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和国史
©Anonymous

1947 - 2024

印度共和国史



印度共和国的历史始于 1947 年 8 月 15 日,成为英联邦内的一个独立国家。英国政府自 1858 年起在政治和经济上统一了次大陆。1947 年,英国统治的结束导致次大陆根据宗教人口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以印度教徒为主,而巴基斯坦以穆斯林为主。这次隔离导致超过 1000 万人迁移,并导致约 100 万人死亡。印度国大党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成为印度首任总理。独立运动的关键人物圣雄甘地没有担任任何官方职务。1950年,印度通过宪法,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联邦和邦两级议会制度。这种民主制度在当时的新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一直持续存在。印度面临宗教暴力、纳粹主义、恐怖主义和地区分裂主义叛乱等挑战。印度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导致 1962 年和 1967 年发生冲突;与巴基斯坦发生领土争端,导致 1947 年、1965 年、1971 年和 1999 年发生战争。冷战期间,印度保持中立,是非盟的领导者。结盟运动,尽管它在 1971 年与苏联结成松散联盟。印度是一个核武器国家,于1974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并于1998年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0年代,印度经济以社会主义政策、广泛监管和公有制为标志,导致腐败和增长缓慢。自1991年以来,印度实行经济自由化。如今,它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印度共和国最初举步维艰,如今已成为二十国集团的主要经济体,由于其庞大的经济、军事和人口,有时被视为大国和潜在的超级大国。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1947 - 1950
独立后和宪法形成ornament
1947 Jan 1 00:01

序幕

India
印度历史的特点是其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复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5000 多年前。像印度河流域文明这样的早期文明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先进的文明之一。印度历史上经历过多个王朝和帝国,例如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和莫卧儿帝国,每个王朝和帝国都为其丰富的文化、宗教和哲学做出了贡献。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开始在印度进行贸易,影响力逐渐扩大。到19世纪中叶,印度实际上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这一时期实行了损印度利英国的政策,引起了广泛的不满。作为回应,民族主义浪潮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席卷了印度。圣雄甘地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等领导人出现,主张独立。甘地的非暴力公民抗命方法获得了广泛支持,而苏巴斯·钱德拉·鲍斯等人则相信更坚决的抵抗。盐游行和退出印度运动等重大事件激起了公众反对英国统治的舆论。独立斗争在 1947 年达到顶峰,但由于印度分裂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受到损害。这种分裂主要是由于宗教差异,巴基斯坦成为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而印度则是印度教占多数的国家。这次分治导致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之一,并导致了严重的社区暴力,深刻影响了两国的社会政治格局。
Play button
1947 Aug 14 - Aug 15

印度分裂

India
正如 1947 年《印度独立法》所述,印度分治标志着英国在南亚统治的结束,并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于 1947 年 8 月 14 日和 15 日建立两个独立的领土。[1]这次分治涉及根据宗教多数对英属印度的孟加拉省和旁遮普省进行划分,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非穆斯林地区并入印度。[2]除了领土划分之外,英属印度陆军、海军、空军、公务员、铁路和财政部等资产也被划分。这一事件导致了大规模和仓促的移民, [3]据估计,有 14 至 1800 万人搬迁,大约一百万人因暴力和动乱而死亡。难民(主要是来自西旁遮普邦和东孟加拉邦等地区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移居印度,而穆斯林则移居巴基斯坦,在同宗教人士中寻求安全。[4]分裂引发了广泛的社区暴力,特别是在旁遮普邦和孟加拉,以及加尔各答、德里和拉合尔等城市。大约一百万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锡克教徒在这些冲突中丧生。印度和巴基斯坦领导人都努力减轻暴力并支持难民。值得注意的是,圣雄甘地通过加尔各答和德里的斋戒促进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4]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设立救援营地并动员军队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分治仍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留下了敌对和不信任的遗产,至今仍影响着两国关系。
Play button
1947 Oct 22 - 1949 Jan 1

1947-1948 年印巴战争

Jammu and Kashmir
1947-1948年印巴战争,又称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 [5]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独立国家后的第一次重大冲突。它以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为中心。1815 年之前,查谟和克什米尔由阿富汗统治下的小邦组成,莫卧儿王朝衰落后,又由锡克教统治。第一次英国锡克教战争(1845-46 年)导致该地区被出售给古拉布·辛格,形成英属印度统治下的王子国家。1947 年印度分裂,创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导致暴力和基于宗教信仰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战争始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国家军队和部落民兵的行动。查谟和克什米尔大君哈里·辛格 (Hari Singh) 面临起义,失去了对其王国部分地区的控制。1947 年 10 月 22 日,巴基斯坦部落民兵进入该州,试图占领斯利那加。[6]哈里·辛格向印度请求帮助,印度以该国加入印度为条件提供了帮助。哈里·辛格王最初选择不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主要政治力量全国会议赞成加入印度,而查谟的穆斯林会议则支持巴基斯坦。受部落入侵和内部叛乱影响,大君最终加入了印度。印度军队随后被空运到斯利那加。印度加入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直接卷入冲突。冲突地区在后来成为控制线的地方巩固,并于 1949 年 1 月 1 日宣布停火[。 7]巴基斯坦的古尔马尔格行动和印度军队空运到斯利那加等各种军事行动标志着这场战争。双方指挥的英国军官都保持着克制的态度。联合国的参与导致了停火和随后旨在举行公民投票的决议,但这些决议从未实现。战争以僵局告终,双方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尽管印度仍然控制着大部分有争议地区。冲突导致查谟和克什米尔永久分裂,为未来印巴冲突奠定了基础。联合国成立了一个小组来监督停火,该地区仍然是随后印巴关系中的一个争论点。这场战争在巴基斯坦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并为未来的军事政变和冲突埋下了伏笔。1947 年至 1948 年的印巴战争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复杂且经常引起争议的关系开创了先例,特别是在克什米尔地区。
圣雄甘地遇刺
1948 年 5 月 27 日,德里红堡特别法庭对被控参与和共谋暗杀的人员进行审判。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 Broadcasting, Government of India
1948 Jan 30 17:00

圣雄甘地遇刺

Gandhi Smriti, Raj Ghat, Delhi
印度独立斗争的杰出领导人圣雄甘地于 1948 年 1 月 30 日被暗杀,享年 78 岁。暗杀发生在新德里的 Birla House(现称为甘地陵墓)。来自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的奇特帕万婆罗门纳图拉姆·戈德斯 (Nathuram Godse) 被确认为凶手。他是一位印度教民族主义者[8] ,也是右翼印度教组织 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9]和印度教大公会的成员。据信,戈德斯的动机源于他认为甘地在 1947 年印巴分治期间对巴基斯坦过于和解。[10]暗杀事件发生在晚上,下午 5 点左右,当时甘地正要去参加祈祷会。戈德斯从人群中出现,向甘地近距离发射了三颗子弹[11] ,击中了他的胸部和腹部。甘地崩溃了,被带回他在比尔拉宫的房间,后来去世。[12]戈德斯立即被人群逮捕,其中包括美国大使馆副领事小赫伯特·雷纳 (Herbert Reiner Jr)。甘地遇刺案的审判于 1948 年 5 月在德里红堡开始。戈德斯和他的合作者纳拉扬·阿普特以及其他六人是主要被告。审判加快了,这一决定可能受到当时的内政部长瓦拉巴伊·帕特尔的影响,他可能想避免因未能阻止暗杀而受到批评。[13]尽管甘地的儿子马尼拉尔和拉姆达斯呼吁宽大处理,但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副总理瓦拉巴伊·帕特尔等知名领导人维持了戈德斯和阿普特的死刑判决。两人均于 1949 年 11 月 15 日被处决[。 14]
Play button
1949 Jan 1

印度诸侯国的一体化

India
印度在 1947 年独立之前,被分为两个主要领土:英国直接统治下的英属印度和英国宗主权下但具有内部自治权的诸侯邦。有 562 个诸侯国与英国有不同的收入分享安排。此外, 法国葡萄牙控制了一些殖民地飞地。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将这些领土纳入统一的印度联邦。最初,英国人交替吞并和间接统治。1857年的印度叛乱促使英国在一定程度上尊重诸侯国的主权,同时保持至高无上的地位。20 世纪,各国加强了将诸侯国与英属印度整合的努力,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止了这些努力。随着印度独立,英国宣布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与诸侯国的条约将终止,让他们与印度或巴基斯坦进行谈判。在 1947 年印度独立之前的时期,印度主要领导人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将各王子邦纳入印度联邦。著名领导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采取了坚定的立场。1946 年 7 月,他警告说,任何王子国家都无法在军事上抵抗独立印度的军队。[15] 1947年1月,尼赫鲁明确表示,国王神圣权利的概念在独立的印度不会被接受。[16] 1947年5月,尼赫鲁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强硬态度,宣布任何拒绝加入印度制宪会议的王子国家都将被视为敌国。[17]相比之下,直接负责整合诸侯国任务的瓦拉巴伊·帕特尔和副总统梅农则对这些诸侯国的统治者采取了更为和解的态度。他们的策略是与王子们谈判和合作,而不是直接对抗他们。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因为它们有助于说服大多数王子国家加入印度联邦。[18]诸侯国的统治者反应不一。一些人在爱国主义的驱使下自愿加入印度,而另一些人则考虑独立或加入巴基斯坦。并非所有诸侯国都乐意加入印度。朱纳加德最初加入巴基斯坦,但面临内部阻力,最终在公民投票后加入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面临巴基斯坦的入侵;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导致冲突持续不断。海得拉巴拒绝加入,但在军事干预(马球行动)和随后的政治解决后被整合。加入后,印度政府致力于协调各王子邦与前英国领土的行政和治理结构,从而形成了印度目前的联邦结构。这一过程涉及外交谈判、法律框架(如加入书),有时还包括军事行动,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印度共和国。到 1956 年,诸侯国和英属印度领地之间的区别已大大缩小。
1950 - 1960
发展与冲突的时代ornament
印度宪法
1950年制宪会议 ©Anonymous
1950 Jan 26

印度宪法

India
印度宪法是印度历史上的重要文件,于 1949 年 11 月 26 日由制宪会议通过,并于 1950 年 1 月 26 日生效[。 19]该宪法标志着 1935 年印度政府法的重大转变建立新的治理框架,将印度自治领转变为印度共和国。这一过渡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废除英国议会先前的法案,确保印度的宪法独立,即宪法自治。[20]印度宪法确立了该国是一个主权、社会主义、世俗、 [21]和民主共和国。它向公民承诺正义、平等和自由,并旨在培养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22]宪法的显着特点包括引入普选权,允许所有成年人投票。它还在联邦和州两级建立了威斯敏斯特式的议会制度,并建立了独立的司法机构。[23]它规定在教育、就业、政治机构和晋升方面为“社会和教育落后的公民”保留配额或席位。[24]自颁布以来,印度宪法已经历了 100 多项修正案,反映了国家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25]
尼赫鲁政府
尼赫鲁于 1950 年签署印度宪法 ©Anonymous
1952 Jan 1 - 1964

尼赫鲁政府

India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通常被视为现代印度国家的创始人,他制定了具有七个关键目标的国家哲学:民族团结、议会民主、工业化、社会主义、科学素质的发展和不结盟。这一理念支撑了他的许多政策,使公共部门工人、工业企业和中上层农民等部门受益。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对城乡贫困人口、失业者和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提供显着帮助。[26]1950 年瓦拉巴伊·帕特尔去世后,尼赫鲁成为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使他能够更自由地实现他对印度的愿景。他的经济政策侧重于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混合经济。这种方法将政府控制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结合起来。[27]尼赫鲁优先发展钢铁、煤炭、电力等基础重工业,并通过补贴和保护政策支持这些行业。[28]在尼赫鲁的领导下,国大党在 1957 年和 1962 年再次赢得选举。在他的任期内,颁布了重大的法律改革,以改善印度教社会中妇女的权利[29]并解决种姓歧视和贱民问题。尼赫鲁还倡导教育,导致建立了许多学校、学院和印度理工学院等机构。[30]尼赫鲁对印度经济的社会主义愿景随着 1950 年计划委员会的成立而正式化,他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根据苏联模式制定了五年计划,重点是集中和综合的国民经济计划。[31]这些计划包括对农民不征税、为蓝领工人提供最低工资和福利以及关键行业的国有化。此外,人们还积极征用村庄公共土地用于公共工程和工业化,从而修建了大型水坝、灌溉渠、道路和发电站。
州重组法
©Anonymous
1956 Nov 11

州重组法

India
波蒂·斯里拉穆鲁 (Potti Sreeramulu) 为创建安得拉邦而绝食至死后,于 1952 年去世,这对印度的领土组织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应对这一事件以及对基于语言和种族身份的国家不断增长的需求,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总理成立了国家重组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建议催生了 1956 年《国家重组法案》,这是印度行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法案重新界定了印度各邦的边界,根据语言和种族界限解散了旧邦并创建了新邦。这次重组导致喀拉拉邦成为一个独立的邦,马德拉斯邦的泰卢固语地区成为新成立的安得拉邦的一部分。它还导致泰米尔纳德邦成为一个专门讲泰米尔语的国家。20 世纪 60 年代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1960 年 5 月 1 日,双语孟买邦分为两个邦:马拉地语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语的古吉拉特邦。同样,1966 年 11 月 1 日,较大的旁遮普邦分裂为较小的讲旁遮普语的旁遮普邦和讲哈里扬维语的哈里亚纳邦。这些重组反映了中央政府为适应印度联邦内部多样化的语言和文化身份所做的努力。
印度与不结盟运动
尼赫鲁总理与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左)和南斯拉夫元帅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他们为不结盟运动的创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Anonymous
1961 Sep 1

印度与不结盟运动

India
印度奉行不结盟理念的根源在于它希望避免参与两极世界的军事方面,特别是在殖民主义背景下。这一政策旨在维持一定程度的国际自主权和行动自由。然而,不结盟并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导致不同的政治家和政府有不同的解释和应用。尽管不结盟运动(NAM)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原则,但成员国常常难以实现所需的独立判断水平,特别是在社会正义和人权等领域。印度的不结盟承诺在包括1962年、1965年和1971年的战争在内的各种冲突中面临挑战。不结盟国家在这些冲突中的反应凸显了他们在分裂国家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的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但在 1962 年印度支那战争和 1965 年印巴战争期间,不结盟运动作为维和人员的效力仍然有限。1971年的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解放战争进一步考验了不结盟运动,许多成员国将领土完整置于人权之上。这一立场受到许多国家最近独立的影响。在此期间,印度的不结盟立场受到批评和审视。[32]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该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抵制该运动的正式化,成员国也没有互助承诺。[33]此外,中国等国家的崛起降低了不结盟国家支持印度的动力。[34]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印度仍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关键参与者。其巨大的规模、经济增长和在国际外交中的地位使其成为该运动的领导者之一,特别是在殖民地和新独立国家中。[35]
Play button
1961 Dec 17 - Dec 19

吞并果阿

Goa, India
1961年吞并果阿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印度共和国吞并了葡属印度领土果阿、达曼和第乌。这一行动在印度被称为“解放果阿”,在葡萄牙被称为“入侵果阿”,是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结束葡萄牙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而努力的顶峰。尼赫鲁最初希望果阿的民众运动和国际舆论能够导致脱离葡萄牙当局的独立。然而,当这些努力无效时,他决定诉诸军事力量。[36]此次军事行动名为“维杰行动”(梵语意为“胜利”),由印度武装部队实施。这次行动涉及空中、海上和陆地的协同打击,持续时间超过 36 小时。这次行动对印度来说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结束了葡萄牙对其在印度飞地长达 451 年的统治。冲突持续了两天,造成二十二名印度人和三十名葡萄牙人死亡。[37]这次吞并在全球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它被视为对印度历史上印度领土的解放,而葡萄牙则认为这是对其国家领土和公民的无理侵略。葡萄牙统治结束后,果阿最初被置于由副总督昆希拉曼·帕拉特·坎德斯 (Kunhiraman Palat Candeth) 领导的军事管理之下。1962年6月8日,军事统治被文人政府取代。副总督设立了一个由 29 名指定成员组成的非正式协商委员会,协助管理该领土。
Play button
1962 Oct 20 - Nov 21

中印战争

Aksai Chin
中印战争是1962年10月至11月发生的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武装冲突。这场战争本质上是两国之间持续边界争端的升级。主要冲突地区位于边境地区:不丹以东的印度东北边境署和尼泊尔以西的阿克赛钦。1959年西藏起义后,印度向达赖喇嘛提供庇护,中印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1960 年至 1962 年间,印度拒绝中国的外交解决建议,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的回应是恢复此前停止的拉达克地区“前沿巡逻”。[38]在古巴导弹危机的全球紧张局势中,冲突加剧,中国于 1962 年 10 月 20 日放弃了和平解决的一切努力。这导致中国军队入侵古巴导弹危机沿线 3,225 公里(2,004 英里)的有争议领土。拉达克和东北边境的麦克马洪线。中国军队击退了印度军队,占领了印度在西部战区和东部战区达旺地区的全部领土。1962年11月20日,中国宣布停火,并宣布撤回到战前阵地,即实际控制线,即中印有效边界,冲突结束。这场战争的特点是山地作战,在海拔 4,000 米(13,000 英尺)以上进行,仅限于陆地交战,双方均未使用海军或空军力量。这一时期,中苏分裂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苏联支持印度,特别是通过出售先进的米格战斗机。相反, 美国英国拒绝向印度出售先进武器,导致印度更加依赖苏联的军事支持。[39]
第二次印巴战争
巴基斯坦陆军阵地,MG1A3 AA,1965 年战争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65 Aug 5 - Sep 23

第二次印巴战争

Kashmir, Himachal Pradesh, Ind
1965年印巴战争,又称第二次印巴战争,分几个阶段展开,以重大事件和战略转变为标志。冲突源于查谟和克什米尔长期争端。1965 年 8 月,巴基斯坦发起直布罗陀行动[40] ,该行动的目的是向查谟和克什米尔渗透军队,以引发针对印度统治的叛乱。[41]该行动的发现导致两国之间的军事紧张局势加剧。这场战争发生了重要的军事交战,包括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动用了陆地、空中和海军力量。战争期间的著名行动包括巴基斯坦的沙漠鹰行动和印度在拉合尔前线的反攻。阿萨尔北方战役是印度军队对巴基斯坦装甲师造成重大损失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空军尽管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表现出色,特别是在保卫拉合尔和其他战略要地方面。在苏联美国的外交干预以及联合国安理会第 211 号决议的通过之后,战争于 1965 年 9 月以停火告终。随后的《塔什干宣言》正式停火。冲突结束时,印度控制了巴基斯坦更大面积的领土,主要是锡亚尔科特、拉合尔和克什米尔等肥沃地区,而巴基斯坦的收获主要集中在信德省对面的沙漠地区和克什米尔楚布地区附近。这场战争导致次大陆发生重大地缘政治变化,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因缺乏以前的盟友美国和英国的支持而感到一种被背叛的感觉。这一转变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与苏联和中国发展了更密切的关系。这场冲突还对两国的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印度,这场战争通常被视为战略胜利,导致军事战略、情报收集和外交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与苏联关系的密切。在巴基斯坦,这场战争因其空军的表现而被铭记,并被定为国防日。然而,这也导致了对军事规划和政治结果以及经济压力和东巴基斯坦紧张局势加剧的批判性评估。这场战争的叙述和纪念活动一直是巴基斯坦国内争论的话题。
英迪拉·甘地
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连续三届(1966-77 年)和第四届(1980-84 年)担任总理。 ©Defense Department, US government
1966 Jan 24

英迪拉·甘地

India
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于 1964 年 5 月 27 日去世。拉尔·巴哈杜尔·沙斯特里继任总理。1965年沙斯特里任职期间,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再次爆发战争。然而,这场冲突并没有导致克什米尔边界发生任何重大变化。在苏联政府的斡旋下,战争以《塔什干协议》结束。不幸的是,沙斯特里在协议签署后的当晚意外去世。沙斯特里去世后的领导真空导致了印度国大党内部的一场竞争,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被提升为总理。曾担任信息和广播部长的甘地在这次竞选中击败了右翼领导人莫拉尔吉·德赛。然而,1967年大选导致国大党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下降,反映出公众对商品价格上涨、失业、经济停滞和粮食危机的不满。尽管面临这些挑战,甘地还是巩固了她的地位。莫拉吉·德赛(Morarji Desai)成为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与国会其他高级政客一起最初试图限制甘地的权威。然而,在政治顾问 PN Haksar 的指导下,甘地转向社会主义政策,以重新获得民众的吸引力。她成功废除了枢密院(Privy Purse),即向前印度皇室支付的款项,并发起了印度银行国有化的重大举措。尽管这些政策遭到德赛和商界的抵制,但受到了普通民众的欢迎。当国大党政客试图通过暂停甘地的党籍来削弱她时,党内动态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一行动适得其反,导致与甘地结盟的议会议员大规模外流,从而形成了一个名为国大党(R)的新派别。这一时期标志着印度政治的重大转变,英迪拉·甘地成为强有力的核心人物,带领该国度过了激烈的政治和经济变革阶段。
第二次中印战争
©Anonymous
1967 Sep 11 - Sep 14

第二次中印战争

Nathu La, Sikkim
第二次中印战争是印度和中国在喜马拉雅山锡金王国(当时是印度的保护国)附近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边境冲突。这些事件于 1967 年 9 月 11 日在乃堆拉开始,一直持续到 9 月 15 日。随后的交战于 1967 年 10 月在卓拉发生,并于同一天结束。在这些冲突中,印度取得了决定性的战术优势,有效击退了中国军队的进攻。印度军队成功摧毁了解放军在乃堆拉的许多防御工事。这些冲突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它们表明中印关系的动态发生了转变,标志着中国“声称实力”的下降,并凸显了印度军事表现的改善自1962年中印战争失败以来。
1970
政治动荡和经济挑战ornament
印度的绿白革命
旁遮普邦领导了印度的绿色革命,并赢得了“印度粮仓”的美誉。 ©Sanyam Bahga
1970 Jan 1

印度的绿白革命

India
20世纪70年代初,印度人口超过5亿。大约在同一时间,该国通过绿色革命成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粮食危机。这一农业转型涉及政府资助现代农具、引进新通用种子品种以及增加对农民的财政援助。这些举措显着提高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茶叶、烟草和咖啡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印度恒河平原和旁遮普邦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尤其显着。此外,在洪水行动中,政府重点关注提高牛奶产量。这一举措导致印度各地的牛奶产量大幅增加并改善了牲畜饲养方式。经过这些共同努力,印度实现了人口自给自足,结束了二十年来对粮食进口的依赖。
1970 Jan 1 00:01

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形成

Nagaland, India
20 世纪 60 年代,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经历了重大重组,组建了几个新邦,承认该地区丰富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这一进程始于 1963 年那加兰邦的建立,该邦从阿萨姆邦的那加山地区和图恩桑的部分地区划分出来,成为印度的第 16 个邦。此举承认了那加人独特的文化身份。此后,卡西人、贾因提亚人和加罗人的要求促使阿萨姆邦于 1970 年成立了一个自治国家,涵盖卡西山、贾因提亚山和加罗山。到 1972 年,这个自治区获得了完整的国家地位,更名为梅加拉亚邦。同年,阿鲁纳恰尔邦(原名东北边境管理局)和米佐拉姆邦(包括南部的米佐山)从阿萨姆邦分离出来,成为联邦直辖区。1986年,这两个领土都获得了完全的建国地位。[44]
Play button
1971 Dec 3 - Dec 16

1971年印巴战争

Bangladesh-India Border, Meher
1971 年印巴战争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四场战争中的第三场,发生于 1971 年 12 月,导致孟加拉国成立。这场冲突主要是围绕孟加拉国独立问题。这场危机始于以旁遮普人为主的巴基斯坦军队拒绝将权力移交给谢赫·穆吉布尔·拉赫曼领导的以孟加拉人为主的人民联盟。1971年3月拉赫曼宣布孟加拉国独立,遭到巴基斯坦军队和亲巴基斯坦伊斯兰民兵的严厉镇压,导致了广泛的暴行。自 1971 年 3 月起,据估计孟加拉国有 30 万至 300 万平民被杀。[42]此外,20万至40万孟加拉国妇女和女童在种族灭绝强奸运动中遭到系统性强奸。[43]这些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难民危机,估计有八到一千万人逃往印度避难。正式战争始于巴基斯坦的成吉思汗行动,其中包括对 11 个印度空军基地进行先发制人的空袭。这些袭击造成了轻微损失,并暂时扰乱了印度的空中运营。作为回应,印度向巴基斯坦宣战,并与孟加拉民族主义势力站在一起。冲突扩大到东部和西部战线,涉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经过13天的激战,印度在东线取得了主导地位,在西线也取得了足够的优势。冲突于 1971 年 12 月 16 日结束,巴基斯坦东部防卫队在达卡签署投降书。这一行为正式标志着冲突的结束并导致孟加拉国的成立。大约 93,000 名巴基斯坦军人,包括军事人员和平民,被印度军队俘虏。
微笑的佛陀:印度首次核试验
1974 年,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在印度博克兰首次核试验现场。 ©Anonymous
1974 May 18

微笑的佛陀:印度首次核试验

Pokhran, Rajasthan, India
印度的核发展之旅始于 1944 年,当时物理学家霍米·杰汉吉尔·巴巴 (Homi Jehangir Bhabha) 创立了塔塔基础研究所。1947 年从大英帝国获得独立后,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授权在巴巴的指导下发展核计划,根据 1948 年《原子能法案》,最初侧重于和平发展。印度积极参与了核非组织的组建。但最终选择不签署《防扩散条约》。1954 年,巴巴将核计划转向武器设计和生产,建立了特隆贝原子能机构和原子能部等重要项目。到 1958 年,该计划已经占据了国防预算的很大一部分。印度还根据“和平原子能”计划与加拿大美国签署了协议,接收用于和平目的的 CIRUS 研究堆。然而,印度选择发展本国的核燃料循环。根据凤凰计划,印度于 1964 年建成了一座后处理厂,以匹配 CIRUS 的生产能力。20 世纪 60 年代标志着巴巴和拉贾·拉曼纳 (Raja Ramanna) 领导下核武器生产的关键转变。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核计划面临挑战,导致印度将苏联视为不可靠的盟友,并加强了其发展核威慑力量的承诺。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英迪拉·甘地总理的领导下,核武器的发展加速,霍米·塞斯纳 (Homi Sethna) 和 PK 艾扬格 (PK Iyengar) 等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该计划的重点是用于武器开发的钚而不是铀。1974年,印度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了首次核试验,代号为“微笑佛陀”,军事人员的参与有限。这次试验最初被宣布为和平核爆炸,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提高了英迪拉·甘地在印度的知名度,并为主要项目成员带来了平民荣誉。但在国际上,它促使成立核供应国集团以控制核扩散,并影响了印度与加拿大、美国等国的核关系。这次试验还对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地区核紧张局势。
印度的紧急情况
根据英迪拉·甘地总理的建议,法赫鲁丁·阿里·艾哈迈德总统于 1975 年 6 月 25 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Anonymous
1975 Jan 1 -

印度的紧急情况

India
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印度面临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挑战。高通胀是一个主要问题,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石油进口成本大幅上升,加剧了这一问题。此外,孟加拉国战争和难民重新安置带来的财政负担,加上该国部分地区干旱造成的粮食短缺,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压力。这一时期,由于高通胀、经济困难以及对总理英迪拉·甘地及其政府的腐败指控,印度各地的政治动荡日益加剧。主要事件包括 1974 年的铁路罢工、毛派纳萨尔派运动、比哈尔邦的学生骚乱、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联合妇女反物价上涨阵线以及古吉拉特邦的纳夫尼尔曼运动。[45]在政治舞台上,1971 年人民院选举中,萨穆克塔社会党 (Samyukta Socialist Party) 候选人拉杰·纳拉因 (Raj Narain) 与英迪拉·甘地 (Indira Gandhi) 竞争,来自拉伊·巴雷利 (Rai Bareli)。失败后,他指责甘地腐败的选举行为,并向她提交了选举请愿书。1975 年 6 月 12 日,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判定甘地犯有滥用政府机器进行选举的罪名。[46]这一判决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各反对党领导的罢工和抗议活动,要求甘地辞职。著名领导人贾亚·普拉卡什·纳拉扬联合这些政党反抗甘地的统治,他称之为独裁统治,甚至呼吁军队进行干预。为了应对不断升级的政治危机,1975年6月25日,甘地建议总统法赫鲁丁·阿里·艾哈迈德根据宪法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此举赋予中央政府广泛的权力,据称是为了维护法律、秩序和国家安全。紧急情况导致公民自由被暂停、选举被推迟、 [47]解散非国会州政府,以及约 1,000 名反对派领导人和活动人士被监禁。[48]甘地政府还实施了一项有争议的强制节育计划。紧急情况期间,印度经济最初看到了好处,罢工和政治动荡的停止导致农业和工业生产增加,国民经济增长、生产力和就业增长。然而,这一时期也充满了腐败、独裁行为和侵犯人权的指控。警方被指控逮捕和折磨无辜者。英迪拉·甘地的儿子、非官方政治顾问桑贾伊·甘地因在德里实施强制绝育和拆除贫民窟而受到严厉批评,造成多人伤亡和流离失所。[49]
锡金合并
1971 年 5 月,锡金甘托克,锡金国王和王后及其女儿观看生日庆祝活动 ©Alice S. Kandell
1975 Apr 1

锡金合并

Sikkim, India
1973年,锡金王国经历了反保皇派骚乱,标志着重大政治转变的开始。1975年,锡金总理向印度议会呼吁让锡金成为印度境内的一个邦。1975年4月,印度军队进入首都甘托克,解除了锡金君主乔吉王宫卫兵的武装。这种军事存在引人注目,有报道称,印度在公投期间在一个只有 20 万人口的国家驻扎了 20,000 至 40,000 名军队。随后的公投显示压倒性支持结束君主制并加入印度,97.5%的选民支持。1975年5月16日,锡金正式成为印度联邦第22个邦,君主制被废除。为了促进这种合并,印度宪法进行了修订。最初,第35修正案获得通过,使锡金成为印度的“附属邦”,这是任何其他邦都没有获得的独特地位。然而一个月之内,第36条修正案颁布,废除了第35条修正案,将锡金完全纳入印度的一个邦,并将其名称列入宪法第一附表。这些事件标志着锡金政治地位的重大转变,从君主制到印度联邦内的一个国家。
贾纳塔插曲
1978 年 6 月,德赛和卡特在椭圆形办公室。 ©Anonymous
1977 Mar 16

贾纳塔插曲

India
1977年1月,英迪拉·甘地解散了人民院,并宣布将于1977年3月举行该机构的选举。反对派领导人也被释放,并迅速组建了人民院联盟来对抗选举。该联盟在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在贾亚普拉卡什·纳拉扬(Jayaprakash Narayan)的敦促下,人民党联盟选举德赛为议会领袖,从而担任总理。莫拉尔吉·德赛成为印度第一位非国大党总理。德赛政府设立了法庭来调查紧急时期的侵权行为,英迪拉和桑杰·甘地在收到沙阿委员会的报告后被捕。1979年,联盟瓦解,查兰·辛格组建临时政府。由于内部战争以及在解决印度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缺乏领导力,人民党变得非常不受欢迎。
1980 - 1990
经济改革和日益严峻的挑战ornament
蓝星行动
2013 年重建的阿卡尔塔赫特的照片。宾德兰瓦勒和他的追随者于 1983 年 12 月占领了阿卡尔塔赫特。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84 Jun 1 - Jun 10

蓝星行动

Harmandir Sahib, Golden Temple
1980年1月,英迪拉·甘地和她在印度国大党中被称为“国大党(I)”的派别以绝对多数重新掌权。然而,她的任期内印度国内安全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来自旁遮普邦和阿萨姆邦的叛乱。在旁遮普邦,叛乱的兴起构成了严重威胁。争取建立一个锡克教主权国家卡利斯坦的激进分子变得越来越活跃。1984 年的蓝星行动使局势急剧升级。这次军事行动旨在清除在锡克教最神圣的圣地阿姆利则金庙避难的武装武装分子。这次行动导致平民死亡,并对寺庙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导致印度各地锡克教社区普遍愤怒和不满。蓝星行动结束后,警方采取了密集行动,旨在平息激进活动,但这些努力因大量侵犯人权和侵犯公民自由的指控而受到损害。
Play button
1984 Oct 31 09:30

英迪拉·甘地遇刺

7, Lok Kalyan Marg, Teen Murti
1984年10月31日上午,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震惊全国、举世震惊。印度标准时间上午 9 点 20 分左右,甘地正在接受英国演员彼得·乌斯蒂诺夫的采访,当时他正在为爱尔兰电视台拍摄一部纪录片。她当时正在新德里住所的花园里散步,没有平时的保安人员陪伴,也没有穿防弹背心,而在蓝星行动后,她被建议一直穿着防弹背心。当她经过检票口时,她的两名保镖萨特万特·辛格警官和比恩特·辛格副督察开枪了。比特·辛格用左轮手枪向甘地腹部开了三枪,在她倒地后,萨特万特·辛格用冲锋枪向她开了30发子弹。袭击者随后交出了武器,比特·辛格宣称他已经做了他需要做的事情。在随后的混乱中,比特·辛格被其他安全人员杀害,而萨特万特·辛格则受重伤,随后被捕。甘地遇刺的消息是在事件发生十多个小时后,萨尔玛·苏丹在杜尔达尚晚间新闻中播出的。这一事件引发了争议,据称甘地的秘书 RK Dhawan 否决了情报和安全官员的建议,他们建议撤除某些构成安全威胁的警察,其中包括暗杀者。这次暗杀源于蓝星行动的后果,这是甘地下令针对金庙锡克教武装分子的军事行动,该行动极大地激怒了锡克教社区。刺杀者之一比特·辛格是一名锡克教徒,行动结束后,她被从甘地的安保人员中除名,但在甘地的坚持下又恢复了职务。甘地被紧急送往新德里的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在那里她接受了手术,但于下午 2 点 20 分被宣布死亡。尸检显示她中了 30 颗子弹。她遇刺后,印度政府宣布全国哀悼一段时间。包括巴基斯坦保加利亚在内的多个国家也宣布哀悼甘地。她的暗杀标志着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导致该国发生重大政治和社区动乱。
Play button
1984 Oct 31 10:00 - Nov 3

1984 年反锡克教骚乱

Delhi, India
1984年反锡克教骚乱,也称为1984年锡克教大屠杀,是印度一系列有组织的针对锡克教徒的屠杀。这些骚乱是对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被锡克教保镖暗杀事件的回应,而暗杀事件本身就是“蓝星行动”的后果。这次军事行动是甘地于 1984 年 6 月下令进行的,目的是从阿姆利则的 Harmandir Sahib 锡克教寺庙群中清除武装锡克教武装分子,要求旁遮普邦获得更大的权利和自治权。这次行动导致了一场致命的战斗,导致许多朝圣者死亡,引起了全世界锡克教徒的广泛谴责。甘地遇刺后,爆发了广泛的暴力事件,特别是在德里和印度其他地区。政府估计,德里约有 2,800 名锡克教徒被杀[50] ,全国有 3,3500 名锡克教徒被杀。[51]然而,其他消息来源表明死亡人数可能高达 8,000-17,000 人。[52]骚乱导致数千人流离失所, [53]其中德里的锡克教社区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人权组织、报纸和许多观察家认为,这场大屠杀是有组织的, [50]与印度国大党有关的政治官员参与了暴力事件。司法部门未能惩罚肇事者,进一步疏远了锡克教社区,并助长了对锡克教分离主义运动哈利斯坦运动的支持。锡克教管理机构 Akal Takht 将这些杀戮称为种族灭绝。人权观察2011年报道称,印度政府尚未起诉大规模屠杀的责任人。维基解密电报显示,美国认为印度国大党是骚乱的同谋。虽然美国没有将这些事件称为种族灭绝,但它承认发生了“严重侵犯人权”。调查显示,这起暴力事件是在德里警方和一些中央政府官员的支持下组织的。1984 年,哈里亚纳邦发生了多起锡克教屠杀事件,对这些地点的发现进一步凸显了暴力活动的规模和组织。尽管事件严重,但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却严重拖延。直到 2018 年 12 月,即骚乱 34 年后,才发生了备受瞩目的定罪。国大党领袖萨詹·库马尔因在骚乱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德里高等法院判处终身监禁。这是与 1984 年反锡克教骚乱相关的极少数定罪之一,大多数案件仍在审理中,只有少数案件被判重刑。
拉吉夫·甘地政府
1989 年会见俄罗斯哈瑞奎师那信徒。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84 Oct 31 12:00

拉吉夫·甘地政府

India
英迪拉·甘地遇刺后,国大党选举她的长子拉吉夫·甘地为下一任印度总理。尽管拉吉夫·甘地在 1982 年当选为议会议员,但相对来说是政坛新人,但拉吉夫·甘地的年轻和缺乏政治经验受到了厌倦了经验丰富的政客常常出现的低效和腐败的民众的积极评价。他的新观点被视为解决印度长期挑战的潜在解决方案。在随后的议会选举中,拉吉夫·甘地利用母亲遇刺引发的同情心,带领国大党取得历史性胜利,在 545 个席位中获得了超过 415 个席位。拉吉夫·甘地担任总理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他放宽了许可证管理制度,这是一个由许可证、法规和相关繁文缛节组成的复杂系统,是在印度设立和经营企业所必需的。这些改革减少了政府对外汇、旅行、外国投资和进口的限制,从而为私营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并吸引了外国投资,从而增强了印度的国家储备。在他的领导下,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得到改善,导致经济援助和科学合作增加。拉吉夫·甘地是科学技术的坚定支持者,科学技术使印度电信业和太空计划取得了重大进步,并为蓬勃发展的软件业和信息技术部门奠定了基础。1987年,拉吉夫·甘地政府与斯里兰卡达成协议,在涉及猛虎组织的种族冲突中部署印度军队作为维和人员。然而,印度维和部队(IPKF)卷入暴力对抗,最终与他们本应解除武装的泰米尔叛乱分子作战,导致印度士兵大量伤亡。1990 年,印度总理辛格 (VP Singh) 撤销了 IPKF,但在此之前,数千名印度士兵丧生。然而,拉吉夫·甘地作为一个诚实的政治家的声誉,为他赢得了媒体“干净先生”的绰号,却因博福斯丑闻而受到严重打击。这起丑闻涉及与瑞典一家武器制造商的国防合同中的贿赂和腐败指控,损害了他的形象,并引发了人们对他领导下的政府诚信的质疑。
Play button
1984 Dec 2 - Dec 3

博帕尔灾难

Bhopal, Madhya Pradesh, India
博帕尔灾难,又称博帕尔毒气惨案,是1984年12月2日至3日夜间,发生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农药厂的一场灾难性化学品事故。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周边城镇超过 50 万人接触了剧毒物质异氰酸甲酯 (MIC) 气体。官方报告的直接死亡人数为 2,259 人,但据信实际死亡人数要高得多。2008 年,中央邦政府承认与气体泄漏有关的 3,787 人死亡,并对超过 574,000 名受伤人员进行了赔偿。[54] 2006 年政府宣誓书列举了 558,125 起伤害事件, [55]其中包括严重和永久致残的伤害。其他估计表明,头两周内有 8,000 人死亡,随后又有数千人死于与气体相关的疾病。拥有 UCIL 多数股权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 (UCC) 在灾难发生后面临广泛的法律诉讼。1989 年,UCC 同意达成 4.7 亿美元(相当于 2022 年 9.7 亿美元)的和解协议,以解决这场悲剧造成的索赔。1994 年,UCC 将其在 UCIL 的股份出售给 Eveready Industries India Limited (EIIL),该公司后来与 McLeod Russel (India) Ltd 合并。该地点的清理工作于 1998 年结束,该地点的控制权移交给中央邦政府。2001 年,灾难发生 17 年后,陶氏化学公司收购了 UCC。1986 年至 2012 年间,涉及 UCC 及其时任首席执行官沃伦·安德森 (Warren Anderson) 的美国法律诉讼被驳回并转至印度法院。美国法院认定 UCIL 是印度的独立实体。在印度,针对 UCC、UCIL 和 Anderson 的民事和刑事案件均在博帕尔地方法院提起。2010年6月,包括前主席凯舒布·马辛德拉在内的7名印度国民,包括前UCIL员工,被判过失致人死亡罪。他们被判处两年监禁和罚款,这是印度法律规定的最高刑罚。判决后不久,所有人都被保释。第八名被告在判决前去世。博帕尔灾难不仅凸显了工业运营中严重的安全和环境问题,还提出了企业责任以及大规模工业事故中跨国法律补救挑战的重大问题。
1989 Jul 13

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叛乱

Jammu and Kashmir
查谟和克什米尔叛乱,又称克什米尔叛乱,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长期针对印度政府的分裂主义冲突。自 1947 年印巴分治以来,该地区一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领土争端的焦点。这场叛乱始于 1989 年,涉及内部和外部。在内部,叛乱的根源在于查谟和克什米尔政治和民主治理的失败。直到 1970 年代末,民主发展有限,而到 80 年代末民主改革的倒退导致了当地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1987 年一场备受争议的选举使局势更加恶化,人们普遍认为这次选举是叛乱的催化剂。这次选举出现了舞弊和不公平行为的指控,导致该州一些立法议会成员组建了武装叛乱组织。从外部看,巴基斯坦在叛乱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巴基斯坦声称只向分离主义运动提供道义和外交支持,但印度和国际社会指责它向该地区的武装分子提供武器、训练和支持。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在 2015 年承认,巴基斯坦政府在 20 世纪 90 年代支持和训练了克什米尔的叛乱组织。这种外部参与也使叛乱活动的焦点从分离主义转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部分原因是苏阿战争后圣战武装分子的涌入。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包括平民、安全人员和武装分子。根据政府数据,截至 2017 年 3 月,约有 41,000 人因叛乱而死亡,其中大部分死亡发生在 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56]非政府组织建议更高的死亡人数。叛乱还引发了克什米尔印度教徒大规模迁出克什米尔山谷,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人口和文化面貌。自2019年8月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以来,印度军方加大了在该地区的平叛行动力度。这场复杂的冲突根源于政治、历史和地区动态,仍然是印度最具挑战性的安全和人权问题之一。
印度的经济自由化
1980年研制的WAP-1型机车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91 Jan 1

印度的经济自由化

India
印度于 1991 年启动的经济自由化标志着从以前国家控制的经济向对市场力量和全球贸易更加开放的经济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旨在使印度经济更加市场化和消费驱动,重点是增加私人和外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发展。1966 年和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早期自由化尝试不太全面。1991年的经济改革,通常被称为LPG(自由化、私有化和全球化)改革,主要是由国际收支危机引发的,导致了严重的衰退。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此外还需要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结构调整计划的要求,这也发挥了作用。这些改革对印度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导致外国投资大幅增加,并引导经济转向更加以服务为导向的模式。自由化进程被广泛认为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印度经济现代化。然而,它也一直是争论和批评的话题。印度经济自由化的批评者提出了一些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环境影响,因为工业的快速扩张和吸引投资的放松监管可能导致环境恶化。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领域是社会和经济差距。尽管自由化无疑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其收益并未在人口中均匀分配,导致收入不平等扩大、社会差距加剧。这种批评反映了印度自由化进程中关于经济增长与其利益公平分配之间的平衡的持续争论。
1991 May 21

拉吉夫·甘地遇刺

Sriperumbudur, Tamil Nadu, Ind
1991 年 5 月 21 日,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在泰米尔纳德邦斯里佩鲁姆布杜尔的一次竞选活动中遇刺。暗杀行动是由卡莱瓦尼·拉贾拉特南 (Kalaivani Rajaratnam) 实施的,他也被称为 Thenmozhi Rajaratnam 或 Dhanu,他是斯里兰卡泰米尔分离主义反叛组织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 (LTTE) 的 22 岁成员。暗杀发生时,印度刚刚结束通过印度维持和平部队参与斯里兰卡内战的工作。拉吉夫·甘地与 GK Moopanar 一起在印度南部各州积极开展竞选活动。在安得拉邦维沙卡帕特南结束竞选活动后,他前往泰米尔纳德邦的斯里佩鲁姆布杜尔。当他到达竞选集会时,当他走向讲台发表演讲时,他受到了包括国会工作人员和学童在内的支持者的欢迎和花环。刺客卡拉瓦尼·拉贾拉特南 (Kalaivani Rajaratnam) 走近甘地,假装鞠躬触摸他的脚,引爆了一条装满炸药的腰带。爆炸导致暗杀者甘地和其他 14 人死亡,另有 43 人重伤。
1992 Dec 6 - 1993 Jan 26

孟买骚乱

Bombay, Maharashtra, India
孟买骚乱是1992年12月至1993年1月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现孟买)发生的一系列暴力事件,造成约900人死亡。[57]这些骚乱主要是由于1992年12月印度教卡尔塞瓦克斯在阿约提亚拆毁巴布里清真寺后紧张局势升级,以及随后穆斯林和印度教社区就拉姆神庙问题发生的大规模抗议和暴力反应而引发的。政府为调查骚乱而成立的斯里克里希纳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暴力事件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在 1992 年 12 月 6 日巴布里清真寺被拆除后立即开始,其特点主要是穆斯林煽动,作为对清真寺被毁的反应。第二阶段,主要是印度教的强烈抵制,发生在 1993 年 1 月。这一阶段是由几起事件引发的,包括东日穆斯林个体杀害印度教马塔迪工人、在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刺伤印度教徒以及可怕地焚烧六人。 Radhabai Chawl 的印度教徒,其中包括一名残疾女孩。该委员会的报告强调了媒体在加剧局势方面发挥的作用,特别是《Saamna》和《Navaakal》等报纸,它们发表了对马塔迪谋杀案和拉达拜乔尔事件的煽动性和夸大报道。1993年1月8日起,骚乱愈演愈烈,湿婆神军领导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发生对抗,孟买黑社会的介入是潜在因素。暴力事件导致约 575 名穆斯林和 275 名印度教徒死亡。[58]委员会指出,最初的社区冲突最终被当地犯罪分子所接管,他们看到了谋取个人利益的机会。右翼印度教组织湿婆神军最初支持“报复”,但后来发现暴力事件逐渐失控,导致其领导人呼吁结束骚乱。孟买骚乱代表了印度历史上的黑暗篇章,凸显了社区紧张局势的危险以及宗教和宗派冲突的潜在破坏性。
博克兰二号核试验
具有核能力的烈火-II 弹道导弹。自1998年5月起,印度宣布自己是一个成熟的核国家。 ©Antônio Milena
1998 May 1

博克兰二号核试验

Pokhran, Rajasthan, India
1974 年印度进行了代号为“微笑佛陀”的首次核试验后,印度的核计划面临着重大挑战。为应对这次试验而成立的核供应国集团 (NSG) 对印度(以及正在寻求自己的核试验的巴基斯坦)实施了技术禁运。核计划)。由于缺乏本土资源以及依赖进口技术和援助,这一禁运严重阻碍了印度的核发展。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宣布,印度的核计划旨在用于和平目的,尽管已授权进行氢弹的初步研究。然而,1975年的紧急状态和随后的政治不稳定使核计划缺乏明确的领导和方向。尽管遇到这些挫折,氢弹的研制工作仍在机械工程师 M. Srinivasan 的带领下继续进行,尽管进展缓慢。以倡导和平而闻名的莫拉尔吉·德赛总理最初很少关注核计划。然而,1978年,德赛政府将物理学家拉贾·拉曼纳调往印度国防部,并重新加速了核计划。与印度相比,巴基斯坦秘密原子弹计划的发现更具军国主义结构,这增加了印度核努力的紧迫性。显然,巴基斯坦的核野心已经接近成功。1980年,英迪拉·甘地重新掌权,在她的领导下,核计划重获动力。尽管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持续紧张,特别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并且受到国际社会的监督,印度仍在继续推进其核能力。该计划在航空航天工程师 APJ Abdul Kalam 博士的领导下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氢弹和导弹技术的开发方面。1989 年,随着副总统辛格领导的人民人民党上台,政治格局再次发生变化。与巴基斯坦的外交紧张局势加剧,特别是在克什米尔叛乱问题上,印度导弹计划随着普里特维导弹的开发取得了成功。由于担心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历届印度政府都对进一步进行核试验持谨慎态度。然而,公众对核计划的支持十分强烈,导致总理纳拉西姆哈·拉奥 (Narasimha Rao) 于 1995 年考虑进行更多试验。当美国情报部门发现拉贾斯坦邦博克兰试验场正在进行试验准备工作时,这些计划被叫停。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向拉奥施压,要求其停止试验,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则公开批评印度的行为。1998年,在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的领导下,印度进行了一系列核试验——博克兰-II,成为第六个加入核俱乐部的国家。这些测试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以避免被发现,其中涉及科学家、军官和政治家的精心策划。这些试验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印度核之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尽管受到国际批评和地区紧张局势,但仍确立了其作为核国家的地位。
2000
全球一体化与当代问题ornament
古吉拉特邦地震
古吉拉特邦地震 ©Anonymous
2001 Jan 26 08:46

古吉拉特邦地震

Gujarat, India
2001 年古吉拉特邦地震,也称为普杰地震,是一场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发生在 2001 年 1 月 26 日上午 08:46(美国标准时间)。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卡奇(Kachchh)区巴乔塔卢卡(Bhachau Taluka)乔巴里(Chobari)村西南偏南约9公里处。这次板内地震的矩震级为 7.6 级,发生深度为 17.4 公里(10.8 英里)。地震造成的人员和物质损失是巨大的。造成 13,805 至 20,023 人死亡,其中巴基斯坦东南部有 18 人死亡。此外,约有 167,000 人受伤。地震还造成大范围的财产损失,近34万座建筑物被毁。[59]
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
Lhoknga 翻倒的水泥运输车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2004 Dec 26 07:58

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

Indian Ocean
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07时58分53秒(UTC+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西海岸发生了一场特大海底逆冲地震,即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这场毁灭性的地震震级为 9.1 级至 9.3 级,是有记录以来最致命的自然灾害之一。它是由缅甸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断层破裂引起的,在某些地区达到了高达 IX 的麦卡利强度。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波浪高达 30 米(100 英尺),臭名昭著地被称为“节礼日海啸”。这场海啸摧毁了印度洋沿岸的社区,导致 14 个国家估计有 227,898 人死亡。此次灾难对印度尼西亚亚齐、斯里兰卡、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和泰国蔻立等地区的影响尤为严重,其中班达亚齐报告的伤亡人数最多。它仍然是 21 世纪最致命的自然灾害。这次事件是亚洲和 21 世纪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也是自 1900 年现代地震学开始以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之一。这次地震的断层持续时间非常长,持续了八到十分钟。它引起了地球的剧烈振动,振动幅度高达 10 毫米(0.4 英寸),甚至引发了远至阿拉斯加的远程地震。
Play button
2008 Nov 26

2008 年孟买恐怖袭击

Mumbai, Maharashtra, India
2008年孟买袭击,也称为26/11袭击,是2008年11月发生的一系列可怕的恐怖事件。这些袭击是由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的激进伊斯兰组织虔诚军的10名成员实施的。四天内,他们在孟买各地发动了 12 起协同射击和爆炸袭击事件,引发全球广泛谴责。袭击从11月26日星期三开始,一直持续到2008年11月29日星期六。共有175人死亡,其中包括9名袭击者,另有300多人受伤。[60]这些袭击针对孟买南部的多个地点,包括贾特拉帕蒂·希瓦吉·马哈拉吉终点站、欧贝罗伊三叉戟、泰姬陵宫殿和塔楼、利奥波德咖啡馆、卡马医院、纳里曼故居、地铁电影院以及印度时报大楼和圣约翰教堂后面的区域。泽维尔学院。此外,孟买港口区的 Mazagaon 发生爆炸,Vile Parle 的一辆出租车也发生爆炸。截至11月28日上午,除泰姬陵酒店外,所有地点均已被孟买警方和安全部队封锁。印度国家安全卫队 (NSG) 实施的黑色龙卷风行动于 11 月 29 日结束了对泰姬陵酒店的围攻,导致剩余袭击者死亡。阿吉迈勒·卡萨布 (Ajmal Kasab) 是唯一被活捉的袭击者,于 2012 年被处决。在被处决之前,他透露袭击者是虔诚军成员,是来自巴基斯坦的,这证实了印度政府最初的说法。巴基斯坦承认卡萨布是巴基斯坦公民。扎基尔·雷赫曼·拉赫维 (Zakiur Rehman Lakhvi) 被认定为此次袭击的主要策划者,于 2015 年获得保释,随后于 2021 年再次被捕。巴基斯坦政府对参与袭击的个人的处理方式一直受到争议和批评,其中包括前巴基斯坦政府官员的评论。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2022 年,袭击的策划者之一萨吉德·马吉德·米尔 (Sajid Majeed Mir) 在巴基斯坦因资助恐怖活动而被定罪。孟买袭击事件严重影响了印巴关系,导致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国际社会对跨境恐怖主义和地区安全的担忧。该事件仍然是印度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恐怖行为之一,对全球反恐努力和印度的内部安全政策产生了持久影响。
纳伦德拉·莫迪政府
莫迪赢得 2014 年印度大选后会见了母亲 ©Anonymous
2014 Jan 1

纳伦德拉·莫迪政府

India
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自20世纪20年代兴起以来一直是印度重要的政治力量。成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印度人民联盟 (Bharatiya Jana Sangh) 是代表这一意识形态的主要政党。1977年,人民桑格与其他政党合并成立人民党,但该联盟到1980年解体。此后,人民桑格的前成员重组成立印度人民党(BJP)。几十年来,印度人民党的支持基础稳步扩大,并已成为印度最具主导性的政治力量。2013年9月,时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纳伦德拉·莫迪被宣布为印度人民党2014年人民院选举的总理候选人。这一决定最初遭到党内反对,包括印度人民党创始成员LK Advani。印度人民党的 2014 年选举策略与其传统做法背道而驰,莫迪在总统式的竞选活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一策略在2014年初举行的第16届全国大选中取得了成功。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联盟(NDA)取得了重大胜利,获得绝对多数席位,组建了莫迪领导的政府。莫迪政府获得的授权使印度人民党在随后的印度邦议会选举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政府推出了各种旨在促进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和清洁发展的举措。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和“Swachh Bharat Mission”活动。这些举措体现了莫迪政府对现代化、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其在该国的知名度和政治实力。
2019 Aug 1

第370条的撤销

Jammu and Kashmir
2019年8月6日,印度政府做出重大宪法修改,撤销了印度宪法第370条赋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或自治权。这一行动取消了自 1947 年以来实施的特殊规定,影响到印度、 巴基斯坦中国之间一直存在领土争端的地区。伴随这一撤销,印度政府在克什米尔山谷实施了多项措施。通讯线路被切断,这一举动持续了五个月。数千名额外安全部队被部署到该地区,以防止任何潜在的骚乱。包括前首席部长在内的克什米尔知名政治人物被拘留。政府官员将这些行动描述为避免暴力的先发制人措施。他们还辩称撤销是为了让该州人民充分享受各种政府计划,例如保留福利、受教育权和信息权。在克什米尔山谷,通过暂停通信服务和根据第 144 条实施宵禁,对这些变化的反应受到严格控制。虽然许多印度民族主义者庆祝这一举措,认为这是克什米尔迈向公共秩序和繁荣的一步,但这一决定印度各政党对此反应不一。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和其他几个政党支持撤销。但遭到印度国大党、查谟和克什米尔全国会议等党派的反对。在属于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拉达克,人们的反应因社区而异。虽然卡吉尔什叶派穆斯林占主导地位的人们抗议这一决定,但拉达克的佛教界基本上支持这一决定。印度总统根据第 370 条发布命令,取代 1954 年总统令,实际上取消了给予查谟和克什米尔的自治条款。印度内政部长向议会提出了一项重组法案,提议将该邦分为两个联邦直辖区,每个直辖区由一名副州长和一个一院制立法机构管辖。该法案和撤销第 370 条特殊地位的决议分别于 2019 年 8 月 5 日和 6 日在印度议会两院——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辩论并通过。这标志着查谟和克什米尔治理和行政的重大转变,反映出印度对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政治敏感地区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

Appendices



APPENDIX 1

India’s Geographic Challenge


Play button




APPENDIX 2

Why Most Indians Live Above This Line


Play button

Characters



Indira Gandhi

Indira Gandhi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C. V. Raman

C. V. Raman

Indian physicist

Vikram Sarabhai

Vikram Sarabhai

Chairman of the 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

Dr. Rajendra Prasad

Dr. Rajendra Prasad

President of India

Mahatma Gandhi

Mahatma Gandhi

Indian Lawyer

Sardar Vallabhbhai Patel

Sardar Vallabhbhai Patel

Deputy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Sonia Gandhi

Sonia Gandhi

President of 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Amartya Sen

Amartya Sen

Indian economist

Homi J. Bhabha

Homi J. Bhabha

Chairperson of the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of India

Lal Bahadur Shastri

Lal Bahadur Shastri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Jawaharlal Nehru

Jawaharlal Nehru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Atal Bihari Vajpayee

Atal Bihari Vajpayee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V. K. Krishna Menon

V. K. Krishna Menon

Indian Statesman

Manmohan Singh

Manmohan Singh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Rabindranath Tagore

Rabindranath Tagore

Bengali polymath

Mother Teresa

Mother Teresa

Albanian-Indian Catholic nun

A. P. J. Abdul Kalam

A. P. J. Abdul Kalam

President of India

B. R. Ambedkar

B. R. Ambedkar

Member of Parliament

Narendra Modi

Narendra Modi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Footnotes



  1. Fisher, Michael H. (2018),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India: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17/9781316276044, ISBN 978-1-107-11162-2, LCCN 2018021693, S2CID 134229667.
  2. Talbot, Ian; Singh, Gurharpal (2009), The Partition of Ind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5661-4, retrieved 15 November 2015.
  3. Chatterji, Joya; Washbrook, David (2013), "Introduction: Concepts and Questions", in Chatterji, Joya; Washbrook, David (eds.),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South Asian Diaspor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ISBN 978-0-415-48010-9.
  4. Pakistan, Encarta. Archived 31 October 2009.
  5. Nawaz, Shuja (May 2008), "The First Kashmir War Revisited", India Review, 7 (2): 115–154, doi:10.1080/14736480802055455, S2CID 155030407.
  6. "Pakistan Covert Operations" (PDF).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12 September 2014.
  7. Prasad, Sri Nandan; Pal, Dharm (1987). Operations in Jammu & Kashmir, 1947–48. History Division, Ministry of Defence, Government of India.
  8. Hardiman, David (2003), Gandhi in His Time and Ours: The Global Legacy of His Idea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174–76, ISBN 9780231131148.
  9. Nash, Jay Robert (1981), Almanac of World Crim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 69, ISBN 978-1-4617-4768-0.
  10. Cush, Denise; Robinson, Catherine; York, Michael (2008). Encyclopedia of Hinduism. Taylor & Francis. p. 544. ISBN 978-0-7007-1267-0.
  11. Assassination of Mr Gandhi Archived 22 November 2017 at the Wayback Machine, The Guardian. 31 January 1949.
  12. Stratton, Roy Olin (1950), SACO, the Rice Paddy Navy, C. S. Palmer Publishing Company, pp. 40–42.
  13. Markovits, Claude (2004), The UnGandhian Gandhi: The Life and Afterlife of the Mahatma, Anthem Press, ISBN 978-1-84331-127-0, pp. 57–58.
  14. Bandyopadhyay, Sekhar (2009), Decolonization in South Asia: Meanings of Freedom in Post-independence West Bengal, 1947–52, Routledge, ISBN 978-1-134-01824-6, p. 146.
  15. Menon, Shivshankar (20 April 2021). India and Asian Geopolitics: The Past, Present.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p. 34. ISBN 978-0-670-09129-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April 2023. Retrieved 6 April 2023.
  16. Lumby, E. W. R. 1954. The Transfer of Power in India, 1945–1947.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p. 228
  17. Tiwari, Aaditya (30 October 2017). "Sardar Patel – Man who United India". pib.gov.i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November 2022.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22.
  18. "How Vallabhbhai Patel, V P Menon and Mountbatten unified India". 31 October 2017.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December 2022.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22.
  19. "Introduction to Constitution of India". Ministry of Law and Justice of India. 29 July 200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2 October 2014. Retrieved 14 October 2008.
  20. Swaminathan, Shivprasad (26 January 2013). "India's benign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 The Hindu: Opini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 March 2013. Retrieved 18 February 2013.
  21. "Aruna Roy & Ors. v. Union of India & Ors" (PDF). Supreme Court of India. 12 September 2002. p. 18/30.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7 May 2016.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15.
  22. "Preamble of 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 (PDF). Ministry of Law & Justic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9 October 2017. Retrieved 29 March 2012.
  23. Atul, Kohli (6 September 2001). The Success of India's Democrac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95. ISBN 0521-80144-3.
  24. "Reservation Is About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Not Poverty Eradication". The Wire. Retrieved 19 December 2020.
  25. "The Constitution (Amendment) Acts". India Code Information System. Ministry of Law, Government of Indi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April 2008. Retrieved 9 December 2013.
  26. Parekh, Bhiku (1991). "Nehru and the National Philosophy of Indi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6 (5–12 Jan 1991): 35–48. JSTOR 4397189.
  27. Ghose, Sankar (1993). Jawaharlal Nehru. Allied Publishers. ISBN 978-81-7023-369-5.
  28. Kopstein, Jeffrey (2005). Comparative Politics: Interests, Identities, and Institutions in a Changing Global Or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139-44604-4.
  29. Som, Reba (February 1994). "Jawaharlal Nehru and the Hindu Code: A Victory of Symbol over Substance?". Modern Asian Studies. 28 (1): 165–194. doi:10.1017/S0026749X00011732. JSTOR 312925. S2CID 145393171.
  30. "Institute Histo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3 August 2007.,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1. Sony Pellissery and Sam Geall "Five Year Plans" in Encyclopedia of Sustainability, Vol. 7 pp. 156–160.
  32. Upadhyaya, Priyankar (1987). Non-aligned States And India's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of the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thesi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rganization And Disarmamen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New Delhi. hdl:10603/16265, p. 298.
  33. Upadhyaya 1987, p. 302–303, Chapter 6.
  34. Upadhyaya 1987, p. 301–304, Chapter 6.
  35. Pekkanen, Saadia M.; Ravenhill, John; Foot, Rosemary, eds. (2014). Oxford 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As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81. ISBN 978-0-19-991624-5.
  36. Davar, Praveen (January 2018). "The liberation of Goa". The Hindu.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 December 2021. Retrieved 1 December 2021.
  37. "Aviso / Canhoneira classe Afonso de Albuquerque". ÁreaMilita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2 April 2015. Retrieved 8 May 2015.
  38. Van Tronder, Gerry (2018). Sino-Indian War: Border Clash: October–November 1962. Pen and Sword Military. ISBN 978-1-5267-2838-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5 June 2021. Retrieved 1 October 2020.
  39. Chari, P. R. (March 1979). "Indo-Soviet Military Cooperation: A Review". Asian Survey. 19 (3): 230–244. JSTOR 264369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4 April 2020.
  40. Montgomery, Evan Braden (24 May 2016). In the Hegemon's Shadow: Leading States and the Rise of Regional Power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5017-0400-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7 February 2023. Retrieved 22 September 2021.
  41. Hali, S. M. (2011). "Operation Gibraltar – an unmitigated disaster?". Defence Journal. 15 (1–2): 10–34 – via EBSCO.
  42. Alston, Margaret (2015). Women and Climate Change in Bangladesh. Routledge. p. 40. ISBN 978131768486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3 October 2020. Retrieved 8 March 2016.
  43. Sharlach, Lisa (2000). "Rape as Genocide: Bangladesh, the Former Yugoslavia, and Rwanda". New Political Science. 22 (1): 92–93. doi:10.1080/713687893. S2CID 144966485.
  44. Bhubaneswar Bhattacharyya (1995). The troubled border: some facts about boundary disputes between Assam-Nagaland, Assam-Arunachal Pradesh, Assam-Meghalaya, and Assam-Mizoram. Lawyer's Book Stall. ISBN 9788173310997.
  45.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ian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India's Road to Freedom and GrowthG.S. Bhalla,The Indian Economic Journal 2001 48:3, 1-23.
  46. G. G. Mirchandani (2003). 320 Million Judges. Abhinav Publications. p. 236. ISBN 81-7017-061-3.
  47. "Indian Emergency of 1975-77". Mount Holyoke Colleg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9 May 2017. Retrieved 5 July 2009.
  48. Malhotra, Inder (1 February 2014). Indira Gandhi: A Personal and Political Biography. Hay House, Inc. ISBN 978-93-84544-16-4.
  49. "Tragedy at Turkman Gate: Witnesses recount horror of Emergency". 28 June 2015.
  50. Bedi, Rahul (1 November 2009). "Indira Gandhi's death remembered". BBC.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November 2009. Retrieved 2 November 2009.
  51. "Why Gujarat 2002 Finds Mention in 1984 Riots Court Order on Sajjan Kuma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1 May 2019. Retrieved 31 May 2019.
  52. Joseph, Paul (11 October 2016).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War: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SAGE. p. 433. ISBN 978-1483359885.
  53. Mukhoty, Gobinda; Kothari, Rajni (1984), Who are the Guilty ?, People's Union for Civil Liberti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5 September 2019,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0.
  54. "Bhopal Gas Tragedy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Bhopal. Immediate Relief Provided by the State Government". Government of Madhya Prades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8 May 2012. Retrieved 28 August 2012.
  55. AK Dubey (21 June 2010). "Bhopal Gas Tragedy: 92% injuries termed "minor"". First14 New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4 June 2010. Retrieved 26 June 2010.
  56. Jayanth Jacob; Aurangzeb Naqshbandi. "41,000 deaths in 27 years: The anatomy of Kashmir militancy in numbers". Hindustan Times. Retrieved 18 May 2023.
  57. Engineer, Asghar Ali (7 May 2012). "The Bombay riots in historic context". The Hindu.
  58.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1992-93 riots and the 1993 Bombay blasts". Firstpost. 6 August 2015.
  59. "Preliminary Earthquake Report". USGS Earthquake Hazards Program.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 November 2007. Retrieved 21 November 2007.
  60. Bhandarwar, A. H.; Bakhshi, G. D.; Tayade, M. B.; Chavan, G. S.; Shenoy, S. S.; Nair, A. S. (2012). "Mortality pattern of the 26/11 Mumbai terror attacks".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72 (5): 1329–34, discussion 1334. doi:10.1097/TA.0b013e31824da04f. PMID 22673262. S2CID 23968266.

References



  • Bipan Chandra, Mridula Mukherjee and Aditya Mukherjee.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
  • Bates, Crispin, and Subho Basu. The Politics of Modern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 (Routledge/Edinburgh South Asian Studies Series) (2011)
  • Brass, Paul R. The Politics of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 (1980)
  • Vasudha Dalmia; Rashmi Sadana, eds. (2012).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 Indian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att, Ruddar; Sundharam, K.P.M. Indian Economy (2009) New Delhi. 978-81-219-0298-4
  • Dixit, Jyotindra Nath (2004). Makers of India's foreign policy: Raja Ram Mohun Roy to Yashwant Sinha. HarperCollins. ISBN 9788172235925.
  • Frank, Katherine (2002). Indira: The Life of Indira Nehru Gandhi. Houghton Mifflin. ISBN 9780395730973.
  • Ghosh, Anjali (2009). India's Foreign Policy.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ISBN 9788131710258.
  • Gopal, Sarvepalli. Jawaharlal Nehru: A Biography, Volume Two, 1947-1956 (1979); Jawaharlal Nehru: A Biography: 1956-64 Vol 3 (1985)
  • Guha, Ramachandra (2011). India After Gandhi: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 Pan Macmillan. ISBN 9780330540209.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Guha, Ramachandra. Makers of Modern India (2011)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Jain, B. M. (2009). Global Power: India's Foreign Policy, 1947–2006. Lexington Books. ISBN 9780739121450.
  • Kapila, Uma (2009). Indian Economy Since Independence. Academic Foundation. p. 854. ISBN 9788171887088.
  • McCartney, Matthew. India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Stagnation and the State, 1951–2007 (2009); Political Economy, Growth and Liberalisation in India, 1991-2008 (2009)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Mansingh, Surjit. The A to Z of India (The A to Z Guide Series) (2010)
  • Nilekani, Nandan; and Thomas L. Friedman (2010). Imagining India: The Idea of a Renewed Nation. Penguin. ISBN 9781101024546.
  • Panagariya, Arvind (2008). India: The Emerging Gia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31503-5.
  • Saravanan, Velayutham.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Land,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Bloomsbury Publishing India, 2022) online review
  • Talbot, Ian; Singh, Gurharpal (2009), The Partition of Ind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5661-4
  • Tomlinson, B.R. The Economy of Modern India 1860–1970 (1996)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Zachariah, Benjamin. Nehru (Routledge Historical Biographies) (2004) excerpt and text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