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button

100 - 2023

马来西亚历史



马来西亚是一个现代概念,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然而,当代马来西亚将马来亚和婆罗洲的整个历史,从数千年前的史前时期,视为自己的历史。来自印度中国印度教佛教在早期地区历史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 7 世纪至 13 世纪苏门答腊三佛齐文明统治期间达到顶峰。伊斯兰教早在 10 世纪就首次出现在马来半岛,但直到 15 世纪,该宗教才至少在宫廷精英中牢固扎根,并见证了多个苏丹国的崛起。最突出的是马六甲苏丹国和文莱苏丹国。[1]葡萄牙人是第一个在马来半岛和东南亚建立自己的欧洲殖民国家,于 1511 年占领了马六甲。这一事件导致了柔佛和霹雳等多个苏丹国的建立。17 至 18 世纪期间, 荷兰对马来苏丹国的霸权不断增强,并于 1641 年在柔佛的帮助下占领了马六甲。19世纪, 英国人最终在现在的马来西亚领土上取得了霸权。1824 年的英荷条约定义了英属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后来的印度尼西亚)之间的边界,1909 年的英暹条约定义了英属马来亚和暹罗(后来的泰国)之间的边界。外国影响的第四阶段是中国和印度工人的移民浪潮,以满足马来半岛和婆罗洲殖民经济的需要。[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入侵结束了英国对马来亚的统治。日本帝国被同盟国击败后,马来亚联邦于1946年成立,并于1948年改组为马来亚联邦。在半岛,马来亚共产党(MCP)拿起武器对抗英国,局势紧张到 1948 年至 1960 年宣布紧急状态。对共产主义叛乱采取强有力的军事反应,随后在 1955 年举行华陵会谈,通过与英国的外交谈判,导致马来亚于 1957 年 8 月 31 日独立。[3] 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成立;1965年8月, 新加坡被逐出联邦,成为一个单独的独立国家。[4] 1969年的种族骚乱导致实行紧急统治、议会暂停以及颁布国家原则(Rukun Negara),这是一种促进公民团结的国家哲学。[5] 1971年通过的新经济政策(NEP)旨在消除贫困和重组社会,以消除种族与经济功能的认同。[6]在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总理的领导下,该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经历了一段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时期;[7]之前的经济政策被1991年至2000年的国家发展政策(NDP)所取代。 [8]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该国造成了冲击,几乎导致其货币、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崩溃;然而,他们后来康复了。[9] 2020年初,马来西亚遭遇政治危机。[10]这一时期,随着 COVID-19 大流行引发了政治、健康、社会和经济危机。[11] 2022年大选产生了该国历史上首次悬浮议会[12] ,安瓦尔·易卜拉欣于2022年11月24日成为马来西亚总理。 [13]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2000 BCE Jan 1

马来西亚史前史

Malaysia
一项对亚洲遗传学的研究表明,东亚的原始人类来自东南亚。[14]半岛上的土著群体可分为三个民族:尼格利陀人、塞诺伊人和原始马来人。[15]马来半岛的第一批居民很可能是内格里托人。[16]这些中石器时代的猎人可能是尼格利托人塞芒人的祖先。[17]塞诺伊人似乎是一个复合群体,大约一半的母体线粒体 DNA 谱系可以追溯到塞芒人的祖先,大约一半是后来从印度支那迁徙而来的祖先。学者们认为,他们是早期南亚语系农业学家的后裔,他们在大约 4000 年前将他们的语言和技术带到了半岛南部。他们与土著居民团结一致。[18]原始马来人的起源更加多样化[19] ,由于南岛人的扩张,他们于公元前 1000 年在马来西亚定居。[20]虽然它们与东南亚海域的其他居民有一些联系,但有些人在大约 20,000 年前末次盛冰期前后也有印度支那的祖先。包括现在的马来西亚在内的地区参与了海上翡翠之路。贸易网络从公元前 2000 年到公元 1000 年已经存在了 3000 年。[21]人类学家支持原始马来人起源于今天中国云南的观点。[22]随后是全新世早期穿过马来半岛进入马来群岛的传播。[23]公元前 300 年左右,他们被第二马来人驱赶到内陆,第二马来人是铁器时代或青铜时代的人,部分来自柬埔寨越南的占婆族。后马来人是半岛上第一个使用金属工具的群体,是当今马来西亚马来人的直系祖先,并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17]尽管有着共同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但整个马来群岛的马来人在政治上仍然四分五裂。[24]
100 BCE
印度教和佛教王国ornament
与印度和中国的贸易
©Anonymous
100 BCE Jan 2

与印度和中国的贸易

Bujang Valley Archaeological M
中国印度的贸易关系于公元前一世纪建立。[32]婆罗洲发现了汉朝南下后公元一世纪的中国陶器碎片。[33]在第一个千年的最初几个世纪,马来半岛人民接受了印度教佛教,这对马来西亚人民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34]梵文书写系统早在公元四世纪就已被使用。[35]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曾撰写过有关《金切尔森尼斯》的文章,表明自公元一世纪以来,与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就已经存在。[36]这一时期,沿海城邦的网络覆盖了印度支那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西部。这些沿海城市与中国有着持续的贸易和朝贡关系,同时也与印度商人保持着持续的接触。他们似乎拥有共同的土著文化。渐渐地,群岛西部的统治者采用了印度的文化和政治模式。在巨港(南苏门答腊岛)和邦加岛上发现的三块铭文,以马来语形式和源自帕拉瓦文字的字母书写,证明该群岛在保留其本土语言和社会制度的同时采用了印度模式。这些铭文揭示了三佛齐 (Srivijaya) 的达蓬塔乡 (Dapunta Hyang)(领主)的存在,他领导了一场远征,对抗敌人,并诅咒那些不遵守他的法律的人。马来半岛位于中国与南印度之间的海上贸易路线上,参与了这一贸易。布江谷地处马六甲海峡西北入口,面向孟加拉湾,地理位置优越,一直是中国和南印度商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公元 5 世纪至 14 世纪的贸易陶瓷、雕塑、铭文和纪念碑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
浪卡须卡王国
《梁定期祭像》中的细节,展示了一位来自浪卡素卡的使者,并附有对该王国的描述。梁代绘画的宋代复制品,年代为 526-539 年。 ©Emperor Yuan of Liang
100 Jan 1 - 1400

浪卡须卡王国

Pattani, Thailand
Langkasuka是位于马来半岛的一个古老的马来印度教佛教王国。[25]这个名字起源于梵文;它被认为是“langkha”(“灿烂的土地”)和“sukkha”(“极乐”)的组合。该王国与旧吉打州一样,是马来半岛最早建立的王国之一。该王国的确切位置存在一些争议,但泰国北大年附近雅兰的考古发现表明了一个可能的位置。据推测,该王国建立于公元 1 世纪,也许是公元 80 至 100 年之间。[26]随后,由于公元三世纪初扶南的扩张,它经历了一段衰落时期。公元6世纪,它复兴并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者。巴嘎达塔国王于公元 515 年首次与中国建立关系,并于 523 年、531 年和 568 年进一步派出使节。 [27]到了 8 世纪,它可能已处于崛起的三佛齐帝国的控制之下。[28] 1025年,国王拉金德拉·朱拉一世 (Rajendra Chola I) 的军队在对三佛齐 (Srivijaya) 的战役中袭击了它。12世纪时,浪卡素卡是三佛齐的朝贡国。这个王国的衰落以及它是如何结束的尚不清楚,有几种理论被提出。13世纪末的《八昔年鉴》提到,浪卡须卡于1370年被毁。然而,其他消息来源提到,浪卡须卡一直处于三佛齐帝国的控制和影响之下,直到14世纪被满者伯夷帝国征服。浪卡素卡 (Langkasuka) 很可能被北大年 (Pattani) 征服,因为它在 15 世纪已不复存在。一些历史学家对此提出质疑,并认为 Langkasuka 一直存活到 1470 年代。王国中不属于北大年直接统治的地区被认为在 1474 年与吉打州一起皈依了伊斯兰教[。 29]这个名字可能源自郎卡和阿育王,这位传奇的孔雀印度教武士国王在接受佛教所信奉的理想后最终成为和平主义者,马来地峡的早期印度殖民者以他的荣誉将王国命名为郎卡苏卡。[30]中国历史资料提供了一些关于这个王国的信息,并记录了一位国王薄伽达多向中国宫廷派遣使者。2、3世纪马来王国众多,多达30个,主要以马来半岛东侧为中心。[31] Langkasuka是最早的王国之一。
三佛齐
©Aibodi
600 Jan 1 - 1288

三佛齐

Palembang, Palembang City, Sou
七世纪至十三世纪期间,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佛教三佛齐帝国的统治之下。Prasasti Hujung Langit 遗址位于三佛齐帝国的中心,据信位于苏门答腊岛东部的一个河口,靠近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巨港。在 7 世纪,提到了一个名为 Shilifoshi 的新港口,据信是三佛齐 (Srivijaya) 的中文翻译。六个多世纪以来,三佛齐王公统治着一个海洋帝国,成为该群岛的主要力量。帝国以贸易为基础,当地国王(达图斯或社区领袖)为了共同利益而宣誓效忠领主。[37]在拉贾·拉贾·朱罗一世统治期间,三佛齐与南印度的朱罗帝国关系友好,但在拉贾·朱罗一世统治期间,朱罗帝国入侵了三佛齐城市。[38] 1025年和1026年,冈加国家受到朱罗帝国的拉金德拉朱拉一世的攻击,这位泰米尔皇帝现在被认为已经将哥打格朗宜夷为平地。吉打州(泰米尔语称为卡达兰)于 1025 年遭到朱罗王朝的入侵。第二次入侵是由朱罗王朝的 Virarajendra Chola 领导的,他于 11 世纪末征服了吉打。[39]老乔拉的继任者维拉·拉金德拉·乔拉必须镇压吉打叛乱,推翻其他入侵者。朱罗河的到来削弱了三佛齐的威严,而三佛齐曾对吉打、北大年以及远至利戈尔产生过影响。到 12 世纪末,三佛齐已沦为一个王国,最后一位统治者是 1288 年的塞克鲁蒙女王,她被征服并被推翻。有时, 高棉王国暹罗王国,甚至乔拉斯王国都试图对较小的马来国家施加控制。[40]自12世纪以来,三佛齐的权力随着首都与其附庸之间关系的破裂而衰落。与爪哇人的战争导致其向中国请求援助,与印度各邦的战争也被怀疑。伊斯兰教的传播进一步削弱了佛教大君的权力。亚齐等早期皈依伊斯兰教的地区脱离了三佛齐的控制。到了 13 世纪末,素可泰的暹罗国王已经将马来亚的大部分地区置于他们的统治之下。14世纪,印度满者伯夷帝国占领了该半岛。
满者伯夷帝国
©Aibodi
1293 Jan 1 - 1527

满者伯夷帝国

Mojokerto, East Java, Indonesi
满者伯夷帝国是13世纪末在爪哇东部建立的东南亚爪哇印度教和佛教海洋统治帝国。14 世纪,在哈亚姆·乌鲁克 (Hayam Wuruk) 及其首相加查·马达 (Gajah Mada) 的统治下,它发展成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帝国之一。它达到了权力的顶峰,其影响力从现代印度尼西亚延伸到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岛及其他地区的部分地区。满者伯夷以其海上优势、贸易网络和丰富的文化融合而闻名,其特点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复杂的艺术和建筑。内部争端、继承危机和外部压力引发了帝国在15世纪的衰落。随着地区性伊斯兰势力的崛起,特别是马六甲苏丹国,满者伯夷的影响力开始减弱。帝国的领土控制缩小,主要局限于东爪哇,一些地区宣布独立或改变效忠。
新加坡王国
©HistoryMaps
1299 Jan 1 - 1398

新加坡王国

Singapore
新加坡王国是一个马来印度教- 佛教王国,被认为是在新加坡早期历史期间在其主岛乌戎岛(当时也称为淡马锡)上建立的,从 1299 年到 1396 年至 1398 年之间的某个时间为止[。 41]传统查看标记 C.1299年是桑尼拉乌塔玛(Sang Nila Utama,也称为“Sri Tri Buana”)建立王国的年份,他的父亲是半神人物桑萨普尔巴(Sang Sapurba),据传说是马来世界几位马来君主的祖先。根据《马来年鉴》的记载,这个王国的历史真实性尚不确定,许多历史学家只认为其最后一位统治者帕拉米苏拉(或斯里·依斯干达沙)是历史上得到证实的人物。[42]然而,来自福康宁山和新加坡河附近河岸的考古证据表明,14 世纪存在着繁荣的定居点和贸易港口。[43]该定居点发展于 13 或 14 世纪,从一个小型贸易前哨转变为繁华的国际商业中心,促进了连接马来群岛、印度元朝的贸易网络​​。然而,当时两个地区强国(北部的大城府和南部的满者伯夷)声称拥有该地区的主权。结果,根据《马来年鉴》,该王国坚固的首都至少遭到两次重大外国入侵的袭击,最终于 1398 年被满者伯夷洗劫;根据葡萄牙消息来源,则被暹罗人洗劫。[44]最后一位国王帕里米苏拉于1400年逃往马来半岛西海岸建立马六甲苏丹国。
1300
穆斯林国家的崛起ornament
北大年王国
©Aibodi
1350 Jan 1

北大年王国

Pattani, Thailand
北大年据说建于 1350 年至 1450 年之间,但 1500 年之前的历史尚不清楚。[74]据马来文记载,暹罗王子周斯里旺沙 (Chau Sri Wangsa) 通过征服哥打马里盖 (Kota Mahligai) 建立了北大年 (Patani)。他于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皈依伊斯兰教并获得苏丹艾哈迈德沙阿的头衔。[75] 《Hikayat Merong Mahawangsa》和《Hikayat Patani》证实了大城府、吉打州和北大年府之间的亲属关系概念,指出它们是同一第一王朝的后裔。北大年可能在 15 世纪中叶的某个时候开始伊斯兰化,有消息来源给出的日期是 1470 年,但也有人提出了更早的日期。[74]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来自 Kampong Pasai(可能是住在北大年郊区的一个由来自 Pasai 的商人组成的小社区)的名叫 Sa'id 或 Shafi'uddin 的酋长据说治愈了国王的一种罕见皮肤病。经过多次谈判(以及疾病复发),国王同意皈依伊斯兰教,并采用苏丹伊斯梅尔沙阿(Sultan Ismail Shah)的名字。苏丹的所有官员也同意皈依。然而,有零碎证据表明,一些当地人在此之前已经开始皈依伊斯兰教。北大年附近存在一个散居的八赛族社区,表明当地人与穆斯林有定期接触。还有旅行报告,例如伊本·白图泰的旅行报告,以及早期葡萄牙人的记载,声称北大年甚至在马六甲(15 世纪皈依伊斯兰教)之前就已经建立了穆斯林社区,这表明与其他新兴穆斯林中心有联系的商人是第一批皈依该地区的人。1511 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占领后,随着穆斯林商人寻找替代的贸易港口,北大年变得更加重要。荷兰消息人士称,大多数商人是中国人,但到 1540 年代,有 300 名葡萄牙商人也定居在北大年。[74]
马六甲苏丹国
©Aibodi
1400 Jan 1 - 1528

马六甲苏丹国

Malacca, Malaysia
马六甲苏丹国是一个马来苏丹国,位于现代马来西亚马六甲州。传统的历史论文标志着c.1400 年是新加坡国王帕拉米苏拉 (Parameswara)(也称为依斯干达沙 (Iskandar Shah))建立苏丹国的年份, [45] ,尽管有人提出了更早的建立日期。[46]在15世纪苏丹国权力的鼎盛时期,其首都发展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转运港口之一,领土覆盖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廖内群岛和北部海岸的很大一部分苏门答腊岛,今印度尼西亚境内。[47]作为一个繁华的国际贸易港口,马六甲成为伊斯兰教学习和传播的中心,并鼓励马来语言、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它预示着群岛上马来苏丹国的黄金时代,古典马来语成为东南亚沿海地区的通用语言,爪夷文成为文化、宗教和知识交流的主要媒介。正是通过这些知识、精神和文化的发展,马六甲时代见证了马来人身份的建立、 [48]该地区的马来化以及随后“Alam Melayu”的形成。[49]1511年,马六甲首都落入葡萄牙帝国手中,迫使末代苏丹马哈茂德沙阿(Mahmud Shah,1488-1511年在位)向南撤退,他的后代在那里建立了新的统治王朝柔佛和霹雳。苏丹国的政治和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存在。几个世纪以来,马六甲一直被视为马来穆斯林文明的典范。它建立的贸易、外交和治理体系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并引入了诸如“daulat”(一种独特的马来主权概念)等概念,这些概念继续塑造着当代对马来王权的理解。[50]
文莱苏丹国 (1368–1888)
©Aibodi
1408 Jan 1 - 1888

文莱苏丹国 (1368–1888)

Brunei
文莱苏丹国位于婆罗洲北海岸,在 15 世纪成为重要的马来苏丹国。在马六甲[58]落入葡萄牙人手中后,它扩大了领土,一度将其影响力扩展到菲律宾和沿海婆罗洲的部分地区。文莱最初的统治者是穆斯林,苏丹国的发展归功于其战略贸易位置和海上实力。然而,文莱面临地区大国的挑战,并遭遇内部继承纠纷。早期文莱的历史记录很少,其早期历史大部分来自中国。中国编年史提到了文莱的贸易和领土影响,并指出其与爪哇满者伯夷帝国的联系。14世纪,文莱经历了爪哇人的统治,但满者伯夷衰落后,文莱扩大了领土。它控制着婆罗洲西北部地区、棉兰老岛部分地区和苏禄群岛。到了 16 世纪,文莱帝国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实体,首都加固,其影响力波及附近的马来苏丹国。尽管文莱早期很突出,但由于内部王室冲突、欧洲殖民扩张以及邻国苏禄苏丹国的挑战,文莱在 17 世纪开始衰落[59] 。到 19 世纪,文莱已被西方列强夺去大量领土,并面临内部威胁。为了维护其主权,苏丹哈希姆·贾里鲁·阿拉姆·阿卡马丁寻求英国的保护,导致文莱于1888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这种保护国地位一直持续到1984年文莱获得独立。
彭亨苏丹国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470 Jan 1 - 1623

彭亨苏丹国

Pekan, Pahang, Malaysia
彭亨苏丹国,也称为旧彭亨苏丹国,与现代彭亨苏丹国相对,是15世纪在马来半岛东部建立的马来穆斯林国家。在其影响力的鼎盛时期,苏丹国是东南亚历史上的重要势力,控制着整个彭亨盆地,北部与北大年苏丹国接壤,南部与柔佛苏丹国相邻。向西,它还将管辖范围扩大到现代雪兰莪州和森美兰州的部分地区。[60]这个苏丹国的起源是马六甲的附庸,其第一位苏丹是马六甲王子穆罕默德沙阿,他本人是彭亨州前最后一位统治者德瓦苏拉的孙子。[61]多年来,彭亨逐渐独立于马六甲的控制,甚至一度成为马六甲的竞争对手[62] ,直到马六甲于 1511 年灭亡。在此期间,彭亨积极参与摆脱半岛的企图各种外国帝国主义列强;葡萄牙荷兰和亚齐。[63]经过17世纪初的一段亚齐袭击后,彭亨与柔佛州马六甲的继承者合并,当时其第14任苏丹阿都加里尔沙阿三世也加冕为柔佛州第7任苏丹。[64]在与柔佛合并一段时间后,最终于 19 世纪末由本达哈拉王朝恢复为现代主权苏丹国。[65]
吉打苏丹国
吉打苏丹国。 ©HistoryMaps
1474 Jan 1 - 1821

吉打苏丹国

Kedah, Malaysia
根据《Hikayat Merong Mahawangsa》(也称为《吉打年鉴》)中的记载,当国王 Phra Ong Mahawangsa 皈依伊斯兰教并采用苏丹 Mudzafar Shah 之名时,吉打苏丹国成立。At-Tarikh Salasilah Negeri Kedah 描述了从公元 1136 年开始皈依伊斯兰教。然而,历史学家理查德·温斯特 (Richard Winstedt) 引用亚齐的记载,给出吉打统治者皈依伊斯兰教的年份为 1474 年。这个较晚的日期与《马来年鉴》中的记载相符,其中描述了吉打州的一位王侯在其最后一位苏丹统治期间访问马六甲,寻求标志着马来穆斯林统治者主权的皇家乐队的荣誉。吉打州的请求是为了回应马六甲的附庸,可能是因为担心大城府的侵略。[76]第一艘英国船只于1592年抵达吉打[。 77] 1770年,弗朗西斯·莱特奉英国东印度公司(BEIC)的指示,从吉打夺取槟城。他通过向苏丹穆罕默德吉瓦再纳尔阿迪林二世保证他的军队将保护吉打州免受暹罗的入侵来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回报,苏丹同意将槟城移交给英国人。
Play button
1511 Aug 15

占领马六甲

Malacca, Malaysia
1511年, 葡萄牙人葡属印度总督阿方索·德·阿尔伯克基的领导下,力图夺取战略港口城市马六甲,马六甲控制着中印海上贸易的要害马六甲海峡。阿尔伯克基的使命是双重的:执行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计划,超越卡斯蒂利亚人到达远东,并通过控制霍尔木兹、果阿、亚丁和马六甲等关键点,为葡萄牙在印度洋的统治奠定坚实的基础。他们于 7 月 1 日抵达马六甲后,阿尔伯克基试图与苏丹马哈茂德沙阿进行谈判,以安全返回葡萄牙囚犯,并要求各种赔偿。然而,苏丹的回避导致了葡萄牙人的轰炸和随后的攻击。尽管该城的防御在数量上占优势并拥有各种火炮,但在两次大规模进攻中都被葡萄牙军队压垮了。他们迅速占领城内要害,面对战象,击退反攻。与该市各个商人群体,特别是中国商人的成功谈判进一步巩固了葡萄牙的地位。[51]到八月,经过激烈的巷战和战略演习,葡萄牙人有效地控制了马六甲。从城里掠夺的战利品数量巨大,士兵和队长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尽管苏丹撤退并希望葡萄牙人在掠夺后离开,但葡萄牙人有更永久的计划。为此,他下令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建造一座堡垒,这座堡垒后来被称为爱化摩沙城堡,因为其要塞异常高,超过 59 英尺(18 m)高。占领马六甲标志着一次重大的领土征服,扩大了葡萄牙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确保了他们对一条重要贸易路线的控制。马六甲最后一位苏丹阿拉丁里亚雅沙二世的儿子逃到半岛南端,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国家,即 1528 年的柔佛苏丹国。另一个儿子在北部建立了霹雳苏丹国。葡萄牙的影响力很大,他们积极试图使马六甲人民皈依天主教[52]
霹雳州苏丹国
©Aibodi
1528 Jan 1

霹雳州苏丹国

Perak, Malaysia
霹雳苏丹国于 16 世纪初由马六甲第八代苏丹马哈茂德沙的长子穆扎法尔沙一世在霹雳河畔建立。1511 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占领后,穆扎法尔沙 (Muzaffar Shah) 在苏门答腊岛的西亚克 (Siak) 寻求庇护,然后在霹雳州登基。他建立霹雳州苏丹国是在包括敦萨班在内的当地领导人的推动下建立的。在新苏丹国的领导下,霹雳州的政府借鉴了民主马六甲实行的封建制度,变得更加有组织。随着 16 世纪的发展,霹雳州成为锡矿石的重要来源,吸引了地区和国际贸易商。然而,苏丹国的崛起引起了强大的亚齐苏丹国的注意,导致了一段时期的紧张和互动。整个 1570 年代,亚齐持续骚扰马来半岛部分地区。到了 1570 年代末,当霹雳州苏丹曼苏尔沙阿一世神秘失踪时,亚齐的影响力变得显而易见,引发了关于他被亚齐军队绑架的猜测。这导致苏丹的家人被俘虏到苏门答腊岛。结果,当一位亚齐王子以苏丹艾哈迈德·达祖丁沙阿的身份登上霹雳州王位时,霹雳州曾短暂受到亚齐的统治。然而,尽管受到亚齐的影响,霹雳州仍然保持自治,抵抗亚齐人和暹罗人的控制。随着 17 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 (VOC) 的到来,亚齐对霹雳州的控制开始减弱。亚齐和东印度公司争夺霹雳州利润丰厚的锡贸易的控制权。1653 年,他们达成妥协,签署了一项条约,授予荷兰对霹雳州锡矿的专有权。到了 17 世纪末,随着柔佛苏丹国的衰落,霹雳州成为马六甲血统的最后继承人,但它面临着内部冲突,包括 18 世纪因锡收入而发生的长达 40 年的内战。这场骚乱最终于 1747 年与荷兰签订条约,承认荷兰对锡贸易的垄断。
柔佛苏丹国
葡萄牙 vs 柔佛苏丹国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28 Jan 1

柔佛苏丹国

Johor, Malaysia
1511年,马六甲落入葡萄牙人之手,苏丹马哈茂德沙被迫逃离马六甲。苏丹多次尝试夺回首都,但都没有结果。葡萄牙人进行报复并迫使苏丹逃往彭亨。后来,苏丹航行到民丹岛并在那里建立了新首都。基地建立后,苏丹集结了混乱的马来军队,并组织了多次攻击和封锁葡萄牙阵地。柔佛苏丹国位于柔佛州双溪泰勒尔的北干大,由拉贾·阿里·伊卜尼·苏丹·马哈茂德·马六甲,即苏丹阿劳丁里亚亚沙二世(1528-1564 年)于 1528 年建立。 [53]尽管苏丹阿劳丁里亚亚沙阿及其继任者他们必须应对葡萄牙人在马六甲和亚齐人在苏门答腊岛的进攻,并设法维持对柔佛苏丹国的控制。对马六甲的频繁袭击给葡萄牙人带来了严重的困难,这有助于说服葡萄牙人消灭流亡苏丹的军队。葡萄牙人曾多次尝试镇压马来人,但直到 1526 年,葡萄牙人才最终将民丹岛夷为平地。苏丹随后撤退到苏门答腊岛的金宝,并于两年后去世。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名叫穆扎法尔沙阿和阿劳丁·里亚亚特沙阿二世。[53]穆扎法尔沙阿继续建立霹雳州,而阿劳丁里亚亚特沙阿则成为柔佛州的第一任苏丹。[53]
1528 Jan 1 - 1615

三角战争

Johor, Malaysia
新苏丹在柔佛河畔建立了新首都,并从那里继续骚扰北部的葡萄牙人。他始终与他在霹雳州的兄弟和彭亨苏丹一起努力夺回马六甲,此时马六甲已受到爱化摩沙堡的保护。大约在同一时期,在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苏丹国开始对马六甲海峡产生重大影响。随着马六甲落入基督徒手中,穆斯林商人经常跳过马六甲,转而前往亚齐或柔佛州首府柔佛喇嘛(哥打巴都)。因此,马六甲和亚齐成为直接竞争对手。由于葡萄牙与柔佛频繁交锋,亚齐对双方发动多次袭击,以加强对海峡的控制。亚齐的崛起和扩张鼓励葡萄牙人和柔佛签署休战协议,将注意力转移到亚齐。然而,休战是短暂的,随着亚齐的严重削弱,柔佛和葡萄牙人再次将对方纳入眼中。在苏丹依斯干达穆达统治期间,亚齐于1613年和1615年再次袭击柔佛[。 54]
北大年的黄金时代
绿王. ©Legend of the Tsunami Warrior (2010)
1584 Jan 1 - 1688

北大年的黄金时代

Pattani, Thailand
由于缺乏男性继承人,绿皇后 Raja Hijau 于 1584 年登上北大年王位。她承认暹罗的权威并采用了“peracau”的称号。在她持续 32 年的统治下,北大年繁荣发展,成为文化中心和著名的贸易中心。中国、马来、暹罗、葡萄牙、日本、荷兰和英国商人经常光顾北大年,为其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尤其是中国商人,在北大年作为贸易中心的崛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欧洲商人将北大年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Raja Hijau 统治后,北大年由一系列女王统治,包括 Raja Biru(蓝色女王)、Raja Ungu(紫色女王)和 Raja Kuning(黄色女王)。Raja Biru将吉兰丹苏丹国并入北大年,而Raja Ungu则结盟抵抗暹罗的统治,导致与暹罗的冲突。Raja Kuning 的统治标志着北大年权力和影响力的衰落。她寻求与暹罗和解,但她的统治以政治不稳定和贸易下降为标志。到了 17 世纪中叶,北大年皇后的权力已经衰落,政治混乱困扰着该地区。据称,拉惹古宁于 1651 年被吉兰丹拉惹废黜,在北大年开创了吉兰丹王朝。该地区面临叛乱和入侵,尤其是来自大城府的叛乱和入侵。到了 17 世纪末,政治动荡和无法无天的状况阻碍了外国商人与北大年的贸易,导致了中国文献中所描述的北大年的衰落。
1599 Jan 1 - 1641

砂拉越苏丹国

Sarawak, Malaysia
砂拉越苏丹国是在文莱帝国内部继承纠纷后成立的。文莱苏丹穆罕默德·哈桑去世后,他的长子阿卜杜勒·贾里鲁·阿克巴加冕为苏丹。然而,另一位王子彭吉兰·穆达·登加(Pengiran Muda Tengah)对阿卜杜勒·贾利鲁的即位提出质疑,认为根据他的出生时间相对于他们父亲的统治,他对王位的继承权更高。为了解决这一争论,阿都贾里鲁阿克巴任命彭吉兰穆达登加为边境领土砂拉越苏丹。在来自婆罗洲各个部落的士兵和文莱贵族的陪同下,彭吉兰·穆达登加在砂拉越建立了一个新王国。他在山都望的双溪贝迪设立了行政首都,并建立了治理体系后,采用了苏丹易卜拉欣·阿里·奥马尔·沙的称号。砂拉越苏丹国的建立标志着该地区独立于文莱帝国中部的新时代的开始。
马六甲围城战 (1641)
荷兰东印度公司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40 Aug 3 - 1641 Jan 14

马六甲围城战 (1641)

Malacca, Malaysia
荷兰东印度公司多次试图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对东印度群岛的控制权,特别是马六甲。从 1606 年到 1627 年,荷兰人进行了几次失败的尝试,其中科内利斯·马特利夫 (Cornelis Matelief) 和彼得·威廉姆斯·韦尔霍夫 (Pieter Willemsz Verhoeff) 领导的围攻失败了。到 1639 年,荷兰人在巴达维亚集结了相当大的军队,并与亚齐和柔佛等当地统治者结成联盟。由于锡兰的冲突以及亚齐和柔佛之间的紧张局势,计划前往马六甲的探险活动面临延误。尽管遭遇挫折,但到了 1640 年 5 月,他们还是决定占领马六甲,在前任指挥官科内利斯·西蒙兹·范德维尔去世后,军士长阿德里安·安东尼斯 (Adriaen Antonisz) 率领远征军。对马六甲的围攻始于 1640 年 8 月 3 日,当时荷兰人和他们的盟友在戒备森严的葡萄牙城堡附近登陆。尽管要塞设有 32 英尺高的城墙和一百多门大炮,但荷兰人和他们的盟友仍成功击退了葡萄牙人,建立了阵地并维持了围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荷兰人面临着包括阿德里安·安东尼斯、雅各布·库珀和彼得·范登布鲁克在内的几名指挥官死亡等挑战。然而,他们的决心依然坚定,1641 年 1 月 14 日,在军士长约翰内斯·拉莫蒂斯 (Johannes Lamotius) 的领导下,他们成功占领了城堡。荷兰人报告称损失了近千名士兵,而葡萄牙人则声称伤亡人数要多得多。围困结束后,荷兰人控制了马六甲,但他们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他们的主要殖民地巴达维亚。被俘的葡萄牙囚犯因在东印度群岛的影响力减弱而感到失望和恐惧。虽然一些富裕的葡萄牙人被允许带着他们的资产离开,但有关荷兰人背叛并杀害葡萄牙总督的谣言被他因病自然死亡的报道揭穿了。反对将柔佛纳入入侵的亚齐苏丹依斯干达塔尼在一月份神秘死亡。尽管柔佛在征服中发挥了作用,但他们并没有寻求在马六甲担任行政职务,从而将其置于荷兰人的控制之下。后来根据 1824 年英荷条约,这座城市被卖给英国,以换取英国的明古连。
荷兰马六甲
荷兰马六甲,约。1665 ©Johannes Vingboons
1641 Jan 1 - 1825

荷兰马六甲

Malacca, Malaysia
荷兰马六甲(1641-1825)是马六甲受外国控制的最长时期。拿破仑战争(1795-1815 年)期间, 荷兰人统治了近 183 年,期间英国间歇性占领。由于荷兰人和柔佛苏丹国于 1606 年达成谅解,这一时期相对和平,几乎没有受到马来苏丹国的严重干扰。这一时期也标志着马六甲重要性的下降。荷兰人更喜欢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作为他们在该地区的经济和行政中心,他们在马六甲的控制是为了防止这座城市被其他欧洲列强夺走,以及随之而来的竞争。因此,在17世纪,随着马六甲不再是一个重要的港口,柔佛苏丹国由于其港口的开放以及与荷兰人的联盟而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地方力量。
柔佛占碑战争
©Aibodi
1666 Jan 1 - 1679

柔佛占碑战争

Kota Tinggi, Johor, Malaysia
随着 1641 年葡萄牙人马六甲的陷落以及亚齐因荷兰人的势力日益强大而衰落,柔佛在苏丹阿卜杜勒·贾里勒沙三世(1623-1677 年)统治期间开始重建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强国地位。 )。[55]其影响力延伸至彭亨、双溪乌戎、马六甲、巴生和廖内群岛。[56]在三角战争期间,占碑也成为苏门答腊岛的地区经济和政治强国。最初,柔佛和占碑曾试图结盟,并承诺将继承人 Raja Muda 与占碑 Pengeran 的女儿联姻。然而,拉贾·穆达(Raja Muda)却娶了拉克萨马纳·阿卜杜勒·贾米尔(Laksamana Abdul Jamil)的女儿为妻,而拉克萨马纳·阿卜杜勒·贾米尔(Laksamana Abdul Jamil)担心这种联盟会削弱权力,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拉贾·穆达(Raja Muda)。[57]联盟因此破裂,柔佛和苏门答腊之间从1666年开始爆发了长达13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对柔佛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柔佛首府峇都沙瓦于1673年被占碑洗劫。苏丹逃脱了。到彭亨州并于四年后去世。他的继任者苏丹易卜拉欣(Sultan Ibrahim,1677-1685 年)随后在布吉斯人的帮助下击败占碑。[56]柔佛最终在1679年获胜,但也因布吉斯人拒绝回家而处于弱势地位,而苏门答腊岛的米南加保人也开始发挥他们的影响力。[57]
柔佛黄金时代
©Enoch
1680 Jan 1

柔佛黄金时代

Johor, Malaysia
17世纪,随着马六甲不再是重要港口,柔佛成为地区的主导力量。荷兰人在马六甲的政策驱使商人前往柔佛控制的廖内港口。那里的贸易量远远超过了马六甲。东印度公司对此并不满意,但仍继续维持联盟,因为柔佛州的稳定对该地区的贸易非常重要。苏丹提供了商人所需的一切便利。在柔佛精英的庇护下,商人受到保护并繁荣发展。[66]凭借种类繁多的商品和优惠的价格,廖内省蓬勃发展。来自柬埔寨暹罗越南以及马来群岛各地的船只前来进行贸易。布吉斯船只使廖内成为香料中心。在中国发现的物品,例如布料和鸦片,与当地采购的海洋和林产品、锡、胡椒和当地种植的甘比尔进行交易。关税低,货物可以轻松卸货或储存。贸易商发现他们不需要提供信贷,因为生意很好。[67]与之前的马六甲一样,廖内也是伊斯兰研究和教学的中心。来自印度次大陆和阿拉伯等穆斯林中心地带的许多正统学者被安置在特殊的宗教旅馆中,而苏菲派的信徒则可以寻求加入在廖内蓬勃发展的众多塔里卡(苏菲兄弟会)之一。[68]在许多方面,廖内省成功地夺回了马六甲昔日的一些辉煌。两者都因贸易而繁荣,但有一个重大区别:马六甲也因其领土征服而伟大。
1760 Jan 1 - 1784

武吉士在柔佛州占据主导地位

Johor, Malaysia
马六甲王朝的最后一位苏丹苏丹马哈茂德沙阿二世以其古怪的行为而闻名,在本德哈拉·哈比卜去世和随后本达哈拉·阿卜杜勒·加利勒上任后,这种行为基本上没有得到控制。这种行为最终导致苏丹以轻微违法行为下令处决一名贵族怀孕的妻子。作为报复,苏丹被愤愤不平的贵族杀害,王位于 1699 年空缺。苏丹的顾问 Orang Kayas 求助于麻坡的天猛公拉惹 (Sa Akar DiRaja),他建议本达哈拉·阿卜杜勒·贾里勒 (Bendahara Abdul Jalil) 继承王位。然而,继任者遭​​到了一些不满,特别是来自原住民的不满。在这段不稳定时期,柔佛州的两个主导群体——布吉斯人和米南加保人——看到了行使权力的机会。米南加保介绍了自称是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遗腹子的王子 Raja Kecil。凭借财富和权力的承诺,布吉斯人最初支持拉贾·科西尔 (Raja Kecil)。然而,Raja Kecil却背叛了他们,未经他们的同意,加冕为柔佛苏丹,导致前任苏丹阿都加里勒四世出逃并最终被暗杀。作为报复,布吉斯人与苏丹阿卜杜勒·贾利勒四世的儿子拉惹·苏莱曼 (Raja Sulaiman) 联手,导致拉惹·克西尔 (Raja Kecil) 于 1722 年被废黜。拉惹·苏莱曼继任苏丹后,他深受布吉斯人的影响,而布吉斯人实际上统治着柔佛州。在 18 世纪中叶苏丹苏莱曼巴德鲁阿南沙 (Sultan Sulaiman Badrul Alam Shah) 统治期间,布吉斯人对柔佛州的行政管理施加了重大控制。他们的影响力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到了 1760 年,各个布吉斯家族已经与柔佛皇室血统通婚,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统治地位。在他们的领导下,柔佛州在中国商人融入的推动下经历了经济增长。然而到了18世纪末,天猛公派的恩高慕达开始夺回权力,在天猛公阿都拉曼及其子孙的领导下,为苏丹国未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766 Jan 1

雪兰莪苏丹国

Selangor, Malaysia
雪兰莪苏丹的血统可以追溯到布吉斯王朝,该王朝起源于现今苏拉威西岛卢乌的统治者。这个王朝在 18 世纪柔佛-廖内苏丹国的争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站在柔佛州的苏莱曼·巴德鲁·阿南沙一边对抗马六甲血统的拉惹·克奇尔。由于这种效忠,柔佛-廖内省的本达哈拉统治者将包括雪兰莪州在内的多个领土的控制权授予布吉斯贵族。Daeng Chelak 是一位著名的武吉士战士,他与苏莱曼的妹妹结婚,并看到他的儿子拉惹鲁穆 (Raja Lumu) 于 1743 年被承认为雪兰莪严端 (Yamtuan Selangor),并于 1766 年被任命为雪兰莪第一位苏丹苏丹萨勒胡丁沙 (Sultan Salehuddin Shah)。拉惹鲁慕的统治标志着巩固雪兰莪脱离柔佛帝国独立的努力。他向霹雳州苏丹马哈茂德沙阿的承认请求最终于 1766 年登基为雪兰莪苏丹萨勒胡丁沙。他的统治随着 1778 年的去世而结束,他的儿子拉惹易卜拉欣马胡姆萨利赫 (Raja Ibrahim Marhum Saleh) 成为苏丹易卜拉欣沙阿。苏丹易卜拉欣面临挑战,包括荷兰短暂占领瓜拉雪兰莪,但在彭亨苏丹国的帮助下成功收复了它。在他任职期间,由于财务分歧,与霹雳苏丹国的关系恶化。苏丹易卜拉欣的继任者苏丹穆罕默德沙阿随后的统治以内部权力斗争为标志,导致雪兰莪州分为五个领土。然而,随着安邦锡矿的兴起,他的统治也见证了经济的增长。1857 年苏丹穆罕默德去世后没有指定继承人,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重大的继承纠纷。最终,他的侄子拉惹阿都沙末拉惹阿都拉登上王位,成为苏丹阿都沙末,并在随后的几年将巴生和冷岳的权力委托给他的女婿。
槟城成立
东印度公司军队 1750–1850 ©Osprey Publishing
1786 Aug 11

槟城成立

Penang, Malaysia
1592 年 6 月,第一艘英国船只抵达槟城。这艘船名为“爱德华·博纳冒险号” (Edward Bonadventure),船长为詹姆斯·兰卡斯特 (James Lancaster)。[69]然而,直到18世纪英国才在岛上建立了永久存在。1770年代,弗朗西斯·莱特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指示,在马来半岛建立贸易关系。[70]光随后登陆吉打州,当时吉打州是暹罗的附庸国。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命令莱特从吉打州获得该岛。[70]莱特与苏丹阿卜杜拉·穆卡拉姆·沙阿就将该岛割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以换取英国军事援助进行谈判。[70]在莱特和苏丹之间的协议获得批准后,莱特和他的随从航行到槟城岛,并于 1786 年 7 月 17 日抵达[71]并于 8 月 11 日正式占领该岛。[70]苏丹阿卜杜拉并不知道,莱特的行为未经其印度上级的授权或同意。[72]当莱特违背了军事保护的承诺时,吉打苏丹于 1791 年发起了夺回该岛的企图;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击败了吉打军队。[70]苏丹求和,同意每年向苏丹支付6000西班牙元。[73]
1821 Nov 1

暹罗入侵吉打

Kedah, Malaysia
1821年暹罗入侵吉打是暹罗王国针对位于今天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吉打苏丹国发起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历史上,吉打州曾受到暹罗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城府时期。然而,1767年大城府陷落后,这种情况暂时发生了变化。1786 年, 英国从吉打州苏丹手中获得了槟城岛的租约,以换取军事支持,情况再次发生变化。到了 1820 年,有报道称吉打州苏丹正在与缅甸结盟对抗暹罗,紧张局势升级。这导致暹罗国王拉玛二世于 1821 年下令入侵吉打。暹罗对吉打的战役是战略性地执行的。暹罗人最初不确定吉打州的真实意图,于是在拍耶那空诺伊指挥下集结了一支重要舰队,通过佯装攻击其他地点来掩饰他们的真实意图。当他们到达亚罗士打时,吉打汉军队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入侵,感到措手不及。一场迅速而果断的袭击导致吉打汉的关键人物被抓获,而苏丹则设法逃到英国控制的槟城。随后,暹罗对吉打实行直接统治,任命暹罗人员担任关键职务,并在一段时间内有效地结束了苏丹国的存在。入侵的影响具有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英国人担心暹罗人距离其领土如此之近,因此进行了外交谈判,最终于 1826 年签订了《伯尼条约》。该条约承认暹罗人对吉打的影响力,但也设定了某些条件以确保英国的利益。尽管有该条约,但吉打州仍然存在对暹罗统治的抵抗。直到 1838 年湄南河内府去世后,马来人的统治才得以恢复,苏丹艾哈迈德·达祖丁 (Sultan Ahmad Tajuddin) 最终于 1842 年重新夺回王位,尽管是在暹罗的监督之下。
1824 Mar 17

1824 年英荷条约

London, UK
《1824 年英荷条约》是英国荷兰于 1824 年 3 月 17 日签署的一项协议,旨在解决《1814 年英荷条约》中的争端。该条约旨在解决因英国建立新加坡而产生的紧张局势1819 年,荷兰人宣称拥有柔佛苏丹国。谈判于 1820 年开始,最初围绕无争议问题展开。然而,到了 1823 年,讨论转向在东南亚建立明确的势力范围。荷兰人认识到新加坡的发展,通过谈判交换领土,英国割让明古连,荷兰割让马六甲。1824 年,两国批准了该条约。该条约的条款很全面,确保了两国臣民在英属印度、锡兰以及现代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领土上的贸易权利。它还涵盖了打击海盗的规定、不与东部国家签订排他性条约的规定,以及为在东印度群岛设立新办事处制定的指导方针。进行了具体的领土交换:荷兰割让了他们在印度次大陆的据点以及马六甲的城市和堡垒,而英国则割让了明古连的马尔堡堡垒及其在苏门答腊岛的属地。两国还撤回了对对方占领特定岛屿的反对意见。1824 年英荷条约的影响是持久的。它划定了两个领土:英国统治下的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这些领土后来演变成现代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该条约在塑造这些国家之间的边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殖民影响导致马来语分化为马来西亚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变体。该条约还标志着英国在该地区政策的转变,强调自由贸易和个体商人对领土和势力范围的影响力,为新加坡崛起为著名自由港铺平了道路。
1826
殖民时代ornament
英属马来亚
英属马来亚 ©Anonymous
1826 Jan 2 - 1957

英属马来亚

Singapore
“英属马来亚”一词粗略地描述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岛上的一组国家,这些国家在 18 世纪末至 20 世纪中叶期间受英国霸权或控制。与不包括印度王子国家的“英属印度”一词不同,英属马来亚经常被用来指联邦和非联邦马来国家,这些国家是英国的保护国,有自己的地方统治者,以及海峡殖民地,这些国家是英国的保护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东印度公司控制后,处于英国王室的主权和直接统治之下。在 1946 年马来亚联邦成立之前,除了战后时期由英国军官担任马来亚临时行政长官之外,这些领土并未置于单一统一的行政管理之下。相反,英属马来亚由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邦和马来联邦邦组成。在英国霸权统治下,马来亚是帝国最赚钱的领土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和后来的橡胶生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以新加坡为一个整体统治马来亚的一部分。[78]马来亚联邦不受欢迎,于1948年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马来亚联邦,后者于1957年8月31日完全独立。1963年9月16日,该联邦与北婆罗洲(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一起成立,组成了更大的马来西亚联邦。[79]
吉隆坡成立
吉隆坡全景的一部分 c.1884 年。左边是政府大厦大草坪。在瑞天咸 (Swettenham) 1884 年颁布法规要求建筑物使用砖块和瓦片之前,这些建筑物都是用木材和 ATAP 建造的。 ©G.R.Lambert & Co.
1857 Jan 1

吉隆坡成立

Kuala Lumpur, Malaysia
吉隆坡原本是一个小村庄,由于锡矿开采业的蓬勃发展而于 19 世纪中叶建立。该地区吸引了在雪兰莪河周围开矿的中国矿工,以及在乌鲁巴生地区扎根的苏门答腊人。小镇在旧市场广场周围初具规模,道路延伸至各个矿区。1857 年左右,吉隆坡成为一个重要城镇,当时 Raja Abdullah bin Raja Jaafar 和他的兄弟在马六甲华商的资助下,雇用中国矿工开设新的锡矿。这些矿井成为该镇的命脉,成为锡的收集和散布点。早年,吉隆坡面临着多项挑战。木制和“atap”(棕榈叶茅草)建筑很容易着火,而且由于其地理位置,该镇经常受到疾病和洪水的困扰。此外,该镇卷入了雪兰莪内战,各派争夺对丰富的锡矿的控制权。像吉隆坡第三任华人甲必丹叶亚来这样的重要人物,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叶先生的领导以及他与包括弗兰克·瑞腾汉 (Frank Swettenham) 在内的英国官员的联盟,为该镇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英国殖民影响对于塑造吉隆坡的现代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英国居民 Frank Swettenham 的领导下,该镇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建筑物被强制使用砖瓦来防火,街道被拓宽,卫生条件得到改善。1886 年吉隆坡和巴生之间修建的铁路线进一步促进了该镇的发展,人口从 1884 年的 4,500 人猛增到 1890 年的 20,000 人。到 1896 年,吉隆坡的地位日益提高,被选为该镇的首都。新成立的马来联邦。
英属马来亚从矿山到种植园
橡胶种植园里的印度劳工。 ©Anonymous
1877 Jan 1

英属马来亚从矿山到种植园

Malaysia
英国对马来亚的殖民统治主要是受经济利益驱动,该地区丰富的锡矿和金矿最初引起了殖民者的注意。然而,1877 年从巴西引入橡胶植物标志着马来亚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变。橡胶迅速成为马来亚的主要出口产品,满足了欧洲工业不断增长的需求。蓬勃发展的橡胶工业以及木薯和咖啡等其他种植园作物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了满足这一劳动力需求,英国人从其在印度建立较久的殖民地引进了人们,其中主要是来自南印度的泰米尔语人士,作为契约劳工在这些种植园工作。与此同时,采矿业及相关产业吸引了大量华人移民。结果, 新加坡、槟城、怡保和吉隆坡等城市地区很快就以华人为主。劳动力移民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中国和印度移民工人经常面临承包商的严厉对待,并且容易生病。许多中国工人发现自己因鸦片和赌博等成瘾而债务不断增加,而印度工人的债务因饮酒而增加。这些成瘾不仅使工人更长时间地遵守劳动合同,而且还成为英国殖民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然而,并非所有华人移民都是劳工。有些人与互助协会网络有联系,在这片新土地上蓬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叶亚来在 1890 年代被称为吉隆坡的中国甲必丹,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拥有一系列企业,并在塑造马来亚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企业经常与伦敦公司合作,主导了马来亚经济,他们甚至向马来苏丹提供财政支持,从而获得了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英国统治下的大规模劳工移民和经济转型对马来亚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传统的马来社会面临政治自治权丧失的困境,虽然苏丹失去了一些传统威望,但他们仍然受到马来群众的高度尊敬。中国移民建立了永久社区,建造学校和寺庙,同时最初与当地马来妇女结婚,形成了华人-马来亚或“巴巴”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从中国引进新娘,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影响力。英国政府旨在控制马来人教育并灌输殖民种族和阶级意识形态,专门为马来人设立了机构。尽管官方立场认为马来亚属于马来人,但多种族、经济相互联系的马来亚的现实开始形成,导致了对英国统治的抵抗。
1909 Jan 1

1909 年英暹条约

Bangkok, Thailand
1909 年英国暹罗王国签署的《英暹条约》确立了现代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边界。泰国保留了对北大年、那拉提瓦和也拉等地区的控制,但将吉打、吉兰丹、玻璃市和登嘉楼的主权割让给英国,这些地区后来成为不联邦马来国家的一部分。从历史上看,从拉玛一世开始,暹罗的君主往往通过与外国列强签订条约和让步来战略性地维护国家的独立。《伯尼条约》和《鲍灵条约》等重要条约标志着暹罗与英国的互动,确保了贸易特权并确认了领土权利,同时像朱拉隆功这样的现代化统治者也进行了改革,以实现国家的集权化和现代化。
日本占领马来亚
©Anonymous
1942 Feb 15 - 1945 Sep 2

日本占领马来亚

Malaysia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让马来亚的英国人完全措手不及。20 世纪 30 年代,他们预见到日本海军力量的威胁日益增加,因此在新加坡建立了一个大型海军基地,但从未预料到日本会从北方入侵马来亚。英国在远东地区几乎没有空中能力。因此,日本人能够从法属印度支那的基地发动攻击而不受惩罚,尽管遭到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军队的抵抗,他们还是在两个月内占领了马来亚。没有陆地防御、没有空中掩护、也没有供水的新加坡于 1942 年 2 月被迫投降。英属北婆罗洲和文莱也被占领。日本殖民政府从泛亚洲的角度看待马来人,培育了有限形式的马来民族主义。马来民族主义者 Kesatuan Melayu Muda 是“马来拉雅”的倡导者,他与日本合作,其基础是日本将统一荷属东印度群岛、马来亚和婆罗洲并给予它们独立。[80]然而,占领者将华人视为敌国外国人,并以极大的严厉对待他们:在所谓的“肃清”期间,马来亚和新加坡有多达八万名华人被杀害。在马来亚共产党(MCP)的领导下,华人成为马来亚人民抗日军(MPAJA)的骨干。在英国的帮助下,爱国人民运动成为亚洲被占领国家最有效的抵抗力量。尽管日本人声称他们支持马来民族主义,但他们允许其盟友泰国重新吞并 1909 年移交给英属马来亚的北方四个州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登嘉楼州,从而冒犯了马来民族主义。出口市场很快造成大规模失业,影响到所有种族,并使日本人越来越不受欢迎。[81]
Play button
1948 Jun 16 - 1960 Jul 31

马来亚紧急状态

Malaysia
在占领期间,种族紧张局势加剧,民族主义抬头。[82] 英国破产了,新工党政府急于从东方撤军。但大多数马来人更关心的是保卫自己免受马共的侵害,而不是要求从英国独立。1944年,英国制定了马来亚联邦计划,将联邦和非联邦的马来国家,加上槟城和马六甲(但不包括新加坡)变成一个单一的皇家殖民地,以实现独立。这一旨在最终独立的举措遭到了马来人的强烈抵制,主要是因为华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提出的平等公民权的提议。英国人认为这些群体在战争期间比马来人更忠诚。这种反对导致马来亚联邦于1948年解散,取而代之的是马来亚联邦,该联邦在英国的保护下维持马来国家统治者的自治权。与这些政治变革同时发生的是,主要由华人支持的马来亚共产党(MCP)正在获得动力。马共最初是一个合法政党,后来转向游击战,渴望将英国人驱逐出马来亚。1948年7月,英国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促使马共撤退到丛林,组建马来亚人民解放军。这场冲突的根源包括将华人边缘化的宪法变革以及农民因种植园发展而流离失所。然而,马共获得的全球共产主义势力的支持微乎其微。从 1948 年持续到 1960 年的马来亚紧急状态期间,英国采用了由杰拉尔德·坦普勒中将策划的现代反叛乱策略来对抗马来亚共产党。虽然冲突中出现了巴唐卡利大屠杀等暴行,但英国将马共与其支持基础隔离的战略,加上经济和政治上的让步,逐渐削弱了叛乱分子。到了 1950 年代中期,潮流转向反对马共,为联邦于 1957 年 8 月 31 日在英联邦内独立奠定了基础,东姑阿都拉曼担任其首任总理。
1963
马来西亚ornament
Play button
1963 Jan 20 - 1966 Aug 11

印尼-马来西亚对抗

Borneo
印尼-马来西亚对抗,也称为“Konfrontasi”,是1963年至1966年印度尼西亚反对成立马来西亚而引发的武装冲突。马来西亚由马来亚联邦、 新加坡以及英国殖民地北婆罗洲和砂拉越组成。这场冲突的根源在于印尼此前与荷属新几内亚的对抗以及对文莱起义的支持。虽然马来西亚获得了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事援助,但印度尼西亚却得到了苏联中国的间接支持,这使得这成为亚洲冷战的一章。大部分冲突发生在婆罗洲印度尼西亚和东马来西亚之间的边界沿线。茂密的丛林地形导致双方进行广泛的徒步巡逻,战斗通常涉及小规模行动。印度尼西亚试图利用沙巴和砂拉越的种族和宗教多样性来破坏马来西亚。两国都严重依赖轻步兵和空中运输,河流对于移动和渗透至关重要。英国人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的定期援助,首当其冲地承担了防御任务。印度尼西亚的渗透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从依赖当地志愿者转变为更加结构化的印度尼西亚军事单位。1964 年,英国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发起了名为“Claret 行动”的秘密行动。同年,印度尼西亚加大攻势,甚至瞄准了西马,但没有取得重大成功。1965 年印度尼西亚政变后,苏加诺将军被苏哈托将军取代,冲突的强度有所减弱。和平谈判于 1966 年开始,最终于 1966 年 8 月 11 日达成和平协议,印度尼西亚正式承认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成立
科博尔德委员会的成员成立是为了在英属婆罗洲领土砂拉越和沙巴进行一项研究,看看两国是否对与马来亚和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联邦的想法感兴趣。 ©British Government
1963 Sep 16

马来西亚成立

Malaysi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代,对一个有凝聚力和统一的国家的渴望导致了成立马来西亚的提议。这个想法最初是由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向马来亚总理东姑阿都拉曼提出的,旨在合并马来亚、 新加坡、北婆罗洲、砂拉越和文莱。[83]该联合会的概念得到了支持,即它将限制新加坡的共产主义活动并保持种族平衡,防止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占主导地位。[84]然而,该提议面临阻力:新加坡社会主义阵线、北婆罗洲社区代表和文莱政治派别都反对。为了评估这次合并的可行性,成立了科博尔德委员会,以了解砂拉越和北婆罗洲居民的情绪。虽然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支持北婆罗洲和砂拉越合并,但文莱人基本上反对,导致文莱最终被排除在外。北婆罗洲和砂拉越都提出了纳入的条款,分别达成了 20 点和 18 点协议。尽管有这些协议,但人们仍然担心砂拉越和北婆罗洲的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削弱。新加坡70%的人口通过全民投票支持合并,从而确认了新加坡的加入,但条件是国家拥有高度自治权。[85]尽管进行了这些内部谈判,外部挑战仍然存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反对马来西亚的成立,印度尼西亚认为这是“新殖民主义”,菲律宾则声称对北婆罗洲拥有主权。这些反对意见加上内部反对,推迟了马来西亚的正式成立。[86]经过联合国小组审查,马来西亚于1963年9月16日正式成立,由马来亚、北婆罗洲、砂拉越和新加坡组成,标志着东南亚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新加坡宣言
聆听李先生宣布孢子独立(时任总理李光耀在 1965 年 8 月 9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 ©Anonymous
1965 Aug 7

新加坡宣言

Singapore

新加坡公告是马来西亚政府和新加坡政府于 1965 年 8 月 7 日签署的有关新加坡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从马来西亚分离的协定的附件,也是修订马来西亚和马来西亚宪法的法案该法案于 1965 年 8 月 9 日由国家元首签署,并于 1965 年 8 月 9 日与马来西亚分离之日由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宣读。

马来西亚的共产主义叛乱
1965 年,即 1968 年战争爆发前三年,由伊班人组成的沙捞越游骑兵队(现为马来西亚游骑兵队的一部分)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贝尔 UH-1 易洛魁直升机上跳下,保卫马来泰边境免受潜在的共产党袭击。 ©W. Smither
1968 May 17 - 1989 Dec 2

马来西亚的共产主义叛乱

Jalan Betong, Pengkalan Hulu,
马来西亚共产党叛乱,也称为第二次马来亚紧急状态,是1968年至1989年间在马来西亚发生的马来亚共产党(MCP)和马来西亚联邦安全部队之间的武装冲突。1960年马来亚紧急状态结束后,以华人为主的马来亚民族解放军(马共的武装派别)撤退到马泰边境,并在那里重新集结和重新训练,以备未来对马来西亚政府的进攻。1968 年 6 月 17 日,马共在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克罗勿洞 (Kroh-Betong) 伏击了安全部队,敌对行动正式重新燃起。这场冲突也恰逢马来西亚半岛马来人和华人之间重新出现的国内紧张局势,以及由于到越南战争[89]马来亚共产党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些支持。当马来西亚和中国政府于 1974 年 6 月建立外交关系时,这种支持就结束了[。 90] 1970 年,马共经历了一次分裂,导致出现了两个分裂派别:马来亚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CPM/ ML)和马来亚共产党/革命派(CPM-RF)。[91]尽管马共努力吸引马来族人,但该组织在整个战争期间仍由马来西亚华人主导。[90]马来西亚政府没有像英国之前那样宣布“紧急状态”,而是通过推出多项政策举措来应对叛乱,包括安全与发展计划(KESBAN)、Rukun Tetangga(邻里观察)和RELA 军团(人民志愿者团体)。[92]1989 年 12 月 2 日,马共与马来西亚政府在泰国南部合艾签署和平协议,叛乱结束。这恰逢 1989 年革命和世界范围内几个著名共产主义政权的垮台。[93]除了马来半岛的战斗外,另一场共产主义叛乱也发生在马来西亚婆罗洲岛的沙捞越州,该州于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联邦[。 94]
5月13日事件
骚乱之后。 ©Anonymous
1969 May 13

5月13日事件

Kuala Lumpur, Malaysia
5月13日事件是1969年5月13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发生的中马宗派暴力事件的一个插曲。这场骚乱发生在1969年马来西亚大选后,当时民主行动党等反对党党和民政党以牺牲执政联盟联盟党的利益为代价取得了进展。政府的官方报告显示,骚乱造成的死亡人数为 196 人,但当时的国际外交消息来源和观察家认为死亡人数接近 600 人,而其他人则认为数字要高得多,而且大多数受害者是华裔。[87]种族骚乱导致国家元首(国王)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导致议会休会。国家行动委员会(NOC)作为看守政府成立,在 1969 年至 1971 年间临时管理该国。这一事件在马来西亚政治中意义重大,因为它迫使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下台,并将权力移交给敦阿卜杜勒拉扎克。拉扎克政府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NEP)将国内政策转向有利于马来人,而马来政党巫统则根据“马来人至上”的意识形态重组政治制度以推进马来人的统治地位。[88]
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
吉隆坡 20 世纪 70 年代。 ©Anonymous
1971 Jan 1 - 1990

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

Malaysia
1970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马来西亚人中有四分之三是马来人,大多数马来人仍然是农村工人,马来人仍然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现代经济之外。政府的回应是 1971 年的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将通过 1971 年至 1990 年的一系列四个五年计划来实施[。 95]该计划有两个目标:消除贫困,特别是农村贫困,以及消除种族与繁荣之间的认同。https://i.pinimg.com/originals/6e/65/42/6e65426bd6f5a09ffea0acc58edce4de.jpg 后一项政策被理解为意味着经济权力从华人到马来人的决定性转移,在那之前,他们只占专业阶层的 5%。[96]为了给所有这些新马来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政府设立了几个干预经济的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 PERNAS(国家有限公司)、PETRONAS(国家石油有限公司)和 HICOM(马来西亚重工业公司),它们不仅直接雇用许多马来人,而且还投资于经济增长领域,以创造新的技术和行政工作优先分配给马来人。结果,马来人股权在经济中的份额从1969年的1.5%上升到1990年的20.3%。
马哈蒂尔政府
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是马来西亚成为主要工业强国的主导力量。 ©Anonymous
1981 Jul 16

马哈蒂尔政府

Malaysia
马哈蒂尔·穆罕默德于1981年就任马来西亚总理。他的突出贡献之一是在1991年宣布了2020年愿景,为马来西亚设定了在三十年内成为一个完全发达国家的目标。这一愿景要求该国实现每年 7% 左右的平均经济增长。与2020年愿景一起推出的国家发展政策(NDP)取代了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NEP)。新民主党成功降低了贫困水平,在马哈蒂尔的领导下,政府降低了企业税并放松了金融监管,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增长。20 世纪 90 年代,马哈蒂尔启动了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包括旨在效仿硅谷成功的多媒体超级走廊,以及将布城发展为马来西亚公共服务中心。该国还在雪邦举办了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然而,一些项目,如砂拉越的巴贡水坝,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其进展陷入停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马来西亚,导致令吉大幅贬值,外国投资大幅下降。虽然马哈蒂尔最初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但最终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增加政府支出并将令吉与美元挂钩。这一战略帮助马来西亚比邻国更快地复苏。在国内,马哈蒂尔面临着安瓦尔·易卜拉欣领导的改革运动的挑战,安瓦尔·易卜拉欣后来在有争议的情况下被监禁。到2003年10月卸任时,马哈蒂尔已任职超过22年,成为当时世界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民选领导人。
阿卜杜拉政府
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 ©Anonymous
2003 Oct 31 - 2009 Apr 2

阿卜杜拉政府

Malaysia
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成为马来西亚第五任总理,致力于打击腐败,采取措施增强反腐败机构的权力,并促进对伊斯兰教的解释,即伊斯兰教哈达里,强调伊斯兰教与现代发展之间的兼容性。他还优先考虑振兴马来西亚农业部门。在他的领导下,国阵在2004年大选中取得重大胜利。然而,2007年要求选举改革的净选盟集会和反对所谓歧视性政策的兴权会集会等公众抗议活动表明,异议日益增多。尽管阿卜杜拉于 2008 年再次当选,但他因效率低下而受到批评,导致他于 2008 年宣布辞职,纳吉布·拉扎克于 2009 年 4 月接替他。
纳吉政府
纳吉布·拉扎克 ©Malaysian Government
2009 Apr 3 - 2018 May 9

纳吉政府

Malaysia
纳吉布·拉扎克于 2009 年推出“1Malaysia”运动,随后宣布废除 1960 年《内部安全法》,以《2012 年安全犯罪(特别措施)法》取而代之。然而,他的任期内遇到了重大挑战,包括 2013 年拿笃入侵。苏禄苏丹国的王位宣称者派出的武装分子。马来西亚安全部队迅速做出反应,成立了沙巴东部安全司令部。这段时期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也发生了悲剧,2014 年 370 航班失踪,同年晚些时候 17 航班在乌克兰东部上空被击落。纳吉布政府面临重大争议,特别是 1MDB 腐败丑闻,他和其他官员涉嫌与国有投资基金相关的贪污和洗钱活动。这一丑闻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导致《马来西亚公民宣言》和净选盟运动的集会,要求选举改革、廉洁治理和人权。为了回应腐败指控,纳吉布采取了多项政治举措,包括罢免副总理、引入有争议的安全法案以及大幅削减补贴,这些举措影响了生活成本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的价值。2017 年金正男在马来西亚境内遇刺后,马来西亚和朝鲜之间的关系恶化。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关注,并导致两国之间出现重大外交裂痕。
马哈蒂尔第二届政府
2019 年,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马拉卡南宫会见马哈蒂尔。 ©Anonymous
2018 May 10 - 2020 Feb

马哈蒂尔第二届政府

Malaysia
马哈蒂尔·穆罕默德于 2018 年 5 月接替纳吉布·拉扎克,就任马来西亚第七任总理。纳吉布·拉扎克的任期因 1MDB 丑闻、不受欢迎的 6% 商品和服务税以及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而受到玷污。在马哈蒂尔的领导下,承诺努力“恢复法治”,重点是对 1MDB 丑闻进行透明调查。重要的政治人物安瓦尔·易卜拉欣获得了皇家赦免并从监禁中释放,目的是让他最终按照联盟的协议接替马哈蒂尔。马哈蒂尔政府采取了重大的经济和外交措施。2018年9月,有争议的商品和服务税被废除,并被销售税和服务税取代。马哈蒂尔还审查了马来西亚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的情况,将其中一些项目贴上“不平等条约”的标签,并将其他项目与1MDB丑闻联系起来。某些项目,例如东海岸铁路线,被重新谈判,而其他项目则被终止。此外,马哈蒂尔表示支持 2018-19 年朝鲜和平进程,并打算重新开放马来西亚驻朝鲜大使馆。在国内,美国政府在处理种族问题时面临挑战,在强烈反对下决定不加入《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就是明证。马哈蒂尔在任期即将结束时提出了“2030年共同繁荣愿景”,旨在通过提高各族裔群体的收入并强调科技领域,到2030年将马来西亚提升为高收入国家。虽然新闻自由在他任职期间略有改善,但执政的希望联盟内部的政治紧张局势,加上安瓦尔·易卜拉欣领导层过渡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 2020 年 2 月的喜来登搬家政治危机达到顶峰。
慕尤丁政府
慕尤丁·亚辛 ©Anonymous
2020 Mar 1 - 2021 Aug 16

慕尤丁政府

Malaysia
2020年3月,在政治动荡中,马哈蒂尔·穆罕默德突然辞职后,穆希丁·亚辛被任命为马来西亚第八任总理。他领导了新的国民联盟联合政府。上任后不久,新冠肺炎 (COVID-19) 大流行袭击马来西亚,促使穆希丁于 2020 年 3 月实施马来西亚行动控制令 (MCO),以遏制疫情蔓延。在此期间,前总理纳吉布·拉扎克也于 2020 年 7 月因腐败指控被定罪,这是马来西亚总理首次面临此类定罪。2021 年给慕尤丁政府带来了更多挑战。一月份,由于持续的疫情和政治不稳定,国家元首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暂停议会会议和选举,并允许政府在未经立法机关批准的情况下颁布法律。尽管面临这些挑战,政府还是在 2 月份推出了全国性的 COVID-19 疫苗接种计划。然而,今年3月,一名朝鲜商人向美国提出的引渡上诉被吉隆坡高等法院驳回,马来西亚与朝鲜之间的外交关系被切断。到2021年8月,政治和健康危机加剧,穆希丁因政府处理疫情和经济低迷的方式而面临广泛批评。这导致他失去了议会的多数支持。因此,慕尤丁于 2021 年 8 月 16 日辞去总理职务。辞职后,他被国家元首指定为看守总理,直至选出合适的继任者。

Appendices



APPENDIX 1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Malaysians


Play button




APPENDIX 2

Malaysia's Geographic Challenge


Play button

Footnotes



  1. Kamaruzaman, Azmul Fahimi; Omar, Aidil Farina; Sidik, Roziah (1 December 2016). "Al-Attas' Philosophy of History on the Arrival and Proliferation of Islam in the Malay Wor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slamic Thought. 10 (1): 1–7. doi:10.24035/ijit.10.2016.001. ISSN 2232-1314.
  2. Annual Report on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1951 in C.C. Chin and Karl Hack, Dialogues with Chin Peng pp. 380, 81.
  3. "Malayan Independence | History Today". www.historytoday.com.
  4. Othman, Al-Amril; Ali, Mohd Nor Shahizan (29 September 2018). "Misinterpretation on Rumors towards Racial Conflict: A Review on the Impact of Rumors Spread during the Riot of May 13, 1969". Jurnal Komunikasi: Malay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 (3): 271–282. doi:10.17576/JKMJC-2018-3403-16. ISSN 2289-1528.
  5. Jomo, K. S. (2005). Malaysia's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National Unity. Palgrave Macmillan. pp. 182–214. doi:10.1057/9780230554986_8. ISBN 978-1-349-52546-1.
  6. Spaeth, Anthony (9 December 1996). "Bound for Glory". Time. New York.
  7. Isa, Mohd Ismail (20 July 2020). "Evolution of Waterfront Development in Lumut City, Perak, Malaysia". Planning Malaysia. 18 (13). doi:10.21837/pm.v18i13.778. ISSN 0128-0945.
  8. Ping Lee Poh; Yean Tham Siew. "Malaysia Ten Years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PDF). Thammasat University.
  9. Cheng, Harrison (3 March 2020). "Malaysia's new prime minister has been sworn in — but some say the political crisis is 'far from over'". CNBC.
  10. "Malaysia's GDP shrinks 5.6% in COVID-marred 2020". Nikkei Asia.
  11. "Malaysia's Political Crisis Is Dooming Its COVID-19 Respons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2. Auto, Hermes (22 August 2022). "Umno meetings expose rift between ruling party's leaders | The Straits Times". www.straitstimes.com.
  13. Mayberry, Kate. "Anwar sworn in as Malaysia's PM after 25-year struggle for reform". www.aljazeera.com.
  14. "Genetic 'map' of Asia's diversity". BBC News. 11 December 2009.
  15. Davies, Norman (7 December 2017). Beneath Another Sky: A Global Journey into History. Penguin UK. ISBN 978-1-84614-832-3.
  16. Fix, Alan G. (June 1995). "Malayan Paleosociology: Implications for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the Orang Asli".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97 (2): 313–323. doi:10.1525/aa.1995.97.2.02a00090. JSTOR 681964.
  17. "TED Cast Study: Taman Negara Rain Forest Park and Tourism". August 1999.
  18. "Phylogeography and Ethnogenesis of Aboriginal Southeast Asi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World Directory of Minoritie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 Malaysia : Orang Asli". Ref World (UNHCR). 2008.
  20. Michel Jacq-Hergoualc'h (January 2002). The Malay Peninsula: Crossroads of the Maritime Silk-Road (100 Bc-1300 Ad). BRILL. p. 24. ISBN 90-04-11973-6.
  21. Tsang, Cheng-hwa (2000), "Recent advances in the Iron Age archaeology of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0: 153–158, doi:10.7152/bippa.v20i0.11751.
  22. Moorhead, Francis Joseph (1965). A history of Malaya and her neighbours. Longmans of Malaysia,p. 21.
  23. "Phylogeography and Ethnogenesis of Aboriginal Southeast Asians". Oxford Journals.
  24. Anthony Milner (25 March 2011). The Malays. John Wiley & Sons. p. 49. ISBN 978-1-4443-9166-4.
  25. Guy, John (2014). Lost Kingdoms: Hindu-Buddhist Sculpture of Early Southeast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 28–29. ISBN 978-0300204377.
  26. Grabowsky, Volker (1995). Region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ailand, 1892-1992.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ISBN 978-3-447-03608-5.
  27. Michel Jacq-Hergoualc'h (2002). The Malay Peninsula: Crossroads of the Maritime Silk-Road (100 BC-1300 AD). Victoria Hobson (translator). Brill. pp. 162–163. ISBN 9789004119734.
  28. Dougald J. W. O'Reilly (2006). Early Civiliz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Altamira Press. pp. 53–54. ISBN 978-0759102798.
  29. Kamalakaran, Ajay (2022-03-12). "The mystery of an ancient Hindu-Buddhist kingdom in Malay Peninsula".
  30. W. Linehan (April 1948). "Langkasuka The Island of Asoka".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1 (1 (144)): 119–123. JSTOR 41560480.
  31. World and Its Peoples: Eastern and Southern Asia. Marshall Cavendish. 2007. ISBN 978-0-7614-7642-9.
  32. Derek Heng (15 November 2009). Sino–Malay Trade and Diplomacy from the Tenth through the Fourteenth Century. Ohio University Press. p. 39. ISBN 978-0-89680-475-3.
  33. Gernet, Jacques (1996).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27. ISBN 978-0-521-49781-7.
  34. Ishtiaq Ahmed; Professor Emeritus of Political Science Ishtiaq Ahmed (4 May 2011). The Politics of Religion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Taylor & Francis. p. 129. ISBN 978-1-136-72703-0.
  35. Stephen Adolphe Wurm; Peter Mühlhäusler; Darrell T. Tryon (1996). Atlas of Languag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acific, Asia, and the Americas. Walter de Gruyter. ISBN 978-3-11-013417-9.
  36. Wheatley, P. (1 January 1955). "The Golden Chersonese". Transactions and Paper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1): 61–78. doi:10.2307/621273. JSTOR 621273. S2CID 188062111.
  37. Barbara Watson Andaya; Leonard Y. Andaya (15 September 1984). A History of Malaysia. Palgrave Macmillan. ISBN 978-0-312-38121-9.
  38. Power and Plenty: Trade, War, and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Second Millennium by Ronald Findlay, Kevin H. O'Rourke p.67.
  39. History of Asia by B. V. Rao (2005), p. 211.
  40. World and Its Peoples: Eastern and Southern Asia. Marshall Cavendish. 2007. ISBN 978-0-7614-7642-9.
  41. Miksic, John N. (2013), Singapore and the Silk Road of the Sea, 1300–1800, NUS Press, ISBN 978-9971-69-574-3, p. 156, 164, 191.
  42. Miksic 2013, p. 154.
  43. Abshire, Jean E. (2011),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 Greenwood, ISBN 978-0-313-37742-6, p. 19&20.
  44. Tsang, Susan; Perera, Audrey (2011), Singapore at Random, Didier Millet, ISBN 978-981-4260-37-4, p. 120.
  45. Cœdès, George (1968). The Indianized states of Southeast Asi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p. 245–246. ISBN 978-0-8248-0368-1.
  46. Borschberg, Peter (28 July 2020). "When was Melaka founded and was it known earlier by another name? Exploring the debate between Gabriel Ferrand and Gerret Pieter Rouffaer, 1918−21, and its long echo in historiography".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51 (1–2): 175–196. doi:10.1017/S0022463420000168. S2CID 225831697.
  47. Ahmad Sarji, Abdul Hamid (2011), The Encyclopedia of Malaysia, vol. 16 – The Rulers of Malaysia, Editions Didier Millet, ISBN 978-981-3018-54-9, p. 119.
  48. Barnard, Timothy P. (2004), Contesting Malayness: Malay identity across boundaries,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971-69-279-1, p. 7.
  49. Mohamed Anwar, Omar Din (2011), Asal Usul Orang Melayu: Menulis Semula Sejarahnya (The Malay Origin: Rewrite Its History), Jurnal Melayu,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pp. 28–30.
  50. Ahmad Sarji 2011, p. 109.
  51. Fernão Lopes de Castanheda, 1552–1561 História do Descobrimento e Conquista da Índia pelos Portugueses, Porto, Lello & Irmão, 1979, book 2 ch. 106.
  52. World and Its Peoples: Eastern and Southern Asia. Marshall Cavendish. 2007. ISBN 978-0-7614-7642-9.
  53. Husain, Muzaffar; Akhtar, Syed Saud; Usmani, B. D. (2011). Concise History of Islam (unabridged ed.). Vij Books India Pvt Ltd. p. 310. ISBN 978-93-82573-47-0. OCLC 868069299.
  54. Borschberg, Peter (2010a). The Singapore and Melaka Straits: Violence, Security and Diplomacy in the 17th Century. ISBN 978-9971-69-464-7.
  55. M.C. Ricklefs; Bruce Lockhart; Albert Lau; Portia Reyes; Maitrii Aung-Thwin (19 November 2010). A New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Palgrave Macmillan. p. 150. ISBN 978-1-137-01554-9.
  56. Tan Ding Eing (1978). A Portrait of Malaysia and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22. ISBN 978-0-19-580722-6.
  57. Baker, Jim (15 July 2008). Crossroads: A Popular History of Malaysia and Singapore (updated 2nd ed.).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pp. 64–65. ISBN 978-981-4516-02-0. OCLC 218933671.
  58. Holt, P. M.; Lambton, Ann K. S.; Lewis, Bernard (1977).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slam: Volume 2A,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South-East Asia, Africa and the Muslim We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29137-8, pp. 129.
  59. CIA Factbook (2017). "The World Factbook – Brunei".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60. Linehan, William (1973), History of Pahang,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Kuala Lumpur, ISBN 978-0710-101-37-2, p. 31.
  61. Linehan 1973, p. 31.
  62. Ahmad Sarji Abdul Hamid (2011), The Encyclopedia of Malaysia, vol. 16 - The Rulers of Malaysia, Editions Didier Millet, ISBN 978-981-3018-54-9, p. 80.
  63. Ahmad Sarji Abdul Hamid 2011, p. 79.
  64. Ahmad Sarji Abdul Hamid 2011, p. 81.
  65. Ahmad Sarji Abdul Hamid 2011, p. 83.
  66. E. M. Jacobs, Merchant in Asia, ISBN 90-5789-109-3, 2006, page 207.
  67. Andaya, Barbara Watson; Andaya, Leonard Y. (2001). A History of Malaysia. 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 ISBN 978-0-8248-2425-9., p. 101.
  68. Andaya & Andaya (2001), p. 102.
  69. "Sir James Lancaster (English merchant)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70. "The Founding of Penang". www.sabrizain.org.
  71. Zabidi, Nor Diana (11 August 2014). "Fort Cornwallis 228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Penang State Government (in Malay).
  72. "History of Penang". Visit Penang. 2008.
  73. "Light, Francis (The Light Letters)". AIM25. Part of The Malay Documents now held b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74. Bougas, Wayne (1990). "Patani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XVII Century". Archipel. 39: 113–138. doi:10.3406/arch.1990.2624.
  75. Robson, Stuart (1996). "Panji and Inao: Questions of Cultural and Textual History" (PDF). The Siam Society. The Siam Society under Royal Patronage. p. 45.
  76. Winstedt, Richard (December 1936).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Kedah".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4 (3 (126)): 155–189. JSTOR 41559857.
  77. "Sir James Lancaster (English merchant)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78. Cheah Boon Kheng (1983). Red Star over Malaya: Resistance and Social Conflict during and aft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1941-1946.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971695081, p. 28.
  79. C. Northcote Parkinson, "The British in Malaya" History Today (June 1956) 6#6 pp 367-375.
  80. Graham, Brown (February 2005). "The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litical Identities: Indonesia and Malaysia Compared" (PDF). Centre for Research on Inequality, Human Security and Ethnicity, CRISE, University of Oxford.
  81. Soh, Byungkuk (June 1998). "Malay Society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1942–45". International Area Review. 1 (2): 81–111. doi:10.1177/223386599800100205. ISSN 1226-7031. S2CID 145411097.
  82. David Koh Wee Hock (2007). Legacies of World War II in South and East Asi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SBN 978-981-230-468-1.
  83. Stockwell, AJ (2004). British documents of the end of empire Series B Volume 8 – "Paper on the future of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Singapore, and Borneo Territories":memorandum by Lee Kuan Yew for the government of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CO1030/973, no E203). 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Commonwealth Studies. p. 108. ISBN 0-11-290581-1.
  84. Shuid, Mahdi & Yunus, Mohd. Fauzi (2001). Malaysian Studies, p. 29. Longman. ISBN 983-74-2024-3.
  85. Shuid & Yunus, pp. 30–31.
  86. "Malaysia: Tunku Yes, Sukarno No". TIME. 6 September 1963.
  87. "Race War in Malaysia". Time. 23 May 1969.
  88. Lee Hock Guan (2002). Singh, Daljit; Smith, Anthony L (eds.).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02.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p. 178. ISBN 9789812301628.
  89. Nazar Bin Talib (2005). Malaysia's Experience In War Against Communist Insurgency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Iraq (PDF) (Working Paper thesis). Marine Corps University, pp.16–17.
  90.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 54–1–76: The Outlook for Malaysia (Report).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1 April 1976.
  91. Peng, Chin (2003). My Side of History. Singapore: Media Masters. ISBN 981-04-8693-6, pp.467–68.
  92. Nazar bin Talib, pp.19–20.
  93. Nazar bin Talib, 21–22.
  94. Cheah Boon Kheng (2009). "The Communist Insurgency in Malaysia, 1948–90: Contesting the Nation-State and Social Change" (PDF).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Auckland. 11 (1): 132–52.
  95. Jomo, K. S. (2005). Malaysia's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National Unity. Palgrave Macmillan. pp. 182–214. doi:10.1057/9780230554986_8. ISBN 978-1-349-52546-1.
  96. World and Its Peoples: Eastern and Southern Asia. Marshall Cavendish. 2007. ISBN 978-0-7614-7642-9.

References



  • Andaya, Barbara Watson, and Leonard Y. Andaya. (2016) A history of Malaysia (2nd ed.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6).
  • Baker, Jim. (2020) Crossroads: a popular history of Malaysia and Singapore (4th ed.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20) excerpt
  • Clifford, Hugh Charles; Graham, Walter Armstrong (1911). "Malay States (British)"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 17 (11th ed.). pp. 478–484.
  • De Witt, Dennis (2007). History of the Dutch in Malaysia. Malaysia: Nutmeg Publishing. ISBN 978-983-43519-0-8.
  • Goh, Cheng Teik (1994). Malaysia: Beyond Communal Politics. Pelanduk Publications. ISBN 967-978-475-4.
  • Hack, Karl. "Decolonisation and the Pergau Dam affair." History Today (Nov 1994), 44#11 pp. 9–12.
  • Hooker, Virginia Matheson. (2003) A Short History of Malaysia: Linking East and West (2003) excerpt
  • Kheng, Cheah Boon. (1997) "Writing Indigenous History in Malaysia: A Survey on Approaches and Problems", Crossroad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0#2 (1997): 33–81.
  • Milner, Anthony. Invention of Politics in Colonial Malaya (Melbour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Musa, M. Bakri (1999). The Malay Dilemma Revisited. Merantau Publishers. ISBN 1-58348-367-5.
  • Roff, William R. Origins of Malay Nationalism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7).
  • Shamsul, Amri Baharuddin. (2001) "A history of an identity, an identity of a history: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Malayness' in Malaysia reconsidered."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32.3 (2001): 355–366. online
  • Ye, Lin-Sheng (2003). The Chinese Dilemma. East West Publishing. ISBN 0-97516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