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button

1526 - 1857

莫卧儿帝国



印度莫卧儿王朝由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和突厥征服者帖木儿( 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建立。莫卧儿帝国,莫卧儿或莫卧儿帝国,是南亚的一个早期现代帝国。大约两个世纪以来,帝国的版图从西部的印度河流域外缘、西北的阿富汗北部和北部的克什米尔,一直延伸到东部现在的阿萨姆邦和孟加拉国的高地,以及印度的高地。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1526 - 1556
基础和早期扩张ornament
1526 Jan 1

序幕

Central Asia
莫卧儿帝国以其建筑创新和文化融合而闻名,从 16 世纪初期到 19 世纪中叶统治着印度次大陆,在该地区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个帝国由成吉思汗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于 1526 年建立,其疆域扩大到了现代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艺术卓越的时代。以对艺术的赞助而闻名的莫卧儿统治者委托建造了一些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包括象征爱情和建筑奇迹的泰姬陵,以及体现莫卧儿时代军事实力和建筑独创性的红堡。在他们的统治下,这个帝国成为了多元文化、宗教和传统的熔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融合,至今仍影响着印度次大陆的社会结构。他们的行政能力、先进的税收制度以及贸易和商业的促进为帝国的经济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其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帝国之一。莫卧儿帝国的遗产继续吸引着历史学家和爱好者,因为它代表了文化繁荣和建筑宏伟的黄金时代,其影响在印度次大陆的遗产及其他地区产生了共鸣。
巴布尔
印度的巴布尔. ©Anonymous
1526 Apr 20 - 1530 Dec 26

巴布尔

Fergana Valley
巴布尔(Babur),原名扎希尔·乌德丁·穆罕默德(Zahīr ud-Dīn Muhammad),1483 年 2 月 14 日出生于费尔干纳山谷(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是印度次大陆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他是帖木儿成吉思汗的后裔,分别通过他的父亲和母亲,他在 12 岁时登上了费尔干纳的王位,但立即面临反对。在中亚经历了命运的波动,包括​​撒马尔罕的丧失和收复,以及最终将祖传领土拱手让给穆罕默德·昔班尼汗之后,巴布尔将他的野心转向了印度。在 萨法维帝国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下,他于1526年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败了苏丹易卜拉欣·洛迪,奠定了莫卧儿帝国的基础。巴布尔早年的特点是他的亲戚和地区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他最终于 1504 年征服喀布尔。他在喀布尔的统治受到叛乱和乌兹别克人的威胁的挑战,但巴布尔设法维持了对喀布尔的控制。城市,同时着眼于扩展到印度。他利用了德里苏丹国的衰落和拉杰普特王国之间的混乱,特别是在汗瓦战役中击败了拉纳·桑加,这场战役对于莫卧儿在印度北部的统治地位比帕尼帕特更具决定性。在他的一生中,巴布尔从一个坚定的穆斯林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宽容的统治者,允许宗教在他的帝国内共存,并在他的宫廷中推广艺术和科学。他的回忆录《巴布尔纳玛》用察合台突厥文写成,详细记述了他的生活以及当时的文化和军事景观。巴布尔结过多次婚,生下了继位的胡马雍等著名儿子。1530 年巴布尔在阿格拉去世后,他的遗体最初埋葬在那里,但后来按照他的意愿迁至喀布尔。如今,他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被誉为民族英雄,他的诗歌和《巴布纳玛》作为重要的文化贡献而经久不衰。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
巴布尔纳玛手稿(巴布尔回忆录)中的插图 ©Ẓahīr ud-Dīn Muḥammad Bābur
1526 Apr 21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

Panipat, Haryana, India
1526 年 4 月 21 日发生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标志着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崛起, 德里苏丹国的终结。它因其早期使用火药火器和野战炮而闻名,这些火器和野战炮是由巴布尔领导的入侵莫卧儿军队引入的。这场战斗中,巴布尔使用包括火器和骑兵冲锋在内的创新军事战术击败了德里苏丹国的苏丹易卜拉欣·洛迪,从而开始了莫卧儿统治,一直持续到 1857 年。巴布尔对印度的兴趣最初是将他的统治扩展到旁遮普,以纪念他的祖先帖木儿的遗产。北印度的政治格局有利,易卜拉欣·洛迪领导下的洛迪王朝日渐衰弱。巴布尔受到旁遮普省总督道拉特汗洛迪和易卜拉欣叔叔阿拉乌德丁的邀请,挑战易卜拉欣。夺取王位的外交途径不成功导致巴布尔采取军事行动。1524 年到达拉合尔,发现斗拉特汗·洛迪 (Daulat Khan Lodi) 被易卜拉欣 (Ibrahim) 的军队驱逐,巴布尔 (Babur) 击败了洛迪军队,烧毁了拉合尔,并迁往迪帕尔普尔 (Dipalpur),任命阿拉姆汗 (Alam Khan) 为总督。阿拉姆汗被推翻后,他和巴布尔与斗拉特汗洛迪联军,围攻德里,未果。巴布尔意识到了挑战,准备进行决定性的对抗。在帕尼帕特,巴布尔战略性地使用“ 奥斯曼装置”进行防御,并有效地利用了野战炮兵。他的战术创新,包括分兵的图尔古玛战略和使用阿拉巴(车)炮兵,是他胜利的关键。易卜拉欣·洛迪及其 20,000 军队的失败和死亡,标志着巴布尔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统治将持续三个多世纪。
坎瓦战役
描述 巴布尔的军队在坎瓦哈(卡努萨)与拉纳桑加的军队作战,战斗中使用了轰炸机和野战炮。 ©Mirza 'Abd al-Rahim & Khan-i khanan
1527 Mar 1

坎瓦战役

Khanwa, Rajashtan, India
1527 年 3 月 16 日,巴布尔的帖木儿军队与拉纳桑加领导的拉杰普特联盟之间爆发了坎瓦战役,这是中世纪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事件。这场对印度北部广泛使用火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斗以巴布尔的决定性胜利告终,进一步巩固了莫卧儿帝国对印度北部的控制。与早期帕尼帕特之战对抗衰弱的德里苏丹国不同,坎瓦之战让巴布尔对抗强大的梅瓦尔王国,这是莫卧儿征服过程中最关键的对抗之一。受到洛迪王朝内部分歧和洛迪异议者的邀请,巴布尔最初对旁遮普的关注转向了在印度占据主导地位的更广泛野心。尽管早期遭遇挫折和当地军队的抵抗,巴布尔的胜利,特别是在帕尼帕特的胜利,奠定了他在印度的立足点。关于联盟的说法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说法,巴布尔的回忆录暗示与拉纳·桑加(Rana Sanga)提议但未实现的联盟,反对洛迪王朝,这一说法受到拉杰普特和其他历史资料的质疑,这些历史资料强调了巴布尔为确保联盟和使他的入侵合法化而做出的积极努力。在坎瓦之前,巴布尔面临着拉纳桑加和印度东部阿富汗统治者的威胁。最初的小冲突,包括拉纳·桑加在巴亚纳的成功抵抗,凸显了拉杰普特人面临的艰巨挑战。巴布尔的战略重点转向防御桑加的推进部队,占领关键领土以确保阿格拉郊区的安全。拉其普特人的军事实力和针对巴布尔的战略联盟,纳入了拉其普特人和阿富汗的各种力量,旨在驱逐巴布尔并恢复洛迪帝国。这场战斗的战术展示了巴布尔的防御准备,利用火枪和火炮对抗拉其普特人的传统冲锋。尽管拉杰普特人最初成功地扰乱了莫卧儿的阵地,但内部的背叛和拉纳·桑加最终的丧失能力使战斗的潮流向巴布尔有利的方向转变。胜利后建造骷髅塔的目的是恐吓对手,这是从帖木儿继承的做法。拉纳·桑加随后在神秘的情况下撤退和死亡,阻止了对巴布尔统治的任何进一步的直接挑战。因此,坎瓦战役不仅重申了莫卧儿在印度北部的霸权,而且标志着印度战争的重大转变,强调火药武器的有效性,为莫卧儿帝国的扩张和巩固奠定了基础。
胡马雍
胡马雍,Baburnama 缩影的细节 ©Anonymous
1530 Dec 26 - 1540 Dec 29

胡马雍

India
纳西尔丁·穆罕默德,又名胡马雍(1508-1556 年),是第二位莫卧儿皇帝,统治的领土包括现在的阿富汗东部、 孟加拉国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他的统治最初不稳定,但最终对莫卧儿帝国的文化和领土扩张做出了重大贡献。1530 年,22 岁的胡马雍继承了他父亲巴布尔的王位,但由于缺乏经验以及他和同父异母的兄弟卡姆兰·米尔扎之间的领土分割,他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挑战。这种分裂源自与印度长子继承权做法不同的中亚传统,在兄弟姐妹之间播下了不和和竞争的种子。胡马雍在位初期,他的帝国被谢尔·沙阿·苏里夺走,但在流放 15 年之后,他于 1555 年在萨法维的帮助下重新夺回了帝国。这次流亡,特别是在 波斯的流亡,深刻地影响了他和莫卧儿宫廷,将波斯文化、艺术和建筑引入了次大陆。胡马雍统治时期的特点是军事挑战,包括与古吉拉特邦苏丹巴哈杜尔和谢尔沙阿苏里的冲突。尽管早期遭遇挫折,包括领土被谢尔沙夺去以及暂时撤退到波斯,但胡马雍的坚持和波斯萨法维国王的支持最终使他重新夺回了王位。他的回归标志着波斯贵族进入他的宫廷,对莫卧儿文化和行政产生了重大影响。胡马雍统治的晚年见证了莫卧儿领土的巩固和帝国命运的复兴。他的军事行动扩大了莫卧儿的影响力,他的行政改革为其儿子阿克巴的繁荣统治奠定了基础。因此,胡马雍的遗产是一个坚韧和文化综合的故事,体现了中亚和南亚传统的融合,这也是莫卧儿帝国黄金时代的特征。1556 年 1 月 24 日,胡马雍抱着满怀的书,从谢尔·曼达尔 (Sher Mandal) 图书馆走下楼梯时,宣礼员宣布了阿赞 (Azaan)(召唤祈祷)。他的习惯是,无论何时何地,他听到召唤时,都会屈膝以示神圣的崇敬。他试图跪下,但脚被长袍夹住,滑下几步,太阳穴撞到了崎岖不平的石头边缘。三天后他去世了。年轻的莫卧儿皇帝阿克巴在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败并杀死了禾木。胡马雍陵的遗体被埋葬在德里的胡马雍陵,这是莫卧儿建筑中第一座非常宏伟的花园陵墓,开创了后来泰姬陵和许多其他印度古迹效仿的先例。
1556 - 1707
黄金年龄ornament
阿克巴
阿克巴与狮子和小牛。 ©Govardhan
1556 Feb 11 - 1605 Oct 27

阿克巴

India
1556年,阿克巴面对印度教将军、自称皇帝的禾木,后者将莫卧儿人驱逐出印度恒河平原。在拜拉姆汗的敦促下,阿克巴在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败禾木后收复德里。这场胜利之后,又征服了阿格拉、旁遮普、拉合尔、木尔坦和阿杰梅尔,确立了莫卧儿在该地区的统治地位。阿克巴的统治标志着文化和宗教包容性的重大转变,促进了他的帝国内各个宗教团体之间的辩论。他的创新管理包括曼萨布达里制度、组织军队和贵族,以及引入税收改革以实现有效治理。阿克巴的外交努力还包括促进与葡萄牙奥斯曼萨法维和其他当代王国的关系,强调贸易和相互尊重。阿克巴的宗教政策以他对苏菲主义的兴趣和 Din-i Ilahi 的建立为突出,展示了他对融合信仰体系的努力,尽管它没有被广泛采用。他对非穆斯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容,取消了印度教徒的吉兹亚税,庆祝印度教节日,并与耆那教学者交往,体现了他对不同信仰的自由主义态度。阿克巴的建筑遗产,包括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的建造,以及他对艺术和文学的赞助,突显了他统治期间的文化复兴,使他成为印度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他的政策为莫卧儿帝国丰富的文化和宗教镶嵌奠定了基础,他的遗产作为开明和包容性治理的象征而经久不衰。
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
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56 Nov 5

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

Panipat, Haryana, India
阿克巴和他的监护人拜拉姆汗在得知阿格拉和德里失守后,向帕尼帕特进军,收复失地。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但优势似乎已经向禾木倾斜了。莫卧儿军队的两翼都被击退,禾木调动他的战象和骑兵分队向前粉碎他们的中心。就在此时,可能即将取得胜利的禾木被莫卧儿箭无意中击中眼睛而受伤,昏迷不醒。看到他倒下,他的军队惊慌失措,纷纷逃走。这场战斗失败了;战场上有 5,000 人死亡,还有更多人在逃跑时被杀。帕尼帕特战役的战利品包括 120 头禾木战象,它们的破坏性狂暴给莫卧儿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动物很快就成为他们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莫卧儿帝国向印度中部扩张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59 Jan 1

莫卧儿帝国向印度中部扩张

Mandu, Madhya Pradesh, India
1559 年,莫卧儿王朝向南进军拉杰普塔纳和马尔瓦。1560 年,一支莫卧儿军队在他的养兄阿德汗 (Adham Khan) 和莫卧儿指挥官皮尔·穆罕默德汗 (Pir Muhammad Khan) 的指挥下,开始了莫卧儿对马尔瓦的征服。
征服拉杰普塔纳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61 Jan 1

征服拉杰普塔纳

Fatehpur Sikri, Uttar Pradesh,
在确保了印度北部的统治地位后,阿克巴将注意力集中在拉杰普塔纳,旨在征服这个具有战略意义和历史上抵抗的地区。梅瓦特、阿杰梅尔和纳戈尔已经落入莫卧儿王朝的控制之下。这场战役自 1561 年起就融合了战争和外交,大多数拉其普特邦承认了莫卧儿宗主权。然而,分别在乌代·辛格二世和钱德拉森·拉托尔领导下的梅瓦尔和马尔瓦尔抵制了阿克巴的进攻。乌代·辛格(Udai Singh)是拉纳·桑加(Rana Sanga)的后裔,反对巴布尔,在拉其普特人中享有重要地位。1567 年,阿克巴针对梅瓦尔的战役以关键的奇托尔堡为目标,这既是战略性的也是象征性的努力,标志着对拉杰普特主权的直接挑战。经过数月的围困后,奇托加尔于 1568 年 2 月陷落,阿克巴宣称这是伊斯兰教的胜利,并通过大范围的破坏和大规模处决来巩固莫卧儿的权威。继奇托加尔之后,阿克巴瞄准了伦滕波尔,迅速占领了它,并进一步巩固了莫卧儿在拉杰普塔纳的存在。尽管取得了这些胜利,梅瓦尔的反抗仍在普拉塔普大君的领导下继续反抗莫卧儿的统治。为了纪念阿克巴在拉杰普塔纳的征服,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的建立象征着莫卧儿的胜利和阿克巴帝国向拉杰普塔纳中心的扩张。
阿克巴征服古吉拉特邦
1572 年阿克巴凯旋进入苏拉特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72 Jan 1

阿克巴征服古吉拉特邦

Gujarat, India
古吉拉特邦的最后两位苏丹艾哈迈德·沙阿三世和马哈茂德·沙阿三世在年轻时就登上了王位,导致苏丹国由贵族统治。贵族们为了争夺霸权,瓜分了领土,但很快就陷入了争夺统治地位的冲突。一位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于 1572 年邀请莫卧儿皇帝阿克巴进行干预,导致莫卧儿在 1573 年征服了古吉拉特邦,将其转变为莫卧儿省。古吉拉特邦贵族之间的内讧以及他们偶尔与外部势力结盟削弱了苏丹国。对阿克巴的邀请为他提供了干预的借口。阿克巴从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向艾哈迈达巴德进军标志着战役的开始,导致当地贵族迅速投降并重新与莫卧儿当局结盟。阿克巴的军队在占领艾哈迈达巴德后,追击剩余的古吉拉特邦贵族和苏丹穆扎法尔沙阿三世,最终在萨尔纳尔等地点发生了重大战斗。占领包括苏拉特在内的主要城市和堡垒,进一步巩固了莫卧儿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阿克巴的胜利导致在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建造了布兰达瓦扎,以纪念这次征服。穆扎法尔沙阿三世的逃亡以及随后与纳瓦纳加尔的贾姆·萨塔吉的庇护引发了 1591 年的布查尔莫里之战。尽管最初遭到抵抗,莫卧儿的胜利是决定性的,标志着古吉拉特邦完全并入莫卧儿帝国,从而展示了阿克巴的战略智慧和莫卧儿王朝帝国的军事实力。
莫卧儿征服孟加拉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75 Mar 3

莫卧儿征服孟加拉

Midnapore, West Bengal, India
阿克巴现在已经击败了印度境内的大部分阿富汗残余势力。阿富汗唯一的权力中心现在在孟加拉,阿富汗酋长苏莱曼·汗·卡拉尼 (Sulaiman Khan Karrani) 在那里掌权,他的家族曾在谢尔·沙阿·苏里 (Sher Shah Suri) 手下服役。1574 年,阿克巴派遣军队征服了统治孟加拉的阿富汗酋长,迈出了征服的第一步。1575 年,决定性的战斗发生在图卡罗伊,莫卧儿军队取得了胜利,为莫卧儿在该地区的统治奠定了基础。随后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强了莫卧儿的控制,最终在 1576 年的拉杰马哈尔战役中达到顶峰,决定性地击败了孟加拉苏丹国的军队。军事征服后,阿克巴实施行政改革,将孟加拉纳入莫卧儿行政框架。土地收入制度进行了重组,地方治理结构与莫卧儿王朝的做法保持一致,确保了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开采。这次征服还促进了文化和经济交流,丰富了莫卧儿帝国的文化并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莫卧儿征服孟加拉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莫卧儿的赞助下迎来了一段稳定、繁荣和建筑发展的时期。它建立了持久的遗产,影响了阿克巴统治时期之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景观。
贾汉吉尔
贾汉吉尔 (Jahangir),作者:阿布·哈桑 (Abu al-Hasan),约 1617 年 ©Abu al-Hasan
1605 Nov 3 - 1627 Oct

贾汉吉尔

India
贾汉吉尔是第四位莫卧儿皇帝,从 1605 年统治至 1627 年,因其对艺术、文化和行政改革的贡献而闻名。他于 1569 年为阿克巴皇帝和玛丽雅姆乌兹扎马尼皇后所生,登基为努鲁丁·穆罕默德·贾汉吉尔。他的统治充满了内部挑战,包括他的儿子库斯劳·米尔扎和胡拉姆(后来的沙贾汗)领导的叛乱,以及外交关系和文化赞助的重大发展。1606 年库斯劳王子的叛乱是对贾汉吉尔领导力的早期考验。库斯劳的失败和随后的惩罚,包括部分致盲,凸显了莫卧儿继承政治的复杂性。1611 年,贾汉吉尔与 Mehr-un-Nissa(后来被称为努尔·贾汗皇后)的婚姻对他的统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努尔·贾汗无与伦比的政治影响力导致她的亲戚升任高位,引起朝廷内部的不满。贾汉吉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关系始于托马斯·罗伊爵士的到来,他为英国人获得了贸易权,标志着外国在印度的重要存在的开始。这种关系凸显了莫卧儿帝国对国际贸易和外交的开放态度。1615 年征服坎格拉堡将莫卧儿王朝的影响力扩大到喜马拉雅山,展示了贾汉吉尔的军事实力和巩固对战略领土控制的野心。1622 年,胡拉姆亲王因继承问题领导的叛乱进一步考验了贾汉吉尔的统治,最终导致胡拉姆继位为沙贾汗。1622 年,萨非王朝夺取坎大哈是一次重大挫折,反映出贾汉吉尔在保卫帝国西部边境方面面临的挑战。尽管如此,贾汉吉尔引入“正义链”象征着他对治理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的承诺,允许臣民直接向皇帝寻求赔偿。贾汉吉尔的统治时期还以其文化成就而闻名,包括莫卧儿艺术和建筑的繁荣,这得益于他对艺术的赞助和兴趣。他的回忆录《贾汉吉尔纳玛》深入探讨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政治和贾汉吉尔的个人反思。
莫卧儿艺术巅峰
阿布·哈桑 (Abul Hasan) 和马诺哈尔 (Manohar) 与贾汉吉尔 (Jahangir) 在达巴尔 (Darbar),来自贾汉吉尔-纳马 (Jahangir-nama),约 1997 年。1620.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20 Jan 1

莫卧儿艺术巅峰

India
莫卧儿艺术在贾汉吉尔的统治下达到了顶峰。贾汉吉尔对艺术和建筑着迷。贾汉吉尔在他的自传《贾汉吉尔纳玛》中记录了他统治期间发生的事件、对他遇到的动植物的描述以及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并委托乌斯塔德·曼苏尔等宫廷画家绘制了详细的作品,以配合他生动的散文。 。米洛·克利夫兰·比奇 (Milo Cleveland Beach) 在 WM 萨克斯顿 (WM Thackston) 翻译的《贾汉吉尔纳玛》(Jahangirnama) 的前言中解释说,贾汉吉尔在政治控制相当稳定的时期统治,并有机会命令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来配合他的回忆录,这些艺术作品“是为了回应皇帝当前的需要”。热情”
沙贾汗
沙贾汗骑马(年轻时)。 ©Payag
1628 Jan 19 - 1658 Jul 31

沙贾汗

India
沙贾汗一世是莫卧儿第五任皇帝,他在位时间为 1628 年至 1658 年,标志着莫卧儿建筑成就和文化辉煌的顶峰。他出生于贾汉吉尔皇帝的米尔扎·沙哈布·乌德·丁·穆罕默德·库拉姆 (Mirza Shahab-ud-Din Muhammad Khurram),早年参与了针对拉其普特人和德干贵族的军事行动。沙贾汗在父亲死后登上王位,消灭了包括他的兄弟沙赫里亚尔·米尔扎在内的竞争对手,以巩固权力。他在位期间见证了泰姬陵、红堡、沙贾汗清真寺等标志性古迹的修建,体现了莫卧儿建筑的巅峰。沙贾汗的外交政策包括在德干地区的侵略活动、与葡萄牙人的对抗以及与萨非王朝的战争。他处理了内部冲突,包括一场重大的锡克教叛乱和 1630-32 年的德干饥荒,展示了他的行政智慧。1657 年,他的疾病引发了继承危机,导致他的儿子们之间发生内战,最终奥朗则布掌权。沙贾汗被奥朗则布囚禁在阿格拉堡,在那里度过了晚年,直至 1666 年去世。他的统治背离了他祖父阿克巴的自由主义政策,回归了影响莫卧儿统治的正统伊斯兰教。沙贾汗领导下的帖木儿文艺复兴通过在中亚失败的军事行动强调了他的遗产。尽管有这些军事努力,沙贾汗时代仍因其建筑遗产和艺术、手工艺和文化的繁荣而闻名,使印度莫卧儿成为丰富的全球艺术和建筑中心。他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稳定,尽管他的统治也见证了帝国的扩张和对其臣民的需求的增加。莫卧儿帝国的GDP比重上升,表明他统治下的经济增长。尽管如此,他的统治仍因宗教不宽容而受到批评,包括拆除印度教寺庙。
1630 年至 1632 年德干饥荒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30 Jan 1

1630 年至 1632 年德干饥荒

Deccan Plateau, Andhra Pradesh
1630 年至 1632 年的德干饥荒发生在莫卧儿皇帝沙贾汗统治期间,农作物严重歉收,导致整个地区普遍出现饥饿、疾病和流离失所。这一灾难性事件导致约 740 万人死亡,其中在截至 1631 年 10 月的十个月内,古吉拉特邦约有 300 万人死亡,艾哈迈德纳加尔周围又有 100 万人死亡。马尔瓦和德干地区的军事行动加剧了饥荒,因为与当地部队的冲突扰乱了社会并进一步阻碍了获得食物的机会。
沙贾汗建造了泰姬陵
用大理石制成的爱的表达。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30 Jan 1

沙贾汗建造了泰姬陵

泰姬陵“宫殿之冠”是一座象牙白色大理石陵墓,位于印度阿格拉市亚穆纳河南岸。它是由莫卧儿皇帝沙贾汗(1628 年至 1658 年在位)于 1630 年委托建造的,目的是安放他最喜爱的妻子蒙塔兹·玛哈 (Mumtaz Mahal) 的坟墓;它还设有沙贾汗本人的坟墓。
奥朗则布
奥朗则布坐在杜巴的金色宝座上,手上握着一只鹰。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的儿子阿扎姆·沙阿。 ©Bichitr
1658 Jul 31 - 1707 Mar 3

奥朗则布

India
奥朗则布,生于 1618 年,是莫卧儿第六位皇帝,从 1658 年在位直至 1707 年去世。他的统治极大地扩张了莫卧儿帝国,使其成为印度历史上最大的帝国,领土几乎涵盖整个次大陆。奥朗则布因其军事实力而受到认可,在登基前曾担任过各种行政和军事职务。在他的统治下,莫卧儿帝国超越清朝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奥朗则布在与父亲沙贾汗青睐的弟弟达拉·希科(Dara Shikoh)展开激烈的继承权争夺战后登上权力宝座。在获得王位后,奥朗则布囚禁了沙贾汗并处决了他的对手,其中包括达拉·希科。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以对伊斯兰建筑和学术的赞助以及将《法塔瓦·阿拉姆吉里》作为帝国的法典实施而闻名,该法典禁止伊斯兰教禁止的活动。奥朗则布的军事行动规模庞大且雄心勃勃,旨在巩固莫卧儿在印度次大陆的权力。他最显着的军事成就之一是征服德干苏丹国。从 1685 年开始,奥朗则布将注意力转向富饶且地理位置优越的德干地区。经过一系列长时间的围攻和战斗,他于 1686 年成功吞并了比贾布尔,并于 1687 年成功吞并了戈尔康达,实际上将整个德干置于莫卧儿的控制之下。这些征服将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扩大到最大,并展示了奥朗则布的军事决心。然而,奥朗则布对印度教臣民的政策一直引起争议。1679年,他恢复了对非穆斯林征收吉兹亚税,这一政策已被他的曾祖父阿克巴废除。这一举动,加上他努力执行伊斯兰教法以及摧毁几座印度教寺庙,被认为是奥朗则布宗教不宽容的证据。批评者认为,这些政策疏远了印度教臣民,并导致了莫卧儿帝国的最终衰落。然而,支持者指出,奥朗则布还以各种方式赞助印度教文化,并在他的政府中雇用的印度教徒比他的任何前任都多。奥朗则布的统治时期还发生了无数的叛乱和冲突,反映出治理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帝国所面临的挑战。由希瓦吉及其继任者领导的马拉塔叛乱对奥朗则布来说尤其麻烦。尽管部署了大部分莫卧儿军队并投入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奥朗则布仍无法完全征服马拉塔人。他们的游击战术和对当地地形的深入了解使他们能够继续抵抗莫卧儿权威,最终建立了强大的马拉塔联盟。在奥朗则布统治的后期,他还面临着来自其他各个群体的反对,包括古鲁泰格·巴哈杜尔和古鲁·戈宾德·辛格领导下的锡克教徒、普什图人和贾特人。这些冲突耗尽了莫卧儿的国库,削弱了帝国的军事实力。奥朗则布试图强加伊斯兰教正统观念并通过军事征服扩张帝国,最终导致了广泛的骚乱,并在他死后加剧了帝国的脆弱性。1707 年奥朗则布的去世标志着莫卧儿帝国一个时代的结束。他长期统治的特点是重大的军事征服、努力实施伊斯兰法以及他对待非穆斯林臣民的争议。他去世后发生的继承战争进一步削弱了莫卧儿国家,导致其在马拉塔人、 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各个地区国家等新兴大国面前逐渐衰落。尽管人们对他的统治评价不一,但奥朗则布仍然是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的关键人物,象征着莫卧儿帝国权力的顶峰和衰落的开始。
盎格鲁-莫卧儿战争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86 Jan 1

盎格鲁-莫卧儿战争

Mumbai, India
盎格鲁-莫卧儿战争,也称为儿童战争,是印度次大陆的第一次英印战争。这场冲突的起因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试图获得莫卧儿省份定期贸易特权,导致谈判紧张,孟加拉总督沙伊斯塔·汗征收的贸易朝贡增加。作为回应,乔赛亚·柴尔德爵士发起了侵略行动,旨在占领吉大港并建立一个坚固的飞地,以获得贸易权并摆脱莫卧儿控制。国王詹姆斯二世派出军舰来支持公司的野心;然而,军事远征失败了。在经历了包括围攻孟买港和轰炸巴拉索尔在内的重大海军交战之后,人们尝试进行和平谈判。该公司反对增加税收和赞扬奥朗则布统治的努力没有成功,导致莫卧儿港口被封锁,载有穆斯林朝圣者的船只被扣押。随着奥朗则布占领了公司的工厂并逮捕了其成员,而公司继续扣押莫卧儿贸易船只,冲突升级。最终,英国东印度公司被迫屈服于莫卧儿帝国的优势势力,被处以15万卢比的罚款,奥朗则布在道歉后又恢复了其贸易特权。
1707 - 1857
逐渐衰落ornament
穆罕默德·阿扎姆·沙阿
阿扎姆·沙阿 ©Anonymous
1707 Mar 14 - Jun 20

穆罕默德·阿扎姆·沙阿

India
1707年3月14日至6月20日,阿扎姆沙在其父亲奥朗则布去世后短暂担任第七任莫卧儿皇帝。阿扎姆于 1681 年被任命为法定继承人,有着杰出的军事生涯,曾担任多个省份的总督。尽管被指定为奥朗则布的继任者,但由于与同父异母的哥哥沙阿拉姆(后来被称为巴哈杜尔沙阿一世)的继承冲突,他的统治很短暂。为了避免继承战争,奥朗则布将他的儿子分开,将阿扎姆送到马尔瓦,将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卡姆·巴克什送到比贾普尔。奥朗则布死后,徘徊在艾哈迈德纳加尔郊外的阿扎姆返回夺取王位,并将他的父亲埋葬在道拉塔巴德。然而,他的主张在 Jajau 战役中受到质疑,1707 年 6 月 20 日,他和他的儿子比达尔·巴赫特 (Bidar Bakht) 王子被莎阿南 (Shah Alam) 击败并杀死。阿扎姆·沙阿的去世标志着他短暂统治的结束,据信他是被拉合尔地主伊沙·汗·迈恩 (Isha Khan Main) 的步枪射杀的。他和他的妻子被埋葬在奥兰加巴德附近库尔达巴德的苏菲派圣人谢赫扎因丁的达尔加建筑群中,靠近奥朗则布的坟墓。
Play button
1707 Jun 19 - 1712 Feb 27

巴哈杜尔·沙阿一世

Delhi, India
1707 年奥朗则布去世,导致他的儿子们之间发生继承冲突,穆阿扎姆、穆罕默德·卡姆·巴赫什和穆罕默德·阿扎姆·沙阿争夺王位。穆阿扎姆 (Mu'azzam) 在贾焦战役 (Battle of Jajau) 中击败阿扎姆沙阿 (Azam Shah),自称巴哈杜尔沙阿一世 (Bahadur Shah I) 继位。随后,他于 1708 年在海得拉巴附近击败并杀死了卡姆·巴赫什 (Kam Bakhsh)。穆罕默德·卡姆·巴赫什 (Muhammad Kam Bakhsh) 在比贾普尔宣布自己为统治者,进行了战略任命和征服,但面临内部阴谋和外部挑战。他被指控严厉对待异议,最终被巴哈杜尔沙阿一世击败,在叛乱失败后作为囚犯死去。巴哈杜尔沙一世试图巩固莫卧儿的控制,吞并安布尔等拉杰普特领土,并在焦特布尔和乌代布尔面临抵抗。他在位期间爆发了拉杰普特叛乱,该叛乱通过谈判被平息,阿吉特·辛格和杰伊·辛格恢复为莫卧儿服务。班达·巴哈杜尔领导下的锡克教叛乱构成了重大挑战,他们占领了领土并与莫卧儿军队作战。尽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班达·巴哈杜尔还是遭遇了失败和持续的抵抗,最终逃到了山上。巴哈杜尔沙阿一世镇压各种起义的努力包括谈判、军事行动以及试图占领班达·巴哈杜尔。他面临着反对和争议,包括拉合尔胡图巴的宗教紧张局势,这导致了宗教习俗的争议和调整。巴哈杜尔沙阿一世 (Bahadur Shah I) 于 1712 年去世,其子贾汉达尔沙阿 (Jahandar Shah) 继位。他的统治时期,试图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稳定帝国,同时面临来自莫卧儿领土内外的挑战。
贾汉达尔·沙阿
莫卧儿陆军司令阿卜杜勒·萨马德·汗·巴哈杜尔受到贾汉达尔·沙阿的接见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12 Mar 29 - 1713 Mar 29

贾汉达尔·沙阿

India
1712 年,巴哈杜尔沙阿一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的儿子们之间爆发了一场继承战争,受到强大的贵族佐勒菲卡尔汗的显着影响。与之前的莫卧儿继承冲突不同,这场战争的结果是由佐勒菲卡尔汗组成的联盟在战略上决定的,贾汉达尔沙比他的兄弟更受青睐,导致阿齐姆乌斯尚的失败以及随后贾汉达尔沙阿的盟友的背叛和消灭。贾汉达尔沙阿 (Jahandar Shah) 的统治始于 1712 年 3 月 29 日,其特点是对佐勒菲卡尔汗 (Zulfiqar Khan) 的依赖,佐勒菲卡尔汗 (Zulfiqar Khan) 作为帝国的瓦齐尔 (Wazir) 掌握了重要权力。这一转变代表着对莫卧儿规范的背离,即权力集中在王朝内部。贾汉达尔·沙阿统治的特点是努力巩固权力,包括处决反对贵族,以及有争议的放纵奢侈和偏袒他的妻子拉尔·昆瓦尔,这些加上政治不稳定和财政衰退,导致了帝国的衰弱。佐勒菲卡尔汗试图通过与拉其普特人、锡克教徒和马拉塔人等地区势力建立和平关系来稳定帝国。然而,贾汉达尔·沙阿的管理不善和他周围的政治阴谋导致了广泛的混乱和不满,为他的垮台奠定了基础。1713 年初,在他的侄子法鲁赫西亚尔 (Farrukhsiyar) 的挑战下,在颇具影响力的赛义德兄弟的支持下,贾汉达尔沙 (Jahandar Shah) 在阿格拉附近遭遇失败。他被他曾经信任的盟友俘虏并背叛,于 1713 年 2 月 11 日被处决,标志着他短暂而动荡的残酷生涯的结束。统治。他的去世凸显了莫卧儿帝国内部根深蒂固的派系斗争和权力平衡的变化,标志着一个衰落和不稳定的时期。
法鲁赫西亚尔
法鲁赫西亚尔 (Farrukhsiyar) 与侍从骑马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13 Jan 11 - 1719 Feb

法鲁赫西亚尔

India
贾汉达尔沙失败后,法鲁赫西亚尔在萨伊德兄弟的支持下上台,引发了旨在巩固其统治并解决莫卧儿帝国各地各种叛乱和挑战的重大政治操纵和军事行动。尽管最初在政府内部的立场上存在分歧,法鲁赫西亚尔还是任命阿卜杜拉汗为瓦齐尔,任命侯赛因阿里汗为米尔巴赫希,实际上使他们成为帝国事实上的统治者。他们对军事和战略联盟的控制影响了法鲁赫西亚尔统治的早年,但猜疑和权力斗争最终导致了宫廷内部的紧张局势。军事行动和巩固努力针对阿杰梅尔的战役:法鲁赫西亚尔统治时期,侯赛因·阿里汗领导了一场针对阿杰梅尔王公阿吉特·辛格的战役,试图在拉贾斯坦邦重申莫卧儿王朝的权威。尽管最初遭到抵制,阿吉特·辛格最终投降,恢复了莫卧儿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同意与法鲁赫西亚尔联姻。对抗贾特人的运动:继奥朗则布在德干地区的长期征战之后,像贾特人这样的地方统治者的崛起,挑战了莫卧儿的权威。法鲁赫西亚尔(Farrukhsiyar)镇压贾特族领导人丘拉曼(Churaman)的努力涉及拉贾·贾伊·辛格二世(Raja Jai Singh II)领导的军事行动,导致长期围困和谈判,最终巩固了莫卧儿的统治地位。反对锡克教联盟的运动:班达·辛格·巴哈杜尔领导下的锡克教叛乱是一个重大挑战。法鲁赫西亚尔的反应包括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导致班达·辛格·巴哈杜尔被捕并处决,这是镇压叛乱和阻止锡克教抵抗的残酷尝试。在印度河打击叛乱分子的运动:法鲁赫西亚尔针对各种叛乱分子,包括信德省沙赫·伊纳亚特领导的运动,旨在重新控制农民起义和土地重新分配。法鲁赫西亚尔的统治也以行政和财政政策而闻名,包括重新实行吉兹亚和给予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优惠。这些决定反映了莫卧儿治理的复杂动态,平衡了传统的伊斯兰实践与与外国势力的务实联盟,以稳定帝国的财政。随着时间的推移,法鲁赫西亚尔和萨伊德兄弟之间的关系恶化,导致了最后的权力斗争。萨伊德兄弟的野心和法鲁赫西亚尔试图抵消其影响力的努力最终导致了一场重塑莫卧儿政治版图的对抗。兄弟俩在未经法鲁赫西亚尔同意的情况下与马拉塔统治者沙胡一世签订的条约凸显了中央权威的衰落和地区权力的自治权的增强。在阿吉特·辛格 (Ajit Singh) 和马拉塔人的协助下,赛义德兄弟 (Sayyid Brothers) 将法鲁赫西亚尔 (Farrukhsiyar) 弄瞎、监禁并最终于 1719 年处决。
孟加拉独立纳瓦布
18 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停泊在吉大港港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17 Jan 1 - 1884

孟加拉独立纳瓦布

West Bengal, India
18世纪初,孟加拉脱离了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这一时期,由于内部纷争、中央领导力薄弱以及强势地方总督的出现等多种因素,莫卧儿帝国对孟加拉的控制力显着削弱。1717 年,孟加拉总督穆尔希德·库利汗 (Murshid Quli Khan) 宣布从莫卧儿帝国事实上独立,但仍承认莫卧儿名义上的主权。他将孟加拉苏巴建立为一个自治实体,有效地摆脱了莫卧儿王朝的直接控制。此举标志着孟加拉从莫卧儿帝国独立的开始,尽管直到后来才得到正式承认。
拉菲·乌德·达拉贾特
拉菲·乌德·达拉贾特 ©Anonymous Mughal Artist
1719 Feb 28 - Jun 6

拉菲·乌德·达拉贾特

India
米尔扎·拉菲·乌德·达拉贾特 (Mirza Rafi ud-Darajat) 是莫卧儿第十一任皇帝、拉菲乌什·尚 (Rafi-ush-Shan) 最小的儿子,于 1719 年作为赛义德兄弟 (Sayyid brothers) 的傀儡统治者登上王位。来自阿吉特·辛格王和马拉塔人。他的统治短暂而动荡,以内乱为标志。在他即位后不到三个月内,他的叔叔内库西亚尔在阿格拉堡宣布自己为皇帝,声称拥有更大的资格。赛义德兄弟捍卫他们对皇帝的选择,迅速夺回了堡垒并占领了内库西亚尔。拉菲·乌德·达拉贾特 (Rafi ud-Darajat) 在位仅三个多月,他的统治于 1719 年 6 月 6 日去世,据推测他死于肺结核或谋杀。他立即由拉菲·乌德·道拉继任,成为沙贾汗二世皇帝。
沙贾汗二世
拉菲·乌德·道拉 ©Anonymous Mughal Artist
1719 Jun 6 - Sep

沙贾汗二世

India
沙贾汗二世于 1719 年短暂担任第十二任莫卧儿皇帝。他被赛义德兄弟推选,并于 1719 年 6 月 6 日继承了名义上的皇帝拉菲·乌德·达拉贾特。沙贾汗二世与他的前任非常相似,本质上是一个受萨伊德兄弟影响的傀儡皇帝。他的统治很短暂,他死于肺结核并于 1719 年 9 月 17 日去世。沙贾汗二世在他也患有肺结核的弟弟拉菲·乌德·达拉贾特 (Rafi ud-Darajat) 去世后继承了王位。由于他的身体和精神上都没有能力进行统治,他在当皇帝期间没有真正的权力。
穆罕默德·沙阿
日落时分,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沙阿 (Muhammad Shah) 带着他的猎鹰乘坐轿子游览皇家花园。 ©Chitarman II
1719 Sep 27 - 1748 Apr 26

穆罕默德·沙阿

India
穆罕默德·沙阿(Muhammad Shah),全称阿布·法塔赫·纳西尔·乌德·丁·罗斯汉·阿赫塔尔·穆罕默德·沙阿 (Abu Al-Fatah Nasir-ud-Din Roshan Akhtar Muhammad Shah),于 1719 年 9 月 29 日继沙贾汗二世之后登上莫卧儿王位,加冕典礼在红堡举行。在他统治初期,赛义德兄弟赛义德·哈桑·阿里·汗·巴尔哈和赛义德·侯赛因·阿里·汗·巴尔哈掌握着重要权力,密谋将穆罕默德·沙阿推上王位。然而,在他们意识到阿萨夫·贾赫一世和其他人针对他们的阴谋后,他们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导致了一场冲突,最终导致赛义德兄弟的失败和穆罕默德·沙阿权力的巩固。穆罕默德·沙阿的统治时期面临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挑战,包括试图通过派遣阿萨夫·贾赫一世来控制德干,阿萨夫·贾赫一世后来被任命为大维齐尔,然后又辞去职务。阿萨夫·贾赫一世 (Asaf Jah I) 在德干的努力最终于 1725 年建立了海得拉巴国,标志着莫卧儿中央当局权力的重大转移。莫卧儿- 马拉塔战争极大地削弱了莫卧儿帝国,像巴吉拉奥一世这样的领导人领导下的马拉塔人利用了帝国的弱点,导致德干及其他地区的领土和影响力丧失。穆罕默德·沙阿的统治时期也见证了对艺术的赞助,乌尔都语成为宫廷语言,并促进了音乐、绘画和科学的发展,如贾伊·辛格二世的《Zij-i Muhammad Shahi》。然而,他统治时期最灾难性的事件是 1739 年 纳德沙的入侵,导致德里被洗劫,莫卧儿帝国的威望和财政受到沉重打击。这次入侵凸显了莫卧儿帝国的脆弱性,并为进一步衰落奠定了基础,其中包括马拉塔人的袭击以及 1748 年艾哈迈德·沙阿·杜拉尼 (Ahmad Shah Durrani) 领导的阿富汗最终入侵。穆罕默德·沙阿的统治随着 1748 年的去世而结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领土严重丧失、马拉塔人等地区势力的崛起以及欧洲在印度的殖民野心的开始。他的时代通常被视为一个转折点,导致莫卧儿帝国中央权威最终解体,独立国家崛起,欧洲在印度次大陆占据主导地位。
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
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皇帝 ©Anonymous
1748 Apr 29 - 1754 Jun 2

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

India
1748 年,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 (Ahmad Shah Bahadur) 在其父亲穆罕默德·沙阿 (Muhammad Shah) 去世后登上了莫卧儿王位。他的统治立即受到外部威胁的挑战,特别是来自艾哈迈德·沙阿·杜拉尼(阿卜杜勒)的威胁,他多次入侵印度。与杜拉尼的第一次重大遭遇发生在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即位后不久,标志着一段持续冲突的时期,暴露了衰弱的莫卧儿帝国的弱点。这些入侵的特点是广泛的掠夺,并导致该地区的权力动态发生重大变化,进一步动摇了莫卧儿对其领土的权威。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在位期间也面临着内部挑战,包括马拉塔帝国势力的崛起。莫卧儿与马拉塔人的冲突愈演愈烈,马拉塔人旨在以牺牲摇摇欲坠的莫卧儿统治为代价来扩大领土。这一时期莫卧儿军队和马拉塔军队之间发生了几次对抗,凸显了印度力量平衡的变化。马拉塔人在佩什瓦人等人物的领导下,采取了进一步削弱莫卧儿对广大地区(特别是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区)控制的战略。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统治时期恰逢第一次卡纳提克战争(1746-1748 年),这是殖民列强在印度进行的更大规模斗争的一部分。尽管这场冲突主要涉及欧洲列强,但它对莫卧儿帝国和印度次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场战争凸显了欧洲列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以及莫卧儿主权的进一步侵蚀,英国和法国都寻求与当地统治者结盟,以巩固他们在印度的地位。艾哈迈德·沙阿·杜拉尼 (Ahmad Shah Bahadur) 的多次入侵是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 (Ahmad Shah Bahadur) 统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并在 1761 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达到顶峰。 虽然这场战斗发生在 1754 年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 (Ahmad Shah Bahadur) 被废黜后不久,但它是政策和政策的直接后果。他统治期间的军事挑战。这场战斗是 18 世纪规模最大的战斗之一,马拉塔帝国与杜兰尼帝国展开对决,最终以马拉塔人惨败而告终。这一事件极大地改变了印度次大陆的政治格局,导致马拉塔帝国的衰落,并为英国殖民统治的扩张铺平了道路。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 (Ahmad Shah Bahadur) 无力有效管理帝国日益衰落的实力,也无法应对外部和内部的威胁,导致他于 1754 年被废黜。他的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不断遭受军事失败、领土丧失和威望下降。他的统治时期突显了帝国对外部入侵和内部叛乱的脆弱性,为莫卧儿权威的最终瓦解和地区大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将从根本上重塑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阿拉姆吉尔二世
阿拉姆吉尔二世皇帝。 ©Sukha Luhar
1754 Jun 3 - 1759 Sep 29

阿拉姆吉尔二世

India
阿拉姆吉尔二世是 1754 年至 1759 年间的第十五位莫卧儿皇帝。他在位期间试图在外部入侵和内部冲突中稳定日益恶化的莫卧儿帝国。加冕后,他采用了王号阿拉姆吉尔,渴望效仿奥朗则布(阿拉姆吉尔一世)。他继任时已 55 岁,由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监狱中度过,因此明显缺乏行政和军事经验。作为一个软弱的君主,权力的缰绳被他的大臣伊马德·乌尔·穆尔克牢牢掌握。他的一项重要政治策略是与艾哈迈德·沙阿·杜拉尼领导的杜拉尼酋长国结盟。这个联盟的目的是巩固权力并对抗外部势力,特别是英国马拉塔人印度次大陆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阿拉姆吉尔二世寻求杜兰尼酋长国的支持,以增强莫卧儿帝国日渐衰弱的军事实力并收复失地。然而,与杜兰尼酋长国的联盟未能阻止马拉塔军队于 1757 年围攻德里。这一事件对莫卧儿帝国的威望和对其领土的控制造成了严重打击。马拉塔人已成为印度次大陆的主导力量,试图通过占领莫卧儿首都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这次围攻突显了帝国的脆弱性以及其联盟在阻止强大的地区势力侵略方面的有效性的下降。阿拉姆吉尔二世统治期间,第三次卡纳提克战争(1756-1763)爆发,成为英之间全球冲突的一部分,被称为 七年战争。尽管卡纳提克战争主要发生在印度次大陆南部,但它们对莫卧儿帝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冲突进一步表明欧洲列强越来越多地介入印度事务,并对贸易和领土的控制力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了莫卧儿主权的削弱和地区权力动态的重塑。阿拉姆吉尔二世的统治也受到内部异议和行政腐败的挑战。帝国无法管理其广阔的领土,也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威胁和内部腐败,导致帝国进一步衰落。阿拉姆吉尔二世振兴帝国、恢复昔日辉煌的努力受到政治阴谋、背叛以及印度国内外崛起势力带来的巨大挑战的阻碍。阿拉姆吉尔二世的统治于 1759 年戛然而止,当时他在其大臣加齐乌德丁 (Ghazi-ud-Din) 策划的一场阴谋中被暗杀,加齐乌德丁试图控制帝国的残余势力。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重大转折点,导致莫卧儿帝国内部进一步不稳定和分裂。因此,阿拉姆吉尔二世的统治概括了一段持续衰落的时期,其特点是重新获得控制权的尝试失败、全球冲突对印度次大陆的影响、以及权力从莫卧儿帝国不可逆转地转向地区和欧洲列强,这些都奠定了基础。为大英帝国最终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奠定基础。
沙贾汗三世
沙贾汗三世 ©Anonymous
1759 Dec 10 - 1760 Oct

沙贾汗三世

India
沙贾汗三世是莫卧儿王朝第十六位皇帝,但他的统治时间很短。他出生于 1711 年,去世于 1772 年,是奥朗则布最小的儿子穆罕默德·卡姆·巴赫什 (Muhammad Kam Bakhsh) 的长子穆希·乌斯·苏纳特 (Muhi us-Sunnat) 的后裔。1759 年 12 月,他在德里的政治活动的推动下登上了莫卧儿王位,并深受伊马德·乌尔·穆尔克的影响。然而,当莫卧儿酋长支持流亡的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策划废黜时,他的皇帝任期被缩短。
莎阿南二世
莎阿南二世授予罗伯特·克莱夫“孟加拉、贝哈尔和奥里萨邦的排灯节权利”,以换取 1765 年 8 月 12 日贝拿勒斯布克萨尔战役后吞并的阿瓦德纳瓦布领土。 ©Benjamin West
1760 Oct 10 - 1788 Jul 31

莎阿南二世

India
莫卧儿帝国第十七代皇帝沙阿南二世(阿里·戈哈尔)在日渐衰落的莫卧儿帝国登基后,权力大为削弱,以至于产生了“沙阿南帝国从德里到帕拉姆”的说法。他的统治时期饱受入侵的困扰,尤其是艾哈迈德·沙阿·阿卜达利的入侵,导致 1761 年与当时德里事实上的统治者马拉塔人发生关键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1760年,马拉塔人驱逐阿卜杜勒的军队并废黜沙贾汗三世后,沙阿南二世被马拉地人拥立为合法皇帝。莎阿南二世在试图夺回莫卧儿权威的过程中卷入了各种冲突,包括 1764 年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发生的布克萨尔战役,最终导致他的失败,并随后通过《阿拉哈巴德条约》受到英国的保护。该条约将孟加拉、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的迪瓦尼授予英国,从而显着削弱了莫卧儿的主权,标志着权力的重大转变。在奥朗则布的宗教不宽容的推动下,贾特起义反抗莫卧儿权威,巴拉特布尔贾特王国挑战莫卧儿的统治,包括在阿格拉等地区进行重大战役。苏拉杰·马尔 (Suraj Mal) 领导贾特人 (Jats) 于 1761 年夺取了阿格拉,洗劫了这座城市,甚至还熔化了泰姬陵的银门。他的儿子贾瓦哈尔·辛格 (Jawahar Singh) 扩大了贾特对印度北部的控制,一直控制战略要地直至 1774 年。与此同时,锡克教徒对莫卧儿的压迫,尤其是对古鲁泰格·巴哈杜尔的处决感到不满,加强了抵抗,最终于 1764 年占领了西尔欣德。这段时期锡克教徒复兴,对莫卧儿领土的袭击不断,进一步削弱了莫卧儿对该地区的控制。莫卧儿帝国的衰落在莎阿南二世统治下表现得十分明显,他目睹了莫卧儿权力的瓦解,最终导致古拉姆·卡迪尔的背叛。卡迪尔的残暴统治以皇帝的蒙蔽和王室的羞辱为标志,最终以马哈达吉·辛德 (Mahadaji Shinde) 于 1788 年的干预而结束,恢复了沙阿南二世,但给帝国留下了昔日的阴影,主要局限于德里。尽管经历了这些磨难,莎阿南二世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主权,特别是在 1783 年锡克教徒围攻德里期间。围困最终以马哈达吉·辛德促成的一项协议结束,该协议授予锡克教徒某些权利和德里的一部分收入,展示了当时复杂的权力动态。1803 年德里战役之后,莎阿南二世统治的最后几年处于英国的监督之下。这位曾经强大的莫卧儿皇帝,现在是英国的门徒,目睹了莫卧儿影响力的进一步削弱,直到他于 1806 年去世。莎阿南二世是一位艺术赞助人,以 Aftab 为笔名为乌尔都语文学和诗歌做出了贡献。
沙贾汗四世
比达尔·巴赫特 ©Ghulam Ali Khan
1788 Jul 31 - Oct 11

沙贾汗四世

India
米尔扎·马哈茂德·沙阿·巴哈杜尔(Mirza Mahmud Shah Bahadur),即沙贾汗四世,于 1788 年短暂担任第十八任莫卧儿皇帝,当时的动荡时期以罗希拉酋长古拉姆·卡迪尔(Ghulam Qadir)的阴谋为标志。马哈茂德·沙阿是前莫卧儿皇帝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的儿子,在沙阿拉姆二世被废黜和致盲之后,他的统治处于古拉姆·卡迪尔操纵的阴影之下。作为傀儡统治者,马哈茂德沙阿的皇帝时期的特点是对红堡宫殿的抢劫和对帖木儿王室(包括前皇后巴德沙赫贝古姆)的广泛暴行。古拉姆·卡迪尔的暴政甚至威胁处决马哈茂德·沙阿和其他皇室成员,导致马哈吉·辛德的军队进行了重大干预。这次干预迫使古拉姆·卡迪尔逃离,留下了包括马哈茂德·沙阿在内的俘虏,后者随后被废黜,支持沙阿拉姆二世于 1788 年 10 月恢复王位。在米拉特被辛德军队重新抓获后,马哈茂德·沙阿再次被监禁。1790 年,马哈茂德·沙阿的生命走向了悲惨的结局,据称是受莎阿南二世的命令,作为对他不愿参与 1788 年事件并被认为背叛莫卧儿王朝的报复。他的去世标志着短暂而动荡的统治的结束,留下了两个女儿和一份与莫卧儿帝国的衰落及其在外部压力下的内部冲突交织在一起的遗产。
阿克巴二世
阿克巴二世在孔雀王座上接见。 ©Ghulam Murtaza Khan
1806 Nov 19 - 1837 Nov 19

阿克巴二世

India
阿克巴二世,也称为阿克巴沙二世,从 1806 年至 1837 年在位,是第十九代莫卧儿皇帝。他出生于 1760 年 4 月 22 日,于 1837 年 9 月 28 日去世,是沙阿南二世的次子,也是莫卧儿王朝的父亲。莫卧儿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在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不断扩大在印度的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实际权力有限。在他的统治下,德里的文化蓬勃发展,尽管他的主权主要是象征性的,仅限于红堡。阿克巴二世与英国人的关系,特别是与黑斯廷斯勋爵的关系,由于他坚持被视为主权者而不是下属而变得紧张,导致英国人大幅削弱了他的正式权威。到 1835 年,他的头衔被缩减为“德里国王”,他的名字也从东印度公司的硬币中删除,硬币从波斯文改为英文,象征着莫卧儿影响力的减弱。随着英国鼓励奥德的纳瓦布和海得拉巴的尼扎姆等地区领导人采用王室头衔,直接挑战莫卧儿的霸权,皇帝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为了扭转他不断下降的地位,阿克巴二世任命拉姆·莫汉·罗伊为莫卧儿驻英国特使,并授予他“王”的头衔。尽管罗伊在英国雄辩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他为莫卧儿皇帝权利辩护的努力最终没有结果。
巴哈杜尔·沙阿·扎法尔
印度巴哈杜尔沙阿二世。 ©Anonymous
1837 Sep 28 - 1857 Sep 29

巴哈杜尔·沙阿·扎法尔

India
巴哈杜尔沙阿二世 (Bahadur Shah II),又名巴哈杜尔沙阿扎法尔 (Bahadur Shah Zafar),是第二十位也是最后一位莫卧儿皇帝,从 1806 年到 1837 年在位,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乌尔都语诗人。他的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名义上的,实际权力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行使。扎法尔的统治范围仅限于城墙环绕的旧德里 (Shahjahanbad) 城市,他成为 1857 年印度反抗英国统治的起义的象征。叛乱后,英国人废黜了他,并将他流放到缅甸仰光,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的结束。扎法尔作为阿克巴二世的次子登上王位,当时正值家族内部因继承问题发生争执。尽管帝国的实力和领土都被削弱,但他的统治时期仍将德里视为文化中心。英国人将他视为养老金领取者,限制了他的权力,导致紧张局势。扎法尔拒绝被英国人,特别是黑斯廷斯勋爵视为下属,并坚持尊重主权,凸显了殖民权力动态的复杂性。1857 年叛乱期间,皇帝的支持虽不情愿,但却至关重要,因为起义的印度土兵宣布他为象征性的领袖。尽管他的作用有限,英国人仍认为他对起义负责,导致他受到审判和流放。扎法尔对乌尔都语诗歌的贡献以及他对米尔扎·加利布和达格·德尔维等艺术家的赞助丰富了莫卧儿文化遗产。英国对他以协助叛乱和夺取主权的罪名进行的审判凸显了用于使殖民当局合法化的法律机制。尽管扎法尔的参与极少,但他的审判和随后的流放凸显了莫卧儿主权统治的结束和英国对印度直接控制的开始。1862 年,扎法尔在流放途中去世,葬于远离祖国的仰光。他的坟墓早已被遗忘,后来被重新发现,令人心酸地提醒人们最后一位莫卧儿皇帝的悲惨结局和历史上最伟大帝国之一的灭亡。他的一生和统治概括了反抗殖民主义、争取主权的斗争以及政治衰落中文化赞助的持久遗产的复杂性。
1858 Jan 1

结语

India
莫卧儿帝国从 16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叶,在印度和世界历史上写下了黄金篇章,象征着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创新、文化融合和行政效率的时代。作为印度次大陆最大的帝国之一,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为全球艺术、文化和治理做出了丰富的贡献。莫卧儿王朝在奠定现代印度的基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土地收入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这些改革历久弥新。在政治上,莫卧儿王朝引入了中央集权政府,成为后来政府(包括英属印度)的典范。他们的主权国家概念,以及阿克巴皇帝提倡宗教宽容的苏尔库尔政策,是迈向更具包容性治理的开创性一步。在文化上,莫卧儿帝国是艺术、建筑和文学进步的熔炉。标志性的泰姬陵是莫卧儿建筑的缩影,象征着这个时代的艺术顶峰,并继续让世界着迷。莫卧儿绘画以其复杂的细节和充满活力的主题,代表了波斯和印度风格的融合,为当时的文化挂毯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帝国在乌尔都语的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富了印度文学和诗歌。然而,帝国也有其缺点。后来的莫卧儿统治者的富裕和脱离平民导致了帝国的衰落。面对新兴的欧洲强国,特别是英国,他们未能实现军事和行政结构的现代化,导致帝国最终垮台。此外,某些政策,例如奥朗则布的宗教正统观念,扭转了早期的宽容精神,导致社会和政治动荡。后来几年,其衰落的特点是内部冲突、腐败和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政治格局,导致其最终垮台。通过其成就和挑战的结合,莫卧儿帝国为世界历史塑造过程中的权力、文化和文明的动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Appendices



APPENDIX 1

Mughal Administration


Play button




APPENDIX 2

Mughal Architecture and Painting : Simplified


Play button

Characters



Sher Shah Suri

Sher Shah Suri

Mughal Emperor

Jahangir

Jahangir

Mughal Emperor

Humayun

Humayun

Mughal Emperor

Babur

Babur

Founder of Mughal Dynasty

Bairam Khan

Bairam Khan

Mughal Commander

Timur

Timur

Mongol Conqueror

Akbar

Akbar

Mughal Emperor

Mumtaz Mahal

Mumtaz Mahal

Mughal Empress

Guru Tegh Bahadur

Guru Tegh Bahadur

Founder of Sikh

Shah Jahan

Shah Jahan

Mughal Emperor

Aurangzeb

Aurangzeb

Mughal Emperor

References



  • Alam, Muzaffar. Crisis of Empire in Mughal North India: Awadh & the Punjab, 1707–48 (1988)
  • Ali, M. Athar (1975), "The Passing of Empire: The Mughal Case", Modern Asian Studies, 9 (3): 385–396, doi:10.1017/s0026749x00005825, JSTOR 311728, S2CID 143861682, on the causes of its collapse
  • Asher, C.B.; Talbot, C (2008), India Before Europe (1st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51750-8
  • Black, Jeremy. "The Mughals Strike Twice", History Today (April 2012) 62#4 pp. 22–26. full text online
  • Blake, Stephen P. (November 1979), "The Patrimonial-Bureaucratic Empire of the Mughal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9 (1): 77–94, doi:10.2307/2053505, JSTOR 2053505, S2CID 154527305
  • Conan, Michel (2007). Middle East Garden Traditions: Unity and Diversity : Questions, Methods and Resources in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Dumbarton Oaks. ISBN 978-0-88402-329-6.
  • Dale, Stephen F. The Muslim Empires of the Ottomans, Safavids and Mughals (Cambridge U.P. 2009)
  • Dalrymple, William (2007). The Last Mughal: The Fall of a Dynasty : Delhi, 1857. Random House Digital, Inc. ISBN 9780307267399.
  • Faruqui, Munis D. (2005), "The Forgotten Prince: Mirza Hakim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ughal Empire in India",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8 (4): 487–523, doi:10.1163/156852005774918813, JSTOR 25165118, on Akbar and his brother
  • Gommans; Jos. Mughal Warfare: Indian Frontiers and Highroads to Empire, 1500–1700 (Routledge, 2002) online edition
  • Gordon, S. 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II, 4: The Marathas 1600–1818 (Cambridge, 1993).
  • Habib, Irfan. Atlas of the Mughal Empir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Maps (1982).
  • Markovits, Claude, ed. (2004) [First published 1994 as Histoire de l'Inde Moderne]. A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1480–1950 (2nd ed.). London: Anthem Press. ISBN 978-1-84331-004-4.
  • Metcalf, B.; Metcalf, T.R. (2006), 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68225-1
  • Moosvi, Shireen (2015) [First published 1987]. The economy of the Mughal Empire, c. 1595: a statistical study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08549-1.
  • Morier, James (1812). "A journey through Persia, Armenia and Asia Minor". The Monthly Magazine. Vol. 34. R. Phillips.
  • Richards, John F. (1996). The Mughal Empi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566032.
  • Majumdar, Ramesh Chandra (1974). The Mughul Empire. B.V. Bhavan.
  • Richards, J.F. (April 1981), "Mughal State Finance and the Premodern World Econom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3 (2): 285–308, doi:10.1017/s0010417500013311, JSTOR 178737, S2CID 154809724
  • Robb, P. (2001), A History of India, London: Palgrave, ISBN 978-0-333-69129-8
  • Srivastava, Ashirbadi Lal. The Mughul Empire, 1526–1803 (1952) online.
  • Rutherford, Alex (2010). Empire of the Moghul: Brothers at War: Brothers at War. Headline. ISBN 978-0-7553-8326-9.
  • Stein, B. (1998), A History of India (1st ed.), Oxford: Wiley-Blackwell, ISBN 978-0-631-20546-3
  • Stein, B. (2010), Arnold, D. (ed.), A History of India (2nd ed.), Oxford: Wiley-Blackwell, ISBN 978-1-4051-95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