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button

55 BCE - 2023

德国历史



德国作为中欧一个独特地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凯撒大帝,他将莱茵河以东未征服的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从而将其与高卢( 法国)区分开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人征服了其他西日耳曼部落。843年,法兰克帝国被查理大帝的继承人瓜分,东部地区成为东法兰克。962年,奥托一世成为中世纪德意志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神圣罗马皇帝。中世纪盛期欧洲德语区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发展。第一个是被称为汉萨联盟的贸易集团的建立,该联盟由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许多德国港口城市主导。第二个是德国基督教界内十字军势力的增长。这导致了 条顿骑士团国家的建立,该国沿着波罗的海沿岸(今天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建立。在中世纪晚期,地方公爵、王子和主教以牺牲皇帝的利益为代价获得权力。1517年之后,马丁·路德领导了天主教会内部的新教改革,北部和东部各州改信新教,而南部和西部大部分州仍保留天主教徒。神圣罗马帝国的两个部分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发生冲突。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等级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获得了高度自治,其中一些等级能够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或控制帝国以外的土地,其中最重要的是奥地利、普鲁士、巴伐利亚和萨克森。随着1803年至1815年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封建主义因改革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而衰落。此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与反动派发生冲突。工业革命使德国经济现代化,导致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普鲁士以首都柏林为中心,实力不断增强。1871年,在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德国实现了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到1900年,德国已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导力量,其迅速扩张的工业超越了英国,并引发了海军军备竞赛。自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以来,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中领导同盟国对抗同盟国。德国战败并被部分占领,根据《凡尔赛条约》被迫支付战争赔款,并被剥夺了殖民地和沿线大片领土。1918-19 年的德国革命终结了德意志帝国并建立了魏玛共和国,这是一个最终不稳定的议会民主制国家。1933年1月,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利用大萧条的经济困难以及民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强加给德国的条款的不满,建立了极权政权。德国迅速重新军事化,随后于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德语区。在夺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余地区后,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很快演变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 年 6 月盟军入侵诺曼底后,德国陆军在各条战线上被击退,直到 1945 年 5 月最终崩溃。德国在整个冷战时期分裂为北约联盟的西德和华约联盟东德。1989年,柏林墙被打开,东欧集团崩溃,东德于1990年与西德重新统一。德国仍然是欧洲经济强国之一,贡献了欧元区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左右。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序幕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早期日耳曼人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扩张。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750 BCE Jan 1

序幕

Denmark
日耳曼部落的民族起源仍然存在争议。然而,对于作家艾维里尔·卡梅伦来说,“很明显,一个稳定的过程”发生在北欧青铜时代,或者最迟在前罗马铁器时代。公元前一世纪,这些部落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的家园开始向南、东、西扩张,并与高卢的凯尔特部落以及中/东部的 伊朗、波罗的海和斯拉夫文化发生了接触。欧洲。
114 BCE
早期历史ornament
罗马遭遇日耳曼部落
马吕斯战胜了入侵的辛布里人。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13 BCE Jan 1

罗马遭遇日耳曼部落

Magdalensberg, Austria
根据一些罗马人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 120-115 年,辛布里人因洪水离开了北海周围的原始土地。据说他们向东南方向旅行,很快他们的邻居和可能的亲戚条顿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他们一起击败了斯科迪西人和博伊人,其中许多人显然加入了他们。公元前 113 年,他们抵达多瑙河畔的诺里库姆 (Noricum),那里是罗马盟友陶里斯人 (Taurisci) 的家乡。由于无法独自阻挡这些新的强大入侵者,陶里斯人向罗马寻求援助。辛布里亚战争(Cimbrian War,公元前 113-101 年)是罗马共和国与日耳曼部落和凯尔特部落之间发生的战争,这些部落包括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安布罗尼人和提古里尼人,这些部落从日德兰半岛迁移到罗马控制的领土,并与罗马和罗马发生冲突。她的盟友。罗马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其对手日耳曼人则在阿劳西奥和诺雷亚战役中取得了胜利,给罗马军队造成了自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最严重的损失,而在罗马在阿卡埃的胜利后,日耳曼人几乎被全军覆没。 Sextiae 和 Vercellae。
日耳曼尼亚
朱利叶斯·凯撒在莱茵河上架起了已知的第一座桥梁 ©Peter Connolly
55 BCE Jan 1

日耳曼尼亚

Alsace, France
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罗马共和政治家朱利叶斯·凯撒在高卢战役期间架起了已知的第一座横跨莱茵河的桥梁,并率领一支军事分遣队穿越并进入了当地日耳曼部落的领地。几天后,由于与日耳曼军队(已撤退到内陆)没有任何联系,凯撒返回河西。到公元前 60 年,酋长阿里奥维斯图斯 (Ariovistus) 领导下的苏维比部落征服了莱茵河以西高卢埃杜伊部落的土地。随后从东部引进日耳曼定居者的计划遭到了凯撒的强烈反对,凯撒已经发起了征服整个高卢的雄心勃勃的运动。公元前58年,凯撒大帝在孚日战役中击败了苏维埃军队,并迫使阿里奥维斯塔撤退到莱茵河对岸。
德国的移民时期
410 年 8 月 24 日,西哥特人洗劫罗马。 ©Angus McBride
375 Jan 1 - 568

德国的移民时期

Europe
迁徙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以大规模迁徙为标志的时期,西罗马帝国衰落,随后各个部落在其以前的领土上定居。该术语指的是各个部落的迁移、入侵和定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法兰克人、哥特人、阿勒曼尼人、阿兰人、匈奴人、早期斯拉夫人、潘诺尼亚阿瓦尔人、 马扎尔人和保加利亚人在前西方帝国境内或进入前西方帝国和东欧洲。传统上认为这一时期开始于公元 375 年(可能早在 300 年),结束于 568 年。多种因素促成了这种迁移和入侵现象,其作用和意义仍然被广泛讨论。历史学家对于迁徙时期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有不同的看法。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开始时间是大约 375 年匈奴人从亚洲入侵欧洲,结束于 568 年伦巴第人征服意大利,但更宽松的时期是从早到 300 年到晚例如,在 4 世纪,一大群哥特人作为同盟国定居在罗马巴尔干地区,而法兰克人则定居在莱茵河以南的罗马高卢地区。迁徙时期的另一个关键时刻是 406 年 12 月,包括汪达尔人、阿兰人和苏维比人在内的一大群部落跨越莱茵河,他们在摇摇欲坠的西罗马帝国境内永久定居。
476
中世纪ornament
弗兰克斯
克洛维一世带领法兰克人在托比亚克战役中取得胜利。 ©Ary Scheffer
481 Jan 1 - 843

弗兰克斯

France
476 年,随着日耳曼同盟领袖奥多亚塞废黜罗穆卢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奥多亚塞成为意大利第一任国王。此后,法兰克人像其他后罗马西欧人一样,在中莱茵-威悉地区形成了一个部落联盟,该地区的领土很快被称为澳大利亚(“东方土地”),是未来王国的东北部。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人。作为一个整体,澳大利亚包括今天的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的部分地区。与南部施瓦本的阿拉曼尼人不同,他们从 250 年开始向西扩张到高卢,吸收了大片前罗马领土。墨洛温王朝的克洛维一世于 486 年征服了高卢北部,并在 496 年的托比亚克战役中征服了阿勒曼尼部落位于施瓦本,最终成为施瓦本公国。到了 500 年,克洛维统一了所有法兰克部落,统治了整个高卢,并在 509 年至 511 年间被宣布为法兰克国王。与当时大多数日耳曼统治者不同,克洛维直接受洗皈依罗马天主教,而不是阿里乌教。他的继任者将与教皇传教士密切合作,其中包括圣博尼法斯。511年克洛维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瓜分了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他的王国。随着历任墨洛温王朝国王交替统一和分割法兰克土地,澳大利亚的权威从自治权到皇家征服权来回转变。墨洛温王朝将法兰克帝国的各个地区置于半自治的公爵(法兰克人或当地统治者)的控制之下。虽然被允许保留自己的法律制度,但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被迫放弃阿里乌斯基督教信仰。718年,查理·马特尔为了支持纽斯特里亚人而对撒克逊人发动战争。751年,墨洛温王朝国王的宫廷长丕平三世亲自加冕为国王,并被教会任命为国王。教皇斯蒂芬二世授予他帕特里修斯·罗马诺鲁姆的世袭头衔,作为罗马和圣彼得的保护者,以回应丕平的捐赠,保证了教皇国的主权。查理大帝(774 年至 814 年统治法兰克人)对法兰克人的异教徒对手撒克逊人和阿瓦尔人发动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事行动。撒克逊战争的战役和起义从772年持续到804年。法兰克人最终压倒了撒克逊人和阿瓦尔人,强迫人民皈依基督教,并将他们的土地并入加洛林帝国
东村落
中世纪早期,大批移民首次向东方迁移。 ©HistoryMaps
700 Jan 1 - 1400

东村落

Hungary
Ostsiedlung 是指中世纪盛期日耳曼人迁移到神圣罗马帝国东部领土的术语,这些领土是日耳曼人之前征服的。以及对移民地区定居点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殖民区(也称为斯拉夫日耳曼尼亚)总体上人烟稀少,直到最近才有斯拉夫、波罗的海和芬兰人居住,包括萨勒河和易北河以东的德国、奥地利下奥地利州和施蒂里亚州的部分地区、波罗的海国家、波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由于不存在帝国殖民政策、中央计划或运动组织,大多数定居者都是单独、独立地、分多个阶段、沿着不同路线迁移的。许多定居者受到斯拉夫王子和地区领主的鼓励和邀请。中世纪早期,大批移民首次向东方迁移。大规模的定居者在 12 世纪中叶首次向东迁徙,其中包括学者、僧侣、传教士、工匠和工匠,他们经常被邀请,数量无法核实。11 世纪和 12 世纪奥托王朝和萨利安皇帝的军事领土征服和惩罚性远征并不归因于奥西德隆,因为这些行动并没有在易北河和萨勒河以东建立任何值得注意的定居点。Ossiedlung 被认为是纯粹的中世纪事件,因为它结束于 14 世纪初。该运动引起的法律、文化、语言、宗教和经济变革对波罗的海和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东中欧直到20世纪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曼大帝加冕典礼。 ©Friedrich Kaulbach
800 Dec 25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St. Peter's Basilica, Piazza S
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对法兰克国王和意大利国王查理曼大帝感激不尽,因为他保住了他的生命和地位。此时, 东方皇帝君士坦丁六世已于797年被废黜,由他的母亲伊琳娜继任君主。教皇利奥三世以女性不能统治帝国为借口,宣布王位空缺,并在“翻译帝国”的理念下加冕君士坦丁六世的继承者查理曼为罗马皇帝(Imperator Romanorum)。他被认为是德国君主制之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词直到几百年后才被使用。从加洛林时代(公元 800-924 年)的独裁政体到 13 世纪演变为选举君主政体,皇帝由选帝侯选出。欧洲的各个王室在不同时期成为事实上的世袭头衔持有者,特别是奥托王朝(962-1024)和萨利安王朝(1027-1125)。伟大的空位期之后,哈布斯堡王朝从 1440 年到 1740 年不间断地保留着这一头衔。从 1765 年到 1806 年,最后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神圣罗马帝国在惨败后被弗朗索瓦二世解散。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所写的。
加洛林帝国分裂
虔诚者路易(右)祝福加洛林帝国于 843 年分裂为西法兰克、洛塔林吉亚和东法兰克;摘自十五世纪的《法国国王编年史》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843 Aug 10

加洛林帝国分裂

Verdun, France
《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帝国分为三个独立的王国,其中包括查理曼大帝的儿子和继承人路易一世的幸存儿子中的东法兰克(后来成为德意志王国)。该条约是在近三年的内战之后缔结的,也是持续一年多的谈判的高潮。这是导致查理曼创建的帝国解体的一系列瓜分中的第一次,并被视为预示着西欧许多现代国家的形成。
阿努尔夫国王
891 年,阿努尔夫国王击败维京人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887 Nov 1

阿努尔夫国王

Regensburg, Germany
阿努尔夫在废黜胖子查尔斯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法兰克贵族的支持下,阿努尔夫在特里布尔召开议会,并在军事行动的威胁下于 887 年 11 月废黜了查理。阿努尔夫在对抗斯拉夫人的战争中表现出色,随后被东法兰克贵族选举为国王。890年,他在潘诺尼亚成功与斯拉夫人作战。891 年初/中期,维京人入侵洛塔林吉亚并在马斯特里赫特镇压了一支东法兰克军队。891 年 9 月,阿努尔夫击退了维京人,基本上结束了他们在这条战线上的进攻。《福尔登斯年鉴》报道称,北方人死亡人数过多,他们的尸体堵塞了河流。早在880年,阿努​​尔夫就对大摩拉维亚有了图谋,并让法兰克主教尼特拉的维钦干涉东正教牧师美多迪乌斯的传教活动,目的是阻止建立统一摩拉维亚国家的任何可能性。阿努尔夫在892年、893年和899年的战争中未能征服整个大摩拉维亚。但阿努尔夫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功,特别是在895年,波希米亚公国脱离大摩拉维亚并成为他的附庸国。在试图征服摩拉维亚的过程中,阿努尔夫于 899 年向定居在喀尔巴阡盆地的马扎尔人伸出援手,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对摩拉维亚实施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康拉德一世
普雷斯堡战役。马扎尔人歼灭东法兰克军队 ©Peter Johann Nepomuk Geiger
911 Nov 10 - 918 Dec 23

康拉德一世

Germany
东法兰克国王于 911 年去世,没有男性继任者。查理三世是西法兰克王国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的唯一继承人。东部法兰克人和撒克逊人选择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作为他们的国王。康拉德是第一个非加洛林王朝的国王,第一个由贵族选举产生的国王,也是第一个被任命的国王。正是因为康拉德一世是公爵之一,他发现很难在他们身上建立自己的权威。萨克森公爵亨利一直反抗康拉德一世,直到 915 年,而与巴伐利亚公爵阿努尔夫的斗争导致康拉德一世丧生。巴伐利亚的阿努尔夫呼吁马扎尔人协助他的起义,失败后逃往马扎尔人的土地。康拉德的统治是一场持续不断的、但总体上不成功的斗争,目的是维护国王的权力,对抗当地公爵日益增长的权力。他针对简单查理夺回洛塔林吉亚和皇城亚琛的军事行动失败了。自907年普雷斯堡战役中巴伐利亚军队惨败以来,康拉德的王国也遭受了马扎尔人的持续袭击,导致他的权威大幅下降。
捕鸟者亨利
933 年,亨利一世国王的骑兵在里亚德击败了马扎尔袭击者,结束了接下来 21 年的马扎尔袭击。 ©HistoryMaps
919 May 24 - 936 Jul 2

捕鸟者亨利

Central Germany, Germany
作为东法兰克第一位非法兰克国王,福勒亨利建立了国王和皇帝的奥托王朝,他通常被认为是中世纪德意志国家(当时称为东法兰克)的创始人。亨利于 919 年当选并加冕为国王。亨利在德国各地建立了广泛的防御工事和机动重骑兵系统,以消除马扎尔人的威胁,并于 933 年在里亚德战役中击溃了他们,结束了马扎尔人在接下来 21 年的进攻,并引发了德国民族意识。929年,亨利在易北河沿岸的伦岑战役中击败了斯拉夫人,同年入侵波西米亚公国迫使波西米亚公爵温策斯劳斯一世屈服,并征服了丹麦,极大地扩大了德国在欧洲的霸权。 934年,他在石勒苏益格建立了王国。亨利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霸权地位得到了西法兰克国王鲁道夫和上勃艮第鲁道夫二世的承认,他们都在935年作为盟友接受了从属地位。
奥托大帝
955年莱希菲尔德之战。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962 Jan 1 - 973

奥托大帝

Aachen, Germany
查理曼庞大王国的东部在奥托一世(通常被称为奥托大帝)的统治下得到复兴和扩张。奥托在针对北部丹麦人和东部斯拉夫人的战役中也使用了相同的策略,就像查理曼大帝使用武力和基督教相结合来征服边境上的撒克逊人时所做的那样。895/896年,在阿尔帕德的带领下,马扎尔人越过喀尔巴阡山脉, 进入喀尔巴阡盆地。955年,奥托在莱赫河附近的平原上成功击败了匈牙利马扎尔人,确保了现在的帝国(德意志“帝国”)的东部边境。奥托像查理曼一样入侵意大利北部,并宣布自己为伦巴第国王。他在罗马接受教皇加冕,就像查理曼大帝一样。
奥托三世
奥托三世。 ©HistoryMaps
996 May 21 - 1002 Jan 23

奥托三世

Elbe River, Germany
从奥托三世统治伊始,他就面临东部边境斯拉夫人的反对。983 年他父亲去世后,斯拉夫人反抗帝国的控制,迫使帝国放弃易北河以东的领土。奥托三世在他的统治期间为夺回帝国失去的领土而奋斗,但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在东部,奥托三世加强了帝国与波兰、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关系。通过 1000 年在东欧的事务,他能够通过支持波兰的传教工作以及加冕斯蒂芬一世成为匈牙利第一位基督教国王来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力。
授职争议
亨利四世在玛蒂尔达伯爵夫人的城堡卡诺莎请求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宽恕,1077 年 ©Emile Delperée
1076 Jan 1 - 1122

授职争议

Germany
授职争议是中世纪欧洲教会与国家之间关于选择和任命主教(授职)、修道院院长以及教皇本人的能力的冲突。11世纪和12世纪的一系列教皇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其他欧洲君主国的权力,争议导致了近50年的冲突。它始于 1076 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亨利四世(当时的国王,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格列高利七世甚至招募了罗伯特·吉斯卡德(西西里岛、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的诺曼统治者)领导下的诺曼人参与斗争。1122 年,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和皇帝亨利五世就《沃尔姆斯协约》达成一致,冲突结束。该协议要求主教们向世俗君主宣誓效忠,后者“以长矛”掌握着权力,但将选择权留给了教会。经过这场斗争,教皇权变得更加强大,平信徒也开始参与宗教事务,增加了他们的虔诚,为十字军东征和12世纪伟大的宗教活力奠定了基础。尽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保留了对帝国教会的一些权力,但他的权力因失去了以前属于国王职位的宗教权威而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腓特烈·巴巴罗萨统治下的德国
弗雷德里克·巴巴罗萨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155 Jan 1 - 1190 Jun 10

腓特烈·巴巴罗萨统治下的德国

Germany
腓特烈·巴巴罗萨,也称为腓特烈一世,从 1155 年起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直至 35 年后去世。1152 年 3 月 4 日,他在法兰克福当选为德国国王,并于 1152 年 3 月 9 日在亚琛加冕。历史学家认为他是神圣罗马帝国最伟大的中世纪皇帝之一。他的综合素质使他在同时代人看来几乎是超人:他的长寿、他的野心、他非凡的组织能力、他的战场敏锐度和他的政治洞察力。他对中欧社会和文化的贡献包括重建《民法典》(Corpus Juris Civilis),即罗马法治,平衡了自任命权争议结束以来统治德国各邦的教皇权力。在腓特烈长期居留意大利期间,德国诸侯变得更加强大,并开始成功地殖民斯拉夫土地。减税和庄园税的优惠吸引了许多德国人在奥西德隆时期在东部定居。1163年,腓特烈大帝对波兰王国发动了一场成功的战役,以重新确立皮亚斯特王朝的西里西亚公爵的地位。随着德国的殖民统治,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大,并纳入了波美拉尼亚公国。德国经济生活的加速增加了城镇和皇城的数量,并赋予它们更大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城堡和宫廷取代了修道院,成为文化中心。从 1165 年起,腓特烈推行鼓励增长和贸易的经济政策。毫无疑问,他的统治时期是德国经济大幅增长的时期,但现在无法确定这种增长有多少归功于腓特烈的政策。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死于前往圣地的途中。
汉萨同盟
阿德勒·冯·吕贝克号的现代、忠实绘画——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舶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159 Jan 1 - 1669

汉萨同盟

Lübeck, Germany
汉萨同盟是一个中世纪的商业和防御联盟,由中欧和北欧的商人行会和集镇组成。联盟从 12 世纪末的几个北德城镇发展而来,最终涵盖了当今七个国家的近 200 个定居点;鼎盛时期为13世纪至15世纪,西起荷兰,东至俄罗斯,北起爱沙尼亚,南至波兰克拉科夫。该联盟起源于德国商人和城镇的各种松散协会,其成立目的是促进共同的商业利益,例如防止海盗和土匪活动。这些安排逐渐合并为汉萨同盟,其商人在附属社区及其贸易路线上享有免税待遇、保护和外交特权。汉萨城邦逐渐发展出一套共同的法律体系来管理他们的商人和货物,甚至拥有自己的军队来进行相互防御和援助。贸易壁垒的减少带来了共同繁荣,从而促进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商人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更深层次的政治一体化;这些因素在 13 世纪末将联盟巩固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政治组织。在其权力巅峰时期,汉萨同盟几乎垄断了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海上贸易。其商业范围西至葡萄牙王国,北至英格兰王国,东至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南至威尼斯共和国,拥有贸易站、工厂和商业“分支机构” “在欧洲众多城镇设立。汉萨商人因其获得各种商品和制成品而广为人知,随后在国外获得特权和保护,包括几乎完全根据汉萨法律运作的外国领土的治外法权地区。这种集体经济影响力使联盟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能够对王国和公国实施封锁甚至发动战争。
普鲁士十字军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217 Jan 1 - 1273

普鲁士十字军

Kaliningrad Oblast, Russia
普鲁士十字军东征是罗马天主教十字军在 13 世纪进行的一系列战役,主要由 条顿骑士团领导,目的是在异教古普鲁士人的胁迫下将其基督教化。条顿骑士团此前曾受波兰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一世的邀请,对普鲁士进行了失败的远征,并于 1230 年开始对普鲁士、立陶宛和萨莫吉希亚进行征战。到本世纪末,在平息了几次普鲁士起义后,骑士团建立了对普鲁士的控制,并通过他们的修道院国家管理被征服的普鲁士人,最终通过物理和意识形态力量的结合消除了普鲁士的语言、文化和前基督教宗教。1308年,条顿骑士团征服了波美拉尼亚地区和但泽(今格但斯克)。他们的修道院国家大部分是通过来自德国中部和西部的移民而德国化的,而在南部,它是由来自马佐夫舍的定居者波兰化的。该命令得到了帝国的批准,很快就决定在没有得到康拉德公爵同意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该骑士团只承认教皇的权威,并以稳固的经济为基础,在接下来的 150 年里稳步扩张条顿国家,并与邻国发生了多次土地纠纷。
伟大的空位期
伟大的空位期 ©HistoryMaps
1250 Jan 1

伟大的空位期

Germany
在神圣罗马帝国,大空位期是指腓特烈二世死后的一段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权在支持霍亨斯陶芬派和反对霍亨施陶芬派之间展开争夺。从 1250 年左右开始,腓特烈二世去世,实际上标志着中央集权的终结,帝国加速崩溃为独立的诸侯领地。这一时期,许多皇帝和国王被敌对派系和王子选举或支持,许多国王和皇帝的统治时间很短,或者在位期间受到敌对主张者的激烈争夺。
1356 年金牛
梅斯帝国议会在此期间颁布了 1356 年金牛令。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356 Jan 1

1356 年金牛

Nuremberg, Germany
查理四世于 1356 年颁布的金牛令定义了神圣罗马帝国一直采用的新性格。通过简单地否认罗马接受或拒绝选举人选择的能力,它就结束了教皇参与德国君主选举的行为。作为交换,根据与教皇的单独安排,查理放弃了他在意大利的帝国权利,但查理曼继承的伦巴第王国的头衔除外。1452 年接受的新版本标题“sacrum Roman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反映了这个帝国现在主要是德意志帝国(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金牛还澄清并规范了德国国王的选举程序。传统上,选择权掌握在七名选举人手中,但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七人集团现已成立,包括三位大主教(美因茨、科隆和特里尔)和四位世袭世俗统治者(莱茵河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和波西米亚国王)。
德国文艺复兴
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位文艺复兴君主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在位:1493-1519 年)的肖像,由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创作,1519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450 Jan 1

德国文艺复兴

Germany
德国文艺复兴是北方文艺复兴的一部分,是15、16世纪德国思想家中传播的一场文化艺术运动,由意大利文艺复兴发展而来。艺术和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受到影响,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向德国各个州和公国的传播。建筑、艺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进步。德国产生了两项主导整个 16 世纪欧洲的发展:印刷术和新教改革。德国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之一是康拉德·塞尔蒂斯(Konrad Celtis,1459-1508 年)。塞尔蒂斯曾在科隆和海德堡学习,后来游历意大利收集拉丁语和希腊语手稿。他深受塔西佗的影响,利用日耳曼尼亚介绍德国的历史和地理。另一位重要人物是约翰·罗伊克林(Johann Reuchlin,1455-1522),他曾在意大利各地学习,后来教授希腊语。他学习希伯来语,旨在净化基督教,但遭到教会的抵制。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是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尤其以其木刻和雕刻版画、素描和肖像画而闻名,其作品遍布欧洲。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包括兰茨胡特官邸、海德堡城堡、奥格斯堡市政厅以及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文艺复兴大厅慕尼黑王宫古物馆。
1500 - 1797
近代早期德国ornament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在沃尔姆斯议会上,当查理五世要求时,他拒绝放弃自己的作品(安东·冯·沃纳的画作,1877 年,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17 Oct 31

宗教改革

Wittenberg, Germany
宗教改革是 16 世纪欧洲西方基督教内部的一场重大运动,它对天主教会,特别是对教皇权威提出了宗教和政治挑战,其起因是天主教会认为错误、滥用职权和差异。宗教改革是新教的开始,西方教会分裂为新教和现在的罗马天主教会。它也被认为是欧洲标志着中世纪结束和近代早期开始的事件之一。在马丁路德之前,有许多早期的改革运动。尽管宗教改革通常被认为是从马丁·路德 1517 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开始的,但他直到 1521 年 1 月才被教皇利奥十世逐出教会。 1521 年 5 月的沃尔姆斯议会谴责了路德,并正式禁止公民加入神圣罗马帝国不捍卫或传播他的思想。古腾堡印刷机的普及为白话宗教材料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手段。由于智者腓特烈选帝侯的保护,路德在被宣布为亡命之徒后幸存下来。德国最初的运动多元化,并出现了其他改革家,如赫尔德里奇·慈运理(Huldrych Zwingli)和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总的来说,改教家认为,基督教的救赎是一种仅基于对耶稣的信仰的完整状态,而不是像天主教观点那样需要善行的过程。
德国农民战争
1524 年德国农民战争 ©Angus McBride
1524 Jan 1 - 1525

德国农民战争

Alsace, France
德国农民战争是 1524 年至 1525 年间在中欧一些德语地区发生的一场广泛的民众起义。与之前的 Bundschuh 运动和胡斯战争一样,这场战争由一系列经济和宗教起义组成,其中农民和往往得到重洗派神职人员支持的农民起了带头作用。由于贵族的强烈反对而失败,30万武装简陋的农民和农民中的10万被屠杀。幸存者被罚款,并且几乎没有实现他们的目标。德国农民战争是 1789 年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众起义。战斗在 1525 年中期达到最高潮。农民起义面临着难以克服的障碍。他们运动的民主性质使他们没有指挥结构,也缺乏炮兵和骑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几乎没有军事经验。他们的反对派拥有经验丰富的军事领导人、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军队以及充足的资金。这次起义融合了新兴的新教改革的一些原则和言论,农民通过这些原则和言论寻求影响力和自由。激进的改革家和再洗礼派,最著名的是托马斯·明策尔,煽动并支持了这场叛乱。相比之下,马丁·路德和其他权威改革家对此予以谴责,并明确站在贵族一边。路德在《反对农民的杀戮、盗窃大军》中谴责暴力是魔鬼的杰作,并呼吁贵族像疯狗一样镇压叛乱者。该运动也得到了慈运理的支持,但马丁·路德的谴责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三十年战争
“冬天的国王”,普法尔茨的腓特烈五世,他接受波西米亚王冠引发了这场冲突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8 May 23 - 1648 Oct 24

三十年战争

Central Europe
三十年战争是一场主要在德国进行的宗教战争,大多数欧洲列强都参与其中。这场冲突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但逐渐发展成为涉及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全面政治战争。三十年战争是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争夺欧洲政治主导权的延续,并反过来导致了法国与哈布斯堡列强之间的进一步战争。波希米亚起义的爆发一般可以追溯到 1618 年,当时斐迪南二世皇帝被废黜,并于 1619 年由普法尔茨的新教徒腓特烈五世取代。尽管帝国军队很快镇压了波西米亚起义,但他的参与将战斗扩大到了普法尔茨,该地区的战略要地荷兰共和国西班牙的重要性随之凸显,随后又卷入了八十年战争。由于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四世和瑞典的古斯塔夫·阿道夫等统治者也拥有帝国境内的领土,这给了他们和其他外国势力进行干预的借口,将内部王朝争端变成了欧洲范围内的冲突。第一阶段从 1618 年到 1635 年,主要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德国成员之间在外部列强的支持下发生的内战。1635年之后,帝国成为瑞典支持的法国和与西班牙结盟的斐迪南三世皇帝之间更广泛斗争的战场之一。战争以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其条款再次确认了“德意志自由”,结束了哈布斯堡王朝将神圣罗马帝国转变为类似于西班牙的更加集权国家的企图。在接下来的50年里,巴伐利亚、勃兰登堡-普鲁士、萨克森和其他国家越来越多地奉行自己的政策,而瑞典则在帝国中获得了永久的立足点。
普鲁士的崛起
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将支离破碎的勃兰登堡-普鲁士转变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48 Jan 1 - 1915

普鲁士的崛起

Berlin, Germany
德国,或更准确地说是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在18世纪进入了衰落时期,最终导致帝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解体。自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帝国分裂为众多独立国家 (Kleinstaaterei)。三十年战争期间,各支军队多次越过霍亨索伦孤立的土地,尤其是占领的瑞典人。腓特烈·威廉一世改革军队以保卫土地并开始巩固权力。腓特烈·威廉一世通过《威斯特法伦和约》获得东波美拉尼亚。腓特烈·威廉一世重组了松散的领土,并在第二次北方战争期间摆脱了波兰王国对普鲁士的附庸。他从瑞典国王那里获得了普鲁士公国作为封地,瑞典国王后来在《拉比奥条约》(1656 年 11 月)中授予他完全主权。1657 年,波兰国王在韦劳和布罗姆贝格条约中续签了这项授予。与普鲁士一起,勃兰登堡霍亨索伦王朝现在拥有一块不受任何封建义务约束的领土,这构成了他们后来晋升为国王的基础。为了解决普鲁士约300万农村人口的人口问题,他吸引了法国胡格诺派人士在城市地区移民和定居。许多人成为工匠和企业家。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作为与法国结盟的回报,选帝侯的儿子腓特烈三世在 1700 年 11 月 16 日签订的《王冠条约》中获准将普鲁士提升为王国。腓特烈加冕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1701 年 1 月 18 日。从法律上讲,除了波西米亚之外,神圣罗马帝国不能存在任何王国。然而,腓特烈认为,由于普鲁士从未成为帝国的一部分,而霍亨索伦王朝对其拥有完全主权,因此他可以将普鲁士提升为一个王国。
伟大的土耳其战争
维也纳战役中波兰翼骑兵的冲锋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83 Jul 14 - 1699 Jan 26

伟大的土耳其战争

Austria
1683年,维也纳在最后一刻解围并被土耳其军队占领后,次年成立的神圣同盟联合部队开始对奥斯曼帝国进行军事遏制,并重新征服了匈牙利1687年,教皇国、神圣罗马帝国、 波兰立陶宛联邦威尼斯共和国以及自1686年以来的俄罗斯在教皇英诺森十一世的领导下加入了该联盟。萨伏伊的尤金亲王曾在利奥波德一世皇帝手下服役,他于 1697 年掌握了最高指挥权,并在一系列壮观的战斗和演习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奥斯曼帝国。1699 年《卡洛维茨条约》标志着土耳其战争的结束,尤金亲王继续担任战争委员会主席,为哈布斯堡王朝服务。在 1716-18 年奥土战争期间,他有效地结束了土耳其对巴尔干半岛大部分领土国家的统治。《帕萨罗维茨条约》让奥地利可以自由地在塞尔维亚和巴纳特建立王室领地,并维持在东南欧的霸权,这也是未来奥地利帝国的基础。
与路易十四的战争
那慕尔的胜利 (1695) ©Jan van Huchtenburg
1688 Sep 27 - 1697 Sep 20

与路易十四的战争

Alsace, France
法国路易十四为了扩大法国领土,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战争。他占领了洛林(1670 年),并吞并了阿尔萨斯的其余部分(1678-1681 年),其中包括自由帝国城市斯特拉斯堡。九年战争开始时,他还入侵了普法尔茨选侯国(1688-1697)。路易建立了许多法院,其唯一职能是重新解释历史法令和条约,特别是有利于他的征服政策的《奈梅亨条约》(1678年)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他认为留尼汪法庭的结论足以为他无限制的兼并提供理由。路易的军队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作战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因为在土耳其战争中,所有可用的帝国部队都在奥地利作战。1689 年的大联盟拿起武器对抗法国,并反击路易的任何进一步的军事进攻。冲突于 1697 年结束,双方都意识到在经济上无法取得全面胜利,并同意进行和平谈判。《里斯威克条约》规定洛林和卢森堡归还帝国,并放弃法国对普法尔茨的主权要求。
萨克森-波兰联邦-立陶宛
奥古斯都二世强者 ©Baciarelli
1697 Jun 1

萨克森-波兰联邦-立陶宛

Dresden, Germany
1697 年 6 月 1 日,选帝侯腓特烈·奥古斯都一世“强者”(1694-1733 年)皈依天主教,随后当选为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这标志着萨克森州与两国联合体之间的共主联盟持续了近 70 年,期间曾一度中断。选帝侯的皈依引起了许多路德教徒的担忧,他们担心天主教现在将在萨克森重新建立。作为回应,选帝侯将他对路德教会机构的权力移交给政府委员会,即枢密院。枢密院完全由新教徒组成。即使在他皈依之后,选帝侯仍然是德国国会大厦新教机构的领袖,尽管勃兰登堡-普鲁士和汉诺威在 1717 年至 1720 年期间试图接管这一职位,但没有成功。
撒克逊的自命不凡
里加战役,瑞典入侵波兰的第一次重大战役,1701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99 Jan 1

撒克逊的自命不凡

Riga, Latvia
1699 年,奥古斯都与丹麦和俄罗斯结成秘密联盟,联合进攻波罗的海周围的瑞典领土。他的个人目标是为萨克森征服利沃尼亚。1700 年 2 月,奥古斯都向北进军并围攻里加。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查理十二世对强者奥古斯都的胜利是灾难性的。1701 年夏天,撒克逊人被迫渡过道加瓦河,撤退了里加的威胁。1702 年 5 月,查理十二世前往并进入华沙。两个月后,在克利绍夫战役中,他击败了奥古斯都。1706 年,当瑞典国王入侵萨克森并强加一项条约时,奥古斯都的羞辱彻底结束。
西里西亚战争
卡尔·罗希林 (Carl Röchling) 描绘的霍亨弗里德贝格战役中,普鲁士掷弹兵战胜了撒克逊军队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40 Dec 16 - 1763 Feb 15

西里西亚战争

Central Europe
西里西亚战争是 18 世纪中叶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统治下)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玛丽亚·特蕾莎女大公统治下)之间为控制中欧西里西亚地区(现位于波兰西南部)而发生的三场战争。第一次(1740-1742)和第二次(1744-1745)西里西亚战争是更广泛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一部分,普鲁士是这场战争中寻求以牺牲奥地利为代价获取领土的联盟的成员。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1756-1763)是全球 七年战争的一个战场,在这场战争中,奥地利领导了旨在夺取普鲁士领土的列强联盟。没有任何特定事件引发战争。普鲁士将其数百年以来对西里西亚部分地区的王朝主张作为宣战理由,但现实政治和地缘战略因素也在引发冲突方面发挥了作用。根据 1713 年的务实制裁,玛丽亚·特蕾莎对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继承权存在争议,这为普鲁士提供了一个增强自身实力、对抗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等地区竞争对手的机会。一般认为这三场战争都以普鲁士的胜利告终,第一场战争导致奥地利将西里西亚的大部分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从西里西亚战争中崛起,成为新的欧洲强国和新教德国的领导国家,而天主教奥地利被德国小强国击败,严重损害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威望。西里西亚的冲突预示着普奥之间争夺德语民族霸权的更广泛斗争,最终导致 1866 年的普奥战争。
瓜分波兰
1773 年瑟姆摄政 ©Jan Matejko
1772 Jan 1 - 1793

瓜分波兰

Poland
1772年至1795年间,普鲁士通过占领前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西部领土煽动瓜分波兰。奥地利和俄罗斯决定收购剩余土地,导致波兰在 1918 年之前不再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存在。
法国大革命
1792 年 9 月 20 日,法国在瓦尔密战役中取得胜利,证实了由公民组成军队的革命理念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89 Jan 1

法国大革命

France
德国人一开始对法国大革命反应不一。德国知识分子庆祝了这次疫情的爆发,希望看到理性和启蒙运动的胜利。维也纳和柏林的皇家法院谴责了国王的推翻以及自由、平等和博爱观念的传播受到威胁。1793 年,法国国王被处决,恐怖袭击开始,Bildungsbürgertum(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的幻想破灭了。改革者表示,解决方案是相信德国人有能力以和平方式改革其法律和机构。欧洲饱受二十年战争的折磨,这场战争围绕法国传播其革命理想的努力和反动皇室的反对而展开。1792年,奥地利和普鲁士入侵法国,战争爆发,但在瓦尔密战役(1792年)中战败。德国土地上,军队来回行进,带来了破坏(尽管其规模远低于近两个世纪前的三十年战争),但也为人民带来了自由和公民权利的新思想。普鲁士和奥地利结束了与法国的失败战争,但(与俄罗斯)在 1793 年和 1795 年瓜分了波兰
拿破仑战争
俄罗斯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弗朗西斯一世和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三世在战后会面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03 Jan 1 - 1815

拿破仑战争

Germany
法国控制了莱茵兰,实行法式改革,废除封建制度,制定宪法,促进宗教自由,解放犹太人,向有才华的普通公民开放官僚机构,并迫使贵族与崛起的中产阶级分享权力。拿破仑创建了威斯特伐利亚王国(1807-1813)作为模范国家。事实证明,这些改革基本上是永久性的,并使德国西部地区实现了现代化。当法国人试图强行使用法语时,德国人的反对越来越强烈。英国、俄罗斯和奥地利组成的第二次联军随后袭击了法国,但失败了。拿破仑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西欧大部分地区,包括除普鲁士和奥地利之外的德国国家。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只不过是一场闹剧。拿破仑于 1806 年简单地废除了它,同时在他的控制下建立了新的国家。在德国,拿破仑建立了“莱茵联邦”,包括除普鲁士和奥地利外的大部分德国邦国。在腓特烈·威廉二世的软弱统治(1786-1797)下,普鲁士经历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衰退。他的继任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和法国皇帝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和重组德意志公国期间试图保持中立。在女王和亲战政党的推动下,腓特烈·威廉于 1806 年 10 月加入了第四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在耶拿战役中轻松击败了普鲁士军队,占领了柏林。普鲁士失去了最近在德国西部获得的领土,军队人数减少到42,000人,不允许与英国进行贸易,柏林必须向巴黎支付高额赔款,并为法国占领军提供资金。萨克森改变立场支持拿破仑并加入莱茵联邦。统治者腓特烈·奥古斯都一世被授予国王称号,并从普鲁士手中夺取了波兰的一部分,即后来的华沙公国1812年拿破仑在俄国军事惨败后,普鲁士与俄国结盟,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随后发生了一系列战斗,奥地利加入了联盟。1813 年末,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被彻底击败。莱茵联邦的德意志各州叛逃到反拿破仑的联盟,但拿破仑拒绝了任何和平条件。1814 年初,联军入侵法国,巴黎陷落,拿破仑于 4 月投降。普鲁士作为维也纳会议的获胜者之一,获得了广阔的领土。
巴伐利亚王国
1812年,巴伐利亚为大陆军提供了第六军团参加俄罗斯战役,并在博罗季诺战役中参加了战斗,但在这场战役的灾难性结果之后,他们最终决定在莱比锡战役之前抛弃拿破仑的事业。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05 Jan 1 - 1916

巴伐利亚王国

Bavaria, Germany
巴伐利亚王国的建立可以追溯到 1805 年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四世约瑟夫即位为巴伐利亚国王。1805 年的普雷斯堡和约允许马克西米利安将巴伐利亚提升为一个王国。国王仍然担任选帝侯,直到 1806 年 8 月 1 日巴伐利亚脱离神圣罗马帝国。贝尔格公国直到 1806 年才割让给拿破仑。新王国依靠拿破仑的支持,从建立之初就面临着挑战。法国。该王国于 1808 年与奥地利发生战争,从 1810 年到 1814 年,领土先后被符腾堡、意大利和奥地利占领。1808年,农奴制的残余全部被废除,旧帝国就此消失。1812 年法国入侵俄罗斯期间,约 30,000 名巴伐利亚士兵阵亡。根据 1813 年 10 月 8 日签订的里德条约,巴伐利亚脱离了莱茵联邦,并同意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来对抗拿破仑,以换取巴伐利亚继续享有主权和独立地位的保证。10月14日,巴伐利亚向拿破仑法国正式宣战。该条约得到了路德维希王储和冯·雷德元帅的热情支持。1813 年 10 月的莱比锡战役结束了德国战役,联军国家成为胜利者。1814年拿破仑领导的法国战败后,巴伐利亚得到了部分损失的补偿,并获得了维尔茨堡大公国、美因茨大主教区(阿沙芬堡)和黑森大公国的部分地区等新领土。最后,1816 年,法国从法国夺取了莱茵普法尔茨,以换取萨尔茨堡的大部分地区,随后将其割让给奥地利(《慕尼黑条约》(1816 年))。它是美因河以南第二大、第二强的国家,仅次于奥地利。在整个德国,它排名第三,仅次于普鲁士和奥地利。
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
让·巴蒂斯特·莫扎斯 (Jean-Baptiste Mauzaisse) 的《花之战》 (1837)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06 Aug 6

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

Austria
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于 1806 年 8 月 6 日解体,当时最后一位神圣罗马皇帝、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弗朗西斯二世放弃了自己的头衔,并解除了所有帝国国家和官员对帝国的誓言和义务。 。自中世纪以来,神圣罗马帝国因其皇帝被罗马教皇宣布为罗马皇帝而被西欧人视为古罗马帝国的合法延续。通过这一罗马遗产,神圣罗马皇帝声称自己是普世君主,其管辖权超出了帝国的正式边界,延伸到整个基督教欧洲及其他地区。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是一个持续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16世纪和17世纪第一个现代主权领土国家的形成,带来了管辖权与实际管辖领土相对应的观念,威胁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普遍性。神圣罗马帝国在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期间和之后终于开始了真正的最终衰落。尽管帝国最初保卫得很好,但与法国和拿破仑的战争却是灾难性的。1804年,拿破仑宣布自己为法国皇帝,弗朗索瓦二世除了已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外,还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试图维持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的平等,同时也表明,神圣罗马头衔的地位高于他们两人。1805 年 12 月奥地利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战败,以及 1806 年 7 月弗朗西斯二世的大量德国附庸分裂,组成法国卫星国莱茵联邦,实际上意味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终结。1806 年 8 月的退位,加上整个帝国等级制度及其机构的解散,被认为是防止拿破仑宣布自己为神圣罗马皇帝的可能性所必需的,否则弗朗西斯二世将沦为拿破仑的附庸。人们对帝国解体的反应从冷漠到绝望不等。哈布斯堡王朝首都维也纳的民众对帝国的丧失感到震惊。弗朗西斯二世的许多前臣民质疑他的行为的合法性。尽管他的退位被认为是完全合法的,但帝国的解体和所有臣民的释放被认为超出了皇帝的权力。因此,许多帝国的王子和臣民拒绝接受帝国已经消失的事实,一些平民甚至认为帝国解体的消息是当地当局的阴谋。在德国,这场解体被广泛与古代半传奇的特洛伊陷落相比较,一些人将他们所认为的罗马帝国的终结与末世和启示录联系起来。
德意志联邦
奥地利总理兼外交部长克莱门斯·冯·梅特涅 (Klemens von Metternich) 从 1815 年到 1848 年统治德意志联邦。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15 Jan 1

德意志联邦

Germany
在 1815 年维也纳会议期间,莱茵联邦的 39 个州加入了德意志联邦,这是一项松散的共同防御协议。它由维也纳会议于 1815 年创建,以取代 1806 年解体的前神圣罗马帝国。经济一体化和海关协调的尝试因镇压性反民族政策而受挫。英国批准了该联盟,相信中欧的一个稳定、和平的实体可以阻止法国或俄罗斯的侵略行动。然而,大多数历史学家的结论是,联邦软弱无能,是德国民族主义的障碍。该联盟因 1834 年关税同盟的建立、1848 年革命、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竞争而受到破坏,并最终在 1866 年普奥战争后解散,并在同一时期被北德意志联邦取代。年。邦联只有一个机构,即联邦会议(也称为联邦议会或邦联议会)。大会由成员国代表组成。最重要的问题必须一致决定。会议由奥地利代表主持。这只是一种形式,然而,联邦没有国家元首,因为它不是一个国家。一方面,联邦是其成员国之间的强大联盟,因为联邦法律高于州法律(联邦大会的决定对成员国具有约束力)。此外,联邦的成立是永久的,不可能(合法地)解散,没有联邦公约的普遍同意,任何成员国都不能离开联邦,任何新成员都不能加入。另一方面,联邦因其结构和成员国而被削弱,部分原因是联邦大会中最重要的决定需要一致同意,而联邦的目的仅限于安全事务。最重要的是,联邦的运作取决于两个人口最多的成员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合作,而这两个国家实际上经常处于对立状态。
关税同盟
1803 年约翰·F·科塔 (Johann F. Cotta) 的石版画。科塔在南德海关协定的制定和普鲁士黑森海关协定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33 Jan 1 - 1919

关税同盟

Germany
关税同盟或德国关税同盟是德国各州组成的联盟,旨在管理其领土内的关税和经济政策。它是根据 1833 年关税同盟条约组织起来的,于 1834 年 1 月 1 日正式开始。然而,它的基础自 1818 年以来随着德国各州之间各种关税同盟的建立而不断发展。到 1866 年,关税同盟涵盖了德国的大部分州。关税同盟不属于德意志联邦(1815-1866)。关税同盟的建立是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国家在没有同时建立政治联邦或联盟的情况下实现全面经济联盟的例子。普鲁士是关税同盟创建的主要推动者。奥地利被排除在关税同盟之外,是因为其工业受到高度保护,也因为冯·梅特涅亲王反对这一想法。到 1867 年北德联邦成立时,关税同盟覆盖了约 425,000 平方公里的国家,并与包括瑞典和挪威在内的几个非德国国家签订了经济协议。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帝国接管了关税同盟。然而,直到 1888 年,并非帝国境内的所有州都是关税同盟的一部分(例如汉堡)。相反,尽管卢森堡是一个独立于德意志帝国的国家,但它一直留在关税同盟直到 1919 年。
1848 年至 1849 年的德国革命
德国国旗的起源:1848 年 3 月 19 日在柏林为革命者欢呼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48 Feb 1 - 1849 Jul

1848 年至 1849 年的德国革命

Germany
1848年至1849年的德国革命,其开始阶段也称为三月革命,最初是在许多欧洲国家爆发的1848年革命的一部分。这是在包括奥地利帝国在内的德意志联邦各州发生的一系列松散协调的抗议和叛乱。这些强调泛日耳曼主义的革命表明了民众对联邦三十九个独立国家传统的、很大程度上专制的政治结构的不满,这些国家继承了前神圣罗马帝国在拿破仑统治下解体后的德国领土。战争。这个过程开始于 1840 年代中期。中产阶级致力于自由主义原则,而工人阶级则寻求彻底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随着革命中的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分裂,保守贵族击败了它。自由主义者为了逃避政治迫害而被迫流亡,在那里他们被称为“四十八人”。许多人移民到美国,从威斯康星州定居到德克萨斯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迪布尔之战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64 Feb 1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Schleswig-Holstein, Germany
1863-64 年,普鲁士和丹麦之间关于石勒苏益格的争端升级,石勒苏益格不是德意志联邦的一部分,丹麦民族主义者希望将石勒苏益格纳入丹麦王国。这场冲突导致了1864年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普鲁士与奥地利联手轻松击败丹麦并占领日德兰半岛。丹麦人被迫将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割让给奥地利和普鲁士。随后对两个公国的管理导致了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紧张关系。奥地利希望这些公国成为德意志联邦内的一个独立实体,而普鲁士则打算吞并它们。这一分歧成为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于 1866 年 6 月爆发的七周战争的借口。7 月,两军在萨多瓦-柯尼格雷茨(波希米亚)发生了一场涉及 50 万人的大规模战斗。普鲁士优越的后勤保障和现代后装针枪相对于奥地利人缓慢的枪口装填步枪的优势,被证明是普鲁士胜利的基础。这场战役也决定了德国的霸权争夺,俾斯麦对战败的奥地利刻意宽大处理,即在未来的德国事务中只扮演从属角色。
普奥战争
柯尼格雷茨战役 ©Georg Bleibtreu
1866 Jun 14 - Jul 22

普奥战争

Germany
1866 年,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了普奥战争,双方都得到了德意志联邦内部各个盟友的援助。普鲁士还与意大利王国结盟,将这场冲突与意大利统一的第三次独立战争联系起来。普奥战争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更广泛竞争的一部分,并导致普鲁士对德国各邦的统治。战争的主要结果是德意志各邦的权力从奥地利转向普鲁士霸权。它导致德意志邦联被废除,并被所有北德意志邦联统一为北德意志邦联(不包括奥地利和其他南德邦)所部分取代,即小德意志帝国。战争还导致意大利吞并奥地利的威尼斯省。
Play button
1870 Jul 19 - 1871 Jan 28

普法战争

France
普法战争是法兰西第二帝国与普鲁士王国领导的北德意志联邦之间的冲突。这场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决心重新确立其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而在 1866 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这一点就出现了问题。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普鲁士总理奥托·冯·俾斯麦故意挑衅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为了促使四个独立的德国南部州——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加入北德意志邦联;其他历史学家认为,俾斯麦利用了事态的发展。所有人都同意,鉴于整体形势,俾斯麦认识到德国建立新联盟的潜力。1870 年 7 月 15 日,法国动员了军队,当天晚些时候,北德意志联邦也进行了动员回应。1870年7月16日,法国议会投票决定对普鲁士宣战;8 月 2 日,法国入侵德国领土。德国联军比法国联军更有效地调动军队,并于 8 月 4 日入侵法国东北部。德国军队在数量、训练和领导力方面占据优势,并且更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铁路和火炮。普鲁士和德国在法国东部取得了一系列迅速的胜利,最终导致了梅斯围城战和色当战役,最终俘获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并彻底击败了第二帝国军队。9月4日,国防部在巴黎成立,战争又持续了五个月。德国军队在法国北部与新的法国军队作战并击败了新的法国军队,然后围困巴黎四个多月,直到 1871 年 1 月 28 日巴黎陷落,实际上结束了战争。与法国停战后,1871年5月10日签署了《法兰克福条约》,给予德国数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以及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地区和洛林的部分地区,成为阿尔萨斯-洛林帝国领土(Reichsland Elsaß-洛特林根)。这场战争对欧洲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这场战争加速了德国的统一,极大地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力量平衡。新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取代法国成为欧洲陆地上的主导力量。俾斯麦二十年来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巨大权威,以娴熟而务实的外交赢得了声誉,提高了德国的全球地位和影响力。
1871 - 1918
德意志帝国ornament
德意志帝国与统一
安东·冯·维尔纳 (Anton von Werner) 的《德意志帝国宣言》(1877 年)描绘了威廉一世皇帝的宣言(1871 年 1 月 18 日,凡尔赛宫)。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71 Jan 2 - 1918

德意志帝国与统一

Germany
德意志联邦因 1866 年奥地利帝国及其盟国与普鲁士及其盟国之间的奥普战争而结束。战争导致 1867 年联邦部分被北德意志联邦取代,该联邦由美因河以北的 22 个州组成。普法战争产生的爱国热情压倒了美因河以南四个州剩余的反对统一德国(奥地利除外)的力量,1870 年 11 月,他们通过条约加入了北德意志联邦。1871 年 1 月 18 日巴黎围攻期间,威廉在凡尔赛宫镜厅被拥立为皇帝,随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尽管名义上是联邦帝国和平等联盟,但实际上,帝国由最大、最强大的国家普鲁士统治。普鲁士横跨新帝国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拥有新帝国五分之三的人口。普鲁士统治家族霍亨索伦家族的王冠是世袭的。除1872-1873年和1892-1894年外,总理总是同时兼任普鲁士首相。柏林在联邦参议院的 58 票中拥有 17 票,只需要获得较小州的几票即可实施有效控制。德意志帝国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与意大利的平行发展是一致的,意大利在十年前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德意志帝国威权政治结构的一些关键要素也是明治时期日本帝国保守现代化和俄罗斯帝国沙皇统治下威权政治结构得以保留的基础。
铁血宰相
1890年的俾斯麦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71 Mar 21 - 1890 Mar 20

铁血宰相

Germany
俾斯麦不仅是德国的主导人物,也是整个欧洲乃至 1870 年至 1890 年间整个外交界的主导人物。直到1890年,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决定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进程。他一方面在欧洲培育联盟以遏制法国,另一方面渴望巩固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他的主要国内政策集中于镇压社会主义和减少罗马天主教会对其信徒的强大影响。他根据一套社会法颁布了一系列反社会主义法律,其中包括全民医疗保健、养老金计划和其他社会保障计划。他的文化斗争政策遭到了天主教徒的强烈抵制,他们在中间党中组织了政治反对派。到 1900 年,德国的工业和经济实力已经发展到可以与英国相媲美。1871 年普鲁士取得统治地位后,俾斯麦巧妙地运用均势外交来维持德国在和平欧洲的地位。在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看来,俾斯麦“在 1871 年之后的近 20 年间,一直是多边外交棋局中无可争议的世界冠军,他全身心地、成功地致力于维护列强之间的和平”。然而,阿尔萨斯-洛林的吞并为法国的复仇主义和仇德情绪提供了新的动力。俾斯麦的现实政治外交和强大的国内统治为他赢得了“铁血宰相”的绰号。德国的统一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是他外交政策的基础。他不喜欢殖民主义,但在精英和大众舆论的要求下,他不情愿地建立了一个海外帝国。他通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相互关联的会议、谈判和联盟,利用自己的外交技巧维持了德国的地位。俾斯麦成为德国民族主义者的英雄,他们建造了许多纪念碑来纪念他。许多历史学家称赞他是一位有远见的人,他在统一德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旦实现这一目标,他又通过巧妙的外交维持了欧洲的和平。
三方联盟
三方联盟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82 May 20 - 1915 May 3

三方联盟

Central Europe
三国同盟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于 1882 年 5 月 20 日建立的军事联盟,并定期更新,直至 1915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期。德国和奥匈帝国自 1879 年以来一直密切结盟。意大利正在寻找在法国失去北非野心后不久,法国就开始支持法国。每个成员都承诺在受到任何其他大国攻击时相互支持。该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无缘无故的攻击,德国和奥匈帝国将援助意大利。反过来,如果德国受到法国的攻击,意大利也会援助德国。如果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发生战争,意大利承诺保持中立。该条约的存在和成员众所周知,但其具体条款直到 1919 年才被保密。1887 年 2 月续签条约时,意大利得到了德国支持意大利在北非殖民野心的空洞承诺,以换取意大利持续的友谊。奥匈帝国不得不在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的压力下接受与意大利就巴尔干地区、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沿岸和岛屿发起的任何领土变更进行协商和共同协议的原则。尽管签订了条约,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并没有克服在该地区的基本利益冲突。1891年,有人试图让英国加入三国同盟,虽然没有成功,但俄罗斯外交界普遍认为已经成功。1883年10月18日,罗马尼亚的卡罗尔一世通过首相扬·C·布勒蒂亚努也曾秘密承诺支持三国同盟,但由于将奥匈帝国视为侵略者,他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1902 年 11 月 1 日,即三国同盟续签五个月后,意大利与法国达成谅解,如果对方受到攻击,双方将保持中立。1914 年 8 月,当奥匈帝国与竞争对手三国协约国交战时,意大利宣布保持中立,将奥匈帝国视为侵略者。意大利也没有履行 1912 年续签三国联盟时所达成的协议,即在改变巴尔干地区现状之前进行协商并同意赔偿的义务。在与三国同盟(旨在保持意大利中立)和三国协约国(旨在使意大利卷入冲突)并行谈判后,意大利站在三国协约国一边,向奥匈帝国宣战。
德意志殖民帝国
《马亨格之战》,马吉-马吉叛乱,弗里德里希·威廉·库纳特 (Friedrich Wilhelm Kuhnert) 绘画,1908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84 Jan 1 - 1918

德意志殖民帝国

Africa
德意志殖民帝国构成德意志帝国的海外殖民地、属地和领土。1870 年代初统一,这一时期的总理是奥托·冯·俾斯麦。德国各个国家在之前的几个世纪中曾进行过短暂的殖民尝试,但俾斯麦顶住了建立殖民帝国的压力,直到 1884 年争夺非洲。德国声称对非洲大部分剩余的未殖民地区拥有主权,建立了第三个殖民地。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仅次于英国和法国。德意志殖民帝国涵盖了几个非洲国家的部分地区,包括现在的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喀麦隆、加蓬、刚果、中非共和国、乍得、尼日利亚、多哥、加纳以及新几内亚东北部的部分地区。萨摩亚和许多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包括德国本土在内,帝国总土地面积为3,503,352平方公里,人口为80,125,993人。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失去了对其大部分殖民帝国的控制,但部分德国军队坚守在德属东非,直到战争结束。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德国的殖民帝国随着《凡尔赛条约》正式解体。每个殖民地都成为国际联盟的托管地,受战胜国之一的监督(但不是所有权)。关于收复失去的殖民地财产的讨论在德国一直持续到 1943 年,但从未成为德国政府的官方目标。
威廉时代
威廉二世,德国皇帝 ©T. H. Voigt
1888 Jun 15 - 1918 Nov 9

威廉时代

Germany
威廉二世是最后一位德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从 1888 年 6 月 15 日在位至 1918 年 11 月 9 日退位。尽管通过建立强大的海军加强了德意志帝国的强国地位,但他不圆滑的公开声明和不稳定的外交政策极大地影响了德意志帝国的发展。激怒了国际社会,许多人认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之一。1890 年 3 月,威廉二世解雇了德意志帝国长期掌权的总理奥托·冯·俾斯麦,直接控制了国家的政策,开始了好战的“新路线”,以巩固其作为世界主要强国的地位。在他的统治期间,德国殖民帝国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获得了新的领土(如胶州湾、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并成为欧洲最大的制造商。然而,威廉经常在没有事先咨询部长的情况下威胁其他国家并发表不明智的言论,从而破坏了这种进展。同样,他的政权也做了很多疏远其他大国的事情,包括发起大规模的海军建设、争夺法国对摩洛哥的控制权,以及修建一条穿越巴格达的铁路来挑战英国在波斯湾的统治地位。到20世纪第二个十年,德国只能依靠奥匈帝国和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等实力明显较弱的国家作为盟友。威廉的统治达到顶峰,德国保证在 1914 年 7 月的危机期间向奥匈帝国提供军事支持,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松懈的战时领导人,威廉几乎放弃了有关战争战略和组织的所有决策权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到 1916 年 8 月,这种广泛的权力下放催生了事实上的军事独裁,在冲突的其余时间里主导了国家政策。尽管德国战胜了俄罗斯并在东欧获得了重大领土,但在 1918 年秋天在西线遭受决定性失败后,德国被迫放弃了所有征服的领土。威廉失去了本国军队和许多臣民的支持, 1918-1919 年德国革命期间被迫退位。这场革命将德国从君主制转变为不稳定的民主国家,称为魏玛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4 Jul 28 - 1918 Nov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

Central Europe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是同盟国之一。在其盟友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它开始参与冲突。德国军队在东线和西线与盟军作战。英国皇家海军对北海实行严格封锁(持续至 1919 年),减少了德国在海外获取原材料的渠道,并导致城市粮食短缺,特别是在 1916-17 年的冬季(被称为萝卜冬季)。在西线,德国利用施利芬计划包围巴黎,寻求速胜。但由于比利时的抵抗、柏林的部队转移以及法国在巴黎北部马恩河上的顽强抵抗,该计划失败了。西线成为阵地战极其血腥的战场。僵局从 1914 年一直持续到 1918 年初,激烈的战斗使部队沿着从北海一直延伸到瑞士边境的战线最多只能移动几百码。东线的战斗更为广阔。在东部, 对俄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坦能堡战役中俘获并击败了大部分俄军特遣队,随后奥地利和德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1917 年俄罗斯革命造成的内部动乱加剧了俄罗斯军队的崩溃,导致布尔什维克被迫于 1918 年 3 月 3 日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俄罗斯退出了战争。它使德国控制了东欧。1917 年击败俄国后,德国能够将数十万作战部队从东线调往西线,从而在数量上相对于盟军占据优势。通过对士兵进行新的冲锋队战术的重新训练,德国人希望能够在美国军队到来之前解冻战场并赢得决定性的胜利。然而,春季攻势全部失败,盟军撤退并重新集结,德军缺乏巩固战果所需的后备力量。到 1917 年,粮食短缺成为一个严重问题。美国于 1917 年 4 月加入同盟国。在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之后,美国参战,标志着对德国的决定性转折点。战争结束后,德国的战败和广泛的民众不满引发了1918-1919年的德国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魏玛共和国。
1918 - 1933
魏玛共和国ornament
魏玛共和国
柏林的“黄金二十年代”:一支爵士乐队在滨海酒店的茶舞会上演奏,1926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8 Jan 2 - 1933

魏玛共和国

Germany
魏玛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德意志帝国,是德国1918年至1933年的政府,在此期间它是历史上第一次立宪联邦共和国;因此,它也被称为并非正式地宣称为德意志共和国。该州的非正式名称源自魏玛市,该市是建立该州政府的制宪会议的所在地。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破坏后,德国精疲力竭,在绝境中求和。对即将失败的认识引发了一场革命,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正式向盟军投降,并于 1918 年 11 月 9 日宣布成立魏玛共和国。在成立之初,严重的问题困扰着共和国,例如恶性通货膨胀和政治极端主义,包括政治谋杀和两起争斗的准军事组织企图夺取权力;在国际上,它遭受孤立,外交地位下降,与大国的关系也存在争议。到 1924 年,货币和政治恢复了很大程度的稳定,共和国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享有相对繁荣。这一时期有时被称为“黄金二十年代”,其特点是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对外关系逐步改善。根据 1925 年《洛迦诺条约》,德国迈向与邻国关系正常化,承认《凡尔赛条约》规定的大部分领土变化,并承诺永不发动战争。次年加入国际联盟,标志着其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然而,特别是在政治右翼方面,对该条约以及那些签署和支持该条约的人仍然存在强烈而广泛的不满。1929 年 10 月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德国脆弱的进步。高失业率和随后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导致联合政府垮台。从 1930 年 3 月起,保罗·冯·兴登堡总统使用紧急权力支持总理海因里希·布吕​​宁、弗朗茨·冯·巴彭和库尔特·冯·施莱歇尔将军。布吕宁的通货紧缩政策加剧了大萧条,导致失业率进一步飙升。1933 年 1 月 30 日,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总理,领导联合政府;希特勒的极右翼纳粹党占据了十个内阁席位中的两个。冯·帕彭作为副总理和兴登堡的心腹,其职责是控制希特勒。这些意图严重低估了希特勒的政治能力。到 1933 年 3 月底,《德国国会纵火法令》和《1933 年授权法案》利用了所谓的紧急状态,有效地授予新总理广泛的权力,使其可以在议会控制之外行事。希特勒迅速利用这些权力来阻碍宪政并暂停公民自由,导致联邦和州一级的民主迅速崩溃,并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党独裁政权。
1918 年至 1919 年德国革命
斯巴达克斯起义期间的路障。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8 Oct 29 - 1919 Aug 11

1918 年至 1919 年德国革命

Germany
德国革命或十一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志帝国的一场内战,导致德国联邦君主立宪制被民主议会共和国取代,后来被称为魏玛共和国。革命时期从1918年11月持续到1919年8月魏玛宪法通过。导致革命的因素包括德国人民在四年战争期间承受的极端负担、德意志帝国的经济和心理影响。盟军的失败,以及普通民众与贵族和资产阶级精英之间日益紧张的社会关系。革命的最初行动是由德国陆军最高统帅部的政策及其与海军司令部缺乏协调引发的。面对失败,海军司令部坚持试图利用 1918 年 10 月 24 日的海军命令与英国皇家海军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但战斗从未发生。1918 年 10 月 29 日,德国水手们没有听从他们的命令,开始准备与英国作战,而是在威廉港军港领导了一场叛乱,随后在 11 月初发生了基尔叛乱。这些骚乱在德国各地传播了内乱的精神,并最终导致 1918 年 11 月 9 日(停战日的前两天)宣布成立共和国以取代帝国君主制。此后不久,威廉二世皇帝逃离该国并退位。受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启发的革命者没有像俄罗斯布尔什维克那样将权力移交给苏联式的委员会,因为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的领导层反对他们的创建。相反,社民党选择了国民议会,这将构成议会制政府的基础。由于担心德国激进的工人和反动保守派之间爆发全面内战,社民党并不打算完全剥夺德国旧上层阶级的权力和特权。相反,它寻求将他们和平地融入新的社会民主制度。在这一努力中,社民党左翼寻求与德国最高统帅部结盟。这使得军队和自由军团(民族主义民兵)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主权,以武力镇压 1919 年 1 月 4 日至 15 日发生的共产主义斯巴达克起义。同样的政治力量联盟成功镇压了德国其他地区的左翼起义,结果是该国到 1919 年底完全平定。1919 年 1 月 19 日举行了新的德国制宪国民议会(俗称魏玛国民议会)的第一次选举,革命于 1919 年 8 月 11 日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宪法),实际上结束了。
凡尔赛和约
1919 年 5 月 27 日巴黎和会上的“四大”国家元首。从左到右:大卫·劳合·乔治、维托里奥·奥兰多、乔治·克列孟梭和伍德罗·威尔逊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9 Jun 28

凡尔赛和约

Hall of Mirrors, Place d'Armes
《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和平条约。它结束了德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战争状态。该协议于 1919 年 6 月 28 日在凡尔赛宫签署,距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并导致战争整整五年。德国方面的其他同盟国签署了单独的条约。尽管 1918 年 11 月 11 日的停战协议结束了实际战斗,但盟军在巴黎和会上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才缔结和平条约。该条约于 1919 年 10 月 21 日由国际联盟秘书处登记。在该条约的众多条款中,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条款之一是:“盟国和相关政府确认,德国接受德国及其盟国对盟国和相关政府及其盟友造成的所有损失和损害的责任。国民因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而强加于他们的战争而遭受苦难。”其他同盟国成员也签署了包含类似条款的条约。该条款,即第 231 条,被称为战争罪责条款。该条约要求德国解除武装,做出充分的领土让步,并向某些协约国支付赔款。1921 年,这些赔偿的总成本估计为 1,320 亿金马克(当时为 314 亿美元,大致相当于 2022 年的 4,420 亿美元)。由于协议的结构方式,协约国希望德国只支付 500 亿马克。胜利者之间这些相互竞争、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目标的结果是一种妥协,没有人满意。特别是德国既没有被平定,也没有被安抚,也没有被永久削弱。该条约产生的问题将导致《洛迦诺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改善了德国与其他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以及赔偿制度的重新谈判,导致了道斯计划、杨计划和无限期推迟赔偿在 1932 年洛桑会议上。该条约有时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尽管其实际影响并不像人们担心的那么严重,但其条款在德国引起了极大的不满,从而推动了纳粹党的崛起。
大萧条和政治危机
1931 年,德国军队在柏林为穷人提供食物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29 Jan 1 - 1933

大萧条和政治危机

Germany
1929 年的华尔街崩盘标志着全球大萧条的开始,这场大萧条对德国的打击与任何国家一样严重。1931 年 7 月,德国最大的银行之一达姆施塔特国民银行倒闭。1932年初,失业人数已飙升至600万以上。除了经济崩溃之外,还出现了一场政治危机:面对极右翼(纳粹、德国国家社会党)不断升级的极端主义,国会中的政党无法建立执政多数。1930 年 3 月,兴登堡总统援引魏玛宪法第 48 条,任命海因里希·布吕​​宁为总理,该条允许他凌驾于议会之上。为了推行针对大多数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和纳粹党的一揽子紧缩措施,布吕宁利用了紧急法令并解散了议会。1932年3月和4月,兴登堡在1932年德国总统选举中再次当选。纳粹党是 1932 年全国选举中最大的政党。1932 年 7 月 31 日,它获得了 37.3% 的选票;在 1932 年 11 月 6 日的选举中,它获得的选票较少,但仍然是最大的,为 33.1%,使其成为德国国会大厦最大的政党。共产党排名第三,得票率为 15%。极右翼的反民主党现在已经在议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席位,但他们却与政治左翼剑拔弩张,在街头展开了殊死搏斗。纳粹在新教徒、失业的年轻选民、城市中下层阶级和农村人口中尤其成功。它在天主教地区和大城市中最弱。1933 年 1 月 30 日,在前总理弗朗茨·冯·帕彭和其他保守派的压力下,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1933 - 1945
纳粹德国ornament
第三帝国
1934 年,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成为德国国家元首,获得元首和帝国领袖 (Führer und Reichskanzler) 的头衔。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33 Jan 30 - 1945 May

第三帝国

Germany
纳粹德国是 1933 年至 1945 年间的德国国家,当时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控制了该国,将其转变为独裁政权。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迅速成为一个极权国家,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由政府控制。第三帝国,意为“第三王国”或“第三帝国”,暗指纳粹声称纳粹德国是早期神圣罗马帝国(800-1806)和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继承者。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国家元首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政府首脑。1933 年 3 月 23 日,颁布了《授权法案》,赋予希特勒政府在没有国会大厦或总统参与的情况下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纳粹党随后开始消灭一切政治反对派并巩固自己的权力。兴登堡于 1934 年 8 月 2 日去世,希特勒通过合并总理和总统的职位和权力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 年 8 月 19 日举行的全民公投确认希特勒为德国唯一元首(领导人)。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希特勒本人身上,他的话成为最高法律。政府不是一个协调、合作的机构,而是一个为权力和希特勒的支持而斗争的派系的集合体。在大萧条期间,纳粹利用巨额军费开支和混合经济恢复了经济稳定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利用赤字支出,该政权实施了大规模的秘密重整军备计划,组建了国防军(Wehrmacht),并建造了广泛的公共工程项目,包括高速公路(Autobahnen)。经济恢复稳定提高了该政权的受欢迎程度。种族主义、纳粹优生学,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核心意识形态特征。日耳曼民族被纳粹视为优等民族,是雅利安人种最纯正的分支。夺取政权后,对犹太人和罗姆人的歧视和迫害正式开始。第一个集中营于 1933 年 3 月建立。犹太人、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以及其他政治对手和不良分子被监禁、流放或谋杀。反对希特勒统治的基督教会和公民受到压迫,许多领导人被监禁。教育重点是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和服兵役健康。妇女的职业和教育机会受到限制。通过“欢乐力量”计划组织了休闲和旅游活动,1936 年夏季奥运会让德国登上了国际舞台。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地利用电影、群众集会和希特勒催眠般的演讲来影响舆论。政府控制艺术表达,推广特定的艺术形式并禁止或劝阻其他艺术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巴罗萨行动 ©Anonymous
1939 Sep 1 - 1945 May 8

第二次世界大战

Germany
起初,德国的军事行动非常成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1940年4月至6月),德国征服了丹麦、挪威、 低地国家法国。法国出人意料地迅速失败,导致希特勒的支持率上升,战争热潮高涨。1940 年 7 月,希特勒向英国新任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提出和平建议,但丘吉尔仍然顽固地反抗。在美国希特勒对英国的轰炸行动(1940 年 9 月至 1941 年 5 月)失败时,丘吉尔得到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重大财政、军事和外交帮助。德国武装部队于 1941 年 6 月入侵苏联(由于入侵南斯拉夫,比原计划晚了几周),但德国武装部队一路向前,直抵莫斯科城门。希特勒集结了超过 4,000,000 名军队,其中 1,000,000 名来自他的轴心国盟友。苏军在战争中损失了近 3,000,000 人,而在战争的前六个月里,就有 3,500,000 名苏联士兵被俘。1941 年 12 月,形势开始发生转变,苏联的入侵在莫斯科战役中遭到坚决抵抗,希特勒在日本珍珠港袭击后向美国宣战。1942-43 年,德国在北非投降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利后,被迫转入防御。1944年底,美国、 加拿大、法国和英国在西线逼近德国,而苏联则在东线取得胜利。1944-45 年,苏联军队完全或部分解放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丹麦和挪威。当苏联红军在城市街道上进行殊死搏斗时,柏林被占领,纳粹德国崩溃了。200万苏军参加了这次突击,他们面对的是75万德军。78,000-305,000 名苏联人被杀,而 325,000 名德国平民和士兵被杀。希特勒于 1945 年 4 月 30 日自杀。最后的德国投降书于 1945 年 5 月 8 日签署。
二战后的德国
1948年8月,从波兰占领的德国东部地区被驱逐的德国儿童抵达西德。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5 Jan 1 - 1990 Jan

二战后的德国

Germany
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1947年冷战爆发,德国领土缩小,分裂为东西方两大集团,这一时期被称为德国分裂。数以百万计的中欧和东欧难民向西迁移,其中大部分前往西德。出现了两个国家:西德是一个议会民主制国家,是北约成员国,也是欧盟的创始成员国,欧盟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并且在 1955 年之前一直处于盟军的军事控制之下,而东德则是一个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独裁国家,由德国控制。 苏联是莫斯科的卫星国。1989 年,随着欧洲共产主义的崩溃,西德的统一随之而来。大约有 670 万德国人生活在“西移”的波兰,其中大部分居住在以前的德国领土内,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定居地区的 300 万德国人被驱逐到西部。德国战前死亡人数占战前 6900 万人口的 8% 至 10%,即 550 万至 700 万人。其中包括 450 万军人和 1 至 200 万平民。1100万外国工人和战俘离开,士兵返回家园,超过1400万来自东部省份、中东欧和东欧的流离失所的德语难民被驱逐出祖国,来到德国西部,一片混乱。土地,对他们来说往往是陌生的。冷战期间,西德政府估计有 220 万平民因德国人的逃亡和驱逐以及在苏联的强迫劳动而死亡。这个数字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受到质疑,当时一些历史学家将死亡人数确定为 500,000 至 600,000 人。2006年,德国政府重申了其立场,即有2.0-250万人死亡。去纳粹化使旧政权的大多数高级官员被免职、监禁或处决,但大多数中下级文职官员并未受到严重影响。根据雅尔塔会议达成的盟军协议,数百万战俘被苏联和其他欧洲国家用作强迫劳动。1945-46 年,由于交通、市场和金融的中断,恢复正常的速度减慢,住房和食品条件很差。在西部地区,轰炸摧毁了四分之一的住房,超过一千万来自东部的难民涌入,其中大多数居住在难民营中。1946-48 年的粮食产量仅为战前水平的三分之二,而通常占粮食总量 25% 的谷物和肉类运输不再来自东方。此外,战争的结束也结束了从被占领国家缴获的大量粮食,这些粮食在战争期间支撑着德国。煤炭产量下降了 60%,这对铁路、重工业和供暖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工业生产下降了一半以上,直到 1949 年底才达到战前水平。美国于 1945-47 年运送粮食,并于 1947 年提供 6 亿美元贷款用于重建德国工业。到 1946 年 5 月,在美国陆军的游说下,机械拆除工作已经结束。杜鲁门政府终于认识到,如果不重建其所依赖的德国工业基础,欧洲的经济复苏就无法向前推进。华盛顿认为,“一个有序、繁荣的欧洲需要稳定和富有成效的德国的经济贡献”。
Play button
1948 Jun 24 - 1949 May 12

柏林封锁

Berlin, Germany
柏林封锁(1948年6月24日至1949年5月12日)是冷战时期最早的重大国际危机之一。二战后多国占领德国期间, 苏联封锁了西方盟国通往西方控制下的柏林地区的铁路、公路和运河。如果西方盟国从西柏林撤回新推出的德国马克,苏联提出放弃封锁。1948年6月26日至1949年9月30日,西方盟军组织了柏林空运,为西柏林人民运送物资,考虑到城市规模和人口,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美国和英国空军在柏林上空飞行了超过25万次,投放了燃料和食品等必需品,原计划每天运送3,475吨物资。到了 1949 年春天,这个数字经常达到两倍,最高日交付量达到 12,941 吨。其中,被称为“葡萄干轰炸机”的糖果飞机在德国儿童中赢得了很大的好感。苏联人最初断定空运不可能成功,但它的持续成功却越来越令人尴尬。1949 年 5 月 12 日,由于东柏林的经济问题,苏联解除了对西柏林的封锁,尽管美国和英国一度继续通过空运向该市提供补给,因为他们担心苏联会恢复封锁并只是想破坏西方的供应线。十五个月后,柏林空运于 1949 年 9 月 30 日正式结束。美国空军已交付 1,783,573 吨(占总量的 76.4%),英国皇家空军交付了 541,937 吨(占总量的 23.3%)1],共计 2,334,374 吨,其中近三分之二是煤炭,共有 278,228 架航班飞往柏林。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的机组人员在封锁期间为英国皇家空军提供了协助。:338 法国也提供了支持,但只是为其军事驻军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美国 C-47 和 C-54 运输机总共飞行了 92,000,000 英里(148,000,000 公里),几乎是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英国的运输公司,包括汉德利·佩吉·哈尔顿 (Handley Page Haltons) 和肖特·桑德兰 (Short Sunderlands) 也有航班。在空运高峰期,每三十秒就有一架飞机抵达西柏林。柏林封锁凸显了战后欧洲意识形态和经济愿景的竞争。它在使西柏林与美国作为主要保护国结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几年后的 1955 年将西德拉入北约轨道。
东德
1961 年,柏林墙倒塌之前。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9 Jan 1 - 1990

东德

Berlin, Germany
1949年,苏区西半部成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由统一社会党控制。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这两个国家都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东德将斯塔西打造成一支强大的秘密警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东德是一个东方集团国家,通过其占领军和《华沙条约》受到苏联政治和军事控制。政治权力完全由共产党控制的社会统一党(SED)的领导成员(政治局)执行。建立了苏联式的指令经济;后来东德成为最先进的经济互助国家。虽然东德的宣传是基于东德社会计划的好处和所谓的西德入侵的持续威胁,但许多东德公民向西方寻求政治自由和经济繁荣。经济是中央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住房、基本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受到中央政府规划者的大力补贴和设定,而不是通过供需来涨跌。尽管东德必须向苏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但它成为东欧集团中最成功的经济体。移民到西方是一个重大问题,因为许多移民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种移民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作为回应,政府加固了德国境内边境,并于 1961 年修建了柏林墙。许多试图逃离的人被边防警卫或地雷等诱杀装置杀死。那些被俘的人因试图逃跑而被长期监禁。沃尔特·乌布利希(Walter Ulbricht,1893-1973 年)在 1950 年至 1971 年间担任党魁。1933 年,乌布利希逃往莫斯科,在那里担任忠于斯大林的共产国际特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斯大林指派他设计战后德国体系,将所有权力集中在共产党手中。乌布利希于 1949 年成为副总理,并于 1950 年成为统一社会党(共产党)书记(首席执行官)。乌布利希于 1971 年失去权力,但仍保留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他被取代是因为他未能解决日益严重的国家危机,例如1969-70年日益恶化的经济、对1953年发生的另一次民众起义的恐惧,以及乌布利希对西方的缓和政策引起的莫斯科和柏林之间的不满。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1971年至1989年担任总书记)的过渡导致国家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政治局更加关注无产阶级的不满。然而,随着东德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昂纳克的计划并未成功。1989 年,尽管秘密警察斯塔西无所不在,社会主义政权在 40 年后还是垮台了。其崩溃的主要原因包括严重的经济问题和不断增加的向西方移民。
西德(波恩共和国)
大众甲壳虫汽车——多年来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在沃尔夫斯堡工厂的装配线上,1973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9 Jan 1 - 1990

西德(波恩共和国)

Bonn, Germany
1949年,三个西方占领区(美国、英国和法国)合并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FRG,西德)。该政府是在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及其保守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的领导下组建的。自1949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民盟/基社盟执政。首都为波恩,直到1990年迁往柏林。1990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吞并东德,获得对柏林的完全主权。在所有方面,西德都比东德更大、更富裕,东德成为共产党控制下的独裁国家,并受到莫斯科的密切监视。德国,尤其是柏林,是冷战的驾驶舱,北约和华约在东西方集结了主要军事力量。然而,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战斗。西德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享受长期的经济增长(Wirtschaftswunder 或“经济奇迹”)。从1950年到1957年,工业生产翻了一番,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9%或10%,为整个西欧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引擎。工会支持新政策,包括推迟工资上涨、尽量减少罢工、支持技术现代化以及共同决策政策(Mitbestimmung),其中包括令人满意的申诉解决制度以及要求大公司董事会中有工人代表。1948 年 6 月的货币改革、美国作为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捐赠 14 亿美元、旧的贸易壁垒和传统做法的打破以及全球市场的开放加速了经济复苏。西德赢得了合法性和尊重,因为它摆脱了德国在纳粹统治下所获得的可怕声誉。西德在欧洲合作的创建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它于1955年加入北约,并于1958年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创始成员。
Play button
1990 Oct 3

德国统一

Germany
1989 年 5 月 2 日,匈牙利与奥地利边境围栏的拆除在铁幕上打开了一个洞,东德(东德)政府开始动摇。边境仍然戒备森严,但泛欧野餐和东欧集团统治者优柔寡断的反应引发了一场不可逆转的和平运动。它使得数千名东德人从自己的国家经匈牙利逃往西德。和平革命,东德人的一系列抗议,导致东德于 1990 年 3 月 18 日举行第一次自由选举,并促成西德和东德两国之间的谈判,最终达成了统一条约。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解体,重建了五个州(勃兰登堡州、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和图林根州),新州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部分,这一事件被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统一。在德国,两国统一进程的结束被正式称为德国统一(Deutsche Einheit)。东柏林和西柏林合并为一座城市,并最终成为统一后的德国的首都。
20 世纪 90 年代的停滞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90 Nov 1 - 2010

20 世纪 90 年代的停滞

Germany
德国为前东德的复兴投入了超过2万亿马克,帮助其向市场经济转型并解决环境退化问题。到2011年,结果好坏参半,东部经济发展缓慢,与德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东部地区的失业率要高得多,通常超过 15%。经济学家斯诺尔和默克尔(Snower and Merkl,2006)认为,德国政府提供的所有社会和经济帮助延长了这种萎靡不振的状态,他们特别指出了代理讨价还价、高额失业救济金和福利权利以及慷慨的就业保障条款。德国经济奇迹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消失,以至于到了20世纪末和2000年代初期,它被嘲笑为“欧洲病夫”。2003年经历了短暂的衰退。从1988年到2005年,经济增长率非常低,每年只有1.2%。尽管采取了大量的刺激支出,但失业率,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它从 1998 年的 9.2% 上升到 2009 年的 11.1%。2008 年至 2010 年的全球经济大衰退使情况短暂恶化,国内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然而失业率并未上升,而且复苏速度几乎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快。随着煤炭和钢铁工业重要性的下降,莱茵兰和德国北部的老工业中心也落后了。
再起
安吉拉·默克尔,2008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2010 Jan 1

再起

Germany
经济政策主要面向世界市场,出口部门继续保持强劲势头。2011年,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1.7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GDP的一半,或者说占世界出口总额的近8%,拉动了经济繁荣。当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都在金融问题上苦苦挣扎时,德国基于 2010 年之后异常强劲的经济而采取了保守立场。劳动力市场被证明是灵活的,出口行业也适应了世界需求。

Appendices



APPENDIX 1

Germany's Geographic Challenge


Play button




APPENDIX 2

Geopolitics of Germany


Play button




APPENDIX 3

Germany’s Catastrophic Russia Problem


Play button

Characters



Chlothar I

Chlothar I

King of the Franks

Arminius

Arminius

Germanic Chieftain

Angela Merkel

Angela Merkel

Chancellor of Germany

Paul von Hindenburg

Paul von Hindenburg

President of Germany

Martin Luther

Martin Luther

Theologian

Otto von Bismarck

Otto von Bismarck

Chancellor of the German Empire

Immanuel Kant

Immanuel Kant

Philosopher

Adolf Hitler

Adolf Hitler

Führer of Germany

Wilhelm II

Wilhelm II

Last German Emperor

Bertolt Brecht

Bertolt Brecht

Playwright

Karl Marx

Karl Marx

Philosopher

Otto I

Otto I

Duke of Bavaria

Frederick Barbarossa

Frederick Barbarossa

Holy Roman Emperor

Helmuth von Moltke the Elder

Helmuth von Moltke the Elder

German Field Marshal

Otto the Great

Otto the Great

East Frankish king

Friedrich Engels

Friedrich Engels

Philosopher

Maximilian I

Maximilian I

Holy Roman Emperor

Charlemagne

Charlemagne

King of the Franks

Philipp Scheidemann

Philipp Scheidemann

Minister President of Germany

Konrad Adenauer

Konrad Adenauer

Chancellor of Germany

Joseph Haydn

Joseph Haydn

Composer

Frederick William

Frederick William

Elector of Brandenburg

Louis the German

Louis the German

First King of East Francia

Walter Ulbricht

Walter Ulbricht

First Secretary of the Socialist Unity Party of Germany

Matthias

Matthias

Holy Roman Emperor

Thomas Mann

Thomas Mann

Novelist

Lothair III

Lothair III

Holy Roman Emperor

Frederick the Great

Frederick the Great

King in Prussia

References



  • Adams, Simon (1997). The Thirty Years' War. Psychology Press. ISBN 978-0-415-12883-4.
  • Barraclough, Geoffrey (1984).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 Beevor, Antony (2012). The Second World War. New York: Little, Brown. ISBN 978-0-316-02374-0.
  • Bowman, Alan K.; Garnsey, Peter; Cameron, Averil (2005). The Crisis of Empire, A.D. 193–337.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 1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30199-2.
  • Bradbury, Jim (2004).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edieval Warfare. Routledge Companions to History. Routledge. ISBN 9781134598472.
  • Brady, Thomas A. Jr. (2009). German Histories in the Age of Reformations, 1400–1650.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8909-4.
  • Carr, William (1991). A History of Germany: 1815-1990 (4 ed.). Routledge. ISBN 978-0-340-55930-7.
  • Carsten, Francis (1958). The Origins of Prussia.
  • Clark, Christopher (2006). Iron Kingdom: The Rise and Downfall of Prussia, 1600–194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74-02385-7.
  • Claster, Jill N. (1982). Medieval Experience: 300–1400.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147-1381-5.
  • Damminger, Folke (2003). "Dwellings, Settlements and Settlement Patterns in Merovingian Southwest Germany and adjacent areas". In Wood, Ian (ed.). Franks and Alamanni in the Merovingian Period: An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 Studies in Historical Archaeoethnology. Vol. 3 (Revised ed.). Boydell & Brewer. ISBN 9781843830351. ISSN 1560-3687.
  • Day, Clive (1914). A History of Commerce.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p. 252.
  • Drew, Katherine Fischer (2011). The Laws of the Salian Franks. The Middle Ages Ser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ISBN 9780812200508.
  • Evans, Richard J. (2003).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Penguin Books. ISBN 978-0-14-303469-8.
  • Evans, Richard J. (2005).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New York: Penguin. ISBN 978-0-14-303790-3.
  • Fichtner, Paula S. (2009).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ustria. Vol. 70 (2nd ed.). Scarecrow Press. ISBN 9780810863101.
  • Fortson, Benjamin W. (2011). Indo-Europea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Vol. 30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SBN 9781444359688.
  • Green, Dennis H. (2000). Language and history in the early Germanic world (Revise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794237.
  • Green, Dennis H. (2003). "Linguistic evidence for the early migrations of the Goths". In Heather, Peter (ed.). The Visigoths from the Migration Period to the Seventh Century: An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 Vol. 4 (Revised ed.). Boydell & Brewer. ISBN 9781843830337.
  • Heather, Peter J. (2006).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A New History of Rome and the Barbarians (Reprint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159547.
  • Historicus (1935). Frankreichs 33 Eroberungskriege [France's 33 wars of conquest] (in Germa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Foreword by Alcide Ebray (3rd ed.). Internationaler Verlag. Retrieved 21 November 2015.
  • Heather, Peter (2010). Empires and Barbarians: The Fall of Rome and the Birth of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en, Yitzhak (1995). Culture and Religion in Merovingian Gaul: A.D. 481–751. Cultures, Beliefs and Traditions: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Peoples Series. Vol. 1. Brill. ISBN 9789004103474.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15.
  • Kershaw, Ian (2008). Hitler: A Biograph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978-0-393-06757-6.
  • Kibler, William W., ed. (1995). Medieval France: An Encyclopedia. Garland Encyclopedias of the Middle Ages. Vol. 2. Psychology Press. ISBN 9780824044442.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15.
  • Kristinsson, Axel (2010). "Germanic expansion and the fall of Rome". Expansions: Competition and Conquest in Europe Since the Bronze Age. ReykjavíkurAkademían. ISBN 9789979992219.
  • Longerich, Peter (2012). Heinrich Himmler: A Life.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59232-6.
  • Majer, Diemut (2003). "Non-Germans" under the Third Reich: The Nazi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Germany and Occupied Eastern Europe, with Special Regard to Occupied Poland, 1939–1945. Baltimore;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018-6493-3.
  • Müller, Jan-Dirk (2003). Gosman, Martin; Alasdair, A.; MacDonald, A.; Macdonald, Alasdair James; Vanderjagt, Arie Johan (eds.). Princes and Princely Culture: 1450–1650. BRILL. p. 298. ISBN 9789004135727.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4 October 2021. Retrieved 24 October 2021.
  • Nipperdey, Thomas (1996). Germany from Napoleon to Bismarck: 1800–1866.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607559.
  • Ozment, Steven (2004). A Mighty Fortress: A New History of the German People. Harper Perennial. ISBN 978-0060934835.
  • Rodes, John E. (1964). Germany: A Histor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ASIN B0000CM7NW.
  • Rüger, C. (2004) [1996]. "Germany". In Bowman, Alan K.; Champlin, Edward; Lintott, Andrew (eds.).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X, The Augustan Empire, 43 B.C. – A.D. 69. Vol. 10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26430-3.
  • Schulman, Jana K. (2002). The Rise of the Medieval World, 500–13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Greenwood Press.
  • Sheehan, James J. (1989). German History: 1770–1866.
  • Stollberg-Rilinger, Barbara (11 May 2021). The Holy Roman Empire: A Short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46–53. ISBN 978-0-691-21731-4. Retrieved 26 February 2022.
  • Thompson, James Westfall (1931).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Europe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1300–1530).
  • Van Dam, Raymond (1995). "8: Merovingian Gaul and the Frankish conquests". In Fouracre, Paul (ed.). 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 1, C.500–7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53606. Retrieved 23 November 2015.
  • Whaley, Joachim (24 November 2011). Germany and the Holy Roman Empire: Volume II: The Peace of Westphalia to the Dissolution of the Reich, 1648-180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74. ISBN 978-0-19-162822-1. Retrieved 3 March 2022.
  • Wiesflecker, Hermann (1991). Maximilian I. (in German). Verlag für Geschichte und Politik. ISBN 9783702803087. Retrieved 21 November 2015.
  • Wilson, Peter H. (2016). Heart of Europe: A History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Belknap Press. ISBN 978-0-674-05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