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button

6200 BCE - 2023

埃及历史



埃及的历史以其丰富而持久的遗产为标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尼罗河滋养的肥沃土地、当地居民的成就以及外部影响。随着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埃及古代历史的奥秘开始被揭开,这是罗塞塔石碑的发现所帮助的一个里程碑。公元前 3150 年左右,上埃及和下埃及的政治整合在第一王朝纳尔迈国王的统治下开启了古埃及文明。这个以埃及本土人为主的统治时期一直持续到公元前六世纪被阿契美尼德帝国征服。公元前332年, 亚历山大大帝在推翻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征战中进入埃及,建立了短命的马其顿帝国。这个时代预示着希腊化托勒密王国的崛起,该王国由亚历山大的前将军之一托勒密一世索特于公元前 305 年建立。托勒密王朝努力应对本土起义,并卷入外国和国内冲突,导致王国逐渐衰落,并在克利奥帕特拉去世后最终并入罗马帝国。罗马对埃及的统治,包括拜占庭时期,从公元前 30 年到公元 641 年,期间有短暂的 萨珊帝国控制(从 619 年到 629 年),称为萨珊王朝埃及。穆斯林征服埃及后,该地区成为各个哈里发国和穆斯林王朝的一部分,包括拉希顿哈里发国(632-661)、 倭马亚哈里发国(661-750)、 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国(750-935)、 法蒂玛哈里发国(909-1171) )、 阿尤布苏丹国(1171-1260)和马穆鲁克苏丹国(1250-1517)。1517年,塞利姆一世领导下的奥斯曼帝国占领开罗,将埃及纳入其领土。埃及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直至 1805 年,但 1798 年至 1801 年法国占领期间除外。从 1867 年开始,埃及作为埃及赫迪夫国获得了名义上的自治,但英国于 1882 年英埃战争后建立了控制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1919 年埃及革命后,埃及王国出现,但英国保留了外交事务、国防和其他关键事务的权力。英国的占领一直持续到 1954 年,当时英埃协议导致英国军队从苏伊士运河完全撤出。1953年,现代埃及共和国成立,1956年,随着英国军队从苏伊士运河全面撤离,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总统推行了多项改革,并与叙利亚短暂组建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纳赛尔的领导包括六日战争和不结盟运动的形成。他的继任者安瓦尔·萨达特(Anwar Sadat)于1970年至1981年执政,背离了纳赛尔的政治和经济原则,重新引入多党制,并推行了“因菲塔”(Infitah)经济政策。萨达特领导埃及参加 1973 年的赎罪日战争,从以色列占领下夺回埃及西奈半岛,最终签订埃和平条约。埃及近代历史是由胡斯尼·穆巴拉克担任总统近三十年后发生的事件所定义的。2011 年的埃及革命导致穆巴拉克下台,穆罕默德·穆尔西当选为埃及第一位民选总统。2011 年革命后的骚乱和争端导致 2013 年埃及政变、穆尔西入狱以及 2014 年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当选总统。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Play button
6200 BCE Jan 1 - 3150 BCE

前王朝时期的埃及

Egypt
史前和前王朝时期的埃及,从最早的人类定居点到公元前 3100 年左右,标志着向早期王朝时期的过渡,这一时期是由第一位法老发起的,他被一些埃及学家认为是纳尔迈,被其他人认为是霍阿哈,梅内斯也被认为是其中一位国王的可能名称。传统上,前王朝埃及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 6200 年至公元前 3000 年,与纳卡达三世时期的结束时间一致。然而,由于新的考古发现表明该时期的发展更为渐进,因此这一时期的确切结束时间存在争议,导致使用“原始王朝时期”、“零王朝”或“第 0 王朝”等术语。[1]前王朝时期被分为多个文化时代,以首次发现特定类型的埃及定居点的地点命名。这个时期,包括原始王朝时代,其特点是逐渐发展,所确定的独特“文化”不是单独的实体,而是有助于研究这个时代的概念划分。大多数前王朝考古发现都在上埃及。这是因为尼罗河的淤泥在三角洲地区沉积较多,早在现代之前就掩埋了许多三角洲遗址。[2]
3150 BCE - 332 BCE
埃及王朝ornament
Play button
3150 BCE Jan 1 00:01 - 2686 BCE

埃及早期王朝时期

Thinis, Gerga, Qesm Madinat Ge
古埃及早王朝时期是在公元前 3150 年左右上埃及和下埃及统一之后,包括第一王朝和第二王朝,一直持续到公元前 2686 年左右。[3]这一时期,首都从蒂尼斯迁往孟菲斯,神王制度建立,艺术、建筑、宗教等埃及文明的关键领域得到发展。[4]公元前 3600 年之前,尼罗河沿岸的新石器时代社会专注于农业和动物驯养。[5]随之而来的是文明的快速进步, [6]陶器的创新,铜的广泛使用,以及晒砖和拱门等建筑技术的采用。这一时期也标志着纳尔迈国王统治下的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以双王冠为象征,在神话中被描绘为鹰神荷鲁斯征服赛特。[7]这种统一为持续三千年的神圣王权奠定了基础。纳尔迈(Narmer)与梅尼斯(Menes)一样,被认为是统一埃及的第一位统治者,他的文物将他与上埃及和下埃及联系起来。他的统治被第一王朝的国王视为基础。[8]埃及的影响力超出了其边界,在迦南南部和下努比亚发现了定居点和文物,表明埃及在早期王朝时期在这些地区拥有权威。[9]随着富人建造马斯塔巴,即后来金字塔的前身,丧葬习俗也随之演变。政治统一可能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当地地区形成贸易网络并更大规模地组织农业劳动力。这一时期埃及书写系统也得到了发展,从少数符号扩展到 200 多个表意文字和表意文字。[10]
Play button
2686 BCE Jan 1 - 2181 BCE

埃及古王国

Mit Rahinah, Badrshein, Egypt
古埃及古王国的时期大约为公元前 2700 年至公元前 2200 年,被认为是“金字塔时代”或“金字塔建造者时代”。这个时代,特别是在第四王朝期间,在斯尼夫鲁、胡夫、哈夫拉和门卡拉等著名国王的领导下,金字塔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他们负责建造吉萨标志性的金字塔。[11]这一时期标志着埃及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是包括中王国和新王国在内的三个“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突显了尼罗河下游文明的顶峰。[12]“古王国”一词由德国埃及学家 Baron von Bunsen 于 1845 年提出, [13]最初描述了埃及历史的三个“黄金时代”之一。早期王朝时期和古王国之间的区别主要基于建筑的演变及其社会和经济影响。古王国通常被定义为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686年至2181年)的时代,以其纪念性建筑而闻名,大多数历史信息都来自这些建筑及其铭文。孟菲斯第七和第八王朝也被埃及古物学家视为古王国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强大的内部安全和繁荣,但随后是第一个中间时期, [14]一个不团结和文化衰落的时期。埃及国王作为活神[15] ,拥有绝对权力的概念出现在古王国时期。第三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左塞尔国王将王都迁至孟菲斯,开启了石头建筑的新时代,他的建筑师伊姆霍特普建造的阶梯金字塔就是证明。古王国因在这一时期建造的众多金字塔作为皇家陵墓而闻名。
Play button
2181 BCE Jan 1 - 2055 BCE

埃及第一中间时期

Thebes, Al Qarnah, Al Qarna, E
古埃及第一个中间时期(约公元前 2181 年至公元前 2055 年)通常被描述为古王国灭亡后的“黑暗时期” [16][17]这个时代包括第七王朝(被一些埃及古物学家认为是虚假的)、第八王朝、第九王朝、第十王朝和第十一王朝的一部分。第一个中间时期的概念是由埃及古物学家乔治·斯坦多夫和亨利·法兰克福于 1926 年定义的。[18]这一时期有几个导致古王国衰落的因素。第六王朝最后一位主要法老佩皮二世的长期统治导致了继承问题,因为他比许多继承人都长寿。[19]省长的权力日益增强,他们变得世袭并独立于王室控制, [20]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权威。此外,尼罗河洪水泛滥可能导致饥荒, [21]尽管与国家崩溃的关系存在争议,但也是一个因素。第七和第八王朝是默默无闻的,人们对他们的统治者知之甚少。曼内托关于 70 位国王在此期间统治 70 天的说法可能有些夸大。[22]第七王朝可能是第六王朝官员的寡头政治, [23]第八王朝的统治者声称是第六王朝的后裔。[24]这些时期的文物很少被发现,包括一些归因于第七王朝的内弗卡雷二世和第八王朝国王伊比建造的小型金字塔。以赫拉克利奥波利斯为基地的第九王朝和第十王朝也没有详细的记载。阿赫索斯(Akhthoes),可能与瓦卡雷·凯蒂一世(Wahkare Khety I)相同,是第九王朝的第一位国王,被认为是一位残酷的统治者,据称被鳄鱼杀死。[25]这些王朝的权力明显小于古王国法老。[26]在南部,休特的有影响力的君主与赫拉克勒奥波利斯国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充当南北之间的缓冲区。安赫提菲是一位著名的南方军阀,他声称自己将人民从饥荒中拯救出来,并维护了自己的自治权。这一时期最终见证了底比斯王系的崛起,形成了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底比斯的统治者因泰夫独立组织了上埃及,为他的继任者最终声称王权奠定了基础。[27] Intef II 和 Intef III 扩大了领土,Intef III 进军埃及中部对抗赫拉克利奥波利斯国王。[28]第十一王朝的门图霍特普二世最终在公元前2033年左右击败了赫拉克勒奥波利斯国王,带领埃及进入中央王国并结束了第一中间时期。
Play button
2055 BCE Jan 1 - 1650 BCE

埃及中央王国

Thebes, Al Qarnah, Al Qarna, E
埃及中央王国大约从公元前 2040 年到公元前 1782 年,是第一中间时期政治分裂后的统一时期。这个时代始于第十一王朝门图霍特普二世的统治,他在击败第十王朝最后的统治者后统一了埃及。门图霍特普二世被认为是中央王国的创始人, [29]将埃及的控制范围扩大到努比亚和西奈半岛, [30]并复兴了统治者崇拜。[31]他的统治持续了51年,之后他的儿子门图霍特普三世即位。[30]门图霍特普三世在位十二年,继续巩固底比斯对埃及的统治,在三角洲东部修建堡垒,以确保国家免受亚洲威胁。[30]他还发起了对蓬特的第一次探险。[32]门图霍特普四世紧随其后,但在古埃及国王名单中明显缺席, [33]导致了与第十二王朝第一位国王阿蒙涅姆赫特一世权力斗争的理论。这一时期还存在内部冲突,当代官员内里的铭文就证明了这一点。[34]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可能通过篡夺获得权力, [35]在埃及建立了更加封建的制度,在现代利什特附近建立了新首都, [36]并利用包括尼弗蒂预言在内的宣传来巩固他的统治。[37]他还发起了军事改革,并在二十岁时任命他的儿子塞努斯雷特一世为共同摄​​政, [38]这一做法在整个中央王国继续存在。塞努斯雷特一世将埃及的影响力扩展到努比亚, [39]控制了库什地区, [40]并加强了埃及在近东的地位。[41]他的儿子塞努斯雷特三世,被称为战士国王,在努比亚[42]巴勒斯坦[43]进行征战,并改革行政制度以集中权力。[42]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统治标志着中央王国经济繁荣的顶峰, [44]在西奈半岛[45]进行了大量采矿作业,并继续进行法尤姆土地开垦项目。[46]然而,王朝在走向灭亡时逐渐衰弱,以埃及第一位公认的女国王索贝克尼夫鲁(Sobekneferu)的短暂统治为标志。[47]索贝克尼夫鲁死后,第十三王朝出现,其特点是统治时间短、中央集权较少。[48]尼弗霍特普一世是这个王朝的一位重要统治者,保持着对上埃及、努比亚和三角洲的控制。[49]然而,王朝的力量逐渐衰落,导致第二中间时期和喜克索斯人的崛起。[50]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军事扩张和文化发展,对古埃及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Play button
1650 BCE Jan 1 - 1550 BCE

埃及第二中期

Abydos Egypt, Arabet Abeidos,
古埃及的第二中间期,从公元前1700年到1550年, [51]是一个分裂和政治动荡的时期,其特点是中央权威的衰落和不同王朝的崛起。公元前 1802 年左右,索贝克尼夫鲁女王去世,中央王国就此结束,第 13 至 17 王朝出现。[52]从国王索别克霍特普一世开始,第十三王朝努力维持对埃及的控制,面临统治者的快速更替并最终崩溃,导致第十四和十五王朝的崛起。第十四王朝与第十三王朝后期同时期,以尼罗河三角洲为基地,有一系列短命的统治者,最终被希克索斯人接管。喜克索斯人可能是来自巴勒斯坦的移民或入侵者,他们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在阿瓦里斯统治,并与底比斯当地的第十六王朝共存。[53]阿比多斯王朝(约公元前1640年至1620年) [54]可能是古埃及第二中间时期统治上埃及部分地区的一个短命的地方王朝,与第15和第16王朝同时代。阿比多斯王朝的规模仍然相当小,仅统治阿比多斯或蒂尼斯。[54]根据阿非利加努斯和尤西比乌斯的不同描述,第十六王朝面临来自第十五王朝的持续军事压力,导致其最终在公元前 1580 年左右垮台。[55]由底比斯人组成的第十七王朝最初与第十五王朝保持和平,但最终与喜克索斯人发生战争,最终在塞克南雷和卡摩斯统治时期与喜克索斯人作战。[56]第二中间时期的结束以阿赫摩斯一世领导下的第十八王朝的崛起为标志,他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并统一了埃及,预示着繁荣的新王国的开始。[57]这一时期在埃及历史上至关重要,因为它反映了政治不稳定、外国影响以及埃及国家的最终统一和加强。
Play button
1550 BCE Jan 1 - 1075 BCE

新埃及王国

Thebes, Al Qarnah, Al Qarna, E
新王国,也称为埃及帝国,横跨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涵盖第十八至二十个王朝。它发生在第二个中间时期之后、第三个中间时期之前。这个时代通过放射性碳测年法建立于公元前 1570 年至 1544 年[58] ,是埃及最繁荣、最强大的阶段。[59]第十八王朝有著名的法老,如阿赫摩斯一世、哈特谢普苏特、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三世、阿肯那顿和图坦卡蒙。艾哈迈斯一世被认为是王朝的创始人,统一了埃及并在黎凡特征战。[60]他的继任者阿蒙霍特普一世和图特摩斯一世继续在努比亚和黎凡特进行军事行动,图特摩斯一世是第一位跨越幼发拉底河的法老。[61]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哈特谢普苏特成为一位强大的统治者,恢复了贸易网络并委托开展了重要的建筑项目。[62]图特摩斯三世以其军事实力而闻名,广泛扩张了埃及的帝国。[63]阿蒙霍特普三世是最富有的法老之一,以其建筑贡献而闻名。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阿肯那顿,以纪念埃及神拉的代表阿顿。到第十八王朝末期,埃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阿肯那顿对国际事务明显缺乏兴趣的帮助下,赫梯人逐渐将其影响力扩展到黎凡特,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主要力量——塞提一世和他的儿子拉美西斯二世将在第十九王朝期间对抗这一力量。王朝结束时,统治者艾伊(Ay)和霍伦赫布(Horemheb)均出自官方阶层。[64]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由第十八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法老霍伦赫布任命的宰相拉美西斯一世建立。拉美西斯一世的短暂统治是霍伦赫布统治和更具统治力的法老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他的儿子塞提一世和孙子拉美西斯二世在将埃及的帝国实力和繁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个王朝标志着埃及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是强有力的领导和扩张主义政策。第二十王朝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三世面临着海洋民族和利比亚人的入侵,他设法击退了他们,但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65]他的统治因内乱而结束,为新王国的衰落奠定了基础。王朝的终结以统治力的衰弱为标志,最终导致下埃及阿蒙大祭司和斯门德斯等地方势力的崛起,标志着第三中间时期的开始。
埃及第三中期
亚述巴尼拔二世的亚述士兵围攻一座城市。 ©Angus McBride
1075 BCE Jan 1 - 664 BCE

埃及第三中期

Tanis, Egypt
古埃及第三中间期,从公元前 1077 年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开始,标志着新王国的结束,先于晚期。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政治分裂和国际威望下降。第21王朝期间,埃及出现权力分裂。塔尼斯统治的斯门德斯一世控制着下埃及,而底比斯的阿蒙大祭司则对中埃及和上埃及产生了重大影响。[66]尽管表面上如此,但由于祭司和法老之间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这种分歧并不那么严重。绍申克一世于公元前 945 年左右建立的第 22 王朝最初带来了稳定。然而,奥索孔二世统治后,国家实际上分裂了,绍申克三世控制下埃及,塔克洛特二世和奥索孔三世统治中埃及和上埃及。底比斯经历了一场内战,最终以奥索尔孔 B 获胜的方式解决,导致了第 23 王朝的建立。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进一步分裂和当地城邦的崛起。努比亚王国利用了埃及的分裂。公元前 732 年左右,皮耶建立了第 25 王朝,努比亚统治者将控制范围扩大到埃及。这个王朝以其尼罗河流域的建筑工程和寺庙修复而闻名。[67]然而,亚述对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威胁到埃及的独立。由于埃及的战略重要性和资源,特别是用于炼铁的木材,公元前 670 至 663 年间 亚述人的入侵极大地削弱了该国。法老塔哈尔卡和坦塔马尼面临与亚述的持续冲突,最终于公元前 664 年洗劫了底比斯和孟菲斯,标志着努比亚对埃及统治的结束。[68]公元前 664 年,随着亚述的撤退和坦塔马尼的失败,第三中间时期以普萨姆提克一世 (Psamtik I) 领导下的第 26 王朝的崛起而结束。普萨姆提克一世统一了埃及,建立了对底比斯的控制,开启了古埃及的晚期。他的统治带来了稳定和摆脱亚述影响的独立,为埃及历史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埃及晚期
19 世纪想象中的冈比西斯二世与普萨姆提克三世会面的插图。 ©Jean-Adrien Guignet
664 BCE Jan 1 - 332 BCE

古埃及晚期

Sais, Basyoun, Egypt
古埃及晚期,从公元前 664 年到公元前 332 年,标志着埃及本土统治的最后阶段,其中包括 波斯对该地区的统治。这个时代开始于第三中间时期和努比亚第25王朝的统治之后,从普萨姆提克一世在 新亚述影响下建立的赛特王朝开始。第26王朝,又称赛特王朝,统治时期为公元前672年至公元前525年,以统一和扩张为重点。普萨姆提克一世于公元前 656 年左右发起了统一,这本身就是亚述洗劫底比斯的直接后果。从尼罗河到红海的运河开始修建。这一时期埃及的影响力扩大到近东,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远征,例如普萨姆提克二世对努比亚的军事远征。[69]布鲁克林纸莎草纸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医学文献,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进步。[70]这一时期的艺术经常描绘动物崇拜,比如具有动物特征的帕塔科斯神。[71]第一个阿契美尼德时期(公元前525-404年)始于佩卢西乌姆战役,埃及被冈比西斯领导下的阿契美尼德帝国征服,埃及成为一个总督辖区。这个王朝包括冈比西斯、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大帝等波斯皇帝,并见证了雅典人支持的伊纳罗斯二世等叛乱。波斯总督,如阿利安德斯和阿契美尼斯,在此期间统治着埃及。第 28 至第 30 王朝代表了埃及最后一段重要的本土统治。第 28 王朝从公元前 404 年持续到公元前 398 年,只有一位国王:阿米尔泰俄斯 (Amyrtaeus)。第 29 王朝(公元前 398-380 年)见证了像哈科尔这样的统治者与波斯入侵作战。第30王朝(公元前380-343年)受到第26王朝艺术的影响,以内克塔内布二世的失败而结束,导致波斯重新吞并。第二阿契美尼德时期(公元前 343-332 年)标志着第 31 王朝,波斯皇帝以法老的身份统治,直到公元前 332 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为止。这使得埃及进入了由亚历山大麾下的将军之一托勒密一世建立的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希腊化时期。晚期因其文化和政治转型而具有重要意义,导致埃及最终融入希腊化世界。
332 BCE - 642
希腊罗马时期ornament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
亚历山大·马赛克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332 BCE Jun 1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

Alexandria, Egypt
亚历山大大帝,一个响彻历史的名字,公元前 332 年征服埃及,标志着古代世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的到来不仅结束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还为希腊文化和埃及文化交织在一起的希腊化时期奠定了基础。本文深入探讨了亚历山大征服埃及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这是埃及丰富历史中的一个关键时刻。征服的前奏在亚历山大到来之前,埃及作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的一部分,处于 波斯帝国的控制之下。由大流士三世等皇帝领导的波斯人在埃及国内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不满和叛乱。这场动荡为重大权力转移奠定了基础。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了他对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的雄心勃勃的征战,并将埃及视为一次关键的征服。他的战略军事实力和波斯对埃及控制力的削弱,为他相对不受阻碍地进入埃及提供了便利。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进入埃及,这个国家很快落入他的手中。波斯统治的垮台以埃及波斯总督马萨塞斯的投降为标志。亚历山大的做法以尊重埃及文化和宗教为特点,为他赢得了埃及人民的支持。亚历山大的建立亚历山大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亚历山大城。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成为希腊化文化和学术的中心,象征着希腊和埃及文明的融合。亚历山大的征服开启了埃及的希腊化时期,其标志是希腊文化、语言和政治思想的传播。这个时代见证了希腊和埃及传统的融合,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建筑、宗教和治理。尽管亚历山大在埃及的统治时间很短,但他的遗产一直延续到他的将军托勒密一世索特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这个王朝融合了希腊和埃及的影响,一直统治着埃及,直到公元前 30 年被罗马征服。
托勒密埃及
©Osprey Publishing
305 BCE Jan 1 - 30 BCE

托勒密埃及

Alexandria, Egypt
托勒密王国由马其顿将军、 亚历山大大帝的同伴托勒密一世于公元前 305 年建立,是希腊化时期以埃及为基地的古希腊国家。这个王朝一直持续到公元前 30 年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去世,是古埃及最后也是最长的王朝,标志着一个以宗教融合和希腊-埃及文化出现为特征的新时代。[72]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 332 年征服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控制的埃及,他的帝国于公元前 323 年去世后解体,导致他的继承者继业者之间发生权力斗争。托勒密占领了埃及,并将亚历山大作为首都,成为希腊文化、学习和贸易的中心。[73]叙利亚战争后,托勒密王国扩张至包括利比亚、西奈半岛和努比亚的部分地区。为了与埃及本土人融合,托勒密王朝采用了法老的头衔,并在公共纪念碑上以埃及风格描绘自己,同时保留了希腊化的身份和习俗。[74]王国的治理涉及复杂的官僚机构,主要有利于希腊统治阶级,而埃及本土人的融入有限,他们保留了对地方和宗教事务的控制。[74]托勒密王朝从托勒密二世费拉德尔弗斯开始逐渐接受埃及的习俗,包括兄弟姐妹婚姻和参与埃及的宗教活动,并支持寺庙的建造和修复。[75]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的托勒密埃及成为亚历山大继承者国家中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是希腊文明的缩影。[74]然而,从公元前2世纪中叶开始,内部王朝冲突和外部战争削弱了王国,使其越来越依赖罗马共和国。在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统治下,埃及卷入罗马内战,导致其被吞并,成为最后一个独立的希腊化国家。随后,罗马埃及成为一个繁荣的行省,保留希腊语作为政府和商业语言,直到公元 641 年被穆斯林征服。直到中世纪晚期,亚历山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地中海城市。[76]
Play button
30 BCE Jan 1 - 641

罗马埃及

Alexandria, Egypt
罗马埃及是公元前 30 年至公元 641 年罗马帝国的一个省,是一个重要的地区,涵盖了现代埃及的大部分地区(西奈半岛除外)。这是一个高度繁荣的省份,以其粮食生产和发达的城市经济而闻名,使其成为意大利以外最富有的罗马省份。[77]人口估计在 4 至 800 万之间, [78]主要集中在罗马帝国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79]罗马在埃及的军事存在最初包括三个军团,后来减少到两个,并辅以辅助部队。[80]在行政上,埃及被划分为若干个国家,每个主要城镇被称为大都市,享有一定的特权。[80]人口在种族和文化上多样化,主要由讲埃及语的农民组成。相比之下,大都市的城市人口讲希腊语并遵循希腊化文化。尽管存在这些分歧,但社会流动性显着,城市化程度高,识字率高。[80]公元212年的《安东尼尼宪法》将罗马公民身份扩大到所有自由的埃及人。[80]罗马埃及最初是有弹性的,在 2 世纪末从安东尼瘟疫中恢复过来。[80]然而,在三世纪危机期间,公元269年芝诺比亚入侵后,它落入帕尔米拉帝国的控制之下,后来被奥勒良皇帝收回,后来又被篡位者与戴克里先皇帝争夺。[81]戴克里先的统治带来了行政和经济改革,恰逢基督教的兴起,导致埃及基督徒中科普特语的出现。[80]在戴克里先统治下,南部边境移至位于塞耶尼(阿斯旺)的尼罗河第一瀑布,标志着长期和平的边界。[81]晚期罗马军队,包括限制部队和像斯基泰人这样的正规部队,维护着这条边境。君士坦丁大帝引入固相金币增强了经济稳定性。[81]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大量地产归基督教会和小土地所有者所有。[81]第一次瘟疫大流行在 541 年通过查士丁尼瘟疫穿过罗马埃及到达地中海。埃及的命运在 7 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618 年被 萨珊王朝征服,628 年短暂回归东罗马控制,然后永久成为拉希顿的一部分641 年穆斯林征服后建立哈里发国。这一转变标志着罗马对埃及统治的结束,开创了该地区历史的新纪元。
639 - 1517
中世纪埃及ornament
Play button
639 Jan 1 00:01 - 642

阿拉伯征服埃及

Egypt
发生在公元 639 至 646 年间的穆斯林征服埃及是埃及漫长历史中的一个关键事件。这次征服不仅标志着罗马/ 拜占庭统治在埃及的结束,而且预示着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言的引入,极大地塑造了该地区的文化和宗教景观。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一重要时期的历史背景、关键战役和持久影响。在穆斯林征服之前,埃及处于拜占庭的控制之下,由于其战略位置和农业财富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省份。然而,拜占庭帝国因内部纷争和外部冲突而被削弱,特别是与 萨珊帝国的冲突,为新势力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穆斯林的征服是在伊斯兰拉希顿哈里发国第二任哈里发哈里发奥马尔派出的阿姆鲁·伊本·阿斯将军的领导下开始的。征服的初始阶段以重大战役为标志,其中包括公元 640 年关键的赫利奥波利斯之战。拜占庭军队在狄奥多鲁斯将军的指挥下被彻底击败,为穆斯林军队占领亚历山大等重要城市铺平了道路。亚历山大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于公元 641 年落入穆斯林手中。尽管拜占庭帝国多次尝试重新获得控制权,包括公元 645 年的一场重大战役,但他们的努力最终没有成功,导致穆斯林在公元 646 年完全控制了埃及。这次征服导致埃及的宗教和文化身份发生深刻变化。伊斯兰教逐渐取代基督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阿拉伯语成为主要语言,影响社会和行政结构。伊斯兰建筑和艺术的引入给埃及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持久的印记。在穆斯林统治下,埃及经历了重大的经济和行政改革。对非穆斯林征收的吉兹亚税导致他们皈依伊斯兰教,而新统治者还启动了土地改革,改善了灌溉系统,从而改善了农业。
埃及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时期
阿巴斯革命 ©HistoryMaps
661 Jan 1 - 969

埃及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时期

Egypt
第一次菲特纳战争是一场重大的早期伊斯兰内战,导致埃及治理发生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哈里发阿里任命穆罕默德·本·阿比·伯克尔为埃及总督。然而,支持倭马亚王朝的阿姆鲁·伊本·阿斯 (Amr ibn al-As) 在 658 年击败了伊本·阿比·伯克尔 (Ibn Abi Bakr),并统治埃及直至其于 664 年去世。在倭马亚王朝统治下,像马斯拉玛·本·穆哈拉德·安萨里 (Maslama ibn Mukhallad al-Ansari) 这样的亲倭马亚游击队继续统治埃及,直到第二次斐特纳时期为止。 。在这场冲突中,哈里吉派支持的祖拜里德政权成立,该政权不受当地阿拉伯人的欢迎。倭马亚哈里发马尔万一世 (Marwan I) 于 684 年入侵埃及,恢复了倭马亚王朝的控制,并任命他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 (Abd al-Aziz) 为总督,他以总督的身份有效统治了 20 年。[82]在倭马亚王朝统治下,从当地军事精英(jund)中选出的阿卜杜勒·马利克·本·里法阿·法赫米和阿尤布·本·沙哈比勒等总督实施了加大对科普特人压力并发起伊斯兰化的政策。[83]由于税收增加,这导致了几次科普特叛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725 年。阿拉伯语于 706 年成为官方政府语言,促进了埃及阿拉伯语的形成。倭马亚时期因 739 年和 750 年的进一步叛乱而结束。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埃及经历了新的税收和进一步的科普特叛乱。哈里发穆塔西姆于 834 年决定集中权力和财政控制,这导致了重大变化,包括用土耳其士兵取代当地阿拉伯军队。9世纪,穆斯林人口超过科普特基督徒,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进程加剧。阿拔斯王朝腹地的“萨迈拉无政府状态”促进了埃及阿里德革命运动的兴起。[84]图伦时期开始于868年,艾哈迈德·本·图伦被任命为总督,标志着埃及转向政治独立。尽管存在内部权力斗争,伊本·图伦建立了事实上的独立统治,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将影响力扩展到黎凡特。然而,他的继任者面临内部冲突和外部威胁,导致阿拔斯王朝于 905 年重新征服埃及[。 85]图伦王朝后的埃及经历了持续的冲突和土耳其指挥官穆罕默德·本·图格吉·伊赫希德等有影响力人物的崛起。他于 946 年去世,他的儿子乌努朱尔 (Unujur) 和平继承,并随后统治卡富尔 (Kafur)。然而,969年法蒂玛王朝的征服结束了这一时期,开启了埃及历史的新时代。[86]
Play button
969 Feb 6 - Jul 9

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

Fustat, Kom Ghorab, Old Cairo,
公元 969 年,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法蒂玛王朝在贾哈尔将军的领导下,从伊赫希德王朝手中夺取了埃及。这次征服是在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衰弱和埃及内部危机(包括公元 968 年阿布·米斯克·卡富尔去世后的饥荒和领导权斗争)的背景下发生的。自公元909年以来,法蒂玛王朝利用埃及的混乱局势,加强了对伊夫里基亚(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东部)的统治。在这种不稳定的情况下,埃及当地精英越来越倾向于法蒂玛王朝的统治来恢复秩序。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穆伊兹·丁·安拉于公元 969 年 2 月 6 日组织了一次由贾哈尔 (Jawhar) 率领的大型远征。探险队于四月进入尼罗河三角洲,遇到了伊赫希迪德军队的极小阻力。贾哈尔对埃及人的安全和权利的保证促成了公元 969 年 7 月 6 日埃及首都福斯塔特的和平投降,标志着法蒂玛王朝的成功接管。贾哈尔作为总督统治埃及四年,期间平息了叛乱并启动了新首都开罗的建设。然而,他在叙利亚和针对拜占庭的军事行动并不成功,导致法蒂玛军队被摧毁,卡尔马提亚人入侵开罗附近。哈里发穆伊兹 (Caliph al-Mu'izz) 于公元 973 年迁往埃及,并建立开罗作为法蒂玛哈里发国的所在地,直至公元 1171 年被 萨拉丁废除。
法蒂玛王朝埃及
法蒂玛王朝埃及 ©HistoryMaps
969 Jul 9 - 1171

法蒂玛王朝埃及

Cairo, Egypt
法蒂玛哈里发是伊斯玛仪派什叶派的一个王朝,存在于公元 10 世纪至 12 世纪。它以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和她的丈夫阿里·本·阿比·塔利布的名字命名。法蒂玛王朝得到了各个伊斯玛仪派社区和其他穆斯林教派的认可。[87]他们的统治范围从地中海西部延伸到红海,包括北非、马格里布部分地区、西西里岛、黎凡特和汉志。法蒂玛王朝于公元 902 年至 909 年在阿布·阿卜杜拉 (Abu Abdallah) 的领导下建立。他征服了阿格拉比·伊夫里基亚,为哈里发国铺平了道路。[88]阿卜杜拉·迈赫迪·比拉 (Abdallah al-Mahdi Billah) 被公认为伊玛目,于公元 909 年成为第一任哈里发。[89]最初,马赫迪耶作为首都,建于公元 921 年,然后于公元 948 年迁至曼苏里耶。在穆伊兹的统治下,埃及于公元 969 年被征服,开罗于公元 973 年被定为新首都。埃及成为帝国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培育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90]法蒂玛哈里发以其对非什叶派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宗教宽容而闻名, [91]尽管它努力使埃及人民皈依其信仰。[92]在阿齐兹和哈基姆统治期间,特别是在穆斯坦西尔统治下,哈里发减少了对国家事务的参与,而维齐尔获得了更多权力。[93] 1060年代爆发了一场内战,军队内部的政治和种族分歧加剧,威胁着帝国。[94]尽管法蒂玛哈里发在维齐尔巴德尔·贾玛利的领导下短暂复兴,但在 11 世纪末和 12 世纪衰落, [95]因叙利亚的塞尔柱土耳其人黎凡特的十字军而进一步削弱。[94]公元1171年,萨拉丁废除了法蒂玛王朝的统治,建立了 阿尤布王朝,并将埃及重新纳入阿拔斯哈里发的统治之下。[96]
阿尤布王朝埃及
埃及阿尤布王朝。 ©HistoryMaps
1171 Jan 1 - 1341

阿尤布王朝埃及

Cairo, Egypt
萨拉丁于公元 1171 年建立的 阿尤布王朝标志着中世纪中东的重大转变。萨拉丁是库尔德裔逊尼派穆斯林,最初在叙利亚努尔丁手下服役,并在埃及法蒂玛王朝对抗十字军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努尔丁死后,萨拉丁被阿拔斯王朝宣布为埃及第一位苏丹。他新建立的苏丹国迅速扩张,涵盖了黎凡特、汉志、也门的大部分地区、努比亚、塔拉布鲁斯、昔兰尼加、安纳托利亚南部和 伊拉克北部的部分地区。公元 1193 年萨拉丁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争夺控制权,但最终他的兄弟阿迪尔 (al-Adil) 于公元 1200 年成为苏丹。王朝通过他的后代继续掌权。1230 年代,叙利亚埃米尔寻求独立,导致阿尤布王国分裂,直到公元 1247 年萨利赫·阿尤布重新统一了叙利亚大部分地区。然而,当地的穆斯林王朝将阿尤布王朝驱逐出也门、汉志和美索不达米亚部分地区。尽管统治时间相对较短,但阿尤布王朝改变了该地区,特别是埃及。他们将其从什叶派转变为逊尼派主导力量,使其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直到 1517 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该王朝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知识活动,建造了许多宗教学校来加强逊尼派伊斯兰教。随后的马穆鲁克苏丹国将阿尤布哈马公国保留到1341年,继续阿尤布统治该地区267年的遗产。
马穆鲁克埃及
马穆鲁克埃及 ©HistoryMaps
1250 Jan 1 - 1517

马穆鲁克埃及

Cairo, Egypt
马穆鲁克苏丹国从公元 13 世纪中叶到 16 世纪初统治着埃及、黎凡特和汉志,是一个由苏丹领导的马穆鲁克军事种姓(被解放的奴隶士兵)统治的国家。苏丹国于 1250 年随着 阿尤布王朝的推翻而建立,分为两个时期:突厥时期或巴赫里时期(1250-1382 年)和切尔克斯时期或布尔吉时期(1382-1517 年),以统治马穆鲁克的种族命名。最初,来自阿尤布苏丹萨利赫·阿尤布(Ayyubid Sultan as-Salih Ayyub,1240-1249 年在位)的马穆鲁克统治者于 1250 年夺取政权。他们在 1260 年特别击败了苏丹库图兹和拜巴尔领导下的蒙古人,阻止了他们向南的扩张。在拜巴尔斯、卡拉文(Qalawun,在位1279-1290年)和阿什拉夫·哈利勒(Al-Ashraf Khalil,在位1290-1293年)的领导下,马穆鲁克扩大了疆域,征服了十字军国家,扩展到马库里亚、昔兰尼加、汉志和安纳托利亚南部。苏丹国的鼎盛时期是纳西尔·穆罕默德 (al-Nasir Muhammad) 统治时期(1293 年至 1341 年在位),随后发生了内部冲突和权力向高级埃米尔的转移。在文化上,马穆鲁克人重视文学和天文学,建立私人图书馆作为地位的象征,其遗迹表明有数千本书。布尔吉时期始于埃米尔·巴库克 1390 年的政变,标志着马穆鲁克权威因入侵、叛乱和自然灾害而衰弱。苏丹巴尔斯贝(Sultan Barsbay,1422-1438)尝试经济复苏,包括垄断与欧洲的贸易。布尔吉王朝面临着政治不稳定,其特点是短暂的苏丹统治和冲突,包括与帖木儿·伦克的战斗和对塞浦路斯的征服。他们的政治分裂阻碍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抵抗,导致埃及于 1517 年成为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的附庸。奥斯曼人保留了马穆鲁克阶级作为埃及的统治者,将其转变为奥斯曼帝国的中期,尽管仍处于附庸之下。
1517 - 1914
奥斯曼埃及ornament
早期奥斯曼埃及
奥斯曼开罗 ©Anonymous
1517 Jan 1 00:01 - 1707

早期奥斯曼埃及

Egypt
16世纪初, 奥斯曼帝国于1517年征服埃及后,苏丹塞利姆一世任命尤努斯帕夏为埃及总督,但由于腐败问题,他很快被哈伊尔贝伊取代。[97]这一时期标志着奥斯曼帝国代表和马穆鲁克人之间的权力斗争,马穆鲁克人保留了重要的影响力。马穆鲁克被纳入行政架构,在埃及12个桑贾克中担任要职。在苏丹苏莱曼大帝的领导下,大区和小区成立了,以协助帕夏,军队和宗教当局都有代表。塞利姆建立了六个军团来保护埃及,苏莱曼在其中又增加了第七个。[98]奥斯曼政府经常更换埃及总督,通常每年更换一次。一位总督海因·艾哈迈德帕夏试图建立独立,但遭到挫败并被处决。[98] 1527年,埃及进行了一次土地调查,将土地分为四种类型:苏丹领地、封地、军事维持用地和宗教基础用地。这项调查于 1605 年实施。 [98]17 世纪埃及的特点是军事叛变和冲突,而这些叛乱和冲突往往是由于军队试图遏制勒索而引起的。1609 年,一场重大冲突导致卡拉·穆罕默德帕夏胜利进入开罗,随后进行了金融改革。[98]在此期间,当地的马穆鲁克酋长在埃及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经常担任军事职务并挑战奥斯曼任命的总督。[99]埃及军队与地方关系密切,经常影响总督的任命,并对行政部门拥有实质性控制权。[100]本世纪还见证了埃及两个有影响力的派系的崛起:与奥斯曼骑兵有关的法卡里派和与埃及本土军队有关的卡西米派。这些派系以其独特的颜色和符号为标志,对奥斯曼埃及的治理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101]
后来的奥斯曼埃及
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埃及。 ©Anonymous
1707 Jan 1 - 1798

后来的奥斯曼埃及

Egypt
18 世纪,奥斯曼任命的埃及帕夏的光芒被马穆鲁克贝伊所掩盖,特别是通过谢赫·巴拉德和埃米尔·哈吉的办公室。由于缺乏这一时期的详细编年史,这种权力转移的记录很少。[102]1707 年,由谢赫·巴拉德·卡西姆·伊瓦兹领导的马穆鲁克两个派系——卡西姆派和费卡尔派之间发生冲突,导致开罗郊外的旷日持久的战斗。卡西姆·伊瓦兹 (Qasim Iywaz) 去世后,他的儿子伊斯梅尔 (Ismail) 成为谢赫·巴拉德 (Shaykh al-Balad),他在 16 年任期内调和了各派。[102] 1711年至1714年的“大叛乱”是一场反对苏菲派习俗的宗教起义,引起了重大动乱,直至被镇压。[103] 1724年伊斯梅尔遇刺引发了进一步的权力斗争,谢尔卡斯·贝(Shirkas Bey)和杜尔·菲卡尔(Dhu-'l-Fiqar)等领导人继任后又被暗杀。[102]1743 年,奥斯曼·贝伊被易卜拉欣·贝伊和里德万·贝伊取代,两人随后共同统治埃及,并交替担任重要职务。他们在多次政变中幸存下来,导致领导层发生变化,阿里·贝·卡比尔上台。[102]阿里·贝伊最初以保卫商队而闻名,他试图为易卜拉欣的死报仇,并于 1760 年成为谢赫·巴拉德。他的严格统治引起了异议,导致他暂时流放。[102]1766 年,阿里·贝逃往也门,但于 1767 年返回开罗,通过任命盟友为贝伊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试图集中军事权力,并于 1769 年宣布埃及独立,抵制奥斯曼帝国夺回控制权的企图。[102]阿里·贝扩大了他在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影响力,但他的统治面临着来自内部的挑战,特别是来自他的女婿阿布·扎哈卜,他最终与奥斯曼土耳其门结盟并于 1772 年进军开罗. [102]阿里·贝 (Ali Bey) 的失败和随后于 1773 年的去世导致埃及重新回到阿布扎哈卜 (Abu-'l-Dhahab) 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控制之下。1775 年阿布扎哈卜去世后,权力斗争仍在继续,伊斯梅尔·贝成为谢赫·巴拉德,但最终被易卜拉欣和穆拉德·贝驱逐,两人建立了联合统治。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内部争端和 1786 年奥斯曼帝国为了重新控制埃及而进行的远征。到1798年拿破仑·波拿巴入侵埃及时,易卜拉欣·贝伊和穆拉德·贝伊仍然掌权,这标志着18世纪埃及历史上持续政治动荡和权力更替的时期。[102]
Play button
1798 Jan 1 - 1801

法国占领埃及

Egypt
法国远征埃及,表面上是为了支持奥斯曼帝国并镇压马穆鲁克,由拿破仑·波拿巴率领。波拿巴在亚历山大的宣言强调了平等、功绩和对伊斯兰教的尊重,这与马穆鲁克被认为缺乏这些品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他承诺向所有埃及人开放担任行政职位,并建议推翻教皇权威,以表明法国对伊斯兰教的忠诚。[102]然而,埃及人对法国的意图表示怀疑。法国在恩巴贝战役(金字塔之战)中击败穆拉德·贝和易卜拉欣·贝的军队后,在开罗成立了一个由酋长、马穆鲁克和法国成员组成的市政委员会,主要负责执行法国的法令。[102]法国舰队在尼罗河战役中惨败以及在上埃及的失败后,法国的无敌能力受到了质疑。随着房屋税的征收,紧张局势升级,导致 1798 年 10 月开罗发生叛乱。法国将军杜皮被杀,但波拿巴和克勒贝尔将军很快镇压了起义。法国人利用爱资哈尔清真寺作为马厩,引起了严重的冒犯。[102]1799年波拿巴远征叙利亚暂时削弱了法国对埃及的控制。回国后,他击败了穆拉德·贝伊和易卜拉欣·贝伊的联合进攻,后来又在阿布基尔粉碎了土耳其军队。波拿巴随后离开埃及,任命克勒贝尔为他的继任者。[102]克莱贝尔面临着不稳定的处境。在英国阻止法国撤离的初步协议后,开罗发生了骚乱,克勒贝尔镇压了这场骚乱。他与穆拉德·贝谈判,授予他对上埃及的控制权,但克勒贝尔于 1800 年 6 月被暗杀。 [102]雅克-弗朗索瓦·梅努将军接替了克勒贝尔,试图赢得穆斯林的青睐,但却通过宣布法国为保护国而疏远了埃及人。1801年,英国和土耳其军队在阿布吉尔登陆,导致法国战败。贝利亚尔将军于 5 月投降开罗,梅努于 8 月在亚历山大投降,结束了法国的占领。[102]法国占领的持久遗产是《埃及描述》,这是法国学者对埃及的详细研究,对埃及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102]
Play button
1805 Jan 1 - 1953

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

Egypt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从 1805 年到 1953 年,标志着埃及历史上的一个变革时代,包括奥斯曼埃及、英国占领的赫迪夫国、独立的苏丹国和埃及王国,最终导致 1952 年革命和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统治下的这段埃及历史以重大的现代化努力、资源国有化、军事冲突和欧洲影响力的增强为标志,为埃及最终走向独立奠定了基础。穆罕默德·阿里在奥斯曼帝国、马穆鲁克帝国和阿尔巴尼亚雇佣军之间的三路内战中夺取了权力。1805 年,他被奥斯曼苏丹承认为埃及的统治者,这标志着他无可争议的控制权。针对沙特的战役(奥斯曼-沙特战争,1811-1818)穆罕默德·阿里响应奥斯曼帝国的命令,向占领麦加的内志德瓦哈比派发动战争。这次战役最初由他的儿子图孙领导,后来由他自己领导,成功地夺回了麦加领土。改革与国有化(1808-1823)穆罕默德·阿里发起了重大改革,包括土地国有化,他没收了土地并提供了不足的养老金作为回报,成为埃及的主要土地所有者。他还试图实现军队现代化,这导致了开罗的兵变。经济发展在穆罕默德·阿里的领导下,埃及的棉花产业在全球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排名第五。尽管最初缺乏煤炭资源,但蒸汽机的引入使埃及的工业制造现代化。入侵利比亚和苏丹(1820-1824 年)穆罕默德·阿里将埃及的控制范围扩大到利比亚东部和苏丹,以确保贸易路线和潜在金矿的安全。这次扩张以军事上的成功和喀土穆的建立为标志。希腊战役(1824年–1828年)应奥斯曼苏丹的邀请,穆罕默德·阿里在镇压希腊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儿子易卜拉欣的指挥下部署了改革后的军队。与苏丹的战争(埃及-奥斯曼战争,1831-33)穆罕默德·阿里扩大控制权的野心引发了一场冲突,导致黎巴嫩、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取得重大军事胜利。然而,欧洲的干预阻止了进一步的扩张。穆罕默德·阿里的统治于 1841 年结束,其家族建立了世袭统治,但强调了他对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地位。尽管失去了重要权力,他的改革和经济政策对埃及产生了持久影响。在穆罕默德·阿里之后,埃及由其王朝的历代成员统治,每个人都在应对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包括欧洲的干预和行政改革。英国占领埃及 (1882)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和民族主义运动导致欧洲干预力度加大,最终导致英国在 1882 年对民族主义叛乱采取军事行动后占领埃及。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开通,1869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59 Jan 1 - 1869

苏伊士运河

Suez Canal, Egypt
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古代运河是为了方便旅行而修建的。其中一条运河可能建于塞努雷特二世或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后来并入尼科二世(公元前 610-595 年)统治下的一条更广泛的运河。然而,唯一完全运营的古代运河是由大流士一世(公元前 522-486 年)建成的。[104]1804 年成为法国皇帝的拿破仑·波拿巴最初考虑修建一条运河来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然而,由于错误地认为这样一条运河需要昂贵且耗时的水闸,该计划被放弃。19 世纪,费迪南德·德·莱塞普斯 (Ferdinand de Lesseps) 于 1854 年和 1856 年从埃及和苏丹的赫迪夫萨伊德帕夏 (Sa'id Pasha) 获得了特许权。这项特许权旨在创建一家公司,建设和运营一条向所有国家开放的运河,为期 99 年。开业多年后。德莱赛普充分利用了他在 1830 年代担任法国外交官期间与萨伊德建立的友好关系。随后,德莱塞普斯组织了由来自七个国家的 13 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苏伊士地峡贯通委员会,对运河的可行性和最佳路线进行评估。该委员会同意 Linant de Bellefonds 的计划,并于 1856 年 12 月提交了一份详细报告,最终于 1858 年 12 月 15 日成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 105]施工于 1859 年 4 月 25 日在塞得港附近开始,历时大约十年。该项目最初使用强迫劳动(corvée),直到 1864 年。 [106]据估计,超过 150 万人参与了建设,其中数万人死于霍乱等疾病。[107]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11月在法国控制下正式开通,标志着海上贸易和航运的重大进步。
Play button
1889 Jan 1 - 1952

英国统治下的埃及历史

Egypt
1882 年至 1952 年, 英国对埃及的间接统治是一个以重大政治变革和民族主义运动为标志的时期。这个时代始于 1882 年 9 月英国在特尔凯比尔 (Tel el-Kebir) 军事胜利,结束于 1952 年埃及革命,埃及革命将埃及转变为共和国,并导致英国顾问被驱逐。穆罕默德·阿里的继承者包括他的儿子易卜拉欣(1848 年)、孙子阿拔斯一世(1848 年)、赛义德(1854 年)和伊斯玛仪(1863 年)。阿巴斯一世很谨慎,而萨义德和伊斯梅尔雄心勃勃,但在经济上不谨慎。他们的大规模开发项目,如 1869 年竣工的苏伊士运河,导致欧洲银行背负巨额债务并征收重税,引起公众不满。伊斯梅尔向埃塞俄比亚扩张的尝试没有成功,导致在甘代(1875 年)和古拉(1876 年)的失败。1875年,埃及的金融危机导致伊斯梅尔将埃及苏伊士运河44%的股份出售给英国。这一举措,加上债务不断​​增加,导致英国和法国的财务控制者到 1878 年对埃及政府产生了重大影响[。 108]对外国干预和地方治理的不满激发了民族主义运动,1879 年出现了艾哈迈德·乌拉比 (Ahmad Urabi) 等杰出人物。1882 年乌拉比的民族主义政府致力于民主改革,引发了英国和法国的军事干预。英国在 Tel el-Kebir [109]的胜利导致图菲克帕夏复职并建立了事实上的英国保护国。[110]1914 年,英国保护国正式成立,取代了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在此期间,1906 年丁沙威事件等事件助长了民族主义情绪。[111] 1919年民族主义领袖萨阿德·扎格鲁尔的流亡引发的革命导致英国于1922年单方面宣布埃及独立[。 112]1923 年宪法实施,萨阿德·扎格鲁尔 (Saad Zaghlul) 于 1924 年当选总理。1936 年《英埃条约》试图稳定局势,但英国持续的影响力和王室政治干预导致持续的动荡。1952 年由自由军官运动策划的革命导致法鲁克国王退位并宣布埃及成立共和国。英国的军事存在一直持续到 1954 年,标志着英国对埃及近 72 年影响的结束。[113]
Play button
1918 Nov 1 - 1919 Jul

1919 年埃及革命

Egypt
埃及王国
二战期间埃及金字塔上空的飞机。 ©Anonymous
1922 Jan 1 - 1953

埃及王国

Egypt
1921 年 12 月,开罗的英国当局通过驱逐萨阿德·扎格鲁尔并实施戒严来回应民族主义示威。尽管存在这些紧张局势,英国还是于 1922 年 2 月 28 日宣布埃及独立,结束了保护国并建立了独立的埃及王国,萨尔瓦特帕夏担任首相。然而, 英国仍然对埃及保持着重要控制,包括运河区、苏丹、外部保护以及对警察、军队、铁路和通讯的影响力。福阿德国王的统治以与反对英国影响的民族主义团体华夫脱党以及旨在保持对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英国人的斗争为标志。在此期间出现了其他重要的政治力量,例如共产党(1925年)和穆斯林兄弟会(1928年),后者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宗教实体。1936年福阿德国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法鲁克即位。受民族主义高涨和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的影响,1936 年英埃条约要求英国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区除外),并允许他们在战时返回。尽管发生了这些变化,腐败和被认为是英国的傀儡损害了法鲁克国王的统治,导致进一步的民族主义情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作为盟军行动的基地。战后,埃及在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9)中战败,内部不满导致1952年自由军官运动爆发埃及革命。法鲁克国王退位给他的儿子福阿德二世,但君主制于 1953 年被废除,建立了埃及共和国。苏丹的地位于 1953 年得到解决,并于 1956 年获得独立。
Play button
1952 Jul 23

1952 年埃及革命

Egypt
1952 年埃及革命, [127]也称为 7 月 23 日革命或 1952 年政变,标志着埃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的重大转变。1952 年 7 月 23 日,由穆罕默德·纳吉布和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运动发起, [128]这场革命导致法鲁克国王被推翻。这一事件催化了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政治,影响了非殖民化,并促进了冷战期间第三世界的团结。自由军官的目标是废除埃及和苏丹的君主立宪制和贵族制,结束英国的占领,建立共和国,并确保苏丹的独立。[129]革命拥护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议程,重点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国际上的不结盟。埃及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挑战,特别是英国(自 1882 年以来一直占领埃及)和法国,两国都担心其领土上民族主义的抬头。与以色列的战争状态也构成了挑战,自由军官支持巴勒斯坦人。[130]这些问题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达到顶峰,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入侵埃及。尽管军事损失惨重,但这场战争被视为埃及的政治胜利,特别是自 1875 年以来,埃及首次无争议地控制了苏伊士运河,抹去了被视为国耻的标志。这增强了革命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吸引力。这场革命导致了重大的土地改革和工业化,引发了基础设施发展和城市化。[131]到 20 世纪 60 年代,阿拉伯社会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132]将埃及转变为中央计划经济。然而,对反革命、宗教极端主义、共产主义渗透以及与以色列的冲突的担忧导致了严格的政治限制和多党制的禁止。[133]这些限制一直持续到安瓦尔·萨达特就任总统(1970年开始),他推翻了许多革命政策。革命的早期成功激发了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例如阿尔及利亚的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叛乱, [127]并影响了中东和北非地区亲西方君主制和政府的推翻。埃及每年 7 月 23 日都会纪念革命。
1953
共和埃及ornament
纳赛尔时代的埃及
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后回到开罗欢呼的人群中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56 Jan 1 - 1970

纳赛尔时代的埃及

Egypt
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历史时期,从 1952 年埃及革命到 1970 年去世,以重大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以及强烈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为标志。纳赛尔是1952年革命的关键领导人,1956年成为埃及总统。他的行动,特别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以及埃及在苏伊士危机中取得的政治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他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声誉。然而,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的胜利明显削弱了他的威望。纳赛尔时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埃及公民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在此期间,前贵族和西方政府对埃及事务的影响力显着下降。[134]国民经济通过土地改革、赫勒万钢铁厂和阿斯旺高坝等工业现代化项目以及苏伊士运河公司等主要经济部门的国有化而增长。[134]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经济高峰允许提供免费教育和医疗保健,并通过埃及高等教育的全额奖学金和生活津贴将这些福利扩大到其他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公民。然而,受北也门内战影响,经济增长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放缓,并在 1970 年代末恢复。[135]在文化上,纳赛尔统治下的埃及经历了黄金时代,特别是在戏剧、电影、诗歌、电视、广播、文学、美术、喜剧和音乐方面。[136]埃及艺术家、作家和表演家,如歌手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菲兹和乌姆·库尔苏姆、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以及法滕·哈马马和索德·霍斯尼等演员,都获得了声誉。在此期间,埃及在这些文化领域领先于阿拉伯世界,每年制作100多部电影,这与胡斯尼·穆巴拉克总统任期(1981-2011)期间每年制作的十几部电影形成鲜明对比。[136]
Play button
1956 Oct 29 - Nov 7

苏伊士运河危机

Gaza Strip
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也被称为第二次以战争、三方侵略和西奈战争,是冷战时代的一个关键事件,由地缘政治和殖民紧张局势引发。它始于 1956 年 7 月 26 日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此举是对埃及主权的重大主张,挑战了英国和法国股东之前持有的控制权。这条运河自 1869 年开通以来一直是一条重要的海上路线,具有巨大的战略和经济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二战后的石油运输而言。到 1955 年,它已成为欧洲石油供应的主要渠道。为了回应纳赛尔的国有化,以色列于 1956 年 10 月 29 日入侵埃及,随后英法联合军事行动。这些行动的目的是重新控制运河并废黜纳赛尔。冲突迅速升级,埃及军队击沉船只封锁运河。然而,强大的国际压力,特别是来自美国苏联的压力,迫使侵略者撤退。这场危机凸显了英国法国全球影响力的下降,并标志着力量平衡向美国和苏联倾斜。值得注意的是,苏伊士危机是在反殖民情绪高涨和阿拉伯民族主义斗争背景下发生的。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强硬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他反对西方在中东的影响力,在这场危机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担心苏联扩张,美国试图在中东建立防御联盟,这使得地缘政治格局进一步复杂化。苏伊士危机凸显了冷战政治的复杂性和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动态变化。苏伊士危机之后出现了几个重要的事态发展。联合国设立了联合国部队维和部队来维护埃及与以色列边境的安全,这标志着国际维和行动在解决冲突方面发挥了新的作用。英国首相安东尼·伊登的辞职和加拿大外交部长莱斯特·皮尔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这场危机的直接结果。此外,这一事件可能影响了苏联入侵匈牙利的决定。
Play button
1967 Jun 5 - Jun 10

六日战争

Middle East
1967 年 5 月,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将军队调往靠近以色列边境的西奈半岛。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压力和对阿拉伯军事力量的更高期望,纳赛尔于1967年5月18日要求联合国紧急部队从西奈半岛埃及与以色列边境撤出。随后,埃及封锁了以色列进入蒂朗海峡,以色列认为此举是战争行为。5月30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和纳赛尔签署了约旦-埃及防务协定。埃及最初计划于 5 月 27 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但在最后一刻取消了。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严重破坏了埃及的机场并很大程度上摧毁了其空军。这一行动导致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约旦和叙利亚站在埃及一边参战,但面临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的占领。6 月 7 日至 10 日,埃及、约旦和叙利亚接受了联合国安理会斡旋的停火协议。1967 年战争的失败导致纳赛尔于 6 月 9 日辞职,并提名副总统扎卡里亚·莫希丁为继任者。然而,在广泛的公众示威支持他后,纳赛尔撤回了辞呈。战后,包括陆军部长沙姆斯·巴德兰在内的七名高级军官受到审判。武装部队总司令、陆军元帅阿卜杜勒-哈基姆·阿米尔 (Abdel-Hakim Amer) 被捕,据报道于 8 月在拘留期间自杀。
安瓦尔·萨达特 埃及
1978年萨达特总统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70 Jan 1 - 1981

安瓦尔·萨达特 埃及

Egypt
安瓦尔·萨达特从 1970 年 10 月 15 日到 1981 年 10 月 6 日被暗杀期间担任埃及总统,标志着埃及政治和外交关系的重大转变。接替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后,萨达特与纳赛尔的政策背道而驰,特别是他的因菲塔政策改变了埃及的经济和政治方向。他结束了与苏联的战略联盟,转而选择与美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萨达特还启动了与以色列的和平进程,导致以色列归还埃及领土,并在埃及引入了一种政治制度,虽然不完全民主,但允许一定程度的多党参与。在他的任期内,政府腐败加剧,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种趋势在他的继任者胡斯尼·穆巴拉克的领导下继续存在。[137]1973年10月6日,萨达特和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发动了针对以色列的十月战争,以收复1967年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这场战争始于犹太人的赎罪日和伊斯兰斋月期间,最初看到埃及和叙利亚向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推进。然而以色列的反攻却让埃及和叙利亚损失惨重。战争结束时,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的部分领土,但以色列也在苏伊士运河西岸取得了进展。尽管遭遇军事挫折,萨达特仍被认为恢复了埃及的自豪感,并向以色列表明现状是不可持续的。由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推动、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签署的埃以和平条约正式承认以色列,以换取以色列结束对西奈半岛的占领,并提议巴勒斯坦领土自治。以哈菲兹·阿萨德为首的阿拉伯领导人谴责了该条约,导致埃及被暂停加入阿拉伯联盟并被地区孤立。[138]该条约遭到了国内的巨大反对,特别是来自伊斯兰团体的反对。这种反对最终导致萨达特在十月战争爆发周年纪念日被埃及军方的伊斯兰成员暗杀。
1971 Jan 1

因菲塔

Egypt
在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的领导下,埃及经济由国家控制和计划经济结构主导,私人投资范围有限。20世纪70年代的批评者称其为“ 苏联式体系”,其特点是效率低下、官僚主义过多、浪费严重。[141]接替纳赛尔的总统安瓦尔·萨达特试图将埃及的注意力从与以色列的持续冲突和向军队大量分配资源上转移。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可以培育重要的私营部门。与美国和西方结盟被视为通向繁荣和潜在民主多元化的途径。[142] Infitah,或“开放”政策,标志着纳赛尔方针的重大意识形态和政治转变。其目的是放松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并鼓励私人投资。这项政策创造了富裕的上层阶级和温和的中产阶级,但对埃及普通民众的影响有限,引发了广泛的不满。1977 年,Infitah 取消了对基本食品的补贴,引发了大规模的“面包骚乱”。该政策因导致猖獗的通货膨胀、土地投机和腐败而受到批评。[137]萨达特任期内的经济自由化也导致大量埃及人移居国外工作。1974年至1985年间,超过三百万埃及人移居波斯湾地区。这些工人的汇款使他们的家人能够买得起冰箱和汽车等消费品。[143]在公民自由领域,萨达特的政策包括恢复正当程序和从法律上禁止酷刑。他拆除了纳赛尔的大部分政治机制,并起诉了纳赛尔时代滥用职权的前官员。虽然萨达特最初鼓励更广泛的政治参与,但后来放弃了这些努力。他的最后几年因公众不满、宗派紧张局势以及包括法外逮捕在内的镇压措施的回归而导致暴力不断增加。
Play button
1973 Oct 6 - Oct 25

赎罪日战争

Golan Heights
1971年,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与苏联签署了友好条约,但到了1972年,他已要求苏联顾问离开埃及。与美国缓和关系的苏联建议埃及不要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尽管如此,萨达特在1967年战争失败后,为了重新夺回西奈半岛并鼓舞民族士气,倾向于与以色列开战,以取得胜利来改变现状。[139]1973年战争爆发前,萨达特发起外交攻势,获得了包括大多数阿盟、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以及非洲统一组织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的支持。叙利亚同意加入埃及的冲突。战争期间,埃及军队最初成功进入西奈半岛,并推进了15公里,进入了本国空军的射程之内。然而,他们不但没有巩固阵地,反而进一步深入沙漠,损失惨重。这一进展在他们的防线中造成了一个缺口,阿里尔·沙龙领导的以色列坦克师利用这个缺口,深入埃及领土并到达苏伊士城。与此同时, 美国向以色列提供战略空运支持和22亿美元紧急援助。作为回应,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石油部长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联合国决议最终呼吁结束敌对行动并开始和平谈判。1974年3月4日, [140]以色列军队从苏伊士运河西侧撤出,不久之后,对美国的石油禁运被解除。尽管面临军事挑战和损失,这场战争在埃及仍被视为胜利,这主要是因为最初的成功恢复了民族自豪感。这种情绪以及随后的谈判导致了与以色列的和谈,最终埃及重新获得了整个西奈半岛,以换取和平协议。
Play button
1978 Sep 1

戴维营协议

Camp David, Catoctin Mountain
《戴维营协议》是安瓦尔·萨达特总统领导下的埃及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它是 1978 年 9 月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为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奠定了基础。该协议的背景源于包括埃及和以色列在内的阿拉伯国家之间数十年的冲突和紧张局势,特别是在 1967 年六日战争和 1973 年赎罪日战争之后。此次谈判与埃及此前不承认和敌视以色列的政策大相径庭。这些谈判的关键人物包括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和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他们在戴维营静修处主持了会谈。谈判于1978年9月5日至17日进行。戴维营协议包括两个框架:一个是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另一个是中东更广泛的和平,包括巴勒斯坦自治的提案。埃及和以色列于 1979 年 3 月正式签订和平条约,埃及承认以色列,以色列从 1967 年以来占领的西奈半岛撤军。该协议对埃及和该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埃及来说,这标志着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以及向与以色列和平共处迈进。但该协议遭到阿拉伯世界普遍反对,导致埃及暂时退出阿盟,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紧张。在国内,萨达特面临着强烈的反对,特别是来自伊斯兰组织的反对,最终导致他于 1981 年被暗杀。对萨达特来说,戴维营协议是埃及摆脱苏联影响、与美国建立更密切关系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这一转变包括埃及国内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和平进程虽然存在争议,但被视为长期受冲突困扰的地区迈向稳定与发展的一步。
胡斯尼·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
胡斯尼·穆巴拉克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81 Jan 1 - 2011

胡斯尼·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

Egypt
胡斯尼·穆巴拉克 (Hosni Mubarak) 的埃及总统任期从 1981 年持续到 2011 年,其特点是一段稳定时期,但其特点是独裁统治和有限的政治自由。穆巴拉克在安瓦尔·萨达特被刺杀后上台,他的统治最初受到欢迎,被认为是萨达特政策的延续,特别是与以色列的和平以及与西方的结盟。在穆巴拉克的领导下,埃及维持了与以色列的和平条约,并继续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获得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在国内,穆巴拉克政权注重经济自由化和现代化,带来了一些部门的增长,但也扩大了贫富差距。他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私有化和外国投资,但经常因助长腐败和让少数精英受益而受到批评。穆巴拉克统治的另一个特点是镇压异议和限制政治自由。他的政府因侵犯人权而臭名昭著,包括镇压伊斯兰团体、审查制度和警察暴力。穆巴拉克一贯利用紧急状态法来扩大控制,限制政治反对派并通过操纵选举维持权力。穆巴拉克统治的后期,由于经济问题、失业和缺乏政治自由,公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这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中达到顶峰,一系列反政府抗议活动要求他辞职。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最终导致穆巴拉克于 2011 年 2 月辞职,结束了他 30 年的统治。他的辞职标志着埃及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代表了公众对独裁统治的拒绝和对民主改革的渴望。然而,后穆巴拉克时代充满了挑战和持续的政治不稳定。
Play button
2011 Jan 25 - Feb 11

2011 年埃及革命

Egypt
2011年至2014年的埃及危机是一个以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为特征的动荡时期。它始于 2011 年埃及革命,这是阿拉伯之春的一部分,当时爆发了针对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 30 年统治的广泛抗议活动。主要的不满是警察暴行、国家腐败、经济问题和缺乏政治自由。这些抗议导致穆巴拉克于 2011 年 2 月辞职。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经历了动荡的转型。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SCAF)接管控制权,进入军事统治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持续的抗议、经济不稳定以及平民与安全部队之间的冲突。2012年6月,穆斯林兄弟会成员穆罕默德·穆尔西在埃及首次民主选举中当选总统。然而,他的总统任期充满争议,因巩固权力和推行伊斯兰议程而受到批评。穆尔西2012年11月的宪法宣言赋予了他广泛的权力,但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和政治动荡。2013 年 6 月,对穆尔西统治的反对在大规模抗议活动中达到顶峰,并导致 2013 年 7 月 3 日发生军事政变,国防部长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Abdel Fattah el-Sisi) 推翻了穆尔西的权力。政变后,穆斯林兄弟会遭到严厉镇压,许多领导人被捕或逃离该国。这段时期侵犯人权和政治镇压显着增加。2014年1月通过新宪法,塞西于2014年6月当选总统。2011-2014年的埃及危机极大地影响了该国的政治格局,从穆巴拉克的长期独裁统治转向穆尔西领导下的短暂民主插曲,随后又回到了塞西领导下的军事主导治理。这场危机暴露了深刻的社会分歧,并凸显了埃及在实现政治稳定和民主治理方面持续面临的挑战。
塞西总统任期
塞西元帅担任国防部长,2013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2014 Jan 1

塞西总统任期

Egypt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Abdel Fattah el-Sisi) 自 2014 年开始就任埃及总统,其特点是巩固权力、注重经济发展以及严格对待安全和异议。前军事指挥官塞西于 2013 年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 (Mohamed Morsi) 因政治动荡和公众骚乱而被驱逐后上台。在塞西的领导下,埃及实施了重大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项目,包括苏伊士运河的扩建和新行政首都的启动。这些项目是刺激经济增长和吸引外国投资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然而,经济改革,包括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协议一部分的补贴削减和增税,也导致许多埃及人的生活成本增加。塞西政府在安全问题上一直保持强硬立场,理由是需要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稳定。这包括在西奈半岛针对伊斯兰武装分子开展重大军事行动,并全面加强军队在治理和经济中的作用。然而,塞西的任期内因侵犯人权和镇压异议而受到批评。政府压制言论、集会和新闻自由,有大量关于任意逮捕、强迫失踪以及镇压民间社会、活动人士和反对派团体的报道。这引起了国际人权组织和一些外国政府的批评。

Appendices



APPENDIX 1

Egypt's Geography explained in under 3 Minutes


Play button




APPENDIX 2

Egypt's Geographic Challenge


Play button




APPENDIX 3

Ancient Egypt 101


Play button




APPENDIX 4

Daily Life In Ancient Egypt


Play button




APPENDIX 5

Daily Life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 - Ancient Civilizations


Play button




APPENDIX 6

Every Egyptian God Explained


Play button




APPENDIX 7

Geopolitics of Egypt


Play button

Characters



Amenemhat I

Amenemhat I

First king of the Twelfth Dynasty of the Middle Kingdom

Ahmose I

Ahmose I

Founder of the Eighteenth Dynasty of Egypt

Djoser

Djoser

Pharaoh

Thutmose III

Thutmose III

Sixth pharaoh of the 18th Dynasty

Amenhotep III

Amenhotep III

Ninth pharaoh of the Eighteenth Dynasty

Hatshepsut

Hatshepsut

Fifth Pharaoh of the Eighteenth Dynasty of Egypt

Mentuhotep II

Mentuhotep II

First pharaoh of the Middle Kingdom

Senusret I

Senusret I

Second pharaoh of the Twelfth Dynasty of Egypt

Narmer

Narmer

Founder of the First Dynasty

Ptolemy I Soter

Ptolemy I Soter

Founder of the Ptolemaic Kingdom of Egypt

Nefertiti

Nefertiti

Queen of the 18th Dynasty of Ancient Egypt

Sneferu

Sneferu

Founding pharaoh of the Fourth Dynasty of Egypt

Gamal Abdel Nasser

Gamal Abdel Nasser

Second president of Egypt

Imhotep

Imhotep

Egyptian chancellor to the Pharaoh Djoser

Hosni Mubarak

Hosni Mubarak

Fourth president of Egypt

Ramesses III

Ramesses III

Second Pharaoh of the Twentieth Dynasty in Ancient Egypt

Ramesses II

Ramesses II

Third ruler of the Nineteenth Dynasty

Khufu

Khufu

Second Pharaoh of the Fourth Dynasty

Amenemhat III

Amenemhat III

Sixth king of the Twelfth Dynasty of the Middle Kingdom

Muhammad Ali of Egypt

Muhammad Ali of Egypt

Governor of Egypt

Cleopatra

Cleopatra

Queen of the Ptolemaic Kingdom of Egypt

Anwar Sadat

Anwar Sadat

Third president of Egypt

Seti I

Seti I

Second pharaoh of the Nineteenth Dynasty of Egypt

Footnotes



  1. Leprohon, Ronald, J. (2013). The great name : ancient Egyptian royal titulary.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ISBN 978-1-58983-735-5.
  2. Redford, Donald B. (1992). Egypt, Canaan, and Israel in Ancient Tim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0. ISBN 9780691036069.
  3. Shaw, Ian, ed. (2000).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479. ISBN 0-19-815034-2.
  4. Nicolas Grimal, 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2, p. 49.
  5. Carl Roebuck, The World of Ancient Times (Charles Scribner's Sons Publishing: New York, 1966) p. 51.
  6. Carl Roebuck, The World of Ancient Times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 York, 1966) p. 52-53.
  7. Carl Roebuck, The World of Ancient Times (Charles Scribner's Sons Publishers: New York, 1966), p. 53.
  8. Qa'a and Merneith lists http://xoomer.virgilio.it/francescoraf/hesyra/Egyptgallery03.html
  9. Branislav Anđelković, Southern Canaan as an Egyptian Protodynastic Colony.
  10. Kinnaer, Jacques. "Early Dynastic Period" (PDF). The Ancient Egypt Site. Retrieved 4 April 2012.
  11. "Old Kingdom of Egypt".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Retrieved 2017-12-04.
  12. Malek, Jaromir. 2003. "The Old Kingdom (c. 2686–2160 BC)".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edited by Ian Shaw.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2804587, p.83.
  13. Schneider, Thomas (27 August 2008). "Periodizing Egyptian History: Manetho, Convention, and Beyond". In Klaus-Peter Adam (ed.). Historiographie in der Antike. Walter de Gruyter. pp. 181–197. ISBN 978-3-11-020672-2.
  14. Carl Roebuck, The World of Ancient Times, pp. 55 & 60.
  15. Carl Roebuck, The World of Ancient Times, p. 56.
  16. Redford, Donald B. (2001).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Egypt. Vol. 1.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p. 526.
  17. Kathryn A. Bar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Egypt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8), 41.
  18. Schneider, Thomas (27 August 2008). "Periodizing Egyptian History: Manetho, Convention, and Beyond". In Klaus-Peter Adam (ed.). Historiographie in der Antike. Walter de Gruyter. pp. 181–197. ISBN 978-3-11-020672-2.
  19. Kinnaer, Jacques. "The 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 (PDF). The Ancient Egypt Site. Retrieved 4 April 2012.
  20. Breasted, James Henry. (1923) 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17-118.
  21. Malek, Jaromir (1999) Egyptian Art (London: Phaidon Press Limited), 155.
  22. Sir Alan Gardiner, Egypt of the Pharaoh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107.
  23. Hayes, William C. The Scepter of Egypt: A Background for the Study of the Egyptian Antiqu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Vol. 1,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Middle Kingdom, p. 136, available online
  24. Breasted, James Henry. (1923) 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33-134.
  25. James Henry Breasted, Ph.D., 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23), 134.
  26. Baikie, James (1929)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XVIIIth Dynasty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224.
  27. Baikie, James (1929) A History of Egypt: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XVIIIth Dynasty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35.
  28. James Henry Breasted, Ph.D., 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23), 136.
  29. Habachi, Labib (1963). "King Nebhepetre Menthuhotep: his monuments, place in history, deification and unusual representations in form of gods". Annales du Service des Antiquités de l'Égypte, pp. 16–52.
  30. Grimal, Nicolas (1988). 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Librairie Arthème Fayard, p. 157.
  31. Shaw, Ian (2000).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280458-8, p. 151.
  32. Shaw. (2000) p. 156.
  33. Redford, Donald (1992). Egypt, Canaan, and Israel in Ancient Tim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91-00086-7, p. 71.
  34. Redford. (1992) p.74.
  35. Gardiner. (1964) p. 125.
  36. Shaw. (2000) p. 158.
  37. Grimal. (1988) p. 159.
  38. Gardiner. (1964) p. 129.
  39. Shaw. (2000) p. 161
  40. Grimal, Nicolas (1994). 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Wiley-Blackwell (July 19, 1994). p. 164.
  41. Grimal. (1988) p. 165.
  42. Shaw. (2000) p. 166.
  43. Redford. (1992) p. 76.
  44. Grimal. (1988) p. 170.
  45. Grajetzki. (2006) p. 60.
  46. Shaw. (2000) p. 169.
  47. Grimal. (1988) p. 171.
  48. Grajetzki. (2006) p. 64.
  49. Grajetzki. (2006) p. 71.
  50. Grajetzki. (2006) p. 75.
  51. Van de Mieroop, Marc (2021). 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Chichester,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 ISBN 978-1-119-62087-7. OCLC 1200833162.
  52. Von Beckerath 1964, Ryholt 1997.
  53. Ilin-Tomich, Alexander.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 (2016).
  54. "Abydos Dynasty (1640-1620) | the Ancient Egypt Site".
  55. "LacusCurtius • Manetho's History of Egypt — Book II".
  56. "17th Dynasty (1571-1540) | the Ancient Egypt Site".
  57. "17th Dynasty (1571-1540) | the Ancient Egypt Site".
  58. Ramsey, Christopher Bronk; Dee, Michael W.; Rowland, Joanne M.; Higham, Thomas F. G.; Harris, Stephen A.; Brock, Fiona; Quiles, Anita; Wild, Eva M.; Marcus, Ezra S.; Shortland, Andrew J. (2010). "Radiocarbon-Based Chronology for Dynastic Egypt". Science. 328 (5985): 1554–1557. Bibcode:2010Sci...328.1554R. doi:10.1126/science.1189395. PMID 20558717. S2CID 206526496.
  59. Shaw, Ian, ed. (2000).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481. ISBN 978-0-19-815034-3.
  60. Weinstein, James M. The Egyptian Empire in Palestine, A Reassessment, p. 7.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n° 241. Winter 1981.
  61. Shaw and Nicholson (1995) p.289.
  62. JJ Shirley: The Power of the Elite: The Officials of Hatshepsut's Regency and Coregency, in: J. Galán, B.M. Bryan, P.F. Dorman (ed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Reign of Hatshepsut, Studies in Ancient Oriental Civilization 69, Chicago 2014, ISBN 978-1-61491-024-4, p. 206.
  63. Redmount, Carol A. "Bitter Lives: Israel in and out of Egypt." p. 89–90.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iblical World. Michael D. Coogan,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64. Gardiner, Alan (1953). "The Coronation of King Haremhab".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39: 13–31.
  65. Eric H. Cline and David O'Connor, eds. Ramesses III: The Life and Times of Egypt's Last Hero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2).
  66. Kenneth A. Kitchen, The Third Intermediate Period in Egypt (1100–650 BC), 3rd edition, 1986, Warminster: Aris & Phillips Ltd, pp.xi-xii, 531.
  67. Bonnet, Charles (2006). The Nubian Pharaohs. New York: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pp. 142–154. ISBN 978-977-416-010-3.
  68. Shillington, Kevin (2005). History of Africa. Oxford: Macmillan Education. p. 40. ISBN 0-333-59957-8.
  69. Bar, S.; Kahn, D.; Shirley, J.J. (2011). Egypt, Canaan and Israel: History, Imperialism, Ideology and Literatur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BRILL. pp. 268–285.
  70. Bleiberg, Edward; Barbash, Yekaterina; Bruno, Lisa (2013). Soulful Creatures: Animal Mummies in Ancient Egypt. Brooklyn Museum. p. 151. ISBN 9781907804274, p. 55.
  71. Bleiberg, Barbash & Bruno 2013, p. 16.
  72. Nardo, Don (13 March 2009). Ancient Greece. Greenhaven Publishing LLC. p. 162. ISBN 978-0-7377-4624-2.
  73. Robins, Gay (2008). The Art of Ancient Egypt (Revised ed.). United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10. ISBN 978-0-674-03065-7.
  74. "Ancient Egypt – Macedonian and Ptolemaic Egypt (332–30 bc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8 June 2020.
  75. Rawles, Richard (2019). Callimachus. Bloomsbury Academic, p. 4.
  76. Bagnall,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 Roger S. (2004). Egypt from Alexander to the Early Christians: An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Guide. Getty Publications. pp. 11–21. ISBN 978-0-89236-796-2.
  77. Maddison, Angus (2007),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30 AD: Essays in Macro-Economic History, p. 55, table 1.1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22721-1.
  78. Alan, Bowman (24 May 2012). "11 Ptolemaic and Roman Egypt: Population and Settlement'". academic.oup.com. p. Pages 317–358. Retrieved 2023-10-18.
  79. Rathbone, Dominic (2012), Hornblower, Simon; Spawforth, Antony; Eidinow, Esther (eds.), "Egypt: Roman", 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4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ref/9780199545568.001.0001, ISBN 978-0-19-954556-8, retrieved 2020-12-30.
  80. Keenan, James (2018), Nicholson, Oliver (ed.), "Egypt",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Late Antiquity (online ed.), Oxford.
  81.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ref/9780198662778.001.0001, ISBN 978-0-19-866277-8, retrieved 2020-12-30.
  82. Kennedy, Hugh (1998). "Egypt as a province in the Islamic caliphate, 641–868". In Petry, Carl F. (ed.). Cambridge History of Egypt, Volume One: Islamic Egypt, 640–151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62–85. ISBN 0-521-47137-0, pp. 65, 70–71.
  83. Kennedy 1998, p. 73.
  84. Brett, Michael (2010). "Egypt". In Robinson, Chase F. (ed.). 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slam, Volume 1: The Formation of the Islamic World, Sixth to Eleventh Centu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506–540. ISBN 978-0-521-83823-8, p. 558.
  85. Bianquis, Thierry (1998). "Autonomous Egypt from Ibn Ṭūlūn to Kāfūr, 868–969". In Petry, Carl F. (ed.). Cambridge History of Egypt, Volume One: Islamic Egypt, 640–151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86–119. ISBN 0-521-47137-0, pp. 106–108.
  86. Kennedy, Hugh N. (2004). The Prophet and the Age of the Caliphates: The Islamic Near East from the 6th to the 11th Century (2nd ed.). Harlow, UK: Pearson Education Ltd. ISBN 0-582-40525-4, pp. 312–313.
  87. Daftary, 1990, pp. 144–273, 615–659; Canard, "Fatimids", pp. 850–862.
  88. "Governance and Pluralism under the Fatimids (909–996 CE)". The Institute of Ismaili Studi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3 May 2021. Retrieved 12 March 2022.
  89. Gall, Timothy L.; Hobby, Jeneen (2009). Worldmark Encyclopedia of Cultures and Daily Life: Africa. Gale. p. 329. ISBN 978-1-4144-4883-1.
  90. Julia Ashtiany; T. M. Johnstone; J. D. Latham; R. B. Serjeant; G. Rex Smith, eds. (1990). Abbasid Belles Lett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3. ISBN 978-0-521-24016-1.
  91. Wintle, Justin (2003). History of Islam. London: Rough Guides. pp. 136–137. ISBN 978-1-84353-018-3.
  92. Robert, Tignor (2011). Worlds Together, Worlds Apart (3rd e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p. 338. ISBN 978-0-393-11968-8.
  93. Brett, Michael (2017). The Fatimid Empire. The Edinburgh History of the Islamic Empire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7486-4076-8.
  94. Halm, Heinz (2014). "Fāṭimids". In Fleet, Kate; Krämer, Gudrun; Matringe, Denis; Nawas, John; Rowson, Everett (eds.). Encyclopaedia of Islam (3rd ed.). Brill Online. ISSN 1873-9830.
  95. Brett, Michael (2017). p. 207.
  96. Baer, Eva (1983). Metalwork in Medieval Islamic Art. SUNY Press. p. xxiii. ISBN 978-0791495575.
  97. D. E. Pitcher (1972).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Ottoman Empir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Brill Archive. p. 105. Retrieved 2 June 2013.
  98. Chisholm, Hugh, ed. (1911). "Egypt § Histor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 9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92–127.
  99. Rogan, Eugene, The Arabs: A History (2010), Penguin Books, p44.
  100. Raymond, André (2000) Cairo (translated from French by Willard Woo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page 196, ISBN 0-674-00316-0
  101. Rogan, Eugene, The Arabs: A History (2010), Penguin Books, p44-45.
  102. Chisholm, Hugh, ed. (1911). "Egypt § Histor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 9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92–127.
  103. Holt, P. M.; Gray, Richard (1975). Fage, J.D.; Oliver, Roland (eds.). "Egypt, the Funj and Darfu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London, New York, Melbour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V: 14–57. doi:10.1017/CHOL9780521204132.003. ISBN 9781139054584.
  104. Chisholm, Hugh, ed. (1911). "Suez Canal"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 26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2–25.
  105. Percement de l'isthme de Suez. Rapport et Projet de la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ocuments Publiés par M. Ferdinand de Lesseps. Troisième série. Paris aux bureaux de l'Isthme de Suez, Journal de l'Union des deux Mers, et chez Henri Plon, Éditeur, 1856.
  106. Headrick, Daniel R. (1981). The Tools of Empire : Technology and European Imperia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51–153. ISBN 0-19-502831-7. OCLC 905456588.
  107. Wilson Sir Arnold T. (1939). The Suez Canal. Osmania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Of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8. Nejla M. Abu Izzeddin, Nasser of the Arabs, p 2.
  109. Anglo French motivation: Derek Hopwood, Egypt: Politics and Society 1945–1981 (London, 1982, George Allen & Unwin), p. 11.
  110. De facto protectorate: Joan Wucher King,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gypt (Scarecrow, 1984), p. 17.
  111. James Jankowski, Egypt, A Short History, p. 111.
  112. Jankowski, op cit., p. 112.
  113. "Egypt". CIA- The World Factbook. Retrieved 2 February 2011. Partially independent from the UK in 1922, Egypt acquired full sovereignty with the overthrow of the British-backed monarchy in 1952.
  114. Vatikiotis, P. J. (1992). The History of Modern Egypt (4th e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p. 240–243
  115. Ramdani, Nabila (2013). "Women In The 1919 Egyptian Revolution: From Feminist Awakening To Nationalist Political Activis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Studies. 14 (2): 39–52.
  116. Al-Rafei, Abdul (1987). The Revolution of 1919, National History of Egypt from 1914 to 1921 (in Arabic). Knowledge House.
  117. Daly, M. W. (1988). The British Occupation, 1882–1922. Cambridge Histories Onli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407.
  118. Quraishi 1967, p. 213.
  119. Vatikitotis 1992, p. 267.
  120. Gerges, Fawaz A. (2013). The New Middle East: Protest and Revolution in the Arab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67. ISBN 9781107470576.
  121. Kitchen, James E. (2015). "Violence in Defence of Empire: The British Army and the 1919 Egyptian Revolution". Journal of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 Zeitschrift für moderne europäische Geschichte / Revue d'histoire européenne contemporaine. 13 (2): 249–267. doi:10.17104/1611-8944-2015-2-249. ISSN 1611-8944. JSTOR 26266181. S2CID 159888450.
  122. The New York Times. 1919.
  123. Amin, Mustafa (1991). The Forbidden Book: Secrets of the 1919 Revolution (in Arabic). Today News Corporation.
  124. Daly 1998, pp. 249–250.
  125. "Declaration to Egypt by His Britannic Majesty's Government (February 28, 1922)", in Independence Documents of the World, Volume 1, Albert P. Blaustein, et al., editors (Oceana Publications, 1977). pp. 204–205.
  126. Vatikitotis 1992, p. 264.
  127. Stenner, David (2019). Globalizing Morocc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515/9781503609006. ISBN 978-1-5036-0900-6. S2CID 239343404.
  128. Gordon, Joel (1992). Nasser's Blessed Movement: Egypt's Free Officers and the July Revolution (PDF) (1st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069358.
  129. Lahav, Pnina (July 2015). "The Suez Crisis of 1956 and its Aftermat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stitutions, Use of Force,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95 (4): 15–50.
  130. Chin, John J.; Wright, Joseph; Carter, David B. (13 December 2022).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odern Coups D'état. Rowman & Littlefield. p. 790. ISBN 978-1-5381-2068-2.
  131. Rezk, Dina (2017). The Arab world and Western intelligence: analysing the Middle East, 1956-1981.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secret warfar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7486-9891-2.
  132. Hanna, Sami A.; Gardner, George H. (1969). Arab Socialism. [al-Ishtirakīyah Al-ʻArabīyah]: A Documentary Surve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ISBN 978-0-87480-056-2.
  133. Abd El-Nasser, Gamal (1954). The Philosophy of the Revolution. Cairo: Dar Al-Maaref.
  134. Cook, Steven A. (2011), The Struggle for Egypt: From Nasser to Tahrir Squa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79526-, p. 111.
  135. Liberating Nasser's legacy Archived 2009-08-06 at the Wayback Machine Al-Ahram Weekly. 4 November 2000.
  136. Cook 2011, p. 112.
  137. RETREAT FROM ECONOMIC NATIONALIS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ADAT'S EGYPT", Ajami, Fouad Journal of Arab Affairs (Oct 31, 1981): [27].
  138. "Middle East Peace Talks: Israel, Palestinian Negotiations More Hopeless Than Ever". Huffington Post. 2010-08-21. Retrieved 2011-02-02.
  139. Rabinovich, Abraham (2005) [2004]. The Yom Kippur War: The Epic Encounter That Transformed the Middle East. New York, NY: Schocken Books
  140. "Egypt Regains Control of Both Banks of Canal". Los Angeles Times. 5 March 1974. p. I-5.
  141. Tarek Osman, Egypt on the Brink, p.67.
  142. Tarek Osman, Egypt on the Brink, p.117–8.
  143. Egypt on the Brink by Tarek Osma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122.

References



  • Sänger, Patrick. "The Administration of Sasanian Egypt: New Masters and Byzantine Continuity." Greek, Roman, and Byzantine Studies 51.4 (2011): 653-665.
  • "French Invasion of Egypt, 1798-1801". www.HistoryOfWar.org. History of War. Retrieved 5 July 2019.
  • Midant-Reynes, Béatrix. The Prehistory of Egypt: From the First Egyptians to the First King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 "The Nile Valley 6000–4000 BC Neolithic". The British Museum. 200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February 2009. Retrieved 21 August 2008.
  • Bard, Kathryn A. Ian Shaw, ed.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69.
  • "Rulers of Ancient Egypt's Enigmatic Hyksos Dynasty Were Immigrants, Not Invaders". Sci-News.com. 16 July 2020.
  • Stantis, Chris; Kharobi, Arwa; Maaranen, Nina; Nowell, Geoff M.; Bietak, Manfred; Prell, Silvia; Schutkowski, Holger (2020). "Who were the Hyksos? Challenging traditional narratives using strontium isotope (87Sr/86Sr) analysis of human remains from ancient Egypt". PLOS ONE. 15 (7): e0235414. Bibcode:2020PLoSO..1535414S. doi:10.1371/journal.pone.0235414. PMC 7363063. PMID 32667937.
  • "The Kushite Conquest of Egypt". Ancientsudan.org.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5 January 2009. Retrieved 25 August 2010.
  • "EGYPT i. Persians in Egypt in the Achaemenid period". Encyclopaedia Iranica. Retrieved 5 July 2019.
  • "Thirty First Dynasty of Egypt". CrystaLink. Retrieved 9 January 2019.
  • "Late Period of Ancient Egypt". CrystaLink. Retrieved 9 January 2019.
  • Wade, L. (2017). "Egyptian mummy DNA, at last". Science. 356 (6341): 894. doi:10.1126/science.356.6341.894. PMID 28572344.
  • Bowman, Alan K (1996). Egypt after the Pharaohs 332 BC – AD 642 (2nd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5–26. ISBN 978-0-520-20531-4.
  • Stanwick, Paul Edmond (2003). Portraits of the Ptolemies: Greek kings as Egyptian pharaohs.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ISBN 978-0-292-77772-9.
  • Riggs, Christina, ed. (2012). The Oxford Handbook of Roman Egyp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07. ISBN 978-0-19-957145-1.
  • Olson, Roger E. (2014). 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Twenty Centuries of Tradition & Reform. InterVarsity Press. p. 201. ISBN 9780830877362.
  • "Egypt". Berkley Center for Religion, Peace, and World Affair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 December 2011. Retrieved 14 December 2011. See drop-down essay on "Islamic Conquest and the Ottoman Empire"
  • Nash, John F. (2008). Christianity: the One, the Many: What Christianity Might Have Been. Vol. 1. Xlibris Corporation. p. 91. ISBN 9781462825714.
  • Kamil, Jill (1997). Coptic Egypt: History and Guide. Cairo: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 39. ISBN 9789774242427.
  • "EGYPT iv. Relations in the Sasanian period". Encyclopaedia Iranica. Retrieved 5 July 2019.
  • El-Daly, Okasha. Egyptology: The Missing Millennium. London: UCL Press
  • Abu-Lughod, Janet L. (1991) [1989]. "The Mideast Heartland".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43–244. ISBN 978-0-19-506774-3.
  • Egypt – Major Cities, U.S. Library of Congress
  • Donald Quataert (2005). The Ottoman Empire, 1700–192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15. ISBN 978-0-521-83910-5.
  • "Icelandic Volcano Caused Historic Famine In Egypt, Study Shows". ScienceDaily. 22 November 2006
  • M. Abir, "Modernisation, Reaction and Muhammad Ali's 'Empire'" Middle Eastern Studies 13#3 (1977), pp. 295–313 online
  • Nejla M. Abu Izzeddin, Nasser of the Arabs, published c. 1973, p 2.
  • Nejla M. Abu Izzeddin, Nasser of the Arabs, p 2.
  • Anglo French motivation: Derek Hopwood, Egypt: Politics and Society 1945–1981 (London, 1982, George Allen & Unwin), p. 11
  • De facto protectorate: Joan Wucher King,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gypt (Scarecrow, 1984), p. 17
  • R.C. Mowat, "From Liberalism to Imperialism: The Case of Egypt 1875-1887." Historical Journal 16#1 (1973): 109-24. online.
  • James Jankowski, Egypt, A Short History, p. 111
  • Jankowski, op cit., p. 112
  • "Egypt". CIA- The World Factbook. Retrieved 2 February 2011. Partially independent from the UK in 1922, Egypt acquired full sovereignty with the overthrow of the British-backed monarchy in 1952.
  • Vatikiotis (1991), p. 443.
  • Murphy, Caryle Passion for Islam: Shaping the Modern Middle East: the Egyptian Experience, Scribner, 2002, p.4
  • Murphy, Caryle Passion for Islam: Shaping the Modern Middle East: the Egyptian Experience, Scribner, 2002, p.57
  • Kepel, Gilles, Muslim Extremism in Egypt by Gilles Kepel, English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 74
  • "Solidly ahead of oil, Suez Canal revenues, and remittances, tourism is Egypt's main hard currency earner at $6.5 billion per year." (in 2005) ... concerns over tourism's future Archived 24 September 2013 at the Wayback Machine. Retrieved 27 September 2007.
  • Gilles Kepel, Jihad, 2002
  • Lawrence Wright, The Looming Tower (2006), p.258
  • "Timeline of modern Egypt". Gemsofislamism.tripod.com. Retrieved 12 February 2011.
  • As described by William Dalrymple in his book From the Holy Mountain (1996, ISBN 0 00 654774 5) pp. 434–54, where he describes his trip to the area of Asyut in 1994.
  • Uppsala Conflict Data Program, Conflict Encyclopedia, "The al-Gama'a al-Islamiyya insurgency," viewed 2013-05-03, http://www.ucdp.uu.se/gpdatabase/gpcountry.php?id=50&regionSelect=10-Middle_East# Archived 11 September 2015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Kirkpatrick, David D. (11 February 2010). "Mubarak Steps Down, Ceding Power to Military". The New York Tim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January 2022. Retrieved 11 February 2011.
  • "Egypt crisis: President Hosni Mubarak resigns as leader". BBC. 11 February 2010. Retrieved 11 February 2011.
  • Mubarak Resigns As Egypt's President, Armed Forces To Take Control Huffington Post/AP, 11 February 2011
  • "Mubarak Flees Cairo for Sharm el-Sheikh". CBS News. 11 February 201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9 June 2012. Retrieved 15 May 2012.
  • "Egyptian Parliament dissolved, constitution suspended". BBC. 13 February 2011. Retrieved 13 February 2011.
  • Commonwealth Parliament, Parliament House Canberra. "The Egypti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of March 2011 a new beginning". www.aph.gov.au.
  • Egypt's Historic Day Proceeds Peacefully, Turnout High For Elections. NPR. 28 November 2011. Last Retrieved 29 November 2011.
  • Daniel Pipes and Cynthia Farahat (24 January 2012). "Don't Ignore Electoral Fraud in Egypt". Daniel Pipes Middle East Forum.
  • Weaver, Matthew (24 June 2012). "Muslim Brotherhood's Mohammed Morsi wins Egypt's presidential race". the Guardian.
  • "Mohamed Morsi sworn in as Egypt's president". www.aljazeera.com.
  • Fahmy, Mohamed (9 July 2012). "Egypt's president calls back dissolved parliament". CNN. Retrieved 8 July 2012.
  • Watson, Ivan (10 July 2012). "Court overrules Egypt's president on parliament". CNN. Retrieved 10 July 2012.
  • "Egypt unveils new cabinet, Tantawi keeps defence post". 3 August 2012.
  • "Egypt's President Mursi assumes sweeping powers". BBC News. 22 November 2012. Retrieved 23 November 2012.
  • "Rallies for, against Egypt president's new powers". Associated Press. 23 November 2012. Retrieved 23 November 2012.
  • Birnbaum, Michael (22 November 2012). "Egypt's President Morsi takes sweeping new powers".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23 November 2012.
  • Spencer, Richard (23 November 2012). "Violence breaks out across Egypt as protesters decry Mohammed Morsi's constitutional 'coup'".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1 January 2022. Retrieved 23 November 2012.
  • "Egypt Sees Largest Clash Since Revolution". Wall Street Journal. 6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8 December 2012.
  • Fleishman, Jeffrey (6 December 2012). "Morsi refuses to cancel Egypt's vote on constitution". Los Angeles Times. Retrieved 8 December 2012.
  • "Egyptian voters back new constitution in referendum". BBC News. 25 December 2012.
  • "Mohamed Morsi signs Egypt's new constitution into law". the Guardian. 26 December 2012.
  • "Egypt army commander suspends constitution". Reuters. 3 July 2013.
  • "Egypt's Morsi overthrown". www.aljazeera.com.
  • Holpuch, Amanda; Siddique, Haroon; Weaver, Matthew (4 July 2013). "Egypt's interim president sworn in - Thursday 4 July". The Guardian.
  • "Egypt's new constitution gets 98% 'yes' vote". the Guardian. 18 January 2014.
  • Czech News Agency (24 March 2014). "Soud s islamisty v Egyptě: Na popraviště půjde více než 500 Mursího stoupenců". IHNED.cz. Retrieved 24 March 2014.
  • "Egypt sentences 683 to death in latest mass trial of dissidents". The Washington Post. 28 April 2015.
  • "Egypt and Saudi Arabia discuss maneuvers as Yemen battles rage". Reuters. 14 April 2015.
  • "El-Sisi wins Egypt's presidential race with 96.91%". English.Ahram.org. Ahram Online. Retrieved 3 June 2014.
  • "Egypt's Sisi sworn in as president". the Guardian. 8 June 2014.
  • "Egypt's War against the Gaza Tunnels". Israel Defense. 4 February 2018.
  • "Egypt's Sisi wins 97 percent in election with no real opposition". Reuters. 2 April 2018.
  • "Egypt parliament extends presidential term to six years". www.aa.com.tr.
  • Mehmood, Ashna (31 March 2021). "Egypt's Return to Authoritarianism". Modern Diplomacy.
  • "Sisi wins snap Egyptian referendum amid vote-buying claims". the Guardian. 23 April 2019.
  • "Pro-Sisi party wins majority in Egypt's parliamentary polls". Reuters. 14 December 2020.
  • Situation Report EEPA HORN No. 31 - 20 December Europe External Programme with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