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button

10000 BCE - 2023

中国历史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涵盖的地理范围也很广。它发端于黄河、长江、珠江等中华古典文明发源地的重要流域。看待中国历史的传统视角是王朝循环,每个王朝都贡献了一条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连续性线索。新石器时代,这些河流沿岸出现了早期社会,其中最早的是二里头文化和夏朝。从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250年,这使得中国成为少数几个独立发明文字的地方之一。中国于公元前 221 年在秦始皇统治下首次统一为帝国国家,标志着汉朝(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古典时代的开始。汉代具有重要意义有几个原因:它使全国的度量衡和法律标准化。它还见证了儒学的正式采用、最早的核心文本的创建以及与当时罗马帝国同等的重大技术进步。在这个时代,中国也达到了一些最遥远的地理范围。六世纪末的隋朝短暂统一了中国,然后被唐朝(608-907 年)取代,唐朝被认为是另一个黄金时代。唐代的特点是科学、技术、诗歌和经济的重大发展。佛教和正统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的宋朝(960-1279)代表了中国国际化发展的顶峰,引入了机械印刷和重大科学进步。宋代也将儒道融合固化为理学。到了13世纪,蒙古帝国征服了中国,导致1271年元朝建立。与欧洲的接触开始增加。随后的明朝(1368-1644)也取得了自己的成就,包括全球探索和修复大运河和长城等公共工程项目。清朝继承了明朝,标志着中华帝国领土面积最大,但也开始了与欧洲列强的冲突时期,导致了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现代中国从 20 世纪的动荡中崛起,始于 1911 年辛亥革命并建立了中华民国。随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爆发了内战,并因日本的入侵而雪上加霜。1949年共产党的胜利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台湾则继续作为中华民国。两者都声称自己是中国的合法政府。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发起的经济改革导致经济快速增长。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截至2023年,中国将成为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印度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10001 BCE - 2070 BCE
史前时期ornament
中国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 ©HistoryMaps
10000 BCE Jan 1

中国新石器时代

China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是农业。中国的农业逐渐发展,最初对一些谷物和动物的驯化逐渐扩大,在随后的几千年里又添加了许多其他谷物和动物。长江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证据经碳测年可追溯到 8000 年前。原始中国粟农业的早期证据经放射性碳测年可追溯到公元前 7000 年左右。农业催生了贾湖文化(公元前7000年至5800年)。在宁夏大麦地,已发现3,172个公元前6000年至5000年的摩崖石刻,“刻有太阳、月亮、星星、神灵、狩猎或放牧场景等8,453个人物”。这些象形文字被认为与最早被确认为汉字的汉字相似。中国原始文字存在于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贾湖,公元前5800年至公元前5400年的大地湾,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大麦地,以及公元前5世纪的半坡。农业带来了人口的增加、储存和重新分配农作物的能力以及支持专业工匠和管理人员的潜力。黄河流域中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分别称为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和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后一个时期,驯养的牛和羊从西亚传入。小麦也到达了,但仍然是次要作物。
中国青铜时代
中国古代二里头文化是一种早期青铜时代的城市社会和考古文化,存在于大约公元前 1900 年至 1500 年的黄河流域。 ©Howard Ternping
3100 BCE Jan 1 - 2700 BCE

中国青铜时代

Sanxingdui, Guanghan, Deyang,
马家窑文化遗址(公元前3100年至2700年)发现了青铜器。中国东北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 2200-1600 年)遗址也体现了青铜时代的特征。三星堆位于现在的四川省,据信是一座主要古城的所在地,具有以前未知的青铜时代文化(公元前 2000 年至 1200 年)。该遗址于 1929 年首次发现,并于 1986 年再次发现。中国考古学家已确定三星堆文化是古蜀王国的一部分,并将在该遗址发现的文物与其早期传说中的国王联系起来。公元六世纪末,长江流域开始出现黑色冶金术。在石家庄(今河北省)藁城附近出土的一把带有陨铁刀刃的青铜战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4 世纪。青藏高原的铁器时代文化暂时与早期藏族文献中描述的象雄文化联系在一起。
2071 BCE - 221 BCE
古代中国ornament
Play button
2070 BCE Jan 1 - 1600 BCE

夏朝

Anyi, Nanchang, Jiangxi, China

中国的夏朝(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司马迁《史记》和《竹书纪年》等古代历史记载中最早描述的三个朝代。这个朝代普遍被西方学者认为是神话,但在中国,它通常与 1959 年在河南出土的二里头青铜时代早期遗址联系在一起。由于二里头或任何其他同时代遗址没有出土任何文字,因此无法证明夏朝是否曾经存在。无论如何,二里头遗址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组织,与后来文献记载的夏朝传说并不矛盾。后来被商周所采用。

Play button
1600 BCE Jan 1 - 1046 BCE

商代

Anyang, Henan, China
甲骨文和青铜器等考古证据以及流传的文字证明了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至公元前 1046 年)的历史存在。商代早期的发现来自于二里岗(今郑州)的发掘。安阳(今河南省)是商朝九个都城中的最后一个(约公元前 1300 年至公元前 1046 年),大量发现了商朝晚期或殷朝时期的文物。安阳的发现包括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文字记录:在动物的骨头或甲壳上书写的古代中国占卜记录的铭文——“甲骨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50年左右。商朝共有三十一位国王。据《史记》记载,他们在位期间曾六次迁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迁徙是在公元前 1300 年左右迁往殷国,这导致了王朝的黄金时代。殷朝这个词在历史上一直是商朝的代名词,尽管它最近被用来特指商朝的后半叶。尽管安阳发现的文字记录证实了商朝的存在,但西方学者常常犹豫是否将与安阳定居点同时期的定居点与商朝联系起来。例如,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表明,这里存在着与安阳不同的文化上技术先进的文明。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商王朝距安阳有多远。主要的假设是,在官方历史上由同一商朝统治的安阳,与现在被称为中国本土的地区的许多其他文化多样化的定居点共存并进行贸易。
周朝
西周,公元前 800 年。 ©Angus McBride
1046 BCE Jan 1 - 256 BCE

周朝

Luoyang, Henan, China
周朝(公元前 1046 年至约公元前 256 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尽管其实力在其存在的近八个世纪中不断衰落。公元前二千年末,周朝在今陕西省西部的渭河流域崛起,并被商朝任命为西都护国。周武王领导的联军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商朝。他们占领了黄河流域中部和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并在该地区的半独立王国中分封了他们的亲戚和盟友。其中有几个国家最终变得比周王更强大。周王援引天命的概念来使他们的统治合法化,这个概念几乎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个王朝。像上帝一样,天统治着所有其他的神,它决定了谁将统治中国。人们认为,当自然灾害大量发生时,统治者就失去了天命,更现实地说,当君主显然失去了对人民的关心时。作为回应,王室将被推翻,一个新的王室将统治,并被授予天命。周朝建立了宗州(今西安附近)和成州(洛阳)两个都城,并定期在它们之间迁徙。周联盟逐渐向东扩展至山东,向东南扩展至淮河流域,向南扩展至长江流域。
Play button
770 BCE Jan 1 - 476 BCE

春秋时期

Xun County, Hebi, Henan, China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约公元前770年至476年(或根据一些权威资料直到公元前403年)的时期,大致相当于东周时期的前半期。这一时期的名称源自《春秋》,这是一部公元前 722 年至 479 年鲁国的编年史,传统上与​​孔子(公元前 551-479 年)有关。在此期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侯获得事实上的区域自治权,反抗洛邑王的朝廷并相互发动战争,周王室对各个封建国家的权威受到侵蚀。晋国这个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的逐渐分裂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和战国时期的开始。
Play button
551 BCE Jan 1

孔子

China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政治家,传统上被认为是中国圣贤的典范。孔子的学说和哲学支撑着东亚文化和社会,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和东亚。孔子认为自己是早期价值观的传播者,他声称这些价值观在他的时代已经被抛弃了。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和政府的道德、社会关系的正确性、正义、仁慈和真诚。其弟子在百家时代与诸家竞争,到了秦代却被法家压制。秦亡、汉灭楚后,孔子的思想得到了新政府的正式认可。唐朝时期到了宋代,儒学发展成为一种体系,在西方被称为理学,后来被称为新儒学。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对于儒家来说,日常生活就是宗教的舞台。传统上认为孔子创作或编辑了许多中国经典文本,包括所有的五经,但现代学者对将具体断言归因于孔子本人持谨慎态度。有关他的教义的警句被编入《论语》,但只是在他去世多年之后。孔子的学说与中国的传统和信仰有共同之处。他秉持孝道,倡导对家庭的忠诚、对祖先的尊崇、子女对长辈的尊重、妻子对丈夫的尊重,并推荐家庭作为理想政府的基础。他拥护众所周知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黄金法则。
Play button
475 BCE Jan 1 - 221 BCE

战国时期

China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以战争为特征、官僚军事改革和巩固的时代。它紧接着春秋时期,以秦的征服战争结束,吞并了所有其他竞争国家,最终导致秦国于公元前221年取得胜利,成为第一个统一的中华帝国,史称秦朝。尽管不同的学者认为公元前 481 年到公元前 403 年之间的不同日期是战国的真正开始,但司马迁选择的公元前 475 年是最常被引用的。战国时代也与东周王朝的后半期重叠,尽管被称为周王的中国君主只是作为一个名义上的君主进行统治,并充当战国阴谋的背景。“战国”因汉初编撰的《战国记》而得名。
Play button
400 BCE Jan 1

道德经

China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经典著作,成书于公元前 400 年左右,传统上被认为是圣人老子的著作。文本的作者身份、撰写日期和编译日期存在争议。最古老的出土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 世纪末,但现代学者认为该文本的其他部分的写作时间(或至少是编撰时间)晚于《庄子》最早的部分。《道德经》与《庄子》一起,是哲学和宗教道教的基础文本。它还强烈影响了中国哲学和宗教的其​​他流派,包括法家、儒家和中国佛教,这些在最初传入中国时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使用道教词语和概念来解释的。许多艺术家,包括诗人、画家、书法家和园丁,都将《道德经》作为灵感的源泉。它的影响广泛传播,是世界文学中被翻译最多的文本之一。
Play button
400 BCE Jan 1

法家

China
法家或法家是中国哲学六大思想流派之一。法“学派”的字面意思是“(行政)方法/标准之家”,代表“方法之人”的几个分支,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现实主义”政治家,他们在官僚中华帝国的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法家最早的角色可能被认为是管仲(公元前 720-645 年),但继韩非子(公元前 240 年)的先例之后,战国时期的人物申不害(公元前 400-337 年)和商鞅(公元前 390 年) – 公元前 338 年)通常被视为其“创始人”。《韩非子》通常被认为是所有“法家”文本中最伟大的一部,据信包含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的注释。《孙子兵法》融合了道家无为和公正的哲学,以及“法家”的惩罚和奖励制度,让人想起政治哲学家韩非的权力和战术概念。随着秦朝的崛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暂时获得了公开的权力,秦始皇和后来的皇帝经常遵循韩非设定的模板。尽管中国行政制度的起源无法追溯到任何一个人,但行政官沉不害对功绩制度的构建可能比任何其他人都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并且可以被视为其创始人,如果不是作为一个罕见的先行者有价值的话。 -抽象行政理论的现代例子。汉学家克里尔(Herrlee G. Creel)在沈不害身上看到了“科举的种子”,而且也许是第一位政治学家。商鞅主要关注行政和社会政治创新,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位领先的改革家。他的无数改革将外围的秦国变成了一个军事强大、高度集权的王国。“法家”的大部分内容是其改革背后的“某些思想的发展”,这将有助于秦在公元前 221 年最终征服中国其他国家。汉学家雅克·热内(Jacques Gernet)称他们为“国家的理论家”,认为法家是公元前四世纪和三世纪最重要的思想传统。法甲开创了国家的集权措施和人口经济组织,这是从秦至唐整个时期的特征;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府机构,几乎没有变化。二十世纪,法家再次崛起,维新派将其视为反对保守儒家势力的先例。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拥护商鞅,并在晚年赞扬了秦朝的反儒法家政策。
Play button
221 BCE Jan 1 - 206 BCE

Xianyang, Shaanxi, China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持续到公元前206年。王朝因位于秦国(今甘肃和陕西)的中心地带而得名,由秦始皇建立。公元前四世纪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力因商鞅的法家改革而大大增强。公元前三世纪中后期,秦国进行了一系列迅速的征服,首先结束了无力的周朝,最终征服了战国七国中的其他六个国家。其15年的统治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一个王朝,只有两位皇帝。尽管统治时间很短,但秦朝的教训和战略塑造了汉朝,并成为中国帝制的起点,从公元前 221 年开始,经历了中断、发展和适应,直到公元 1912 年。秦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由结构化的中央集权政治权力和稳定的经济支持的庞大军队组成。中央政府开始削弱贵族和地主的地位,以获得对占人口和劳动力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直接行政控制。这使得涉及三十万名农民和囚犯的雄心勃勃的项目得以实施,例如连接北部边境的城墙,最终发展成为中国的长城,大规模的新国道系统,以及城市规模的先秦陵墓皇帝由真人大小的兵马俑守护着。秦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标准化货币、重量、度量衡和统一文字系统,旨在统一国家和促进商业。此外,尽管政府官僚主义严厉,但其军队使用了最新的武器、运输和战术。汉代儒家将法制的秦朝描绘成一个铁板一块的暴政,特别引用了被称为焚书坑儒的清洗行动,尽管一些现代学者对这些说法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221 BCE - 1912
中华帝国ornament
Play button
206 BCE Jan 1 - 220

Chang'An, Xi'An, Shaanxi, Chin
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第二个封建王朝。它遵循秦朝(公元前 221-206 年),通过征服统一了中国战国。它是由刘邦(死后被称为汉高祖)创建的。该王朝分为两个时期: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9年)和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期间被王莽的新朝(公元9年至23年)短暂中断。这些称谓分别源自首都长安和洛阳的位置。该王朝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首都是许昌,公元 196 年,在政治动荡和内战时期,朝廷迁至许昌。汉朝统治的时代是中国文化巩固、政治实验、经济相对繁荣和成熟、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时代。与非中华民族特别是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匈奴的斗争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领土扩张和探索。汉朝皇帝最初被迫承认竞争对手匈奴单于的地位,但实际上,汉朝在被称为“和亲”的朝贡和王室联姻中处于劣势。当汉武帝(公元前 141-87 年在位)发起一系列军事行动时,这一协议被打破,最终导致了匈奴联邦的裂痕并重新划定了中国的边界。汉疆范围扩大到今甘肃河西走廊、今新疆塔里木盆地、今云南、 海南、今越南北部、今朝鲜及外蒙古南部。汉朝廷与西至安息人的统治者建立了贸易和朝贡关系,汉朝君主还向 索不达米亚泰西封的朝廷派遣了使者。佛教在汉代首次传入中国,由来自北印度和中亚的帕提亚和贵霜帝国的传教士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
印度佛经翻译。 ©HistoryMaps
50 BCE Jan 1

佛教传入中国

China
各种传说都讲述了佛教在远古时代就在中国土地上存在的故事。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佛教于公元一世纪的汉代通过印度传教士首次传入中国,但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尚不清楚。
Play button
105 Jan 1

蔡伦发明纸

Luoyang, Henan, China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一名宦官。他传统上被认为是纸张和现代造纸工艺的发明者。尽管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存在了早期的纸形式,但由于他添加了树皮和大麻尾,导致了纸张的大规模生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他在纸张的历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Play button
220 Jan 1 - 280

三个王国

China
公元220年至280年的 三国是曹魏、蜀汉和东吴王朝三者瓜分的中国。三国时期之前是东汉,之后是西晋。辽东半岛上短暂存在的燕国,从237年持续到238年,有时被认为是“第四王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时期之一。在此期间,技术取得了显着进步。蜀国宰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提出了独轮车的早期形式,并对连弩进行了改进。魏氏机械工程师马骏被许多人认为与他的前任张衡相当。他发明了为魏明帝设计的液压机械木偶戏、用于灌溉洛阳园林的方板链条泵、以及差动齿轮操作的无磁定向罗盘的巧妙设计的南向车。 。尽管相对较短,这段历史时期在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的文化中已经被极大地浪漫化了。它在歌剧、民间故事、小说以及最近的电影、电视和视频游戏中得到了庆祝和普及。其中最著名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是一部以三国时期事件为背景的明代历史小说。那个时代的权威历史记录是陈寿的《三国志》,以及后来裴松之的注释。
Play button
266 Jan 1 - 420

Luoyang, Henan, China
晋朝是中国的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266年至420年。它是由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武帝)建立的,司马昭曾被封为晋王。金朝之前是 三国时期,之后是中国北方的十六国时期和南方的刘宋时期。王朝的历史有两个主要的时期。西晋(266-316)是在司马炎从曹焕手中篡夺王位后建立的,作为曹魏的继承者。西晋建都洛阳,后迁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280年,西晋灭东吴后,自汉末以来首次统一中国本土,结束了三国时代。然而11年后,王朝爆发了一系列被称为“八王之战”的内战,王朝实力大幅削弱。随后,公元304年,王朝经历了被称为五胡的非汉民族的叛乱和入侵浪潮,他们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几个短命的王朝国家。从此,中国历史上开始了混乱血腥的十六国时代,北方诸国兴衰迭起,互相争斗,与晋国争斗不断。
Play button
304 Jan 1 - 439

十六国

China
十六国(不太常见的是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从公元 304 年到 439 年的一个混乱时期,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秩序分裂成一系列短命的王朝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是由“五胡”建立的:几个世纪以来定居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非汉民族,并在四世纪初对西晋发动了一系列的叛乱和入侵。 。然而,有几个国家是汉人建立的,所有的王国——无论是匈奴、鲜卑、氐、阶、羌、汉还是其他国家——都采用了汉式的王朝名称。诸侯国之间以及东晋王朝经常发生战争,东晋王朝于 317 年继承了西晋并统治了中国南方。这一时期随着鲜卑拓跋氏族建立的北魏于439年统一中国北方而结束。这发生在东晋于420年灭亡后的19年,并被刘宋王朝取代。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国历史开始了南北朝时代。“十六国”一词最早由公元6世纪历史学家崔洪在《十六国春秋》中首次使用,指的是五梁(前、后、北、南、西)、四燕(前、后、南、西)。后、北、南),三秦(前、后、西),二赵(前、后),成汉、夏。崔洪没有计算当时出现的其他几个国家,包括冉魏、翟魏、丑赤、段期、乔蜀、桓楚、吐谷浑、西燕。他也没有包括北魏及其前身戴族,因为北魏被认为是十六国之后的北朝第一个王朝。由于诸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内部政局的不稳定,这个时代的王国大多是短命的。从376年到383年的七年时间里,前秦短暂地统一了中国北方,但以东晋在淝水之战的惨败而结束,此后前秦分裂,中国北方经历了更大的政治分裂。 。十六国时期西晋王朝在中国北方异汉政权崛起中的灭亡,与公元四至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在欧洲匈奴和日耳曼部落入侵中的灭亡类似。几个世纪。
前秦
淝水之战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351 Jan 1 - 394

前秦

Chang'An, Xi'An, Shaanxi, Chin
前秦,也称苻秦(351-394),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的一个由氐族统治的王朝国家。由最初在后赵王朝统治的苻坚(后来的景明皇帝)建立,于 376 年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直到 385 年宣昭皇帝去世为止,定都西安。前秦比公元前三世纪统治全中国的秦朝晚得多,实力也小。形容词前缀“前”是用来与“后秦”(384-417)区别的。383年,晋朝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煽动起义,苻坚死后,前秦领土分裂为两块不相连的部分。其中一个片段,位于今山西太原,很快于 386 年被后燕和定陵统治下的鲜卑所征服。另一个国家在今陕西和甘肃边境周围的领土大大缩小,直到394年在西秦和后秦的多年入侵后瓦解。327年,前梁张珪设高昌郡。此后,出现了大量汉族定居,这意味着大部分人口成为了汉族。383年,前秦将军卢光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除了苻坚(357-385)自称“天王”外,前秦所有统治者都自称为“皇帝”。王)。
Play button
420 Jan 1 - 589

南北朝时期

China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到公元589年,继十六国和东晋的动荡时代之后。它有时被认为是被称为六朝(220-589)的较长时期的后半部分。尽管这是一个内战和政治混乱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科技进步、大乘佛教和道教传播的时代。这一时期,汉族大规模迁徙到江南地区。随着隋文帝统一中国本土,这一时期结束了。这一时期,北方非汉族和南方土著民族的汉化进程加快。这一过程还伴随着佛教(1世纪传入中国)在中国南北地区的日益普及和道教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两部重要的道教经典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在此期间出现了显着的技术进步。早期金朝(266-420)马镫的发明促进了重骑兵作为战斗标准的发展。历史学家还注意到医学、天文学、 数学和制图学方面的进步。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包括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和天文学家陶弘景。
Play button
581 Jan 1 - 618

Chang'An, Xi'An, Shaanxi, Chin
隋朝是中国一个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短命帝国王朝(581-618)。隋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西晋灭亡后的长期分裂,为更长久的唐朝奠定了基础。隋文帝于公元 581 年至公元 605 年建立隋朝首都长安(更名为大兴,今陕西西安),后来定都洛阳(公元 605 年至 618 年)。文帝及其继任者杨贵妃进行了各种中央集权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是均田制,旨在减少经济不平等并提高农业生产力;实行五司六局制,它是三司六部制的前身;以及铸币的标准化和重新统一。他们还在整个帝国传播和鼓励佛教。到了王朝中期,新统一的帝国进入了繁荣的黄金时代,巨大的农业剩余支撑着人口的快速增长。隋朝的一项持久遗产是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连接西都长安和东部经济、农业中心江都(今江苏扬州)、余杭(今浙江杭州),靠近现代北京的北部边境。公元 614 年,高句丽朝鲜三个王国之一的高句丽进行了一系列代价高昂且灾难性的军事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随后,王朝在一系列民众起义中瓦解,最终于 618 年杨帝被大臣宇文化吉刺杀。 . 这个王朝经常被比作早期的秦朝,因为它在长期分裂后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新统一的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和建设项目,其影响超越了短暂的王朝统治。
Play button
618 Jan 1 - 907

唐代

Chang'An, Xi'An, Shaanxi, Chin
唐朝是中国的一个帝制王朝,统治时间为公元 618 年至 907 年,中间有一个 690 年至 705 年的空位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高峰,也是世界文化的黄金时代。唐朝早期统治者通过军事行动获得的领土可与汉朝相媲美。李氏建立了王朝,在隋帝国的衰亡和崩溃中夺取了政权,开创了隋朝统治前半期的进步和稳定时期。公元690年至705年,武则天即位,建立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皇后,王朝正式中断。毁灭性的安禄山之乱(755-763)震动全国,导致王朝后半叶中央权威的衰落。与之前的隋朝一样,唐朝维持着文官制度,通过标准化的考试和举荐来选拔士大夫。九世纪,被称为节度使的地区军事总督的崛起破坏了这种民事秩序。到9世纪下半叶,王朝和中央政府逐渐衰落;土地叛乱导致大量人口流失和流离失所、普遍贫困以及进一步的政府职能失调,最终于 907 年结束了王朝。中国文化在唐代更加繁荣和成熟。传统上认为这是中国诗歌最伟大的时代。中国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就属于这个时代,他们与王维等诗人共同创作了不朽的唐诗三百首。韩干、张旋、周昉等著名画家活跃,中国宫廷音乐以琵琶等乐器蓬勃发展。唐代学者编纂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献、百科全书和地理著作。值得注意的创新包括木刻印刷的发展。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本土教派日益盛行。但840年代,武宗颁布镇压佛教的政策,佛教影响力随之下降。
Play button
907 Jan 1

五朝十国时期

China
五朝十国时期,从907年到979年,是10世纪中华帝国政治动荡和分裂的时代。中原五国很快相继相继建立,其他地方(主要是华南地区)也同时建立了十几个国家。这是中国帝国历史上一段长期的多重政治分裂时期。传统上,这个时代被认为是从 907 年唐朝灭亡开始,到 960 年宋朝建立时达到顶峰。在接下来的 19 年里,宋逐渐征服了华南诸国,但辽却唐朝仍然保留在中国的北方(最终由金朝继承),西夏也保留在中国的西北。早在907年之前,随着唐朝对其官员的控制减弱,许多国家就已经是事实上的独立王国,但关键事件是外国列强承认它们的主权。唐朝灭亡后,中原几大军阀纷纷称帝。在这70年的时间里,新兴王国之间及其结成的联盟之间几乎不断发生战争。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控制中原,并声称自己是唐朝的继承者。五朝十国政权中的最后一个政权是北汉,一直坚持到公元979年被宋灭,五朝时期结束。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宋朝虽然控制了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但他们与辽朝、金朝以及中国北方的其他各个政权并存,直到最终统一于蒙古元朝之下。
Play button
916 Jan 1 - 1125

Bairin Left Banner, Chifeng, I
辽朝,也称为契丹帝国,是中国的一个帝国王朝,存在于916年至1125年间,由契丹人耶律氏统治。唐朝灭亡前后,鼎盛时期统治中国东北、蒙古高原、 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远东南部和华北北端。清楚的。这个王朝有过领土扩张的历史。最重要的早期收获是十六州(包括现在的北京和河北的一部分),通过煽动代理人战争导致后唐王朝(923-936)的崩溃。1004年,辽朝对北宋发动帝国征伐。两国经过激烈的战斗,伤亡惨重,双方签订了《澶渊条约》。通过该条约,辽朝迫使北宋承认两国为同等地位,并开启了两国之间持续约120年的和平稳定时代。它是第一个控制整个满洲的国家。契丹传统社会和政治实践与汉族影响和习俗之间的紧张关系是该王朝的一个显着特征。这种紧张关系导致了一系列的继承危机。辽朝皇帝赞成汉族的长子继承制观念,而其他契丹精英则支持由最强候选人继承的传统方法。此外,汉族制度的采用和契丹改革的推动导致阿保机建立了两个平行政府。北朝管辖契丹地区,按契丹传统做法;南朝管辖非契丹人口较多的地区,按汉族传统做法。1125年,辽天祚皇帝被金朝灭亡,辽朝灭亡。然而,以耶律大石(辽德宗)为首的辽残余势力建立了西辽王朝(喀拉契泰),统治中亚部分地区近一个世纪,后被蒙古帝国征服。尽管与辽朝相关的文化成就相当可观,并且博物馆和其他收藏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雕像和其他文物,但辽文化对随后发展的影响的确切性质和程度仍然存在重大问题,例如音乐和戏剧艺术。
Play button
960 Jan 1 - 1279

Kaifeng, Henan, China
宋朝是中国的一个封建王朝,始于960年,一直延续到1279年。宋太祖篡后周帝位后建立王朝,结束了五朝十国时期。宋朝经常与中国北方的辽朝、西夏朝和金朝发生冲突。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时期(960-1127),首都位于北方城市汴京(今开封),王朝控制了现在中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南宋(1127年至1279年)是指宋在金宋战争中失去北半部控制权给女真领导的金朝之后的时期。当时,宋廷撤退江南,定都临安(今杭州)。尽管宋朝失去了对黄河沿岸传统中国腹地的控制,但南宋帝国拥有大量人口和肥沃的农业土地,维持着强劲的经济。1234年,金朝被蒙古人征服,蒙古人控制了中国北方,与南宋保持着不稳定的关系。技术、科学、哲学、 数学和工程学在宋代蓬勃发展。宋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行纸币或真正的纸币的朝代,也是第一个建立常备海军的中国政府。这个王朝出现了第一个有记载的火药化学式,并发明了火药武器,如火箭、炸弹和火枪。它还见证了人们首次使用指南针辨别真北,首次记录磅锁的描述,以及改进天文钟的设计。在经济上,宋朝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2世纪欧洲的三倍,是无与伦比的。十世纪至十一世纪期间,中国人口数量增加了一倍。这种增长是由于扩大水稻种植、使用来自东南亚和南亚的早熟稻米以及广泛生产剩余粮食而实现的。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前现代中国引发了一场经济革命。人口的扩张、城市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出现导致中央政府逐渐退出对经济事务的直接参与。下层士绅在地方行政和事务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宋代的社会生活十分活跃。市民聚集在一起观赏和交易珍贵的艺术品,民众在公共节日和私人俱乐部中混在一起,城市里有热闹的娱乐场所。雕版印刷的迅速扩张和 11 世纪活字印刷的发明促进了文学和知识的传播。程颐和朱熹等哲学家以新的注释重新振兴了儒学,注入了佛教理想,并强调对经典文本的新组织,从而建立了新儒学的学说。科举考试虽然自隋代以来就已存在,但到了宋代则更为盛行。通过科举获得权力的官员,导致了从军事贵族精英到士大夫精英的转变。
Play button
1038 Jan 1 - 1227

Western Xia

Yinchuan, Ningxia, China
西夏或西夏,也称为西夏帝国,是一个由西夏人领导的中国帝国王朝,存在于 1038 年至 1227 年。在鼎盛时期,该王朝统治着现代中国西北部的宁夏、甘肃等省份。 、青海东部、陕西北部、新疆东北部、内蒙古西南部以及外蒙古最南端,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31万平方英里)。其首都为兴庆(今银川),直至1227年被蒙古人摧毁。其大部分文字记录和建筑都被毁坏,因此帝国的创建者和历史一直鲜为人知,直到20世纪中国和西方的研究。西夏占领了河西走廊周边地区,这是丝绸之路的一段,是中国北方和中亚之间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他们在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显着成就。他们在辽、宋、金等帝国中的广泛地位,归因于其有效的军事组织,集骑兵、战车、射箭、盾牌、火炮(骆驼背上的大炮)和两栖部队于陆上作战。和水。
Play button
1115 Jan 1 - 1234

女真王朝

Acheng District, Harbin, Heilo
女真王朝从 1115 年持续到 1234 年,是中国历史上蒙古征服中国之前最后的王朝之一。有时也被称为“女真王朝”或“女真金”,因为统治的完颜氏族成员是女真后裔。金是在太祖反抗辽朝(916-1125)的过程中诞生的,辽朝统治着中国北方,直到新生的金将辽人驱赶到西域,在史学中被称为西辽。击败辽国后,金朝对汉族领导的宋朝(960-1279 年)发起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征战,宋朝的大本营位于中国南方。金朝的女真皇帝在统治过程中适应了汉族习俗,甚至修筑了长城以抵御崛起的蒙古人。在国内,金朝实现了许多文化进步,例如儒学的复兴。在成为金朝附庸几个世纪之后,蒙古人于 1211 年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入侵,给金军带来了灾难性的失败。经过无数次失败、叛乱、叛逃和政变后,23 年后的 1234 年,他们屈服于蒙古人的征服。
Play button
1271 Jan 1 - 1368

元朝

Beijing, China
元朝是蒙古帝国分裂后的继承国,也是蒙古博尔济斤氏族领袖忽必烈(世祖皇帝)建立的中国帝国王朝,从1271年持续到1368年。在中国正统史学中,元朝遵循宋朝,明朝之前。尽管成吉思汗已于 1206 年加冕为中国皇帝,蒙古帝国也统治了包括现代中国北部在内的领土数十年,但直到 1271 年忽必烈才以中国传统方式正式宣告建国。直到1279年,南宋在衙门之战中被击败,征服才算完成。至此,他的王国与其他蒙古汗国隔绝,并控制了现代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包括现代蒙古。这是第一个统治全中国的非汉王朝,一直持续到 1368 年明朝击败元军。此后,受到谴责的成吉思汗统治者撤退到蒙古高原并继续统治,直到1635年被后金击败。这个残余国家在史学上被称为北元。蒙古帝国分裂后,元朝是蒙哥汗继承人统治的汗国。在中国官方历史中,元朝享有天命。忽必烈在《宣布国号》的诏书中,宣布新王朝的国号为“大元”,并宣布中国历代王朝从三皇五帝到唐朝的继承。
明代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368 Jan 1 - 1644

明代

Nanjing, Jiangsu, China
明朝是中国的一个帝制王朝,在蒙古领导的元朝崩溃后于 1368 年至 1644 年统治。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正统王朝,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尽管主要首都北京于 1644 年在李自成领导的叛乱中沦陷,但由明皇室残余统治的众多残余政权(统称为南明)一直存活到 1662 年。明朝的创始人洪武皇帝(1368 年至 1398 年在位)试图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村社区社会,该社会以严格、固定的制度组织起来,以保障和支持他的王朝有一个永久的士兵阶层:帝国的常备军突破百万,南京海军造船厂规模居世界第一。他还非常小心地打破宫廷太监和无关权贵的权力,将他在中国各地的许多儿子分封,并试图通过《皇明祖训》(一套出版的王朝指令)来指导这些王子。当他十几岁的继任者建文帝试图削弱他叔叔的权力时,这一计划失败了,引发了靖难之役,这场起义于1402年将燕王推上了王位,成为永乐皇帝。永乐皇帝将燕国定为次要国家。定都并更名为北京,修建紫禁城,恢复大运河和科举考试在官员任命中的首要地位。他奖励宦官的支持者,并利用他们来制衡儒家士大夫。其中一位是郑和,他领导了七次伟大的航海探险,深入印度洋,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然而,到了 16 世纪,欧洲贸易的扩张(尽管仅限于澳门等广州附近的岛屿)将农作物、植物和动物的哥伦布贸易传播到了中国,将辣椒引入了川菜,并将高产的玉米和土豆引入中国。这减少了饥荒并刺激了人口增长。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贸易的增长创造了对中国产品的新需求,并导致日本和美国的白银大量流入。大量的硬币使明朝经济重新货币化,而明朝的纸币屡屡遭受恶性通货膨胀,不再受到信任。虽然传统儒家反对商业及其创造的新富的如此重要的作用,但王阳明引入的异端思想允许采取更宽松的态度​​。张居正最初成功的改革被证明是毁灭性的,因为小冰河时期造成的农业放缓,加上日本和西班牙政策的变化,迅速切断了农民缴纳税款所需的白银供应。加上农作物歉收、洪水和流行病,王朝在叛乱领袖李自成面前崩溃了,不久李自成本人也被满族领导的清朝八旗军队击败。
Play button
1636 Jan 1 - 1912

清朝

Beijing, China
清朝是中国帝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满族领导的王朝。1636年,它在满洲宣布成立,1644年进入北京,将其统治范围扩大到整个中国本土,然后将帝国范围扩展到内亚。这个王朝一直持续到1912年。多民族的清帝国持续了近三个世纪,为现代中国奠定了领土基础。它是中国最大的王朝,按领土面积计算,1790 年是世界历史上第四大帝国。清朝的荣耀和权力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5-1796)达到顶峰。他领导了十大战役,将清朝的控制范围扩大到内亚,并亲自监督儒家文化项目。他去世后,王朝面临世界体系的变化、外国入侵、内部叛乱、人口增长、经济混乱、官员腐败以及儒家精英不愿改变他们的心态。随着和平与繁荣,人口增加到约4亿,但税收和政府收入却保持在较低水平,很快导致财政危机。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殖民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予清政府贸易特权、治外法权和控制下的通商口岸。中亚的太平天国起义(1850-1864 年)和东干起义(1862-1877 年)导致超过 2000 万人因饥荒、疾病和战争而死亡。1860年代的同治维新在洋务运动中带来了大力改革和引进外国军事技术。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导致朝鲜失去宗主权, 台湾割让给日本。1898年雄心勃勃的戊戌变法提出了根本性变革,但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国民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慈禧太后(1835-1908)通过政变将其推翻。1900年,排外的“义和团”杀害了许多中国基督徒和外国传教士;作为报复,列强入侵中国并征收惩罚性庚子赔款。作为回应,政府启动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和行政改革,包括选举、新的法律法规和废除考试制度。孙中山和革命派就如何将满清帝国转变为现代汉族国家的问题,与维新官员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君主立宪派进行了辩论。1908 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去世后,宫廷中的满族保守派阻碍了改革,疏远了改革者和地方精英。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引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王朝结束。1917年,满清光复期间,它曾短暂恢复,但并未得到国际承认。
Play button
1839 Sep 4 - 1842 Aug 29

第一次鸦片战争

China
英中战争,也称为鸦片战争或第一次鸦片战争,是 1839 年至 1842 年间英国和清朝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军事交战。停止被禁止的鸦片贸易,并威胁对未来的罪犯判处死刑。英国政府坚持自由贸易、国家间平等外交承认的原则,支持商人的诉求。英国海军使用技术先进的船只和武器击败了中国人,英国随后签订了一项条约,授予英国领土并与中国开放贸易。二十世纪的民族主义者认为1839年是一个世纪屈辱的开始,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Play button
1850 Dec 1 - 1864 Aug

太平天国运动

China
太平天国起义,又称太平天国内战或太平天国革命,是满族领导的清朝与汉族、客家人领导的太平天国之间在中国发动的大规模叛乱和内战。它从1850年持续到1864年,尽管天京(现南京)陷落后,最后一支起义军直到1871年8月才被消灭。在打了世界历史上最血腥的内战,造成超过2000万人死亡后,成立的清政府赢得了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尽管其财政和政治结构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次起义是由自称耶稣基督兄弟的客家人洪秀全指挥的。它的目标本质上是宗教的、民族主义的和政治的。洪寻求让汉人皈依太平天国的基督教,推翻清朝,实现国家转型。太平天国并没有取代统治阶级,而是试图颠覆中国的道德和社会秩序。太平天国建立了以天京为基地的反对派国家天国,并控制了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最终扩大到控制了近 3000 万人口。十多年来,太平军占领并征战了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最终演变成全面内战。这是明清之年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战争,涉及中国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它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最血腥的内战和 19 世纪最大规模的冲突之一。
Play button
1856 Oct 8 - 1860 Oct 24

第二次鸦片战争

China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从1856年持续到1860年,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与中国清朝之间的战争。这是鸦片战争中为争夺鸦片输入中国的权利而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冲突,导致清朝的第二次失败。这使得许多中国官员相信,与西方列强的冲突不再是传统的战争,而是迫在眉睫的国家危机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附近登陆,攻入这座城市。和平谈判很快破裂,英国驻华高级专员命令外国军队抢劫并摧毁圆明园,这是一座清朝皇帝处理国家事务的宫殿和花园建筑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还被迫与俄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结果,中国将东北和西北部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罗斯。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精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持统治。除其他事项外,《北京公约》将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作为香港的一部分。
Play button
1894 Jul 25 - 1895 Apr 17

甲午战争

Liaoning, China
第一次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至1895年4月17日)是中国清朝日本帝国之间主要争夺朝鲜影响力的冲突。日本陆军和海军连续六个月取得胜利并失去威海卫港后,清政府于 1895 年 2 月求和。这场战争证明了清朝军事现代化和抵御主权威胁的尝试的失败,特别是与日本成功的明治维新相比。东亚的地区主导地位首次从中国转移到日本;清朝的威望以及中国的古典传统都受到了重大打击。朝鲜作为附属国的耻辱性丧失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公众强烈抗议。在中国国内,这次失败引发了孙中山和康有为领导的一系列政治动乱,最终导致 1911 年辛亥革命。
Play button
1899 Oct 18 - 1901 Sep 7

义和团运动

China
义和团运动,又称义和团运动,又称义和团运动,是1899年至1901年间中国清朝末年发生的一场反外国、反殖民、反基督教的起义。由义和拳协会(Yìhéquán)发起,英文称为“Boxers”,因为其许多成员都练习中国武术,当时被称为“Chinese boxing”。八国联盟最初被中国帝国军队和义和团民兵击退后,将两万名武装部队带到了中国。他们在天津击败了帝国军队,并于8月14日抵达北京,解除了使馆长达55天的围困。随后对首都和周边乡村进行了掠夺,并立即处决了那些被怀疑是义和团的人作为报复。1901 年 9 月 7 日的《庚子议定书》规定处决支持义和团的政府官员,规定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并缴纳 4.5 亿两白银(超过政府每年的税收收入)作为未来 39 年内对八个相关国家的赔偿。清朝对义和团运动的处理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对中国的控制,并导致清朝在事后尝试重大的政府改革。
1912
近代中国ornament
中华民国
孙中山,中华民国的缔造者。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2 Jan 1

中华民国

Chin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领导的清朝,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摄政王隆裕太后代表宣统皇帝签署退位诏书,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制统治。其创始人兼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只短暂任职,然后将大总统职位交给北洋军领导人袁世凯。1912年12月,宋教仁领导的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赢得了议会选举。但不久后,宋教仁就被袁世凯刺杀,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继续完全控制北洋政府。 1915年,他宣布建立中华帝国,随后因民众骚乱而废除了短命的君主制。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的权威因清朝的短暂复辟而进一步削弱。由于北洋军中的派系要求个人自治并相互冲突,几乎无能为力的政府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军阀时代就这样开始了:十年的分散权力斗争和长期武装冲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曾多次试图在广州建立国民政府。1923年第三次占领广州后,国民党成功建立了一个敌对政府,为统一中国做准备。1924 年,作为获得苏联支持的要求,国民党将与羽翼未丰的中国共产党结盟。1928年,蒋介石领导的北伐战争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心怀不满的军阀组成了反蒋联盟。这些军阀在1929年至1930年的中原战争中与蒋介石及其盟友作战,最终在军阀时代最大的冲突中失败。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一定的工业化,但在日本入侵满洲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中共、残余军阀和日本帝国之间的冲突而遭受挫折。1937 年,国民革命军与日本帝国陆军之间的小规模冲突最终导致日本全面入侵,国家建设的努力在抗击第二次中日战争时取得了成果。战前不久,国共两党结成第二次抗日统一战线,双方的敌对关系部分平息,直到 1941 年同盟破裂。战争一直持续到 1945 年二战结束时日本投降。 ;随后,中国重新控制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不久之后, 国共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取代1928年《组织法》成为中华民国的根本大法。三年后,即1949年,内战即将结束时,中共在北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多次迁都从南京到广州,随后是重庆,然后是成都,最后是,台北。中共取得胜利,将国民党和中华民国政府驱逐出中国大陆。中华民国后来于1950年失去对海南岛的控制,并于1955年失去对浙江大陈群岛的控制。但它仍然保持对台湾和其他较小岛屿的控制。
Play button
1927 Aug 1 - 1949 Dec 7

中国内战

China
中国内战是在国民党(KMT)领导的中华民国(ROC)政府和中国共产党(CCP)军队之间进行的,1927年以后断断续续地持续着。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中间有一个插曲:1927年8月至1937年,国共联盟在北伐战争中崩溃,国民党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从 1937 年到 1945 年,随着第二统一战线在二战同盟国的最终帮助下抗击日本侵华,敌对行动大部分被搁置,但即便如此,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合作也很少,双方之间仍发生武装冲突。它们很常见。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内部的分裂的是,一个由日本资助、名义上由汪精卫领导的傀儡政府的成立,名义上统治着日本占领下的中国部分地区。当日本战败已迫在眉睫时,内战又恢复了,中共在1945年至1949年的战争第二阶段(通常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中占据了上风。1949年,共产党控制了中国大陆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RC),迫使中华民国的领导层撤退到台湾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台湾海峡两岸出现了持久的政治和军事对峙,台湾的中华民国和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正式声称自己是全中国的合法政府。第二次台海危机后,双方于1979年默契停火;然而,从未签署过任何停战或和平条约。
Play button
1937 Jul 7 - 1945 Sep 2

第二次中日战争

China
第二次中日战争(1937-1945)是一场主要在中华民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发生的军事冲突。这场战争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广阔的太平洋战区的中国战区。战争的爆发传统上可追溯到 1937 年 7 月 7 日的卢沟桥事变,当时​​日本和中国军队在北京的争端升级为全面入侵。中国与日本帝国之间的这场全面战争通常被视为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中国在苏联、英国和美国的援助下抗击日本。1941年日本袭击马来亚和珍珠港后,战争与其他冲突合并在一起,这些冲突通常被归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突,成为一个被称为中缅印战区的主要地区。一些学者认为欧洲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虽然是同时发生的,但却是完全独立的战争。其他学者认为1937年全面爆发的第二次中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第二次中日战争是20世纪亚洲规模最大的战争。它是太平洋战争中平民和军事人员伤亡的主体,有10至2500万中国平民以及超过400万中国和日本军人因战争相关暴力、饥荒和其他原因失踪或死亡。这场战争被称为“亚洲大屠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9 Oct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China
中国共产党(CCP) 在内战中几乎取得全面胜利 (1949 年) 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PRC)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治理中国大陆的最新政治实体,之前有中华民国(ROC;1912-1949)和数千年的君主王朝。最高领导人是毛泽东(1949-1976);华国锋(1976-1978);邓小平(1978-1989);江泽民(1989-2002);胡锦涛(2002-2012);和习近平(2012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1年在苏联共产党的支持下在江西瑞金宣布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中国内战直到1937年才解散。在毛泽东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农民社会到计划经济下重工业的社会主义转型,而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对整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破坏。自1978年底以来,邓小平领导的经济改革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特别是高生产率工厂,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从全球来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苏联的支持后,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苏联的死敌,直到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进入21世纪,新的财富和技术引发了亚洲霸权的争夺。与印度日本美国的事务,以及自 2017 年以来与美国的贸易战不断升级。

Appendices



APPENDIX 1

How Old Is Chinese Civilization?


Play button




APPENDIX 2

Sima Qian aspired to compile history and toured around China


Play button

Sima Qian (c.  145 – c.  86 BCE) was a Chinese historian of the early Han dynasty (206 BCE – CE 220). He is considered the father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for hi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covering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eginning from the rise of the legendary Yellow Emperor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Chinese polity to the reigning sovereign of Sima Qian's time, Emperor Wu of Han. As the first universal history of the world as it was known to the ancient Chinese,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served as a model for official history-writing for subsequent Chinese dynasties and the Chinese cultural sphere (Korea, Vietnam, Japan) up until the 20th century.




APPENDIX 3

2023 China Geographic Challenge


Play button




APPENDIX 4

Why 94% of China Lives East of This Line


Play button




APPENDIX 5

The History of Tea


Play button




APPENDIX 6

Chinese Ceramics, A Brief History


Play button




APPENDIX 7

Ancient Chinese Technology and Inven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lay button

Characters



Qin Shi Huang

Qin Shi Huang

First Emperor of the Qin Dynasty

Sun Yat-sen

Sun Yat-sen

Father of the Nation

Confucius

Confucius

Chinese Philosopher

Cao Cao

Cao Cao

Statesman and Warlord

Deng Xiaoping

Deng Xiaoping

Lead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i Lun

Cai Lun

Inventor of Paper

Tu Youyou

Tu Youyou

Chemist and Malariologist

Zhang Heng

Zhang Heng

Polymathic Scientist

Laozi

Laozi

Philosopher

Wang Yangming

Wang Yangming

Philosopher

Charles K. Kao

Charles K. Kao

Electrical Engineer and Physicist

Gongsun Long

Gongsun Long

Philosopher

Mencius

Mencius

Philosopher

Yuan Longping

Yuan Longping

Agronomist

Chiang Kai-shek

Chiang Kai-shek

Lead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Zu Chongzhi

Zu Chongzhi

Polymath

Mao Zedong

Mao Zedong

Found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

Han Fei

Han Fei

Philosopher

Sun Tzu

Sun Tzu

Philosopher

Mozi

Mozi

Philosopher

References



  • 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China (5 vol. 2009)
  • Cheng, Linsun (2009). 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China. Great Barrington, MA: Berkshire Pub. Group. ISBN 978-1933782683.
  • Dardess, John W. (2010). Governing China, 150–1850. Hackett Publishing. ISBN 978-1-60384-311-9.
  • Ebrey, Patricia Buckley (2010).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P. ISBN 978-0521196208.
  • Elleman, Bruce A. Modern Chinese Warfare, 1795-1989 (2001) 363 pp.
  • Fairbank, John King and Goldman, Merle. China: A New History. 2nd ed. (Harvard UP, 2006). 640 pp.
  • Fenby, Jonathan.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 to the Present (3rd ed. 2019) popular history.
  • Gernet, Jac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1996). One-volume survey.
  • Hsu, Cho-yun (2012), China: A New Cultural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12 pp. stress on China's encounters with successive waves of globalization.
  • Hsü, Immanuel.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6th ed. Oxford UP, 1999). Detailed coverage of 1644–1999, in 1136 pp.; stress on diplomacy and politics. 
  • Keay, John. China: A History (2009), 642 pp, popular history pre-1760.
  • Lander, Brian. The King's Harvest: A Political Ecology of China From the First Farmers to the First Empire (Yale UP, 2021. Recent overview of early China.
  • Leung, Edwin Pak-wah.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839–1976 (1992)
  • Leung, Edwin Pak-wah. Political Leaders of Modern China: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2002)
  •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Shaughness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Cambridge UP, 1999). Detailed and Authoritative.
  • Mote, Frederick W. Imperial China, 900–1800 (Harvard UP, 1999), 1,136 pp. Authoritative treatment of the Song, Yuan,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 Perkins, Dorothy. Encyclopedia of China: The Essential Reference to China,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Facts on File, 1999). 662 pp. 
  • Roberts, J. A. G. A Concise History of China. (Harvard U. Press, 1999). 341 pp.
  • Stanford, Edward. Atlas of the Chinese Empire, containing separate maps of the eighteen provinces of China (2nd ed 1917) Legible color maps
  • Schoppa, R. Keith. The Columbia Guide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lumbia U. Press, 2000). 356 pp.
  • Spence, Jonathan D.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1999), 876pp; scholarly survey from 1644 to 1990s 
  • Twitchett, Denis. et a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1978–2021) 17 volumes. Detailed and Authoritative.
  • Wang, Ke-wen, ed.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1998).
  • Westad, Odd Arne. Restless Empire: 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750 (2012)
  • Wright, David Curtis. History of China (2001) 257 pp.
  • Wills, Jr., John E. Mountain of Fame: Portraits in Chinese History (1994) Biographical essays on important fig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