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button

6000 BCE - 2023

台湾历史



台湾的历史跨越数万年, [1]始于公元前 3000 年左右最早的人类居住证据和农业文化的出现,这归因于当今台湾原住民的祖先。[2] 13 世纪末,该岛出现了汉族人的接触,随后在 17 世纪出现了定居点。欧洲人的探险导致葡萄牙人将该岛命名为福尔摩沙, 荷兰人在南部殖民,西班牙人在北部殖民。随着欧洲人的到来,福佬族和客家华人移民也大量涌入。1662 年,郑成功击败了荷兰人,建立了一个据点,后来于 1683 年被清朝吞并。在清朝统治下,台湾人口激增,由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台湾人口以汉族为主。1895年,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下,台湾经历了工业增长,成为大米和糖的重要出口国。它还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战略基地,为二战期间入侵中国和其他地区提供了便利。战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被纳入以国民党(KMT)为首的中华民国(ROC)的控制之下。然而,中华民国控制权的合法性和性质,包括主权的移交,仍然存在争议。[3]1949年,中华民国在中国内战中失去了中国大陆,撤退到台湾,蒋介石在那里宣布戒严,国民党建立了一个一党制国家。这种情况持续了四十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进行民主改革,并最终于1996年首次直选总统。战后的岁月里,台湾见证了令人瞩目的工业化和经济进步,被誉为“台湾奇迹”,将其定位为“台湾奇迹”。 “亚洲四小龙”之一。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Play button
3000 BCE Jan 1

台湾第一批人类居民

Taiwan
更新世晚期,海平面显着降低,台湾海峡的底部暴露为陆桥。[4]在台湾和澎湖群岛之间发现了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属于不明人属物种的颌骨,估计年龄在 45 万至 19 万年前。[5]台湾的现代人类证据可以追溯到 20,000 至 30,000 年前, [1]最古老的文物是旧石器时代长滨文化的碎卵石工具。这种文化早在 5000 年前就已存在, [6]鹅銮鼻遗址就证明了这一点。此外,日月潭沉积物分析表明刀耕火种农业始于 11,000 年前,并于 4,200 年前随着水稻种植的兴起而终止。[7]随着一万年前全新世的开始,海平面上升,形成了台湾海峡,将台湾与大陆隔离开来。[4]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新石器时代的大盆坑文化出现,并在台湾沿海迅速传播。这种文化以绳纹陶器和抛光石器为特色,种植水稻和小米,但严重依赖海洋资源。人们普遍认为,大盆坑文化是由现在讲早期南岛语系的台湾原住民的祖先传入台湾的。[2]这些人的后裔从台湾迁徙到东南亚、太平洋、印度洋等各个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在广大领土上使用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言只是南岛语系的一个分支,其余分支仅在台湾使用。[8]此外,与菲律宾群岛的贸易从公元前两千年初期开始,将台湾玉石的使用纳入了菲律宾的玉文化中。[9]继大盆坑之后,一些文化在鸟松等文化中引入了铁, [10]到公元 400 年左右,当地的工厂开始生产熟铁,这项技术可能是从菲律宾获得的。[11]
1292 Jan 1

汉族与台湾的接触

Taiwan
元朝(1271-1368)期间,汉人开始探索台湾。[12]元朝皇帝忽必烈于1292年派遣官员前往琉球王国,以维护元朝的统治地位,但他们错误地登陆了台湾。冲突导致三名士兵死亡后,他们立即返回中国泉州。1349年,王大元访问台湾,发现台湾居民与澎湖居民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他没有提及其他中国定居者,但强调了琉球和皮什耶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13]浙江楚后陶器的发现表明中国商人在1340年代就已经访问过台湾。[14]
台湾第一个文字记录
台湾原住民部落 ©HistoryMaps
1349 Jan 1

台湾第一个文字记录

Taiwan
1349 年,王大源记录了他对台湾的访问, [15]指出岛上没有中国定居者,但澎湖却有中国定居者。[16]他将台湾的不同地区区分为流求和皮舍耶。琉球被形容为森林辽阔、群山辽阔、气候比澎湖温暖的地方。这里的居民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依靠木筏运输,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从海水中提取盐,从甘蔗中提取酒。他们对敌人实行同类相食的行为,并拥有各种当地产品和贸易物品。[17]另一方面,位于东部的皮什耶(Pisheye)的特点是山区地形和有限的农业。它的居民有明显的纹身,留着一簇头发,并且从事袭击和绑架。[18]历史学家埃弗伦·B·伊索雷纳 (Efren B. Isorena) 推断,台湾的皮什耶人与菲律宾的米沙鄢人关系密切,因为众所周知,米沙鄢人在袭击中国之前曾前往台湾。[19]
台湾早期贸易与海盗时代
手持刀剑和盾牌的反倭寇明兵。 ©Anonymous
1550 Jan 1

台湾早期贸易与海盗时代

Taiwan
到16世纪初,经常出没台湾西南部的中国渔民、商人和海盗数量显着增加。一些福建商人甚至能说流利的台湾语。随着世纪的推移,台湾成为中国商人和海盗躲避明朝统治的战略要地,一些人在岛上建立了短暂的定居点。这一时期,“小东岛”、“郭大辉”等名称被用来指代台湾,“台湾”一词源自塔友安部落。林道干和林峰等著名海盗也曾将台湾作为临时基地,但遭到土著群体和明朝海军的反对。1593年,明朝官员开始正式承认台湾北部现有的非法贸易,向中国帆船颁发了在那里进行贸易的许可证。[20]中国商人最初与台湾北部的原住民进行铁和纺织品贸易,以换取煤炭、硫磺、黄金和鹿肉等资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西南部地区由于盛产鲻鱼和鹿皮而成为中国商人的主要焦点。后者尤其有利可图,因为它们被卖给日本人以获得巨额利润。[21]这种贸易在 1567 年之后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人尽管有禁令仍从事中日贸易的间接方式。1603年,陈棣率军远征台湾,讨伐倭寇, [20]期间他遇到了当地的土著部落及其生活方式,并在《东番记》中记录了他们的生活。
第一批到达台湾的欧洲人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82 Jan 1

第一批到达台湾的欧洲人

Tainan, Taiwan
1544年, 葡萄牙水手经过台湾时,首先在航海日志中记下了福尔摩沙岛的名字,意思是“美丽的岛屿”。1582年,葡萄牙沉船事故的幸存者花了十周(45天)与疟疾和原住民作斗争,然后乘木筏返回澳门。
1603 Jan 1

东方蛮族记述

Taiwan
17世纪初,陈棣在讨伐倭寇时曾到访台湾。[21]交锋后,乌虞申将军战胜了海盗,土著酋长达米拉献上礼物表示感谢。[22]陈在《东繁记》中细致地记录了他的观察, [23]提供了对台湾原住民及其生活方式的见解。陈描述了被称为东夷的原住民,他们居住在台湾的望岗、大园、瑶岗等地区。这些群体的数量从 500 到 1000 人不等,缺乏集中的领导,往往尊重和追随后代最多的个体。居民们体格健壮,动作敏捷,能够以马一样的速度跑很远的距离。他们通过商定的战斗、猎头来解决争端, [24]并通过公开处决来对付盗贼。[25]该地区气候温暖,导致当地人穿得很少。男性留着短发,打着耳洞,而女性则留着长发并装饰牙齿。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工作勤奋,是养家糊口的主要经济来源,而男性则往往游手好闲。[25]土著人民缺乏正式的历法系统,导致他们忘记了时间和年龄。[24]他们的住宅是用竹子和茅草建造的,这些材料在该地区很丰富。部落社区为未婚男性设有一个“公共住宅”,这也是讨论的聚会点。婚姻习俗独特;选择伴侣后,男孩会将玛瑙珠赠送给感兴趣的女孩。接受礼物会导致音乐求爱,随后男孩在婚后搬到女孩家里住,这也是女儿更受青睐的原因。在农业上,当地人实行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他们种植大豆、扁豆和芝麻等农作物,并享用各种蔬菜和水果,包括红薯、柚子和甘蔗。据称,与陈所熟悉的米相比,他们的米饭在味道和长度上都更出色。宴会包括饮用酒酿和草药制成的酒,并伴有歌舞。[26]他们的饮食包括鹿和猪肉,但不包括鸡肉, [27]他们使用竹子和铁矛进行狩猎。有趣的是,尽管他们是岛屿居民,但他们并没有冒险进入大海,只在小溪流中捕鱼。历史上,永乐年间,著名探险家郑和曾试图与这些土著部落建立联系,但他们始终难以捉摸。到了1560年代,在倭寇海盗的袭击之后,土著部落开始与中国交往。来自各个港口的中国商人建立了贸易联系,用货物交换鹿产品。土著人民珍视中国服装等物品,只在贸易往来时穿着它们。陈先生反思他们的生活方式,欣赏他们的简单和满足。
德川幕府入侵台湾
日本红印章船 ©Anonymous
1616 Jan 1

德川幕府入侵台湾

Nagasaki, Japan
1616年,村山东庵奉德川幕府之命入侵台湾。[28]这是继有马春信于 1609 年进行首次探索性任务之后的结果。目标是建立一个直接从中国供应丝绸的基地, [29]而不必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或西班牙控制的马尼拉供应丝绸。村山拥有一支由 13 艘船和大约 4,000 人组成的舰队,由他的一个儿子指挥。他们于 1616 年 5 月 15 日离开长崎。然而,入侵尝试以失败告终。一场台风驱散了舰队,提前结束了入侵行动。[30]琉球国王尚宁曾警告明朝中国,日本意图占领该岛并将其用作与中国的贸易基地, [29]但无论如何,只有一艘船成功到达该岛,并且被当地势力击退。这艘单船在台湾的一条小溪中遭到伏击,所有船员都自杀(“切腹”)以避免被捕。[28]几艘船只改道前往中国海岸进行掠夺,据报道“杀死了1,200多名中国人,并带走了他们遇到的所有小船或舢板,将人们扔下海”。[31]
1624 - 1668
荷兰和西班牙殖民地ornament
荷兰福尔摩沙
荷兰东印度公司 ©Anonymous
1624 Jan 2 - 1662

荷兰福尔摩沙

Tainan, Taiwan
从 1624 年到 1662 年以及从 1664 年到 1668 年,台湾岛(通常被称为福尔摩沙)处于荷兰共和国的殖民控制之下。大航海时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设立基地,以促进与中国明帝国日本德川幕府等邻近地区的贸易。此外,他们的目标是抵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在东亚的贸易和殖民活动。然而,荷兰人面临抵抗,不得不镇压土著人民和新近汉族定居者的起义。随着 17 世纪清朝的崛起,荷兰东印度公司从明朝转向了清朝,以换取不受限制的贸易路线。这一殖民篇章在 1662 年郑成功的军队围困热兰堡、驱逐荷兰人和建立忠明反清的东宁王国后结束。
西班牙福尔摩沙
西班牙福尔摩沙。 ©Andrew Howat
1626 Jan 1 - 1642

西班牙福尔摩沙

Keelung, Taiwan
西班牙福尔摩沙是 1626 年至 1642 年间位于台湾北部的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它的建立是为了保护与菲律宾的区域贸易免受荷兰的干涉,是总部设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东印度群岛的一部分。然而,该殖民地的重要性减弱了,马尼拉的西班牙当局不愿进一步投资于其防御。17年后,荷兰人围攻并攻占了西班牙最后一座堡垒,控制了台湾大片地区。该领土最终在八十年战争期间割让给荷兰共和国。
始于台湾
台湾客家妇女。 ©HistoryMaps
1630 Jan 1

始于台湾

Taoyuan, Taiwan
大约公元前三世纪,客家人居住在中国中北部的河南省和山东省。然后,他们被迫迁往长江以南,以躲避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他们最终定居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他们被当地人称为“陌生人”。客家人第一次逃亡台湾发生在1630年左右,当时大陆正遭受严重饥荒。[33]客家人到来时,最好的土地已被福佬人占领,城市也已建立。此外,两国人民讲不同的方言。这些“陌生人”很难在福佬社区找到立足之地。大多数客家人被驱逐到农村地区,在那里耕种贫瘠的土地。大多数客家人仍居住在桃园、新竹、苗栗、屏东等农业县。日治时期,嘉义、花莲、台东等地的人从其他地区迁徙到这里。客家人第二次移民台湾是在1662年之后的几年,当时明廷将军、西方称为“郑成功”的郑成功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有历史学家断言,程氏是厦门人,是客家人。于是,客家人再次成为“异乡人”,因为移居台湾的客家人大多来自16世纪以后。
辽洛湾海战
©Anonymous
1633 Jul 7 - Oct 19

辽洛湾海战

Fujian, China
17世纪,中国沿海经历了海上贸易的激增,但明朝海军的衰弱让海盗控制了这一贸易。著名的海盗头目郑芝龙利用欧洲技术统治了福建沿海。1628年,衰落的明朝决定征召他。与此同时, 荷兰人以在自由贸易为目标,初步在澎湖列岛建立了阵地。然而,明军战败后,他们迁往台湾。郑现在是明朝海军上将,与荷兰台湾总督汉斯·普特曼斯结盟打击海盗。尽管如此,由于郑和未兑现的贸易承诺,紧张局势加剧,最终导致荷兰人于 1633 年对郑的基地发起突然袭击。郑和的舰队深受欧洲设计的影响,对荷兰的进攻措手不及,以为他们是盟友。大部分船队被毁,船上只有少数工人逃离现场。这次袭击之后,荷兰人统治了海洋,掠夺村庄并俘获船只。他们甚至组建了海盗联盟。然而,他们的侵略策略使郑和他的政治对手联合起来。为了做好报复的准备,郑重组建了舰队,并采用拖延战术,等待绝佳的出击时机。1633年10月,辽洛湾爆发大规模海战。明朝舰队使用火船对荷兰人造成了重大损害。后者卓越的航海技术让一些人得以逃脱,但总体胜利属于明朝。明朝在辽洛湾的胜利恢复了中国在台湾海峡的权威,使荷兰人停止了在中国沿海的海盗活动。荷兰人相信他们已经展示了自己的实力,而明朝则认为他们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战后郑芝龙的地位得到提升,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予荷兰人他们所寻求的贸易特权。结果,虽然郑选择不重建在 1633 年袭击中损失的欧洲式船只,但他巩固了对海外华人贸易的权力,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荷兰绥靖运动
罗伯特·朱尼厄斯,马陶探险队的领导人之一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35 Jan 1 - 1636 Feb

荷兰绥靖运动

Tainan, Taiwan
1630年代, 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旨在扩大对台湾西南部的控制,他们在大佑安建立了据点,但遭到当地原住民村庄的抵抗。马陶村的敌意尤其强烈,1629 年伏击并杀死了 60 名荷兰士兵。1635 年,在得到巴达维亚的增援后,荷兰人发起了针对这些村庄的战役。荷兰军事力量的强大展示导致马陶和苏朗等重要村庄迅速被征服。目睹这一情况,周围的许多村庄都自愿与荷兰人和平相处,宁愿投降也不愿发生冲突。荷兰在西南部统治的巩固为该殖民地未来的成功铺平了道路。新获得的领土为鹿贸易带来了机会,这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此外,肥沃的土地吸引了中国劳工,他们被引进来耕种。结盟的原住民村庄不仅成为贸易伙伴,还提供战士协助荷兰人应对各种冲突。此外,稳定的地区允许荷兰传教士传播他们的宗教信仰,进一步奠定了殖民地的基础。这个相对稳定的时代有时被学者和历史学家称为“荷兰和平”(Pax Hollandica),与“罗马和平”(Pax Romana)相提并论。[39]
1652 Sep 7 - Sep 11

Guo Huaiyi Rebellion

Tainan, Taiwan
17 世纪中叶, 荷兰人鼓励汉族大规模移民台湾,其中主要来自福建南部。这些移民主要是年轻的单身男性,他们对于是否在这个在水手和探险家中享有威胁名声的岛上定居犹豫不决。由于米价上涨、荷兰税收过高和腐败官员,紧张局势升级,最终导致 1652 年郭怀义起义。这场起义是对这些因素的直接反应,遭到荷兰人的残酷镇压,25% 的起义者被杀害在很短的时间内。[32]到 1640 年代末,人口增长、荷兰征收的税收和限制等各种挑战导致华人定居者进一步不满。1643 年,一位名叫 Kinwang 的海盗开始袭击当地村庄,进一步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他最终被当地人抓获并交给荷兰人处决。然而,当一份煽动中国人反抗荷兰人的文件被发现后,他的遗产继续存在。1652年,郭怀义领导的叛乱见证了一支大规模的中国农民军进攻萨卡姆。尽管人数众多,但他们还是被荷兰火力和本土战士的组合所击败。事件发生后,中国叛乱分子遭到大规模屠杀,数千人丧生。叛乱后,台湾因农村劳动力流失而面临农业危机,因为许多叛乱分子都是农民。由于劳动力短缺,随后的 1653 年收成明显不佳。然而,由于大陆动乱,更多中国人移居台湾,导致次年农业略有复苏。中国人和荷兰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荷兰人将自己定位为祖国土地的保护者,反对中国的扩张。这一时期反华情绪也有所增加,当地人被建议与中国定居者保持距离。尽管发生了严重的叛乱,荷兰人还是做了最低限度的军事准备,因为许多富有的中国人仍然忠于他们。
荷兰在台湾影响力的终结
热兰迪亚堡投降。 ©Jan van Baden
1661 Mar 30 - 1662 Feb 1

荷兰在台湾影响力的终结

Fort Zeelandia, Guosheng Road,
热兰堡之围(1661-1662)标志着台湾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统治,迎来了东宁王国的统治。荷兰人已在台湾建立了势力,特别是在热兰堡和普罗文蒂亚堡。然而,到了 1660 年代中期,忠于明朝的郑成功看到了台湾的战略重要性。郑成功凭借叛逃者的详细知识和强大的舰队和军队,发动了入侵。尽管荷兰人最初进行了抵抗,但他们在策略和火力上都被击败了。经过长时间的围困、补给减少以及援军无望后,荷兰人在总督弗雷德里克·科耶特的带领下,将热兰迪亚堡交给了郑成功。冲突期间,双方都采取了残酷的手段。中国人俘虏了许多荷兰囚犯,在谈判失败后,他们处决了其中一些人,其中包括传教士安东尼厄斯·汉布鲁克。荷兰妇女和儿童被奴役,一些妇女被迫纳妾。荷兰人还与当地的台湾原住民社区发生对抗,这些原住民社区在不同时期与荷兰人和中国人结盟。围困之后,荷兰人试图收复失地,但面临持续的挑战。他们与清朝结盟对抗郑国势力,导致了零星的海战。到了1668年,原住民的抵抗和战略挑战迫使荷兰人放弃在基隆的最后据点,标志着他们彻底退出台湾。然而,荷兰人和郑成功的继任者之间的海上冲突仍在继续,荷兰人遭受了进一步的失败。
Play button
1661 Jun 14 - 1683

东宁王国

Tainan, Taiwan
东宁王国是一个海上王朝,从 1661 年到 1683 年统治台湾西南部和澎湖列岛的部分地区。它是由郑成功建立,在夺取台湾控制权后,将泽兰迪亚改名为安平,将省改名为赤坎[40]来自荷兰语。1662年5月29日,赤坎改名为“明东都明京”。后来“东都”更名为东宁,意为“东方平定” [41]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国家,其海上影响力遍及中国海的主要航线,贸易联系从日本延伸至东南亚。这个王国是明朝效忠者的基地,而明朝正在中国大陆被清朝取代。郑朝统治期间,台湾经历了汉化,加强了对清朝的抵抗。这个王国一直存在到1683年并入清朝为止。
汉化
Zheng Jing ©HistoryMaps
1665 Jan 1

汉化

Taiwan
郑经延续了明朝在台湾的统治遗产,获得了明朝忠臣的支持。他的政府由他的家人和官员带头,重点关注农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到1666年,台湾的粮食收成已经自给自足。[42]在他的统治下,建立了各种文化和教育机构,包括国子监和孔庙,并实施了定期的公务员考试。[43]郑经还寻求教育原住民部落,向他们介绍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汉语。[44]尽管中国努力同化原住民,但华人定居点的扩张还是导致了紧张局势和叛乱。郑经的统治对那些反抗他政策的人很严厉。例如,在一次战役中,数百名沙鲁部落成员被杀。与此同时,台湾的华人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45] ,军队转变为军事殖民地。到 1684 年,台湾的耕地面积比 1660 年荷兰时代末期增加了两倍[。 46]郑氏商船队能够与日本和东南亚保持贸易关系,通过台湾海峡获取利润。郑经统治下的台湾不仅垄断了鹿皮和甘蔗等某些商品,而且比它所取代的荷兰殖民地实现了更大的经济多元化。此外,到 1683 年郑氏统治结束时,政府的白银年收入比 1655 年荷兰统治时期高出 30% 以上。
清军征服台湾
清朝海军 ©Anonymous
1683 Jul 1

清军征服台湾

Penghu, Taiwan
施琅最初是郑芝龙手下的军事领导人,后来在与郑成功发生冲突后投奔清朝。作为清朝的一员,石利用他对郑国内部运作的深入了解,在对抗郑国势力的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军衔不断提升,1662年被任命为福建水师。多年来,他一贯主张并领导对郑氏的侵略行动,甚至与荷兰军队发生冲突。到了1664年,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石仍无法完全消灭郑氏在中国大陆的据点。施琅提出战略入侵台湾,强调需要对郑氏先发制人。然而,与姚启胜等官员的做法存在分歧,导致官僚关系紧张。施的计划主要是先攻克澎湖,但姚却建议多线同时进攻。康熙皇帝最初并没有授予石祎对入侵的完全控制权。与此同时,在台湾,内乱和外部压力削弱了郑的地位,导致叛逃和进一步的不稳定。1683年,时石拥有庞大的舰队和军队,开始入侵台湾。经过最初的挫折和战术重整后,施军在马公湾决定性地击败了郑国舰队,导致郑国伤亡惨重。这次胜利后,清军很快占领了澎湖,随后又占领了台湾。包括郑克双在内的台湾领导人正式投降,采用清朝习俗,有效结束了郑在台湾的统治。
1683 - 1895
清规ornament
1684 Jan 1 - 1795

清代台湾:男性、移民与婚姻

Taiwan
清朝统治台湾期间,由于担心人口过剩和由此引发的冲突,政府最初限制从大陆移民到台湾。尽管如此,非法移民依然猖獗,当地人力短缺导致官员对此视而不见,甚至积极将人接过来。十八世纪,清政府在移民政策上反复无常,时而允许家庭进入台湾,时而禁止他们。这些不一致导致外来务工人员以男性为主,往往在当地结婚,催生了“有唐山爹,无唐山娘”的成语。清政府对台湾的行政态度十分谨慎,特别是在领土扩张和与台湾原住民的互动方面。他们最初将行政控制限制在主要港口和某些平原地区,要求定居者获得许可才能扩展到这些地区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持续的非法开垦和移民,清朝的控制范围扩大到整个西部平原。原住民被分为已同化者和未同化者,但对这些群体的管理力度却微乎其微。边界的建立是为了将原住民与定居者隔离开来,多年来边界已多次加固。然而,执行力度薄弱,导致定居者不断侵占原住民领地。尽管清政府在管理原住民事务上采取了谨慎的立场并做出了努力,但定居者经常利用与原住民妇女的婚姻作为索取土地的手段,导致1737年禁止此类婚姻。到了18世纪末,清政府开始放松对两岸移民的严格规定,最终不再积极干预,最终于1875年废除了所有进入台湾的限制。
原住民叛乱
Capture of Zhuang Datian. ©Anonymous
1720 Jan 1 - 1786

原住民叛乱

Taiwan
清朝统治台湾期间,爆发了各种叛乱,反映出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动态。1723年,中部沿海平原的原住民部落和凤山县的汉族定居者分别起义,凸显了当地民众与清朝统治之间的紧张关系。1720年,为应对增税而发生的朱一桂叛乱,说明了当地民众所感受到的经济压力。朱一桂和客家领袖林俊英率领起义军横扫台湾全境的清军。然而,他们的联盟并没有维持多久,石士卞率领的清朝舰队被派去镇压叛乱。朱一桂被俘并被处决,平息了这一时期台湾最重大的反清起义之一。1786年,天地会成员因逃税被捕,引发了由天地会林爽文领导的新的叛乱。叛乱最初势头强劲,许多叛乱分子由来自中国大陆的新来者组成,他们努力寻找土地。尽管试图争取客家人的支持,清朝还是于 1788 年以李士尧率领的 5 万军队以及后来由福康干和海兰察率领的额外军队镇压了起义。与以往的叛乱不同,天地会的叛乱主要不是出于民族或种族的不满,而更多的是广泛社会动荡的迹象。林爽文被处决,标志着清政府在台湾的又一次重大挑战的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统治的200年里,平原原住民大多没有叛逆,而山地原住民则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几十年基本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大多数叛乱是由汉族定居者发起的,通常是出于税收或社会不和谐等原因,而不是种族或国家利益。
英国入侵台湾失败
东印度公司船(19世纪)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40 Jan 1 - 1841

英国入侵台湾失败

Keelung, Taiwan
1831 年,东印度公司决定不再按照中国人的条件与他们进行贸易,并计划采取更激进的措施。鉴于台湾的战略和商业价值, 英国于1840年和1841年建议夺取台湾。威廉·赫特曼写信给帕默斯顿勋爵指出“中国对台湾的良性统治以及该岛的战略和商业重要性”。[47]他建议,只需一艘军舰和不到1500人的军队就可以占领台湾,英国人就可以在当地人中传播基督教并发展贸易。[48] 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曾三次尝试攀登基隆港周围的高地,但均以失败告终。[49]最终,英国人未能建立牢固的立足点,这次远征被认为是失败的。
福尔摩沙探险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水手对东印度群岛福尔摩沙海盗的袭击,《哈珀周刊》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67 Jun 1

福尔摩沙探险队

Hengchun, Hengchun Township, P
福尔摩沙远征是美国对台湾原住民排湾族发起的惩罚性远征。这次探险是为了报复“罗浮号”事件,1867 年 3 月,罗浮号是一艘美国三桅帆船,在该事件中被排湾族武士击沉,船员被屠杀。一个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连在台湾南部登陆,并试图挺进台湾。排湾村。排湾人以游击战的方式反击,反复伏击、小规模冲突、脱离接触和撤退。最终,海军陆战队指挥官被杀,他们因疲劳和中暑而撤退到船上,排湾人分散并撤退到丛林中。这一行动被认为是美国的失败。
牡丹事件
龙驮号是远征台湾的旗舰。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74 May 6 - Dec 3

牡丹事件

Taiwan
1871年12月,一艘琉球船在台湾近海失事,导致54名水手死于排湾原住民之手。这一事件被称为“牡丹事件”,最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最初,有着悠久遣返琉球沉船幸存者历史的清朝,通过为幸存水手返回提供便利来处理这一情况。然而,这一事件引发了政治紧张局势,特别是日本将军蒲山佑德主张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日本废黜了琉球国王。日本与清朝之间的外交谈判愈演愈烈,最终于 1874 年日本军事远征台湾。尽管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这次远征却遇到了挫折,包括土著部落的游击战以及严重影响军队的疟疾爆发。清朝代表和当地部落抱怨日本的侵略,但大多被忽视。日本人设立了营地和旗帜,对他们所遇到的领土宣示了他们的管辖权。最终,迫于国际压力和日本远征军健康状况的恶化,日本与清朝进行了外交谈判,签订了《北京协定》。日本承认琉球为其属国,并从中国获得赔款,最终于 1874 年 12 月从台湾撤军。牡丹事件及其后果标志着中日关系的一个关键点,突显了日本在地区事务中日益增强的自信。并为两国未来的冲突开创先例。
适应与抵抗:清朝统治下的台湾原住民
©Anonymous
1875 Jan 1 - 1895

适应与抵抗:清朝统治下的台湾原住民

Taiwan
从 1874 年到清朝在台湾的统治结束这段时间,我们为控制台湾并使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努力。1874年日本短暂入侵后,清政府旨在加强对台湾的控制,特别是在原住民居住的地区。山路、电报线等基础设施工程启动,原住民部落正式纳入清朝统治。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清朝还是面临着中法战争等挑战, 法国人暂时占领了台湾部分地区。在清朝统治下,台湾在治理和基础设施方面经历了各种变化。台湾防务专员刘铭传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尤其积极,包括引进电力照明、铁路和工业机械。然而,这些努力取得的成功有限,并因其相对于其收益的高成本而受到批评。刘最终于 1891 年辞职,积极的殖民努力也停止了。到清朝末期,岛上大约有250万中国居民集中在西部平原,而山区仍然基本上是自治的,并由原住民居住。尽管清政府努力将原住民纳入清政府的控制之下,大约有148,479人正式归顺,但这些努力的成本很高,而且并不完全有效。此外,同化已取得重大进展,侵蚀了平原原住民的文化和土地所有权状况。
基隆战役
1884 年 8 月 5 日,加利索尼埃号轰炸基隆的中国防御工事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84 Aug 1 - 1885 Mar

基隆战役

Taiwan, Northern Taiwan
中法战争期间, 法国在1884年的基隆战役中瞄准了台湾。最初,塞巴斯蒂安·莱斯佩斯率领的法国军队炮击基隆港,但遭到刘铭传领导的中国军队的抵抗,迫使他们撤退。然而,10月1日,阿梅迪·库尔贝率领2250名法军成功攻占基隆,但未能攻下淡水。法国随后对台湾实施封锁,但只起到了部分作用。法国船只在中国大陆沿岸捕获了帆船,用于在基隆修建防御工事,但补给船继续抵达高口和安平,破坏了封锁。1885 年 1 月下旬,中国军队在基隆附近遭受重大失败。尽管占领了这座城市,法国人仍无法将控制范围扩大到其范围之外。3月,攻占淡水的尝试再次失败,法国海军的轰炸导致澎湖投降。然而不久之后,许多法国士兵就病倒了,削弱了他们的战斗能力。1885 年 4 月 15 日达成停战协议,标志着敌对行动的结束。法国人于6月21日完成从基隆的撤离,澎湖仍处于中国的控制之下。尽管法国在台湾的战役取得了早期的成功并实施了封锁,但最终取得的战略收益有限。
1895 - 1945
日本帝国ornament
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马关条约谈判木刻版画 ©Courtesy of Freer Gallery of A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1895 Apr 17

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Shimonoseki, Yamaguchi, Japan
《马关条约》是1895年4月17日日本帝国与清中国在日本下关春盘楼签订的条约,结束了甲午战争。在条约条款中,第二条、第三条:中国将澎湖列岛、台湾(台湾)和辽东半岛海湾东部(大连)的全部主权以及一切工事、军火库和公共财产永久全部割让给日本。1895年3月和4月日清代表会谈时,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希望削弱清朝不仅在朝鲜半岛而且在台湾岛屿的势力。而且,陆奥已经意识到了其对于日本向华南和东南亚扩张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当时也是帝国主义时代,日本也想效仿西方国家的做法。日本帝国当时正在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寻求殖民地和资源,以与当时西方列强的存在竞争。日本领导层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来说明自 1867 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帝国与西方相比进步有多快,以及它希望修改西方列强在远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程度。在日本帝国与清朝的和平会议上,清朝谈判台上的大使李鸿章和李经芳原本并没有打算割让台湾,因为他们也意识到台湾是与西方进行贸易的绝佳地理位置。因此,尽管清朝在19世纪输掉了对英法的战争,但从1683年开始,清朝皇帝仍然认真地保持对台湾的统治。会议上半场,伊藤和陆奥声称放弃台湾的全部主权是绝对条件,并要求李交出澎湖列岛和辽东湾(大连)东部的全部主权。李鸿章以台湾在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从未成为战场为由拒绝了。到了会议的最后阶段,李鸿章同意转让澎湖列岛和东部岛屿的全部主权。辽东半岛的一部分湾给了日本帝国,他仍然拒绝交出台湾。由于台湾自1885年以来一直是一个省,李说:“台湾已是一个省,因此不能放弃。”然而,由于日本帝国拥有军国主义优势,李最终放弃了台湾。1895年4月17日,日本帝国与清朝签订和约,随后日本成功入侵台湾。这对台湾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尽管当地中国人抵制台湾的吞并,但台湾还是被日本人迅速镇压,该岛被移交给日本帝国,标志着清朝 200 年统治的结束。
Play button
1895 Apr 17 - 1945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Taiwan
1895 年《马关条约》结束后,台湾被日本统治。清朝将领土割让给日本,导致日本统治长达五年。该岛是日本的第一个殖民地,旨在成为“模范殖民地”,对其经济和公共发展进行了大量投资。日本还旨在文化同化台湾,并对鸦片、盐和石油等必需品建立了各种垄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日本对台湾行政控制的结束。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中华民国发布第一号通令后,接管了该领土。日本通过《旧金山条约》正式放弃对台湾的主权,该条约于4月28日生效。 1952年。日本统治时期给台湾留下了复杂的遗产。台湾战后讨论对与这个时代相关的几个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包括1947年2月28日大屠杀、台湾光复日以及台湾慰安妇的困境。这一经历还在有关台湾国家和民族身份及其正式独立运动的持续辩论中发挥了作用。
日本侵略台湾
1895 年 6 月 7 日,日军占领台北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95 May 29 - Oct 18

日本侵略台湾

Tainan, Taiwan
日本侵台事件是甲午战争末期清朝于1895年4月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后,日本帝国与短命的台湾共和国军队之间的冲突。日本人试图控制他们的新领地,而共和军队则奋力抵抗日本的占领。1895 年 5 月 29 日,日军在台湾北部海岸的基隆附近登陆,并在为期五个月的战役中向南横扫台南。尽管他们的前进因游击活动而减慢,但每当台湾军队(由中国正规部队和当地客家民兵组成)试图表明立场时,日本人就击败了他们。8 月 27 日,日本在八卦山取得胜利,这是台湾领土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斗,注定了台湾抵抗运动的早期失败。10 月 21 日台南沦陷,结束了对日本占领的有组织的抵抗,并开始了日本在台湾长达 50 年的统治。
武装抵抗日本统治
1930年,赛德克人领导的穆沙(乌社)起义。 ©Seediq Bale (2011)
1895 Nov 1 - 1930 Jan

武装抵抗日本统治

Taiwan
日本自 1895 年开始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遭到了持续到 20 世纪初的大规模武装抵抗。最初的抵抗是由台湾共和国、清朝官员和当地民兵带头的。即使台北沦陷后,武装起义仍在持续,客家人和中国民族主义者经常领导起义。值得注意的是,数千人在云林大屠杀和 1895 年最初的抗战等各种屠杀和起义中丧生。到 1902 年,大型叛乱或多或少受到平息,但 1907 年的北埔起义和 1915 年的塔帕尼事件等事件表明,紧张局势仍在持续,反抗日本统治。直到 1930 年代,原住民社区也强烈抵制日本的控制。政府在台湾山区的军事行动导致许多原住民村庄被毁,特别是泰雅族和布农族。最后一次重大的原住民起义是1930年由赛德克人领导的穆沙(乌社)起义。这次叛乱造成数百人伤亡,并以赛德克领导人自杀而告终。对日本统治的暴力反抗导致了殖民政策的改变,包括在武者事件后对土著居民采取了更加和解的立场。尽管如此,抵抗的遗产对台湾的历史和集体记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凸显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复杂且往往残酷的关系。这一时期的事件深深扎根于台湾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中,持续影响着关于民族认同和历史创伤的辩论和观点。
Play button
1927 Aug 1 - 1949 Dec 7

中国内战

China
中国内战是在国民党(KMT)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CCP)军队之间进行的,1927年以后断断续续地持续着。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中间有一个插曲:1927年8月至1937年,国共联盟在北伐战争中崩溃,国民党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从 1937 年到 1945 年,随着第二统一战线在二战同盟国的最终帮助下抗击日本侵华,敌对行动大部分被搁置,但即便如此,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合作也很少,双方之间仍发生武装冲突。它们很常见。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内部的分裂的是,一个由日本资助、名义上由汪精卫领导的傀儡政府的成立,名义上统治着日本占领下的中国部分地区。当日本战败已迫在眉睫时,内战又恢复了,中共在1945年至1949年的战争第二阶段(通常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中占据了上风。1949年,共产党控制了中国大陆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RC),迫使中华民国的领导层撤退到台湾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台湾海峡两岸出现了持久的政治和军事对峙,台湾的中华民国和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正式声称自己是全中国的合法政府。第二次台海危机后,双方于1979年默契停火;然而,从未签署过任何停战或和平条约。
Play button
1937 Jan 1 - 1945

壁炉

Taiwan
日本在台湾殖民时期,明治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强力和同化政策来建立控制。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伯爵和内政大臣后藤新平提出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治理方针。[34]后藤的一项关键改革是奉行制度,该制度改编自清朝的保甲制度,以实行社区控制。该系统涉及将社区组织为十户一组(称为 Ko),以执行税收和人口监测等任务。后藤还在全岛设立了警察局,承担着教育和维持农村和原住民地区小型易货经济等额外职责。1914年,响应台湾精英的诉求,以板垣泰辅为首的台湾同化运动,寻求将台湾与日本一体化。台湾同会会就是为此目的而成立的,并很快得到了日本和台湾民众的支持。然而,该协会最终被解散,其领导人被捕。完全同化很少实现,日本人和台湾人之间严格的隔离政策一直维持到1922年。 [35]移居日本求学的台湾人可以更自由地融入社会,但仍然意识到自己独特的身份。1937年,随着日本对华战争,殖民政府实施了旨在将台湾社会彻底日本化的古民化政策。这涉及消除台湾文化,包括禁止报纸和教育中使用中文, [36]消除中国和台湾的历史, [37]并用日本习俗取代台湾的传统习俗。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但结果却好坏参半。只有7%的台湾人采用日本名字, [38]并且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未能学习日语。这些政策对台湾的文化景观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凸显了其殖民历史的复杂性。
1945
中华民国ornament
台湾光复日
陈先生(右)在台北市政府接受末代日本驻台总督安藤利吉(左)签署的第一号令收据。 ©Anonymous
1945 Oct 25

台湾光复日

Taiwan
1945年9月,中华民国成立台湾省政府[50] ,并宣布1945年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日”,纪念日军投降。然而,日本单方面吞并台湾并未得到二战盟国的承认,因为日本尚未正式放弃对台湾的主权。战后初期,陈毅领导的国民党政府腐败丛生,军纪混乱,指挥体系严重受损。该岛经济也面临重大挑战,陷入衰退并造成广泛的财政困难。战争结束前,约有30.9万名日本居民居住在台湾。[51] 1945年日本投降后至1946年4月25日,中华民国军队将90%的日本居民遣返回日本。[52]在遣返的同时,还实施了“去日本化”政策,导致了文化裂痕。过渡时期还造成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与岛上战前居民之间的紧张关系。陈毅的垄断加剧了这些问题,导致经济困难和社会紧张的不稳定环境。
Play button
1947 Feb 28 - May 16

2月28日事件

Taiwan
1947年2月28日事件是台湾近代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引发了台独运动。反政府起义始于烟草专卖特工与平民发生冲突,导致一名男子被枪杀。随着台北乃至全台湾的人群抗议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该事件迅速升级。他们的不满包括腐败、通货膨胀和失业。尽管最初受到台湾平民的控制,并提出了 32 项改革要求,但省长陈毅领导的政府仍在等待中国大陆的增援。增援部队抵达后,展开残酷镇压。报告详细描述了军队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和逮捕。台湾主要组织者遭到系统性监禁或处决,估计死亡总人数为 18,000 至 28,000 人。[53]一些台湾团体被宣布为“共产主义”,导致其成员被捕和处决。这一事件对曾在日本帝国陆军服役的台湾人来说尤其具有毁灭性,因为他们是政府报复的具体目标。2 月 28 日的事件产生了持久的政治影响。尽管镇压起义时表现出“残酷残暴”,但一年多后陈毅才被解除总督职务。1950年,他因企图叛逃中国共产党而最终被处决。这些事件极大地助长了台独运动,并成为台海关系中的黑暗篇章。
台湾戒严
解除戒严开放台湾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9 May 20 - 1987 Jul 15

台湾戒严

Taiwan
1949 年 5 月 19 日,正值国共内战期间,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在台湾宣布戒严。此省级宣言后来被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于 1950 年 3 月 14 日经立法院批准的全国戒严宣言所取代。国民党领导的政府一直持续到1987年7月15日被蒋经国总统解除。台湾的戒严期长达38年以上,是台湾地区戒严期最长的政权。那时的世界。这一纪录后来被叙利亚打破。
白色恐怖
台湾版画家李军的《恐怖视察》描述了2月28日事件发生后不久台湾的敌对环境,这标志着白色恐怖时期的开始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9 May 20 00:01 - 1990

白色恐怖

Taiwan
在台湾,白色恐怖被用来形容国民党(KMT,即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政府对居住在台湾及其控制的周边地区的平民进行的政治镇压。一般认为,白色恐怖时期开始于1949年5月19日台湾宣布戒严,并根据1948年《反共叛乱暂行规定》启用,结束于1992年9月21日,废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0条。刑法,允许起诉从事“反国家”活动的人;《暂行规定》于一年前的1991年4月22日被废除,戒严令于1987年7月15日解除。
Play button
1949 Oct 25 - Oct 27

救台湾之战:古宁头之战

Jinning, Jinning Township, Kin
篓宁头之战,又称金门之战,发生于1949年国共内战期间。这是台湾海峡金门岛的一场关键战役。共产党人民解放军(PLA)计划夺取金门和马祖群岛,作为更大规模入侵台湾的垫脚石,台湾由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ROC)控制。解放军低估了金门的中华民国军队,认为他们可以凭借 19,000 名士兵轻松击败他们。但中华民国驻军准备充分,戒备森严,挫败了解放军的两栖攻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战斗于10月25日开始,解放军部队被发现并遭到激烈抵抗。规划不善、低估中华民国的能力以及后勤困难,导致登陆无组织,解放军未能确保滩头阵地。中华民国军队利用其完善的防御、地雷和装甲,进行了有效的反击。解放军损失惨重,登陆艇因潮汐变化而搁浅,容易受到中华民国海军舰艇和地面部队的攻击。解放军攻占金门的失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华民国来说,这是一场鼓舞士气的胜利,有效阻止了共产党入侵台湾的计划。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随后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署进一步阻止了共产党的入侵计划。这场战斗在中国大陆基本上没有得到公开报道,但在台湾被认为意义重大,因为它为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持续的政治现状奠定了基础。
Play button
1949 Dec 7

国民党撤退到台湾

Taiwan
国民党退守台湾是指1949年12月7日,国际公认的国民党统治的中华民国政府残部,在中国内战失败后,逃往台湾岛(福尔摩沙)。大陆。国民党及其军官和大约200万中华民国军队参加了撤退,此外还有许多逃离中国共产党(CCP)解放军前进的平民和难民。中华民国军队大部分从中国南方各省逃往台湾,特别是四川省,那里是中华民国主力最后的抵抗地。飞往台湾的航班是在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个多月后发生的。在日本占领期间,台湾岛一直是日本的一部分,直到日本断绝其领土主张。 1952 年生效的《旧金山条约》。撤退后,中华民国领导层,特别是蒋介石和蒋介石总统,计划暂时撤退,希望重新集结、强化和重新征服大陆。[54]这项从未实现的计划被称为“国家荣耀工程”,并成为中华民国对台湾的国家优先事项。一旦发现这一计划无法实现,中华民国的国家重点就转向了台湾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20世纪50年代台湾杂货店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50 Jan 1

经济发展

Taiwa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国共内战期间,台湾经历了严峻的经济挑战,包括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商品稀缺。国民党控制了台湾,并将以前属于日本人的资产收归国有。台湾经济最初以农业为主,到1953年反弹至战前水平。在美国的援助和“以农兴业”等国内政策的支持下,政府开始经济多元化,迈向工业化。制定进口替代政策以支持国内产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开始将重点转向出口导向型增长,吸引外资并在高雄设立亚洲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些努力得到了回报,从1968年到1973年石油危机,台湾保持了较高的年平均经济增长。在这段恢复和增长时期,国民党政府实施了重大的土地改革政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375减租法减轻了农民的税收负担,而另一项法案则在小农之间重新分配土地,并用商品和国有工业股份补偿大地主。这种双重方式不仅减轻了农业社会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催生了台湾第一代工业资本家。政府审慎的财政政策,例如将中国的黄金储备转移到台湾,有助于稳定新发行的新台币并抑制恶性通货膨胀。从日本国有化的房地产资产,以及《对华援助法》和中美乡村建设联委会等美国的援助,也为台湾战后的快速复苏做出了贡献。通过利用这些举措和外援,台湾成功地从农业经济转型为蓬勃发展的商业和工业强国。
台湾土地改革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50 Jan 1

台湾土地改革

Taiwan
20世纪50年代和1960年代,台湾经历了重大的土地改革,分三个主要阶段进行。1949 年的第一阶段是将农业租金限制在收成的 37.5%。第二阶段始于 1951 年,重点是将公共土地出售给佃农。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开始于 1953 年,重点是打破大量土地所有权,将其重新分配给佃农,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耕者有其田”。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后,中美乡村建设联委会负责监督土地改革和社区发展。使这些改革更受欢迎的一个因素是,许多主要土地所有者都是已经离开该岛的日本人。其余的大土地所有者得到了 1945 年台湾回归中国统治后被没收的日本商业和工业资产的补偿。此外,土地改革计划受益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大多数国民党领导层来自中国大陆,因此与台湾当地地主的联系有限。缺乏地方联系使政府更容易有效地实施土地改革。
美国援助
1960 年 6 月,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Dwight D. Eisenhower) 访问台北时,在蒋介石总统旁边向人群挥手致意。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50 Jan 1 - 1962

美国援助

United States
1950年至1965年间,台湾接受了美国的大量财政援助,总计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另外24亿美元的军事支持。[55]这种援助于1965年结束,当时台湾已成功建立了坚实的财政基础。在这段金融稳定时期之后,蒋介石之子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发起了国家主导的十大建设工程等项目。[56]这些项目为发展出口驱动的强大经济奠定了基础。
旧金山条约
吉田和日本代表团成员签署了该条约。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51 Sep 8

旧金山条约

San Francisco, CA, USA
《旧金山条约》于1951年9月8日签署,1952年4月28日生效,正式结束了日本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成为日本二战后的和平条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华民国(ROC)或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政府合法代表中国人民的争议,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条约讨论。该条约要求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群岛、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所有主权要求。该条约对台湾政治地位的模糊措辞导致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产生。这一理论认为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主权可能是非法的或暂时的,并强调问题应通过自决原则解决。该理论总体上倾向于台湾独立,通常不主张日本仍对台湾拥有主权,但也有一些例外。
Play button
1954 Sep 3 - 1955 May 1

第一次台海危机

Penghu County, Taiwan
第一次台海危机始于 1954 年 9 月 3 日,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PRC)的人民解放军(PLA)开始炮轰中华民国(ROC)控制的金门岛,该岛距离台湾仅数英里。中国大陆。冲突后来扩大到附近其他中华民国控制的岛屿,如马祖岛和大陈岛。尽管美国最初认为这些岛屿在军事上无足轻重,但它们对于中华民国未来收复中国大陆的任何潜在行动至关重要。针对解放军的行动,美国国会于1955年1月24日通过《福尔​​摩沙决议》,授权总统保卫台湾及其近海岛屿。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最终于 1955 年 1 月攻克一江山岛,造成 720 名中华民国军人伤亡。这促使美国和中华民国于1954年12月正式签署《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该条约允许美国海军支持从大陈群岛等脆弱地区撤离国民党军队。1955 年 3 月,解放军停止炮击活动,危机暂时缓和。1955年4月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宣布中国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第一次台海危机正式结束。随后的大使级讨论于 1955 年 8 月在日内瓦开始,但冲突背后的核心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为三年后的另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
Play button
1958 Aug 23 - Dec 1

第二次台海危机

Penghu, Magong City, Penghu Co
第二次台海危机于 1958 年 8 月 23 日爆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和中华民国(ROC)之间发生了海空交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民国控制的金门群岛和马祖群岛发动炮击,中华民国则向大陆炮击厦门进行报复。美国通过向中华民国提供战斗机、防空导弹和两栖攻击舰进行干预,但没有满足蒋介石轰炸中国大陆的要求。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0 月 25 日宣布仅在单数日炮击金门,允许中华民国在偶数日补给军队时,非正式停火开始发挥作用。这场危机意义重大,因为它导致了高度紧张,并有可能将美国卷入一场更广泛的冲突,甚至可能是一场核冲突。美国面临外交挑战,包括疏远法国和日本等主要盟友的风险。1960 年 6 月,艾森豪威尔总统访问台北时,事件发生了一次显着的升级。中国的回应是加强轰炸,导致双方伤亡。然而,艾森豪威尔访问后,局势又回到了之前的紧张状态。12月2日,美国谨慎地从台湾海峡撤出额外的海军力量,使中华民国海军恢复战斗和护航职责,危机最终缓和。尽管这场危机被认为是现状的结果,但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得出结论,不应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这次冲突之后,仅在1995年至1996年期间,台湾海峡又发生了另一场危机,但自1958年以来,该地区没有发生过其他涉及美国的危机。
台湾被逐出联合国
台湾被逐出联合国。 ©Anonymous
1971 Oct 25

台湾被逐出联合国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E
1971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出联合国,就在联合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合法代表之前。虽然双重代表权提案摆在桌面上,但中华民国领导人蒋介石坚持保留联合国安理会席位,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会同意这一条件。蒋介石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阐明了他的立场,宣称“天空不够大,容不下两个太阳”。因此,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10月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驱逐了“蒋介石的代表”,从而驱逐了中华民国,并指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联合国内的正式“中国”。1979年, 美国也将外交承认从台北转移到北京。
十大建设项目
台中港十大建设项目之一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74 Jan 1

十大建设项目

Taiwan
十大建设工程是台湾20世纪70年代的国家基建工程。中华民国政府认为,国家缺乏高速公路、海港、机场和发电厂等关键公用设施。此外,台湾正经历1973年石油危机的重大影响。因此,为了产业升级和国家发展,政府计划进行十个大型建设项目。由蒋经国总理于1974年开始提出,计划于1979年完成。其中包括交通项目6个、工业项目3个、发电厂建设项目1个,最终总耗资超过新台币3000亿元。十大项目:南北高速公路(国道一号)西海岸线铁路电气化北回线铁路中正国际机场(后更名为桃园国际机场)台中港苏澳港大型造船厂(中船高雄造船厂)综合钢厂(中国钢铁公司)炼油厂及工业园区(中油高雄炼油厂)核电站(金山核电站)
1979 Apr 10

与台湾关系法

United States
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后,美国国会于 1979 年颁布了《台湾关系法》(TRA),以规范美国与台湾之间的非正式但实质性的关系。该法案是在与台湾执政当局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签订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解散后出台的。TRA 经参众两院通过并由吉米·卡特总统签署,成立了美国在台协会 (AIT),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在没有官方外交代表的情况下处理商业、文化和其他互动。该法案追溯至1979年1月1日生效,并认为1979年之前美国与中华民国之间的国际协议除非明确终止,否则仍然有效。TRA 为军事和国防相关合作提供了框架。如果台湾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攻击,它并不保证美国进行军事干预,但要求美国向台湾提供“必要数量的防务物品和服务,以使台湾保持足够的自卫能力”。该法案强调,任何决定台湾未来的非和平努力都将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并要求美国有能力抵制任何危害台湾安全、社会或经济体系的力量。多年来,美国历届政府不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要求和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继续根据《海峡法》的规定向台湾出售武器。该法案是概述美国对台政策的基础性文件,纳入了“战略模糊”立场,旨在阻止台湾宣布独立,也阻止中国强行将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
Play button
1987 Feb 1

台湾在关键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Hsinchu, Hsinchu City, Taiwan
1986年,张忠谋受台湾行政院李国廷邀请,出任工研院院长,以振兴台湾半导体产业。当时,半导体行业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使得寻找投资者变得困难。最终,飞利浦同意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出资 5800 万美元和技术转让,获得新成立的台积电 (TSMC) 27.5% 的股份。台湾政府提供了48%的启动资金,其余则来自台湾富裕家庭,这使得台积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准国家项目。此后,台积电尽管因市场需求而出现波动,但仍经历了显着增长。2011年,该公司计划将研发支出增加近39%,达到新台币500亿元,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它还计划将其制造能力扩大30%,以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随后几年,该公司进一步加大资本投资,包括 2014 年董事会批准的 5.68 亿美元用于提高制造能力,并于当年晚些时候追加了 30.5 亿美元。如今,台积电是一家台湾跨国半导体制造和设计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专业半导体代工厂。它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半导体公司,也是台湾最大的公司。尽管外国投资者占多数,但台湾中央政府仍然是最大股东。台积电仍然是该领域的领导者,其总部和主要业务位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
Play button
1990 Mar 16 - Mar 22

野百合学生运动

Liberty Square, Zhongshan Sout
野百合学生运动是1990年3月举行的为期六天的示威活动,旨在促进台湾的民主。由国立台湾大学学生发起的静坐活动在台北纪念广场(后来为纪念这场运动而更名为自由广场)举行,参与人数激增至 22,000 名示威者。抗议者佩戴象征民主的白色福尔摩沙百合,要求直选台湾总统和副总统,并要求重新普选国民议会所有代表。这次示威活动恰逢在国民党一党统治体制下当选的李登辉就职。李登辉总统上任第一天,会见了50名学生代表,表达了对学生民主诉求的支持,并承诺在今年夏天启动民主改革。这场学生领导的运动标志着台湾政治格局的重大转折,为民主改革奠定了基础。运动六年后,李以超过95%的投票率成为台湾第一位民选领导人。随后每年的3月21日继续举行该运动的纪念活动,并有人呼吁将台湾的青年节推迟到这一天,以表彰学生对民主的贡献。与中国政府对台湾学生运动前一年发生的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的反应相比,野百合学生运动的影响尤其引人注目。李的继任者陈水扁指出,两国政府在处理学生抗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虽然天安门抗议活动以暴力镇压告终,但台湾的运动却带来了切实的民主改革,包括国民议会于 2005 年投票解散。
Play button
1996 Mar 23

1996年台湾总统选举

Taiwan
1996年3月23日,台湾举行总统选举,这是台湾首次总统直选,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此前,总统和副总统由国会代表选举产生。执政的国民党现任总统兼候选人李登辉以54%的得票率赢得选举。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试图通过导弹试验恐吓台湾选民,但这一策略最终失败了,但他还是取得了胜利。选民投票率高达 76.0%。选举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于 3 月 8 日至 15 日期间向台湾基隆港和高雄港附近海域发射弹道导弹。这一行动旨在阻止台湾选民支持李明博及其竞选搭档。北京指责彭试图“分裂祖国”。陈立安等其他政治人物甚至警告说,投票给李明博就等于选择战争。当美国在台湾附近部署两个航母战斗群时,危机得到化解。这次选举不仅代表了李光耀的胜利,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有能力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强领导人。这一事件促使许多选民,包括南台湾的台独选民,将选票投给了李明博。据台北报纸《联合报》报道,李明博54%的选票中,有多达14%至15%是由民进党支持者贡献的,可见他因处理危机而获得的广泛支持。 。
Play button
2000 Jan 1

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Taiwan
2000年的总统选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结束。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三轮选举中获胜,泛蓝选票被独立党宋楚瑜(前国民党成员)和国民党候选人连战平分。陈获得了39%的选票。
2005 Mar 14

反分裂国家法

China
《反分裂国家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05年3月14日颁布,自2005年3月14日起施行。该法律由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制定,由十条组成,其中特别明确,如果阻止台湾独立的和平手段用尽,中国可以对台湾使用武力。虽然该法没有明确将“中国”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唯一一部没有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前缀或没有指定“决定/决议”的法律。 ”。该法案在台湾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2005年3月26日,数十万人走上台北街头表达不满。尽管自该法律通过以来,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进行了一些政治对话,但两岸关系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Play button
2014 Mar 18 - Apr 10

向日葵学生运动

Legislative Yuan, Zhongshan So
台湾太阳花学生运动于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期间展开,起因是执政的国民党未经彻底审查就通过了与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CSSTA)。抗议者主要是学生和民间团体,占领了​​立法院,后来又占领了行政院,反对贸易协定,他们认为贸易协定会损害台湾经济,并增加其面对中国政治压力的脆弱性。他们最初要求逐条审查该协议,最终演变成要求完全拒绝该协议、制定立法以密切监督未来与中国的协议,以及由公民主导的宪法修正案讨论。尽管国民党对逐条审查该协议持开放态度,但拒绝将其送回委员会审查。反对党民进党也以主流民意为由,拒绝了国民党后来提出的成立联合审查委员会的提议,坚称所有两岸协议都应接受审查。民进党的提议随后被国民党拒绝。据组织者称,3月30日的一次集会有数十万人聚集在一起支持太阳花运动,而亲华活动人士和团体也举行了反对集会。立法院院长王金平最终承诺推迟对贸易协定的任何审查,直至监督所有两岸协议的立法到位,导致抗议者宣布他们将于 4 月 10 日撤离被占领的场所。单方面决定,民进党支持。事先并不了解王毅行动的马英九总统继续呼吁尽早通过贸易协定,称这些让步不切实际。抗议者最终确实撤离了立法院,承诺将继续在更广泛的台湾社会中进行运动,并在离开前清理了立法院。
2020 Jan 11

2020年台湾总统选举

Taiwan
台湾总统选举于2020年1月11日举行,同时举行第十届立法院选举。现任总统蔡英文和她的竞选搭档、前总理赖清德均来自民进党,最终获胜。他们击败了国民党高雄市市长韩国瑜及其竞选伙伴张三正,以及第三党候选人宋楚瑜。此次胜利是在蔡英文在 2018 年地方选举中惨败并面临赖清德的初选挑战后辞去党主席职务后取得的。国民党方面,韩国瑜在竞争激烈的初选中击败了前总统候选人朱立伦和富士康首席执行官郭台铭。这场运动既围绕劳工改革、经济管理等国内问题,也围绕两岸关系。韩国瑜批评蔡英文在多个政策领域的失败,但蔡英文针对北京统一压力的坚定立场引起了选民的共鸣。在香港广泛关注的反送中抗议活动中尤其如此。此次选举的投票率高达74.9%,为2008年以来全国选举的最高投票率。蔡英文获得破纪录的817万票,即普选票的57.1%,是民进党候选人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率最高的一次。民进党成功扭转了国民党在主要大城市地区的命运,特别是在高雄。与此同时,国民党在东部某些地区和岛外选区继续展现实力。蔡英文和赖清德于2020年5月20日就职,标志着他们的任期开始。

Appendices



APPENDIX 1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Briefly Explained


Play button




APPENDIX 2

Sun Yunsuan, Taiwan’s Economic Mastermind


Play button




APPENDIX

From China to Taiwan: On Taiwan's Han Majority


Play button




APPENDIX 4

Origin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peoples


Origin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peoples
Origin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peoples ©Bstlee

Characters



Chiang Kai-shek

Chiang Kai-shek

Chinese Nationalist Leader

Tsai Ing-wen

Tsai Ing-wen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Koxinga

Koxinga

King of Tungning

Yen Chia-kan

Yen Chia-kan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un Yat-sen

Sun Yat-sen

Chinese Revolutionary Statesman

Zheng Zhilong

Zheng Zhilong

Chinese Admiral

Chiang Ching-kuo

Chiang Ching-kuo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un Yun-suan

Sun Yun-suan

Premi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eng Jing

Zheng Jing

King of Tungning

Lee Teng-hui

Lee Teng-hui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eng Keshuang

Zheng Keshuang

King of Tungning

Gotō Shinpei

Gotō Shinpei

Japanese Politician

Seediq people

Seediq people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Chen Shui-bian

Chen Shui-bian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orris Chang

Morris Chang

CEO of TSMC

Footnotes



  1. Olsen, John W.; Miller-Antonio, Sari (1992), "The Palaeolithic in Southern China", Asian Perspectives, 31 (2): 129–160, hdl:10125/17011.
  2. Jiao, Tianlong (2007), The neolithic of southeast China: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interaction on the coast, Cambria Press, ISBN 978-1-934043-16-5, pp. 91–94.
  3.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Dept. of State. January 6, 1951. The Cairo declaration manifested our intention. It did not itself constitute a cession of territory.
  4. Chang, K.C. (1989), translated by W. Tsao, ed. by B. Gordon, "The Neolithic Taiwan Strait" (PDF), Kaogu, 6: 541–550, 569.
  5. Chang, Chun-Hsiang; Kaifu, Yousuke; Takai, Masanaru; Kono, Reiko T.; Grün, Rainer; Matsu'ura, Shuji; Kinsley, Les; Lin, Liang-Kong (2015). "The first archaic Homo from Taiwan". Nature Communications. 6 (6037): 6037.
  6. Jiao (2007), pp. 89–90.
  7. 李壬癸 [ Li, Paul Jen-kuei ] (Jan 2011). 1. 台灣土著民族的來源 [1. Origins of Taiwan Aborigines].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 [The Ethnic Groups and Dispersal of the Austronesian in Taiwan] (Revised ed.). Taipei: 前衛出版社 [Avanguard Publishing House]. pp. 46, 48. ISBN 978-957-801-660-6.
  8. Blust, Robert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P.J.K Li (ed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Taipei: Academia Sinica, pp. 31–94.
  9. Bellwood, Peter; Hung, Hsiao-Chun; Iizuka, Yoshiyuki (2011), "Taiwan Jade in the Philippines: 3,000 Years of Trade and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 (PDF), in Benitez-Johannot, Purissima (ed.), Paths of Origins: The Austronesian Heritage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Philippines, the Museum Nasional Indaonesia, and the Netherlands Rijksmuseum voor Volkenkunde, Singapore: ArtPostAsia, pp. 31–41, hdl:1885/32545, ISBN 9789719429203, pp. 35–37, 41.
  10. Jiao (2007), pp. 94–103.
  11. Tsang, Cheng-hwa (2000), "Recent advances in the Iron Age archaeology of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0: 153–158.
  12. Andrade, Tonio (2008f), "Chapter 6: The Birth of Co-colonization",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3. Thompson, Lawrence G. (1964). "The earliest eyewitness accounts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Monumenta Serica. 23: 163–204. doi:10.1080/02549948.1964.11731044. JSTOR 40726116, p. 168–169.
  14. Knapp, Ronald G. (1980),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 7–8.
  15. Rubinstein, Murray A. (1999), Taiwan: A New History, East Gate Books, p. 86.
  16. Wong, Young-tsu (2017), China's Conquest of Taiwa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Victory at Full Moon, Springer, p. 82.
  17. Thompson, Lawrence G. (1964). "The earliest eyewitness accounts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Monumenta Serica. 23: 163–204. doi:10.1080/02549948.1964.11731044. JSTOR 40726116, p. 168–169.
  18. Thompson 1964, p. 169–170.
  19. Isorena, Efren B. (2004). "The Visayan Raiders of the China Coast, 1174–1190 Ad". Philippine Quarterl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32 (2): 73–95. JSTOR 29792550.
  20. Andrade, Tonio (2008),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1. Jenco, Leigh K. (2020). "Chen Di's Record of Formosa (1603) and an Alternative Chinese Imaginary of Otherness". The Historical Journal. 64: 17–42. doi:10.1017/S0018246X1900061X. S2CID 225283565.
  22. Thompson 1964, p. 178.
  23. Thompson 1964, p. 170–171.
  24. Thompson 1964, p. 172.
  25. Thompson 1964, p. 175.
  26. Thompson 1964, p. 173.
  27. Thompson 1964, p. 176.
  28. Jansen, Marius B. (1992). China in the Tokugawa Worl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7411-75-32.
  29. Recent Trends in Scholarship on the History of Ryukyu's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Japan Gregory Smit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13.
  30. Frei, Henry P.,Japan's Southward Advance and Australia, Univ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ç1991. p.34.
  31. Boxer, Charles. R. (1951). The Christian Century in Jap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CLC 318190 p. 298.
  32. Andrade (2008), chapter 9.
  33. Strangers in Taiwan, Taiwan Today, published April 01, 1967.
  34. Huang, Fu-san (2005). "Chapter 6: Colo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under Japanese Rule (1895–1945)". A Brief History of Taiwan. RO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35. Rubinstein, Murray A. (1999). Taiwan: A New History. Armonk, NY [u.a.]: Sharpe. ISBN 9781563248153, p. 220–221.
  36. Rubinstein 1999, p. 240.
  37. Chen, Yingzhen (2001), Imperial Army Betrayed, p. 181.
  38. Rubinstein 1999, p. 240.
  39. Andrade (2008), chapter 3.
  40. Wong, Young-tsu (2017), China's Conquest of Taiwa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Victory at Full Moon, Springer, p. 105–106.
  41. Hang, Xing (2010), Between Trade and Legitimacy, Maritime and Continent, p. 209.
  42. Wong 2017, p. 115.
  43. Hang 2010, p. 209.
  44. Hang 2010, p. 210.
  45. Hang 2010, p. 195–196.
  46. Hang 2015, p. 160.
  47. Shih-Shan Henry Tsai (2009). Maritime Taiwan: Historical Encounters wi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Routledge. pp. 66–67. ISBN 978-1-317-46517-1.
  48. Leonard H. D. Gordon (2007). Confrontation Over Taiwa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d the Powers. Lexington Books. p. 32. ISBN 978-0-7391-1869-6.
  49. Elliott, Jane E. (2002), Some Did it for Civilisation, Some Did it for Their Country: A Revised View of the Boxer War,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 197.
  50.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Chapter 1. Archived 2011-07-22 at the Wayback Machine publisher: 麥田出版社, author: 黃英哲, December 19, 2007.
  51. Grajdanzev, A. J. (1942). "Formosa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Pacific Affairs. 15 (3): 311–324. doi:10.2307/2752241. JSTOR 2752241.
  52. "Taiwan history: Chronology of important event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6-04-16. Retrieved 2016-04-20.
  53. Forsythe, Michael (July 14, 2015). "Taiwan Turns Light on 1947 Slaughter by Chiang Kai-shek's Troops". The New York Times.
  54. Han, Cheung. "Taiwan in Time: The great retreat". Taipei Times.
  55. Chan (1997), "Taiwan as an Emerging Foreign Aid Donor: Develop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acific Affairs, 70 (1): 37–56, doi:10.2307/2761227, JSTOR 2761227.
  56. "Ten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References



  • Andrade, Tonio (2008f), "Chapter 6: The Birth of Co-colonization",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Bellwood, Peter; Hung, Hsiao-Chun; Iizuka, Yoshiyuki (2011), "Taiwan Jade in the Philippines: 3,000 Years of Trade and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 (PDF), in Benitez-Johannot, Purissima (ed.), Paths of Origins: The Austronesian Heritage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Philippines, the Museum Nasional Indonesia, and the Netherlands Rijksmuseum voor Volkenkunde, Singapore: ArtPostAsia, pp. 31–41, hdl:1885/32545, ISBN 9789719429203.
  • Bird, Michael I.; Hope, Geoffrey; Taylor, David (2004), "Populating PEP II: the dispersal of humans and agriculture through Austral-Asia and Oceania" (PDF),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18–119: 145–163, Bibcode:2004QuInt.118..145B, doi:10.1016/s1040-6182(03)00135-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014-02-12, retrieved 2007-04-12.
  • Blusse, Leonard; Everts, Natalie (2000), The Formosan Encounter: 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 –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 I & II, Taipei: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ISBN 957-99767-2-4 and ISBN 957-99767-7-5.
  • Blust, Robert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P.J.K Li (ed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Taipei: Academia Sinica, pp. 31–94.
  • Borao Mateo, Jose Eugenio (2002), Spaniards in Taiwan Vol. II:1642–1682, Taipei: SMC Publishing, ISBN 978-957-638-589-6.
  • Campbell, Rev. William (1915), Sketches of Formosa, London, Edinburgh, New York: Marshall Brothers Ltd. reprinted by SMC Publishing Inc 1996, ISBN 957-638-377-3, OL 7051071M.
  • Chan (1997), "Taiwan as an Emerging Foreign Aid Donor: Develop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acific Affairs, 70 (1): 37–56, doi:10.2307/2761227, JSTOR 2761227.
  • Chang, K.C. (1989), translated by W. Tsao, ed. by B. Gordon, "The Neolithic Taiwan Strait" (PDF), Kaogu, 6: 541–550, 569,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012-04-18.
  • Ching, Leo T.S. (2001), Becoming "Japanese" –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0-520-22551-0.
  • Chiu, Hsin-hui (2008), The Colonial 'Civilizing Process' in Dutch Formosa, 1624–1662, BRILL, ISBN 978-90-0416507-6.
  • Clements, Jonathan (2004), Pirate King: Coxinga and the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United Kingdom: Muramasa Industries Limited, ISBN 978-0-7509-3269-1.
  • Diamond, Jared M. (2000),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 Nature, 403 (6771): 709–710, Bibcode:2000Natur.403..709D, doi:10.1038/35001685, PMID 10693781, S2CID 4379227.
  • Everts, Natalie (2000), "Jacob Lamay van Taywan: An Indigenous Formosan Who Became an Amsterdam Citizen", Ed. David Blundell; Austronesian Taiwan:Linguistics' History, Ethnology, Prehisto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Gates, Hill (1981), "Ethnicity and Social Class", in Emily Martin Ahern; Hill Gates (eds.),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047-1043-5.
  • Guo, Hongbin (2003), "Keeping or abandoning Taiwan", Taiwanese History for the Taiwanese, Taiwan Overseas Net.
  • Hill, Catherine; Soares, Pedro; Mormina, Maru; Macaulay, Vincent; Clarke, Dougie; Blumbach, Petya B.; Vizuete-Forster, Matthieu; Forster, Peter; Bulbeck, David; Oppenheimer, Stephen; Richards, Martin (2007), "A Mitochondrial Stratigraphy for Island Southeast As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80 (1): 29–43, doi:10.1086/510412, PMC 1876738, PMID 17160892.
  • Hsu, Wen-hsiung (1980), "From Aboriginal Island to Chinese Frontier: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before 1683", in Knapp, Ronald G. (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pp. 3–29, ISBN 978-0-8248-0743-6.
  • Hu, Ching-fen (2005), "Taiwan's geopolitics and Chiang Ching-Kuo's decision to democratize Taiwan" (PDF), 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1 (1): 26–4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012-10-15.
  • Jiao, Tianlong (2007), The neolithic of southeast China: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interaction on the coast, Cambria Press, ISBN 978-1-934043-16-5.
  • Katz, Paul (2005), When The Valleys Turned Blood Red: The Ta-pa-ni Incident in Colonial Taiwan, Honolulu, H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ISBN 978-0-8248-2915-5.
  • Keliher, Macabe (2003), Out of China or Yu Yonghe's Tales of Formosa: A History of 17th Century Taiwan, Taipei: SMC Publishing, ISBN 978-957-638-608-4.
  • Kerr, George H (1966), Formosa Betrayed, London: Eyre and Spottiswood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9, 2007.
  • Knapp, Ronald G. (1980),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 Leung, Edwin Pak-Wah (1983), "The Quasi-War in East Asia: Japan's Expedition to Taiwan and the Ryūkyū Controversy", Modern Asian Studies, 17 (2): 257–281, doi:10.1017/s0026749x00015638, S2CID 144573801.
  • Morris, Andrew (2002), "The Taiwan Republic of 1895 and the Failure of the Qing Modernizing Project", in Stephane Corcuff (ed.),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New York: M.E. Sharpe, ISBN 978-0-7656-0791-1.
  • Olsen, John W.; Miller-Antonio, Sari (1992), "The Palaeolithic in Southern China", Asian Perspectives, 31 (2): 129–160, hdl:10125/17011.
  • Rubinstein, Murray A. (1999), Taiwan: A New History, East Gate Books
  •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047-2066-3. Reprinted 1995, SMC Publishing, Taipei. ISBN 957-638-311-0
  • Spence, Jonathan D. (1999),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Second Edition), USA: W.W. Norton and Company, ISBN 978-0-393-97351-8.
  • Singh, Gunjan (2010), "Kuomintang,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One-China Principle", in Sharma, Anita; Chakrabarti, Sreemati (eds.), Taiwan Today, Anthem Press, pp. 42–65, doi:10.7135/UPO9781843313847.006, ISBN 978-0-85728-966-7.
  • Takekoshi, Yosaburō (1907), Japanese rule in Formosa, London, New York, Bombay and Calcutta: Longmans, Green, and co., OCLC 753129, OL 6986981M.
  • Teng, Emma Jinhua (2004),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74-01451-0.
  • Tsang, Cheng-hwa (2000), "Recent advances in the Iron Age archaeology of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0: 153–158, doi:10.7152/bippa.v20i0.1175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2-03-25, retrieved 2012-06-07.
  • Wills, John E., Jr. (2006), "The Seventeenth-century Transformation: Taiwan under the Dutch and the Cheng Regime", in Rubinstein, Murray A. (ed.), Taiwan: A New History, M.E. Sharpe, pp. 84–106, ISBN 978-0-7656-1495-7.
  • Wong, Young-tsu (2017), China's Conquest of Taiwa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Victory at Full Moon, Springer
  • Xiong, Victor Cunrui (2012), 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 His Life, Times, and Legacy, SUNY Press, ISBN 978-0-7914-8268-1.
  • Zhang, Yufa (1998), Zhonghua Minguo shigao 中華民國史稿, Taipei, Taiwan: Lian jing (聯經), ISBN 957-08-1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