire
  • Pannenberg, Wolfhart (1968), Jesus – God and Man, translated by Lewis Wilkins; Duane Pribe,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 Pao, David W. (2016), Acts and the Isaianic New Exodus,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 Redford, Douglas (2007), The Life and Ministry of Jesus: The Gospels, ISBN 978-0-7847-1900-8
  • Rowland, Christopher (1985). Christian Origins: An Account of the Setting and Character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ssianic Sect of Judaism. SPCK. ISBN 9780281041107.
  • Smith, J. L. (September 1969). "Resurrection Faith Today" (PDF). Theological Studies. 30 (3): 393–419. doi:10.1177/004056396903000301. S2CID 170845348. Retrieved 10 February 2022.
  • Stendahl, Krister (July 1963). "The Apostle Paul and the Introspective Conscience of the West" (PDF).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the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56 (3): 199–215. doi:10.1017/S0017816000024779. ISSN 1475-4517. JSTOR 1508631. LCCN 09003793. OCLC 803348474. S2CID 170331485.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24 December 2021. Retrieved 12 February 2022.
  • Tabor, James D. (1998), "Ancient Judaism: Nazarenes and Ebionites", The Jewish Roman World of Jesus,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 Talbert, Charles H. (2011), The Development of Christology during the First Hundred Years: and Other Essays on Early Christian Christology. Supplements to Novum Testamentum 140.,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 Wilken, Robert Louis (2013). "Beginning in Jerusalem".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A Global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Choice Reviews Online. Vol. 50.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 6–16. doi:10.5860/choice.50-5552. ISBN 978-0-300-11884-1. JSTOR j.ctt32bd7m.5. LCCN 2012021755. S2CID 160590164. Retrieved 20 July 2021.
  • Wilckens, Ulrich (1970), Auferstehung, Stuttgart and Berlin: Kreuz Verlag
  • Wright, N.T. (1992), The New Testament and the People of God, Fortress Press, ISBN 0-8006-2681-8
  • Wylen, Stephen M. (1995), The Jews in the Time of Jesus: An Introduction, Paulist Press, ISBN 0-8091-3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