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人物

参考

Play button

3300 BCE - 2023

意大利历史



意大利的历史涵盖古代、中世纪和现代。自古典时期以来,古代伊特鲁里亚人、各种意大利民族(如拉丁人、萨姆尼特人和翁布里人)、凯尔特人、大希腊殖民者和其他古代民族就居住在意大利半岛。在古代,意大利是罗马人的故乡,也是罗马帝国各行省的大都。罗马于公元前 753 年作为王国建立,并于公元前 509 年成为共和国,当时罗马君主制被元老院和人民政府推翻。随后,罗马共和国以牺牲半岛上的伊特鲁里亚人、凯尔特人和希腊殖民者为代价统一了意大利。罗马领导了意大利民族联盟Socii,后来随着罗马的崛起,统治了西欧、北非和近东。罗马帝国统治西欧和地中海多个世纪,为西方哲学、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公元 476 年罗马陷落后,意大利分裂为众多城邦和地区政体。海洋共和国,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通过航运、商业和银行业实现了高度繁荣,成为亚洲和近东进口货物的欧洲主要入境口岸,并为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意大利中部仍然处于教皇国的统治之下,而意大利南部则由于拜占庭、阿拉伯、 诺曼西班牙和波旁王朝的继承而基本上仍然处于封建状态。意大利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随着现代时代的开始,人们对人文主义、科学、探索和艺术重新产生了兴趣。意大利探险家(包括马可·波罗、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了通往远东和新大陆的新航线,帮助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尽管意大利国家没有机会在地中海以外建立殖民帝国盆地。到了19世纪中叶,朱塞佩·加里波第在撒丁岛王国的支持下统一了意大利,并建立了意大利民族国家。1861年成立的新意大利王国迅速实现现代化,建立了殖民帝国,控制了非洲部分地区和地中海沿岸国家。与此同时,意大利南部仍然是农村和贫困,是意大利侨民的起源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通过收购特伦托和的里雅斯特完成了统一,并获得了国际联盟执行理事会的常任席位。意大利民族主义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残缺不全的胜利,因为意大利没有获得《伦敦条约》(1915 年)所承诺的所有领土,这种情绪导致了 1922 年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崛起。随后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轴心国、 纳粹德国日本帝国一起,以军事失败而告终,墨索里尼被捕并逃跑(在德国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的帮助下),以及意大利抵抗运动之间的意大利内战(现在在王国的帮助下)同盟国的共同交战国)和被称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纳粹法西斯傀儡国家。意大利解放后,1946年意大利立宪公投,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恢复民主,创造经济奇迹,成立欧盟(罗马条约)、北约、六国集团(后来的G7、G20) )。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Play button
17000 BCE Jan 1 - 238 BCE

努拉吉克文明

Sardinia, Italy
努拉盖文明诞生于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南部,从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 18 世纪)持续到公元 2 世纪,当时这些岛屿已经罗马化。它们的名字来源于典型的努拉吉塔,这些塔是从先前存在的巨石文化演变而来的,这种文化建造了支石墓和竖石。如今,超过 7,000 座努拉吉 (nuraghes) 点缀在撒丁岛的大地上。除了一些可能属于努拉吉文明最后阶段的简短铭文文献外,尚未发现有关该文明的书面记录。那里唯一的书面信息来自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学,可能被认为更多是神话而非历史。青铜时代撒丁岛使用的语言是未知的,因为没有该时期的书面记录,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公元前 8 世纪左右的铁器时代,努拉吉克人可能已经采用了与优卑亚岛使用的字母表类似的字母表。
Play button
900 BCE Jan 1 - 27 BCE

伊特鲁里亚文明

Italy
公元前800年后,伊特鲁里亚文明在意大利中部蓬勃发展。伊特鲁里亚人的起源在史前时期已经消失。主要假设是他们是土著人,可能源于维拉诺万文化。2013 年的一项线粒体 DNA 研究表明,伊特鲁里亚人可能是土著居民。人们普遍认为伊特鲁里亚人讲的是非印欧语系的语言。在爱琴海利姆诺斯岛发现了一些类似语言的铭文。伊特鲁里亚人是一个强调配对的一夫一妻制社会。历史上的伊特鲁里亚人已经建立了一种带有酋长制和部落形式残余的国家形式。伊特鲁里亚宗教是一种内在的多神教,其中所有可见的现象都被认为是神圣力量的体现,神灵不断地在人类世界中活动,并且可以通过人类的作为或不作为来劝阻或说服人类支持人类。事务。伊特鲁里亚人的扩张集中在亚平宁山脉。公元前六世纪的一些小镇在这段时间消失了,表面上被更强大的邻居所吞噬。然而,毫无疑问,伊特鲁里亚文化的政治结构与南部的大希腊相似,尽管更加贵族化。金属(尤其是铜和铁)的开采和贸易使伊特鲁里亚人富裕起来,并扩大了他们在意大利半岛和西地中海的影响力。在这里,他们的利益与希腊人的利益发生了冲突,特别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当时意大利的福西亚人在法国、加泰罗尼亚和科西嘉岛沿岸建立了殖民地。这导致伊特鲁里亚人与迦太基人结盟,迦太基人的利益也与希腊人发生冲突。公元前 540 年左右,阿拉利亚战役导致了地中海西部权力的新分配。尽管这场战斗没有明显的胜利者,但迦太基以牺牲希腊人的利益为代价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伊特鲁里亚则看到自己被降级到第勒尼安海北部,并完全拥有科西嘉岛。从5世纪上半叶开始,新的国际政治形势意味着伊特鲁里亚人在失去南方省份后开始衰落。公元前480年,伊特鲁里亚的盟友迦太基被锡拉丘兹领导的大希腊城市联盟击败。几年后,公元前 474 年,锡拉丘兹的暴君希罗在库迈战役中击败了伊特鲁里亚人。伊特鲁里亚对拉提姆和坎帕尼亚城市的影响力减弱,并被罗马人和萨姆尼特人接管。公元 4 世纪,高卢人入侵伊特鲁里亚,结束了其对波河谷和亚得里亚海海岸的影响。与此同时,罗马开始吞并伊特鲁里亚城市。这导致他们失去了北部省份。公元前 500 年左右,伊特鲁西亚被罗马同化。
753 BCE - 476
罗马时期ornament
Play button
753 BCE Jan 1 - 509 BCE

罗马王国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关于罗马王国的历史,我们所知甚少,因为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书面记录留存下来,而共和国和帝国时期所写的历史大多基于传说。然而,罗马王国的历史始于这座城市的建立,传统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753 年,在意大利中部台伯河沿岸的帕拉蒂尼山周围有定居点,并以大约 509 年国王被推翻和共和国建立而结束。公元前。罗马遗址有一个渡口,可以渡过台伯河。帕拉蒂尼山及其周围的山丘在周围广阔肥沃的平原上形成了易于防守的阵地。所有这些特征都促进了这座城市的成功。根据罗马的建国神话,这座城市于公元前 753 年 4 月 21 日由孪生兄弟罗穆卢斯和雷穆斯建立,他们是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的后裔,也是拉丁国王阿尔巴·隆加努米托尔的孙子。
Play button
509 BCE Jan 1 - 27 BCE

罗马共和国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根据传统和李维等后来的作家的说法,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 509 年左右建立,当时罗马七王中的最后一位国王骄傲的塔克文被卢修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废黜,并建立了一种基于每年选举的地方法官和各种不同的制度的制度。设立了代表大会。公元前 4 世纪,共和国遭到高卢人的攻击,高卢人最初获胜并洗劫了罗马。随后,罗马人拿起武器,将卡米卢斯领导的高卢人击退。罗马人逐渐征服了意大利半岛上的其他民族,包括伊特鲁里亚人。公元前三世纪,罗马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强大的对手:强大的腓尼基城邦迦太基。在三次 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最终被灭亡,罗马控制了西班牙、西西里和北非。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击败马其顿帝国和 塞琉古帝国,成为地中海的统治民族。公元前 2 世纪末,以辛布里人和条顿人为首的日耳曼部落发生了大规模的迁徙。在塞克斯蒂亚之战和韦尔切莱战役中,德国人几乎全军覆没,威胁也随之结束。公元前53年,克拉苏去世后,三头同盟解体。克拉苏担任凯撒和庞培之间的调解人,没有他,两位将军开始争夺权力。在高卢战争中取得胜利并赢得军团的尊重和赞扬后,凯撒对庞培构成了明显的威胁,庞培试图合法地消灭凯撒的军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凯撒于公元前49年渡过卢比孔河入侵罗马,迅速击败了庞培。他于公元前 44 年三月十五日被解放者谋杀。凯撒的遇刺引起了罗马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公元前 31 年,屋大维在亚克兴海战中歼灭了埃及军队。马克·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自杀,屋大维成为共和国的唯一统治者。
Play button
27 BCE Jan 1 - 476

罗马帝国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是唯一的罗马领袖。他的领导带来了罗马文明的顶峰,持续了四十年。那一年,他改名为奥古斯都。这一事件通常被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开始。官方上,政府是共和政府,但奥古斯都拥有绝对权力。元老院授予屋大维独特的总督统治权,这赋予他凌驾于所有总督(军事总督)之上的权力。在奥古斯都的统治下,罗马文学在拉丁文学的黄金时代稳步发展。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和鲁弗斯等诗人创作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并且是奥古斯都的亲密朋友。他与梅塞纳斯一起创作了爱国诗歌,如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以及史学著作,如李维的作品。这个文学时代的作品一直延续到罗马时代,都是经典。奥古斯都也延续了凯撒推行的历法轮换,八月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奥古斯都的开明统治为帝国带来了长达200年的和平繁荣时代,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尽管军事实力雄厚,帝国却很少努力扩大其本已广阔的版图。最值得注意的是克劳迪斯皇帝(47)开始的对不列颠的征服,以及图拉真皇帝对达契亚的征服(101-102、105-106)。在一世纪和二世纪,罗马军团还与北部的日耳曼部落和东部 的安息帝国进行间歇性的战争。与此同时,武装叛乱(例如犹太的希伯来叛乱)(70)和短暂的内战(例如公元68年,四位皇帝统治的那年)多次引起军团的关注。一世纪下半叶和二世纪上半叶的七十年犹太罗马战争无论持续时间还是暴力程度都非同寻常。第一次犹太人起义估计有 1,356,460 名犹太人被杀;第二次犹太起义(115-117)导致超过 200,000 名犹太人死亡;第三次犹太起义(132-136)导致 580,000 名犹太士兵死亡。直到 1948 年以色列建国,犹太人才得以恢复。狄奥多西一世皇帝去世后(395年),帝国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部地区面临日益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及频繁的蛮族入侵,因此首都从梅迪奥拉努姆迁往拉文纳。476年,最后一位西方皇帝罗穆卢斯·奥古斯都鲁被奥多亚塞废黜;意大利在奥多亚塞的统治下保持了几年的统一,但却被东哥特人推翻,而东哥特人又被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推翻。伦巴第人入侵半岛后不久,意大利直到十三世纪后才在单一统治者的统治下重新统一。
Play button
476 Jan 1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是西罗马帝国失去中央政治控制,帝国未能执行统治的过程,其广阔的领土被划分为几个继承政体。罗马帝国失去了对其西部省份进行有效控制的优势;现代历史学家提出的因素包括军队的效能和数量、罗马人口的健康和数量、经济实力、皇帝的能力、内部权力斗争、时期的宗教变革以及效率。民政管理部门。来自罗马文化之外的蛮族入侵的压力越来越大,也极大地促成了崩溃。气候变化以及地方病和流行病推动了许多这些直接因素。崩溃的原因是古代世界史学的主要主题,它们为现代关于国家失败的讨论提供了信息。376 年,数量难以控制的哥特人和其他非罗马人逃离匈奴人进入帝国。395年,在赢得两次毁灭性的内战后,狄奥多西一世去世,留下了一支崩溃的野战军,而帝国仍然受到哥特人的困扰,在他两个无能的儿子的交战大臣之间分裂。更多的野蛮人群体跨越莱茵河和其他边境,像哥特人一样,没有被消灭、驱逐或征服。西帝国的武装力量变得稀少且低效,尽管在有能力的领导人的领导下短暂恢复,但中央统治从未得到有效巩固。到了 476 年,西罗马皇帝的军事、政治或财政权力微乎其微,并且无法有效控制仍然可以被称为罗马的分散的西部领土。蛮族王国在西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476年,日耳曼蛮族国王奥多亚塞尔废黜了意大利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鲁,元老院将帝国徽章送给东罗马皇帝弗拉维乌斯·芝诺。
476 - 1250
中世纪ornament
Play button
493 Jan 1 - 553

东哥特王国

Ravenna, Province of Ravenna,
东哥特王国,正式名称为意大利王国,由日耳曼东哥特人于 493 年至 553 年间在意大利及其周边地区建立。在意大利,狄奥多里克大帝领导的东哥特人杀死并取代了日耳曼士兵奥多亚塞尔,他是意大利的前领导人。意大利北部的同盟者,也是意大利事实上的统治者,他于 476 年废黜了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鲁斯。在第一位国王狄奥多里克的统治下,东哥特王国达到了顶峰,疆域从现代法国南部延伸至西至东南部现代塞尔维亚西部。西罗马帝国晚期的大部分社会制度在他统治期间得以保留。狄奥多里克自称Gothorum Romanorumque rex(“哥特人和罗马人的国王”),表明他渴望成为两个民族的领导者。535年开始,拜占庭帝国入侵查士丁尼一世领导下的意大利。当时的东哥特统治者维提格斯未能成功保卫王国,最终在首都拉文纳陷落时被俘。东哥特人团结在新领导人托提拉周围,并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征服局面,但最终被击败。东哥特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是泰亚。
Play button
568 Jan 1 - 774

伦巴第王国

Pavia, Province of Pavia, Ital
伦巴第王国,即后来的意大利王国,是6世纪下叶日耳曼民族伦巴第人在意大利半岛建立的一个中世纪早期国家。王国的首都及其政治生活中心是位于现代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的帕维亚。伦巴第入侵意大利遭到拜占庭帝国的反对,拜占庭帝国一直控制着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直到八世纪中叶。在王国的大部分历史中,拜占庭统治的拉文纳总督区和罗马公国将北部伦巴底公国(统称为大兰戈巴迪亚公国)与南部两个大公国斯波莱托和贝内文托(组成小兰戈巴迪亚)分开。由于这种划分,南部公国比较小的北部公国拥有更大的自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伦巴第人逐渐采用了罗马的头衔、名字和传统。当执事保罗在八世纪末写作时,伦巴第语言、服饰和发型已经全部消失。最初,伦巴第人是阿里乌派基督徒或异教徒,这使他们与罗马人民、拜占庭帝国和教皇产生矛盾。然而,到了七世纪末,他们几乎完全皈依了天主教。然而,他们与教皇的冲突仍在继续,并导致他们的权力逐渐被法兰克人夺走,法兰克人于 774 年征服了该王国。伦巴第王国灭亡时是欧洲最后一个日耳曼小王国。
弗兰克斯和丕平的捐赠
查理曼大帝加冕典礼 ©Friedrich Kaulbach
756 Jan 1 - 846

弗兰克斯和丕平的捐赠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当拉文纳总督区最终于 751 年落入伦巴底人手中时,罗马公国与拜占庭帝国完全隔绝,理论上它仍然是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教皇们再次尝试争取法兰克人的支持。751年,教皇扎卡里加冕矮子丕平国王,取代无权无势的墨洛温王朝傀儡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扎卡里的继任者教皇斯蒂芬二世后来授予丕平罗马贵族称号。丕平于 754 年和 756 年率领法兰克军队进入意大利。丕平击败了伦巴第人,控制了意大利北部。781年,查理曼大帝将教皇拥有临时主权的地区编入法典:罗马公国是关键,但领土范围扩大到包括拉文纳、五城公国、贝内文托公国的部分地区、托斯卡纳、科西嘉、伦巴第,以及一些意大利城市。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加冕查理曼大帝为“罗马人的皇帝”,罗马教皇与加洛林王朝的合作达到了顶峰。查理曼死后(814年),新帝国很快在他软弱的继任者的统治下瓦解。因此,意大利出现了权力真空。这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北非和中东的兴起同时发生。在南方,有倭马亚哈里发阿拔斯哈里发的攻击。千禧年之际,意大利历史上迎来了一段新的自治时期。十一世纪,随着城市再次开始发展,贸易慢慢恢复。教皇权重新获得权威,并与神圣罗马帝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Play button
836 Jan 1 - 915

意大利南部伊斯兰教

Bari, Metropolitan City of Bar
伊斯兰教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的历史始于阿拉伯人在西西里岛的第一个定居点马扎拉,该定居点于 827 年被占领。随后对西西里岛和马耳他的统治始于 10 世纪。西西里酋长国从 831 年持续到 1061 年,并于 902 年控制了整个岛屿。虽然西西里岛是穆斯林在意大利的主要据点,但也有一些临时据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港口城市巴里(847 年至 871 年被占领)尽管穆斯林的袭击(主要是穆罕默德一世·伊本·阿赫拉卜的袭击)最北到达了那不勒斯、罗马和皮埃蒙特北部地区,但他们还是在大陆半岛,特别是意大利南部大陆上建立了。阿拉伯人的袭击是意大利和欧洲更大的权力斗争的一部分,基督教拜占庭、法兰克、诺曼和意大利当地军队也在争夺控制权。有时,阿拉伯人被不同的基督教派系寻求作为对抗其他派系的盟友。
Play button
1017 Jan 1 - 1078

诺曼征服意大利南部

Sicily, Italy
诺曼人对意大利南部的征服从999年持续到1139年,涉及许多战役和独立征服者。1130年,意大利南部领土统一为西西里王国,包括西西里岛、意大利半岛南部三分之一(除了贝内文托,曾短暂占领两次)、马耳他群岛和北非部分地区。流动的诺曼军队作为雇佣兵抵达意大利南部,为伦巴第和拜占庭各派服务,迅速将有关地中海机会的消息传回国内。这些群体聚集在几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封地和国家,在到达后的 50 年内团结起来并提升了他们的地位,达到了事实上的独立。与诺曼人征服英格兰(1066年)在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后花费了几年的时间不同,对意大利南部的征服是数十年和一系列战斗的结果,很少有决定性的。许多领土被独立征服,后来才统一为一个国家。与征服英格兰相比,它是无计划、无组织的,但同样完整。
圭尔夫派和吉伯林派
圭尔夫派和吉伯林派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125 Jan 1 - 1392

圭尔夫派和吉伯林派

Milano, Metropolitan City of M
圭尔夫派和吉伯林派是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意大利城邦中分别支持教皇和神圣罗马皇帝的派系。在十二世纪和十三世纪,这两派之间的竞争构成了中世纪意大利内部政治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因1075年开始的任命权争议而爆发,并以1122年沃尔姆斯协约结束。15世纪,意大利战争爆发时,圭尔夫派支持法国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而吉伯林派则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支持者。城市和家庭一直使用这些名称,直到 1529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意大利牢固地建立了帝国权力。在 1494 年至 1559 年的意大利战争过程中,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于以前圭尔夫派和吉伯林派之间的分裂变成了过时的。
Play button
1200 Jan 1

意大利城邦的崛起

Venice, Metropolitan City of V
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意大利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政治格局,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封建欧洲有很大不同。由于没有像欧洲其他地区那样出现主导力量,寡头城邦成为普遍的政府形式。许多独立城邦与教会的直接控制和帝国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早期资本主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商业繁荣起来,最终为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艺术和知识变革创造了条件。意大利城镇似乎已经摆脱了封建制度,因此他们的社会以商人和商业为基础。即使是北方的城市和国家也因其商业共和国而闻名,尤其是威尼斯共和国。与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相比,意大利独立公社和商业共和国享有相对的政治自由,促进了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在此期间,许多意大利城市发展了共和政体,例如佛罗伦萨、卢卡、 热那亚、威尼斯和锡耶纳共和国。在 13 世纪和 14 世纪,这些城市发展成为欧洲主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由于威尼斯等意大利城市在东西方之间的有利位置,它们成为国际贸易和银行中心以及知识十字路口。米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以及其他几个意大利城邦在金融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创新作用,设计了银行业的主要工具和实践,并出现了新的社会和经济组织形式。同一时期,意大利出现了海上共和国:威尼斯、热那亚、比萨、阿马尔菲、拉古萨、安科纳、加埃塔和小诺利。从 10 世纪到 13 世纪,这些城市建造了舰队,既是为了自身保护,也是为了支持横跨地中海的广泛贸易网络,从而在十字军东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上共和国,特别是威尼斯和热那亚,很快成为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主要门户,建立了远至黑海的殖民地,并常常控制着与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地中海世界的大部分贸易。萨沃伊郡在中世纪晚期将领土扩展到半岛,而佛罗伦萨则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商业和金融城邦,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丝绸、羊毛、银行和珠宝之都。
1250 - 1600
再生ornament
Play button
1300 Jan 1 - 1600

意大利文艺复兴

Florence, Metropolitan City of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意大利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涵盖15世纪和16世纪。这一时期以文化的发展而闻名,这种文化传播到整个欧洲,标志着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过渡。“长期文艺复兴”的支持者认为,文艺复兴始于 1300 年左右,一直持续到 1600 年左右。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以佛罗伦萨市为中心。佛罗伦萨共和国是半岛上的几个城邦之一,通过为欧洲君主提供信贷以及为资本主义和银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经济和政治上取得了显着的地位。文艺复兴文化后来传播到了威尼斯,这里是地中海帝国的中心,自从参加十字军东征并跟随马可波罗在 1271 年至 1295 年间的旅程以来,威尼斯控制了与东方的贸易路线。因此,意大利重新与古希腊遗迹建立了联系文化,为人文学者提供了新的文本。最后,文艺复兴对教皇国和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是由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重建的,例如朱利叶斯二世(R. 1503-1513)和利奥十世(R. 1513-1521),他们经常参与意大利政治,在仲裁相互竞争的殖民列强之间的争端和反对大约始于公元 100 年的新教改革方面。1517.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其在绘画、建筑、雕塑、文学、音乐、哲学、科学、技术和探索方面的成就而享有盛誉。到 15 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国达成的《洛迪和约》(1454-1494 年)时代,意大利成为所有这些领域公认的欧洲领导者。意大利文艺复兴在 16 世纪中叶达到顶峰,国内争端和外国入侵使该地区陷入意大利战争(1494-1559)的混乱之中。然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和理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从15世纪末开始掀起了北方文艺复兴。来自海上共和国的意大利探险家在欧洲君主的支持下服务,开创了大航海时代。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为西班牙航行)、乔瓦尼·达·维拉扎诺(为法国航行)、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为葡萄牙航行)和约翰·卡伯特(为英国航行)。法洛皮奥、塔尔塔利亚、伽利略和托里切利等意大利科学家在科学革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哥白尼和维萨里等外国人在意大利大学工作。历史学家提出了 17 世纪的各种事件和日期,例如 1648 年欧洲宗教战争的结束,标志着文艺复兴的结束。
Play button
1494 Jan 1 - 1559

意大利战争

Italy
意大利战争,也称为哈布斯堡-瓦卢瓦战争,是 1494 年至 1559 年期间主要发生在意大利半岛的一系列冲突。主要交战方是法国瓦卢瓦国王及其对手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许多意大利国家以及英格兰奥斯曼帝国都参与其中。1454年意大利联盟在意大利实现了均势,带来了一段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最终以洛伦佐·德·美第奇于1492年去世而告终。再加上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野心,意大利联盟的瓦解使得法国查理八世得以入侵1494年的那不勒斯,吸引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尽管在 1495 年被迫撤军,查理表明意大利各邦虽然富裕,但由于政治分歧而脆弱。意大利成为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争夺欧洲统治地位的战场,冲突扩大到佛兰德斯、莱茵兰和地中海。战争是在宗教改革引起的宗教动乱的背景下进行的,特别是在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战争非常残酷。随着火绳枪或手枪的使用变得普遍,以及攻城火炮的重大技术进步,它们被视为从中世纪战争到现代战争演变的转折点。受过教育的指挥官和现代印刷方法也使它们成为与大量当代记载的最早冲突之一,其中包括弗朗西斯科·吉恰尔迪尼、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和布莱斯·德蒙吕克。1503年之后,大部分战斗是由法国入侵伦巴第和皮埃蒙特引发的,但尽管他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占据领土,但无法永久保持这一点。到 1557 年,法国和帝国都面临着宗教内部分歧,而西班牙则面临着西属尼德兰潜在的叛乱。《卡托-康布雷西条约》(1559)将法国从意大利北部驱逐出去,换取了加莱和三个主教区。它使西班牙成为南部的主导力量,控制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以及北部的米兰。
Play button
1545 Jan 2 - 1648

反宗教改革

Rome, Metropolitan City of Rom
反宗教改革是天主教为回应新教宗教改革而兴起的时期。它始于特伦特会议(1545-1563),并在很大程度上以 1648 年欧洲宗教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反宗教改革是为了解决新教宗教改革的影响而发起的,是一项由护教和辩论组成的全面努力。特伦托大公会议颁布的文件和教会结构。最后一项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议会的努力、异端审判和宗教裁判所、反腐败努力、精神运动以及新宗教秩序的建立。这些政策在欧洲历史上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新教徒的流放一直持续到 1781 年宽容专利,尽管较小的驱逐发生在 19 世纪。这些改革包括建立神学院,以在教会的精神生活和神学传统方面对牧师进行适当的培训,通过将秩序恢复到精神基础来改革宗教生活,以及注重奉献生活和个人信仰的新精神运动。与基督的关系,包括西班牙神秘主义者和法国灵性学派。它还涉及政治活动,包括在果阿和孟买-勃生等地进行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和葡萄牙宗教裁判所。反宗教改革的主要重点是传教到世界上那些以天主教为主的被殖民地区,并试图让瑞典和英国等国家重新皈依天主教,这些国家在欧洲基督教化时期曾经信奉天主教,但在宗教改革中迷失了方向。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包括:特利特会议(1545-63);伊丽莎白一世被逐出教会(1570年),统一罗马礼仪弥撒的编纂(1570年),以及庇护五世教皇期间发生的勒班陀战役(1571年);罗马格列高利天文台的建造、格列高利大学的建立、公历的采用以及利玛窦的耶稣会中国传教活动,所有这些都是在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1572-1585 年在位)的领导下进行的;法国宗教战争;漫长的土耳其战争以及 1600 年教皇克莱门特八世对佐丹奴布鲁诺的处决;教皇国林西亚学院的诞生,其主要人物是伽利略·伽利雷(后来受审);三十年战争(1618-48)的最后阶段,乌尔班八世和英诺森十世在位期间;英诺森十一世在大土耳其战争(1683-1699)期间组建了最后一个神圣同盟。
1559 - 1814
拿破仑的反宗教改革ornament
三十年战争和意大利
三十年战争和意大利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8 May 23 - 1648

三十年战争和意大利

Mantua, Province of Mantua, It
意大利北部部分地区是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自 15 世纪末以来一直受到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争夺,因为它对于控制法国西南部至关重要,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反对历史向中央当局。虽然西班牙仍然是伦巴第和意大利南部的主导力量,但其对漫长外部交通线的依赖是一个潜在的弱点。这尤其适用于西班牙公路,它使他们能够安全地将新兵和物资从那不勒斯王国经伦巴第运送到佛兰德斯的军队。法国人试图通过攻击西班牙控制的米兰公国或通过与格劳宾登联盟封锁阿尔卑斯山通道来破坏这条道路。曼图亚公国的附属领土是蒙费拉特及其要塞卡萨莱·蒙费拉托,其占有使持有者能够威胁米兰。它的重要性意味着,当直系最后一位公爵于 1627 年 12 月去世时,法国和西班牙支持了竞争对手,导致了 1628 年至 1631 年的曼图亚王位继承战争。法国出生的讷韦尔公爵得到了法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支持,他的竞争对手瓜斯塔拉公爵则得到了西班牙、斐迪南二世、萨伏伊和托斯卡纳的支持。这场小冲突对三十年战争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因为教皇乌尔班八世将哈布斯堡王朝在意大利的扩张视为对教皇国的威胁。结果导致天主教会分裂,教皇与斐迪南二世疏远,法国也可以利用新教盟友来对抗他。1635 年法西战争爆发后,黎塞留支持维克多·阿玛迪斯对米兰发起新一轮进攻,以夺取西班牙资源。其中包括 1635 年对瓦伦扎的失败进攻,以及在托尔纳文托和蒙巴尔多内的小胜。然而,当曼图亚的查理于 1637 年 9 月去世,维克多·阿玛迪斯于 10 月去世时,意大利北部的反哈布斯堡联盟分崩离析,后者的去世导致了他的遗孀法国的克里斯蒂娜和兄弟托马斯之间为争夺萨瓦国家的控制权而展开的斗争。和莫里斯。1639年,他们的争吵爆发为公开战争,法国支持克里斯汀和西班牙两兄弟,并导致都灵围困。这是 17 世纪最著名的军事事件之一,在某个阶段,至少有三支不同的军队互相围攻。然而,葡萄牙和加泰罗尼亚的叛乱迫使西班牙人停止在意大利的行动,战争以有利于克里斯蒂娜和法国的条件解决。
意大利的启蒙时代
维里 C.1740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85 Jan 1 - 1789

意大利的启蒙时代

Italy
启蒙运动在 18 世纪的意大利(1685 年至 1789 年)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尽管作用很小。尽管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由保守的哈布斯堡王朝或教皇控制,但托斯卡纳有一些改革的机会。托斯卡纳的利奥波德二世废除了托斯卡纳的死刑并减少了审查制度。来自那不勒斯的安东尼奥·吉诺维西(Antonio Genovesi,1713-69 年)影响了一代意大利南部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他的教科书《Diceosina, o Sia della Filosofia del Giusto e dell'Onesto》(1766 年)是一次有争议的尝试,试图在道德哲学史和 18 世纪商业社会遇到的具体问题之间进行调解。另一个。它包含了吉诺维西政治、哲学和经济思想的大部分内容——那不勒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南。随着亚历山德罗·沃尔塔和路易吉·加尔瓦尼在电力方面取得突破性发现,科学蓬勃发展。彼得罗·维里 (Pietro Verri) 是伦巴第大区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eter) 称他是“史密森之前关于廉价和充足的最重要的权威”。研究意大利启蒙运动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是佛朗哥·文丘里。
意大利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01 Jul 1 - 1715

意大利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Mantua, Province of Mantua, It
意大利的战争主要涉及西班牙统治的米兰和曼图亚公国,这两个公国被认为对奥地利南部边境的安全至关重要。1701 年,法国军队占领了这两个城市,萨伏依公爵维克托·阿玛迪斯二世与法国结盟,他的女儿玛丽亚·路易莎嫁给了菲利普五世。1701 年 5 月,萨伏依亲王尤金亲王率领的帝国军队开进意大利北部。到 1702 年 2 月,卡尔皮、基亚里和克雷莫纳的胜利迫使法军撤退到阿达河。由于帝国军队被转移去夺取西班牙波旁王国那不勒斯,萨瓦帝国和帝国原定于四月对法国土伦基地进行的联合进攻被推迟。八月围攻土伦时,法军力量过于强大,被迫撤退。1707 年底,除了维克多·阿玛迪斯小规模地试图收复尼斯和萨沃伊外,意大利的战斗已经停止。
Play button
1792 Apr 20 - 1801 Feb 9

法国大革命战争中的意大利战役

Mantua, Province of Mantua, It

法国革命战争(1792-1802)的意大利战役是法国革命军与奥地利、俄罗斯、皮埃蒙特-撒丁岛和其他一些意大利国家组成的联盟之间主要在意大利北部发生的一系列冲突。

意大利拿破仑王国
拿破仑一世意大利国王 1805–1814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05 Jan 1 - 1814

意大利拿破仑王国

Milano, Metropolitan City of M
意大利王国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王国(前意大利共和国),在拿破仑一世统治下与法国联合。它完全受到革命法国的影响,并以拿破仑的失败和倒台而结束。其政府由拿破仑担任意大利国王,并将总督职位委托给他的继子欧仁·德·博阿尔内。它覆盖了萨伏伊和现代的伦巴第、威尼托、艾米利亚-罗马涅、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特伦蒂诺、南蒂罗尔和马尔凯等省份。拿破仑一世还以尼斯、奥斯塔、皮埃蒙特、利古里亚、托斯卡纳、翁布里亚和拉齐奥的形式统治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其他地区,但直接作为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附庸国的一部分。
1814 - 1861
统一ornament
Play button
1848 Jan 1 - 1871

意大利统一

Italy
意大利统一,也称为复兴运动,是 19 世纪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导致意大利半岛的不同国家于 1861 年合并为一个国家,即意大利王国。受到 1820 年代和 1830 年代反对维也纳会议结果的叛乱的启发,1848 年革命加速了统一进程,并于 1871 年占领罗马并将其指定为意大利王国首都后完成。直到 1918 年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奥匈帝国后,一些原本是统一目标 (terre irredente) 的国家才加入意大利王国。因此,历史学家有时将统一时期描述为 1871 年之后的延续,包括 19 世纪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1918)期间的活动,直到 1918 年 11 月 4 日朱斯蒂别墅停战协定才结束。统一时期的广泛定义是在维托里亚诺中央复兴运动博物馆中提出的。
意大利王国
维克多·伊曼纽尔在泰亚诺会见朱塞佩·加里波第。 ©Sebastiano De Albertis
1861 Jan 1 - 1946

意大利王国

Turin, Metropolitan City of Tu
意大利王国是一个从 1861 年撒丁岛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 (Victor Emmanuel II) 被宣布为意大利国王开始存在的国家,直到 1946 年,公民的不满导致了一场制度性公投,放弃了君主制并成立了现代意大利共和国。该国家是在萨伏伊领导的撒丁王国影响下的复兴运动的结果而建立的,撒丁王国可以被视为其合法的前身国家。
Play button
1915 Apr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意大利

Italy
尽管意大利是三国同盟的成员,但当 1914 年 7 月 28 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意大利并没有加入同盟国—— 德国和奥匈帝国。事实上,这两个国家已经采取了进攻,而三国同盟本应是防御联盟。此外,三国同盟认识到意大利和奥匈帝国都对巴尔干地区感兴趣,要求双方在改变现状之前相互协商,并为在该地区的任何优势提供补偿:奥匈帝国之前确实与德国协商过,但没有与意大利协商过。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拒绝在战争结束前给予任何赔偿。战争爆发近一年后,经过与双方的秘密并行谈判(如果胜利则与同盟国谈判领土,如果中立则与同盟国谈判获得领土),意大利站在协约国一边参战。意大利开始沿着北部边境与奥匈帝国作战,包括现在意大利境内冬季非常寒冷的阿尔卑斯山高处和伊松佐河沿岸。意大利军队屡屡进攻,尽管赢得了大部分战斗,但由于山地地形对守军有利,损失惨重,进展甚微。1917 年,俄罗斯退出战争后,意大利在卡波雷托战役中因德奥反攻而被迫撤退,使得同盟国能够从东线向意大利前线调动增援部队。同盟国的攻势在1917年11月的格拉帕山战役和1918年5月的皮亚韦河战役中被意大利阻止。意大利参加了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以及随后的西线百日攻势。 。1918 年 10 月 24 日,意大利人尽管寡不敌众,还是突破了奥地利在维托里奥威尼托的防线,导致了数百年历史的哈布斯堡帝国的崩溃。意大利收复了去年11月卡波雷托战斗后失去的领土,并进军特伦托和南蒂罗尔。战斗于1918年11月4日结束。意大利武装部队还参与了非洲战区、巴尔干战区、中东战区,随后参加了对君士坦丁堡的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意大利与英国、法国和日本一起获得国际联盟执行委员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1922 - 1946
世界大战ornament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1935 年,贝尼托·墨索里尼和法西斯黑衫青年。 ©Anonymous
1922 Jan 1 - 1943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Italy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是由乔瓦尼·詹蒂莱和贝尼托·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发展起来的原始法西斯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与贝尼托·墨索里尼领导的一系列政党有关:1922年至1943年统治意大利王国的国家法西斯党(PNF)和1943年至1945年统治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共和法西斯党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还与战后的意大利社会运动和随后的意大利新法西斯运动有关。
Play button
1940 Sep 27 - 1945 May

二战期间的意大利

Italy
意大利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政治和外交框架,其军事行动往往受到外部因素的严重影响。1940年,随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投降,意大利作为轴心国之一加入了战争,并计划集中意大利军队在非洲和中东对大英帝国发动大规模进攻,这被称为“平行战争”。同时预计英军在欧洲战区的崩溃。意大利轰炸了托管巴勒斯坦,入侵埃及并占领了英属索马里兰,并取得了初步成功。然而战争仍在继续,1941年德国日本的行动导致苏联美国分别参战,从而挫败了意大利迫使英国同意通过谈判和平解决的计划。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意识到,法西斯意大利还没有做好长期冲突的准备,因为其资源因二战前成功但代价高昂的冲突而减少:平定利比亚(当时正在意大利解决问题)、对西班牙的干预(当时意大利正在解决利比亚问题)友好的法西斯政权已经建立),并入侵埃塞俄比亚和阿尔巴尼亚。然而,他选择留在战争中,因为法西斯政权渴望在地中海恢复罗马帝国(我们的海)的帝国野心在 1942 年底部分得到满足。至此,意大利的影响力遍及整个欧洲。地中海。随着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和巴尔干地区,意大利吞并了卢布尔雅那、达尔马提亚和黑山,并建立了克罗地亚和希腊傀儡国家。在维希法国崩溃和安东案之后,意大利占领了法国领土科西嘉岛和突尼斯。意大利军队还在南斯拉夫和黑山取得了对叛乱分子的胜利,意大利和德国军队在加扎拉胜利后,在向阿拉曼推进的过程中占领了英国控制的埃及的部分地区。然而,意大利的征服总是受到各种叛乱分子(最突出的是希腊抵抗运动和南斯拉夫游击队)和盟军的激烈争夺,盟军在意大利参与期间和之外发动了地中海战役。该国帝国的过度扩张(在非洲、巴尔干半岛、东欧和地中海开辟多条战线)最终导致其在战争中失败,意大利帝国在东欧和北非战役惨败后崩溃。1943 年 7 月,盟军入侵西西里岛后,墨索里尼奉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的命令被捕,引发了内战。意大利在意大利半岛以外的军事力量崩溃了,其占领和吞并的领土落入德国的控制之下。在墨索里尼的继任者皮埃特罗·巴多格里奥 (Pietro Badoglio) 的领导下,意大利于 1943 年 9 月 3 日向盟军投降,尽管一周后墨索里尼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被德国军队从囚禁中解救出来。1943年10月13日,意大利王国正式加入同盟国,并向前轴心国伙伴德国宣战。该国的北半部在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的配合下被德国人占领,并成为一个通敌傀儡国家(为轴心国招募了超过80万士兵、警察和民兵),而南部则由君主制军队正式控制为盟军事业而战的意大利联合交战军(鼎盛时期人数超过 50,000 人),以及大约 350,000 名持有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意大利抵抗运动游击队(其中许多人是前意大利皇家陆军士兵)业务遍及意大利各地。1945 年 4 月 28 日,墨索里尼在朱利诺被意大利游击队暗杀,两天后希特勒自杀。
意大利内战
1945 年 4 月,米兰的意大利游击队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3 Sep 8 - 1945 May 1

意大利内战

Italy
意大利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王国内的一场内战,从1943年9月8日(卡西比勒停战日)到1945年5月2日(卡塞塔投降日),由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发动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一个在纳粹德国占领意大利期间在纳粹德国的指导下建立的傀儡国家,在意大利战役的背景下反对意大利游击队(主要在民族解放委员会中政治组织),并得到盟军的物质支持。意大利游击队和意大利王国的意大利联合交战军同时对抗占领的纳粹德国武装部队。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国民共和军与意大利王国意大利共战军之间很少发生武装冲突,但游击运动内部也存在一些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德国人有时在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的帮助下,对意大利平民和军队犯下了数起暴行。后来引发意大利内战的事件是 1943 年 7 月 25 日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废黜并逮捕了贝尼托·墨索里尼,之后意大利于 1943 年 9 月 8 日签署了卡西比勒停战协定,结束了与同盟国的战争。然而,德国军队在停战前立即通过阿赫塞行动开始占领意大利,然后在停战后更大规模地入侵和占领意大利,控制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并与墨索里尼建立了意大利社会共和国(RSI)在格兰萨索突袭中被德国伞兵救出后,他被任命为领导人。结果,意大利联合交战军的成立是为了对抗德国人,而其他忠于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军队则继续在国家共和军中与德国人并肩作战。此外,意大利大规模的抵抗运动对德意法西斯势力展开了游击战争。反法西斯的胜利导致墨索里尼被处决,国家从独裁统治中解放出来,并在占领区盟军军事政府的控制下诞生了意大利共和国,该政府一直运作到2017年与意大利签订和平条约为止。 1947年。
1946
意大利共和国ornament
意大利共和国
意大利最后一位国王翁贝托二世被流放到葡萄牙。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6 Jun 2

意大利共和国

Italy
就像日本和德国一样,二战后的意大利经济遭到破坏,社会分裂,人们对君主制在过去二十年里支持法西斯政权感到愤怒。这些挫折促成了意大利共和运动的复兴。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退位后,他的儿子,新国王翁贝托二世迫于另一场内战的威胁,要求举行宪法公投,以决定意大利是否应该继续实行君主制还是实行共和制。1946年6月2日,共和党获得54%的选票,意大利正式成为共和国。萨沃伊王朝的所有男性成员都被禁止进入意大利,这项禁令直到 2002 年才被废除。根据 1947 年与意大利的和平条约,伊斯特拉半岛、克瓦内尔半岛、朱利安马奇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达尔马提亚城市扎拉被南斯拉夫吞并,导致伊斯特拉-达尔马提亚人外流,导致 23 万至 35 万当地少数民族移居国外。意大利人(伊斯特拉意大利人和达尔马提亚意大利人),其他人是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伊斯特罗罗马尼亚人,选择保留意大利公民身份。1946年大选与立宪公投同时举行,选出556名制宪会议议员,其中基督教民主党207名、社会党115名、共产党104名。新宪法获得批准,建立议会民主制。1947年,在美国的压力下,共产党人被驱逐出政府。1948 年的意大利大选中,基督教民主党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主导了该制度。
意大利加入马歇尔计划和北约
1957 年 3 月 25 日《罗马条约》的签署仪式,创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即当今欧盟的前身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50 Jan 1

意大利加入马歇尔计划和北约

Italy
意大利加入马歇尔计划(ERP)和北约。到1950年,经济基本稳定并开始繁荣。1957年,意大利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创始成员国,后来转变为欧盟(EU)。马歇尔计划的长期遗产是帮助意大利实现经济现代化。意大利社会如何建立适应、转化、抵制和驯化这一挑战的机制,对该国随后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持久影响。法西斯主义失败后, 美国提出了现代化的愿景,其力量、国际主义和效仿的吸引力都是空前的。然而,斯大林主义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ERP 是实现这一现代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该国工业前景的旧流行愿景植根于传统的手工艺、节俭和节俭的观念,这与汽车和时尚领域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它们急于摆脱法西斯时代的保护主义并利用经济发展的机会。迅速扩大的世界贸易提供的机遇。到1953年,工业生产比1938年翻了一番,生产率年增长率为6.4%,是英国的两倍。在菲亚特,1948 年至 1955 年间,每名员工的汽车产量翻了两番,这是在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下对美国技术的大力应用(以及工厂车间更加严格的纪律)的结果。菲亚特总经理维托里奥·瓦莱塔(Vittorio Valletta)在法国和德国汽车受阻的贸易壁垒的帮助下,专注于技术创新以及积极的出口战略。他成功地押注于通过在马歇尔计划资金的帮助下建造的现代化工厂为更具活力的国外市场提供服务。随后,他将这个出口基地的产品销往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而菲亚特在该市场上没有激烈的竞争。菲亚特成功地保持了汽车制造技术的领先地位,使其能够扩大产量、海外销售和利润。
意大利经济奇迹
20 世纪 60 年代的米兰市中心。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58 Jan 1 - 1963

意大利经济奇迹

Italy
意大利经济奇迹或意大利经济繁荣(意大利语:iloomeconomico)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大众媒体用来指代意大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的长期强劲经济增长的术语,并且特别是 1958 年至 1963 年。意大利历史的这一阶段不仅代表了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从一个贫穷的、主要是农村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全球工业强国——而且也是一个时期意大利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总结的那样,到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保障覆盖面已经比较全面、比较宽松。绝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Appendices



APPENDIX 1

Italy's Geographic Challenge


Play button




APPENDIX 2

Why Was Italy so Fragmented in the Middle Ages?


Play button

Characters



Petrarch

Petrarch

Humanist

Alcide De Gasperi

Alcide De Gasperi

Prime Minister of Italy

Julius Caesar

Julius Caesar

Roman General

Antonio Vivaldi

Antonio Vivaldi

Venetian Composer

Pompey

Pompey

Roman General

Livy

Livy

Historian

Giuseppe Mazzini

Giuseppe Mazzini

Italian Politician

Marco Polo

Marco Polo

Explorer

Cosimo I de' Medici

Cosimo I de' Medici

Grand Duke of Tuscany

Umberto II of Italy

Umberto II of Italy

Last King of Italy

Victor Emmanuel II

Victor Emmanuel II

King of Sardinia

Marcus Aurelius

Marcus Aurelius

Roman Emperor

Benito Mussolini

Benito Mussolini

Duce of Italian Fascism

Michelangelo

Michelangelo

Polymath

References



  • Abulafia, David. Italy in the Central Middle Ages: 1000–1300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Italy) (2004)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Alexander, J. The hunchback's tailor: Giovanni Giolitti and liberal Italy from the challenge of mass politics to the rise of fascism, 1882-1922 (Greenwood, 2001).
  • Beales. D.. and E. Biagini, The Risorgimento and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2002)
  • Bosworth, Richard J. B. (2005). Mussolini's Italy.
  • Bullough, Donald A. Italy and Her Invaders (1968)
  • Burgwyn, H. James. Itali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interwar period, 1918-1940 (Greenwood, 1997),
  • Cannistraro, Philip V. ed.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Fascist Italy (1982)
  • Carpanetto, Dino, and Giuseppe Ricuperati. Italy in the Age of Reason, 1685–1789 (1987) online edition
  • Cary, M. and H. H. Scullard. A History of Rome: Down to the Reign of Constantine (3rd ed. 1996), 690pp
  • Chabod, Federico. Italian Foreign Policy: The Statecraft of the Founders, 1870-1896 (Princeton UP, 2014).
  • Clark, Martin. Modern Italy: 1871–1982 (1984, 3rd edn 2008)
  • Clark, Martin. The Italian Risorgimento (Routledge, 2014)
  • Clodfelter, M. (2017).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s: A Statistical Encyclopedia of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492-2015 (4th ed.).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ISBN 978-0786474707.
  • Cochrane, Eric. Italy, 1530–1630 (1988) online edition
  • Collier, Martin, Italian Unification, 1820–71 (Heinemann, 2003); textbook, 156 pages
  • Davis, John A., ed. (2000). Ita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1796–190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e Grand, Alexander. Giovanni Giolitti and Liberal Italy from the Challenge of Mass Politics to the Rise of Fascism, 1882–1922 (2001)
  • De Grand, Alexander. Italian Fascism: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1989)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2th ed. 1922) comprises the 11th edition plus three new volumes 30-31-32 that cover events 1911–1922 with very thorough coverage of the war as well as every country and colony. Included also in 13th edition (1926) partly online
  • Farmer, Alan. "How was Italy Unified?", History Review 54, March 2006
  • Forsythe, Gary. A Critical History of Early Rome (2005) 400pp
  • full text of vol 30 ABBE to ENGLISH HISTORY online free
  • Gilmour, David.The Pursuit of Italy: A History of a Land, Its Regions, and Their Peoples (2011). excerpt
  • Ginsborg, Paul. A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Italy, 1943–1988 (2003).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Grant, Michael. History of Rome (1997)
  • Hale, John Rigby (1981). A concise encyclopaedia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London: Thames & Hudson. OCLC 636355191..
  • Hearder, Harry. Italy in the Age of the Risorgimento 1790–1870 (1983) excerpt
  • Heather, Peter.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A New History of Rome and the Barbarians (2006) 572pp
  • Herlihy, David, Robert S. Lopez, and Vsevolod Slessarev, eds., Economy, Society and Government in Medieval Italy (1969)
  • Holt, Edgar. The Making of Italy 1815–1870, (1971).
  • Hyde, J. K.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Medieval Italy (1973)
  • Kohl, Benjamin G. and Allison Andrews Smith, eds. Major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1995).
  • La Rocca, Cristina. Italy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476–1000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Italy) (2002)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Laven, David. Restoration and Risorgimento: Italy 1796–1870 (2012)
  • Lyttelton, Adrian. Liberal and Fascist Italy: 1900–1945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Italy) (2002)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Marino, John A. Early Modern Italy: 1550–1796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Italy) (2002)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McCarthy, Patrick ed. Italy since 1945 (2000).
  • Najemy, John M. Italy in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 1300–1550 (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Italy) (2005)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Overy, Richard. The road to war (4th ed. 1999, ISBN 978-0-14-028530-7), covers 1930s; pp 191–244.
  • Pearce, Robert, and Andrina Stiles. Access to History: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1789–1896 (4th rf., Hodder Education, 2015), textbook. excerpt
  • Riall, Lucy (1998). "Hero, saint or revolutionary? Nineteenth-century politics and the cult of Garibaldi". Modern Italy. 3 (2): 191–204. doi:10.1080/13532949808454803. S2CID 143746713.
  • Riall, Lucy. Garibaldi: Invention of a hero (Yale UP, 2008).
  • Riall, Lucy. Risorgimento: The History of Italy from Napoleon to Nation State (2009)
  • Riall, Lucy. The Italian Risorgimento: State, Society, and National Unification (Routledge, 1994) online
  • Ridley, Jasper. Garibaldi (1974), a standard biography.
  • Roberts, J.M. "Italy, 1793–1830" in C.W. Crawley, ed.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IX. War and Peace in an age of upheaval 1793-183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pp 439–461. online
  • Scullard, H. H. A History of the Roman World 753–146 BC (5th ed. 2002), 596pp
  • Smith, D. Mack (1997). Modern Italy: A Political Histor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ISBN 0-472-10895-6.
  • Smith, Denis Mack. Cavour (1985)
  • Smith, Denis Mack. Medieval Sicily, 800–1713 (1968)
  • Smith, Denis Mack. Victor Emanuel, Cavour, and the Risorgimento (Oxford UP, 1971)
  • Stiles, A.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1815–70 (2nd edition, 2001)
  • Thayer, William Roscoe (1911). The Life and Times of Cavour vol 1. old interpretations but useful on details; vol 1 goes to 1859; volume 2 online covers 1859–62
  • Tobacco, Giovanni.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Medieval Italy: Structures of Political Power (1989)
  • Toniolo, Gianni,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Italian Economy since Unifi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785 pp. online review; another online review
  • Toniolo, Gianni. An Economic History of Liberal Italy, 1850–1918 (1990)
  • Venturi, Franco. Italy and the Enlightenment (1972)
  • White, John. Art and Architecture in Italy, 1250–1400 (1993)
  • Wickham, Chris. Early Medieval Italy: Central Power and Local Society, 400–1000 (1981)
  • Williams, Isobel. Allies and Italians under Occupation: Sicily and Southern Italy, 1943–45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xiv + 308 pp. online review
  • Woolf, Stuart. A History of Italy, 1700–1860 (1988)
  • Zamagni, Vera.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taly, 1860–1990 (1993) 413 pp. ISBN 0-19-828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