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沙皇国
Tsardom of Russia ©Viktor Vasnetsov

1547 - 1721

俄罗斯沙皇国



俄罗斯沙皇国是从 1547 年伊凡四世加冕沙皇到 1721 年彼得一世建立俄罗斯帝国为止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从 1551 年到 1700 年,俄罗斯每年面积增长 35,000 平方公里。这一时期包括留里克王朝向罗曼诺夫王朝过渡的剧变,与波兰立陶宛联邦、瑞典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以及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直到 1689 年掌权的彼得大帝统治时期。并将沙皇国转变为欧洲强国。大北方战争期间,他实施了实质性改革,并于 1721 年战胜瑞典后宣布建立俄罗斯帝国。
1547 - 1584
成立及早期扩张ornament
伊凡四世成为俄罗斯第一任沙皇
维克托·瓦斯涅佐夫《伊凡四世肖像》,1897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47 Jan 16

伊凡四世成为俄罗斯第一任沙皇

Dormition Cathedral, Moscow
1547 年 1 月 16 日,16 岁的伊凡在安眠大教堂加冕莫诺马克帽。他是第一个被加冕为“全俄罗斯沙皇”的人,部分模仿了他的祖父伊凡三世大帝,后者声称全俄罗斯大公的头衔。在此之前,莫斯科公国的统治者被加冕为大公,但伊凡三世大帝在信件中称自己为“沙皇”。加冕两周后,伊凡与他的第一任妻子阿纳斯塔西娅·罗曼诺夫娜结婚,她是罗曼诺夫家族的成员,也是俄罗斯第一位沙皇。
喀山围城战
库尔沙里夫和他的学生保卫他们的宗教学校和大教堂清真寺。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52 Sep 2

喀山围城战

Kazan, Russia
1552年的喀山之围是俄罗斯-喀山战争的最后一战,导致喀山汗国灭亡。然而,喀山陷落后,冲突仍在继续,恰勒姆和米沙塔马克成立了叛乱政府,诺盖人邀请了一位新汗。这场游击战争一直持续到1556年。
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
Astrakhan Khanate conquered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56 Jan 1

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

Astrakhan, Russia
阿斯特拉罕汗国,也称为萨西塔尔汗汗国,是金帐汗国解体期间建立的鞑靼国家。1552年,伊凡击败并吞并了伏尔加河中游的喀山汗国,后来又吞并了伏尔加河与里海交汇处的阿斯特拉罕汗国。这些胜利使俄罗斯变成了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沙皇现在控制了整个伏尔加河并获得了进入中亚的通道。新的阿斯特拉罕要塞由伊万·维罗德科夫 (Ivan Vyrodkov) 于 1558 年建造,以取代旧鞑靼首都。吞并鞑靼汗国意味着征服大片领土、进入大市场并控制整个伏尔加河。征服穆斯林汗国使莫斯科公国成为一个帝国。
利沃尼亚战争
1558 年俄罗斯围攻纳尔瓦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58 Jan 22

利沃尼亚战争

Estonia and Latvia

利沃尼亚战争(1558-1583)是为了争夺旧利沃尼亚(位于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境内)的控制权而进行的,当时俄罗斯沙皇国面临着由达诺-挪威王国、瑞典王国和瑞典王国组成的不同联盟。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的联盟(后来的英联邦)。

埃尔格梅战役
Battle of Ergeme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60 Aug 2

埃尔格梅战役

Ērģeme, Latvia
赫雷梅战役于 1560 年 8 月 2 日在今拉脱维亚(瓦尔加附近)爆发,是俄罗斯伊凡四世军队与利沃尼亚联邦之间的利沃尼亚战争的一部分。这是 德国骑士在利沃尼亚进行的最后一场战斗,也是俄罗斯的一次重要胜利。骑士们被彻底击败,骑士团不得不解散。
Oprichnina:贵族清洗
尼古拉·涅夫列夫 (Nikolai Nevrev) 创作的《Oprichniks》展示了阴谋家 IP Fedorov(右)在模拟加冕典礼后被处决的情景。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65 Feb 1

Oprichnina:贵族清洗

Novgorod Republic
Oprichnina 是沙皇伊凡雷帝于 1565 年至 1572 年间在俄罗斯实施的一项国家政策。该政策包括对博雅尔(俄罗斯贵族)的大规模镇压,包括公开处决和没收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它也可以指:这个臭名昭著的组织由六千名警察组成,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政治警察。俄罗斯的一部分,由伊凡雷帝直接统治,他的 Oprichniki 在那里活动。俄罗斯历史的相应时期。
俄土战争(1568–1570)
Russo-Turkish War (1568–1570)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68 Jan 1

俄土战争(1568–1570)

Azov, Russia
1568 年,塞利姆二世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实权大维齐尔·索科鲁·穆罕默德·帕夏发起了奥斯曼帝国与未来北方宿敌俄罗斯的首次交锋。结果预示着许多灾难即将到来。君士坦丁堡详细制定了​​通过运河连接伏尔加河和顿河的计划。1569年夏天,为了回应莫斯科对奥斯曼帝国商业和宗教朝圣的干涉,奥斯曼帝国派出由卡西姆帕夏领导的由2万名土耳其人和5万名鞑靼人组成的大军围攻阿斯特拉罕。与此同时,一支奥斯曼舰队包围了亚速。然而,阿斯特拉罕军事总督克尼亚兹(亲王)谢列布里亚尼-奥博连斯基率领的驻军出击,击退了围攻者。一支三万名俄罗斯救援军袭击并驱散了派来保护他们的工人和鞑靼军队。在返乡途中,多达 70% 的剩余士兵和工人在草原上冻死或成为切尔克斯人袭击的受害者。奥斯曼舰队被风暴摧毁。奥斯曼帝国虽然在军事上被击败,但仍为来自中亚的穆斯林朝圣者和商人提供了安全通道,并摧毁了捷列克河上的俄罗斯堡垒。
莫斯科之火
1571年莫斯科火灾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71 Jan 1

莫斯科之火

Moscow, Russia
莫斯科之火是在克里米亚可汗德夫莱特·吉雷率领的克里米亚和土耳其军队(8000名克里米亚鞑靼人、33000名非正规土耳其人和7000名禁卫军)绕过奥卡河上的谢尔普霍夫防御工事、渡过乌格拉河并包围时发生的。 6000人的俄罗斯军队的侧翼。俄罗斯哨兵被克里米亚-土耳其军队碾压。由于没有力量阻止入侵,俄罗斯军队撤退到莫斯科。俄罗斯农村人口也逃往首都。击败俄罗斯军队后,克里米亚-土耳其联军围攻莫斯科城,因为莫斯科公国在1556年和1558年违反了对吉雷王朝的誓言,袭击了克里米亚汗国的土地——莫斯科军队入侵克里米亚并烧毁了村庄和城镇在克里米亚西部和东部,许多克里米亚鞑靼人被俘或被杀。5 月 24 日,克里米亚鞑靼人和奥斯曼军队放火焚烧郊区,突然的风将火焰吹进莫斯科,整座城市陷入大火。据伊凡雷帝手下的一名德国人海因里希·冯·斯塔登(他自称是 Oprichnina 成员)称,“这座城市、宫殿、Oprichnina 宫殿和郊区在六个小时内被彻底烧毁。
声音之战
Battle of Molodi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72 Jul 29

声音之战

Molodi, Russia
莫洛迪战役是伊凡雷帝统治时期的关键战役之一。战斗发生在莫斯科以南 40 英里(64 公里)处的莫洛迪村附近,战斗双方为克里米亚的德夫莱特一世·吉雷 (Devlet I Giray) 的 40,000 至 60,000 名部落与米哈伊尔·沃罗廷斯基 (Mikhail Vorotynsky) 王子领导的约 23,000 至 25,000 名俄罗斯人。克里米亚人去年曾烧毁莫斯科,但这一次他们彻底失败了。
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
瓦西里·苏里科夫《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80 Jul 1

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

Siberia, Russia
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征服始于 1580 年 7 月,当时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 (Yermak Timofeyevich) 领导下的约 540 名哥萨克入侵了受西伯利亚可汗库楚姆 (Küçüm) 管辖的沃格尔人 (Voguls) 领土。随行的还有一些立陶宛和德国雇佣兵和战俘。整个 1581 年,这支部队横扫尤格拉地区,占领了沃古尔和奥斯蒂亚克城镇。为了征服当地人并收取毛皮贡品,在主要河流和溪流以及重要港口的交汇处建造了一系列冬季哨所(zimovie)和堡垒(ostrogs)。在可汗去世和西伯利亚有组织的抵抗运动解散后,俄罗斯人首先向贝加尔湖推进,然后向鄂霍次克海和阿穆尔河推进。然而,当他们刚到达中国边境时,就遇到了携带火炮的人,于是他们停了下来。
伊万杀死了他的大儿子
伊利亚·列宾 (Ilya Repin) 的父亲伊凡雷帝 (Ivan the Terrible) 抱着受伤的伊凡 (Ivan) 杀死了他的儿子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81 Nov 16

伊万杀死了他的大儿子

Moscow, Russia
伊凡·伊万诺维奇与父亲的关系在利沃尼亚战争后期开始恶化。伊凡对父亲军事上的失败感到愤怒,要求指挥一些部队来解放被围困的普斯科夫。1581 年 11 月 15 日,沙皇看到怀孕的儿媳穿着非传统的轻便服装,对她进行了人身攻击,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盛怒之下,伊凡谋杀了他的长子兼继承人伊凡·伊万诺维奇以及后者未出生的孩子,这使得他的小儿子、政治上无能的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继承了王位,而他的统治直接导致了王朝的终结。留里克王朝和动荡时期的开始。
利沃尼亚战争结束
Livonian War ends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83 Jan 1

利沃尼亚战争结束

Plyussa, Russia
《普鲁萨停战条约》是俄罗斯和瑞典之间的停战协议,结束了利沃尼亚战争(1558-1583)。1583 年 8 月 10 日,停战协议在普斯科夫市以北的普柳萨河签署。根据停战协议,瑞典保留了被吞并的俄罗斯城镇伊万哥罗德(Ivanslott)、詹堡(Jamburg)、科波耶(Kaprio)和科雷拉(Kexholm/Käkisalmi)及其领土,控制了英格里亚。俄罗斯在斯特列卡河和塞斯特拉河之间的涅瓦河入海口保留了一条通往波罗的海的狭窄通道。
阿尔汉格尔斯克成立
大天使港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84 Jan 1

阿尔汉格尔斯克成立

Arkhangelsk, Russia
伊凡下令建立新霍尔莫戈里(后来以附近的大天使米迦勒修道院命名)。当时,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仍主要由瑞典控制,因此,尽管阿尔汉格尔斯克在冬季被冰封,但它仍然是莫斯科与海上贸易的几乎唯一联系。当地居民波莫尔(Pomors)最先探索通往西伯利亚北部的贸易路线,最远可达乌拉尔山脉的曼加泽亚(Mangazeya)及更远的地方。
伊凡四世之死
K·马科夫斯基《伊凡四世之死》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84 Mar 28

伊凡四世之死

Moscow, Russia
1584 年 3 月 28 日,伊凡在与博格丹·贝尔斯基下棋时因中风去世。伊凡死后,俄罗斯王位留给了他体弱多病的次子费奥多尔,一个意志薄弱的人。鲍里斯·戈杜诺夫事实上接管了政府。费奥多于 1598 年去世,没有留下孩子,这开启了动荡时期。
俄瑞战争(1590–1595)
Russo-Swedish War (1590–1595)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90 Jan 1

俄瑞战争(1590–1595)

Narva, Estonia
1590年至1595年的俄瑞战争是鲍里斯·戈杜诺夫煽动的,目的是获得自上次利沃尼亚战争以来属于瑞典的沿芬兰湾的爱沙尼亚公国领土。1590年初,普鲁萨停战协议一到期,戈东诺夫和他体弱多病的妹夫俄罗斯费奥多尔一世率领的一支庞大的俄罗斯军队就从莫斯科向诺夫哥罗德进军。1 月 18 日,他们渡过纳尔瓦河,围攻由阿尔维德·斯塔拉姆 (Arvid Stålarm) 指挥的瑞典纳尔瓦城堡。另一个重要的堡垒贾马(Jamburg)在两周内被俄罗斯军队攻陷。与此同时,俄罗斯人蹂躏了爱沙尼亚,远至雷瓦尔(塔林)和芬兰,远至赫尔辛基(赫尔辛基)。1595 年 5 月,瑞典同意签署《特乌西纳条约》(Tyavzino、Tyavzin、Täyssinä)。它把 1583 年《普鲁萨休战协定》中割让给瑞典的所有领土归还给俄罗斯,但纳尔瓦除外。俄罗斯不得不放弃对爱沙尼亚的所有主张,包括纳尔瓦,瑞典自 1561 年起对爱沙尼亚的主权得到确认。
1598 - 1613
困难时期ornament
鲍里斯·戈杜诺当选俄罗斯沙皇
俄罗斯沙皇鲍里斯·戈杜诺夫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598 年 1 月 7 日,无子嗣的费奥多去世,以及费奥多弟弟迪米特里被暗杀的传言,导致鲍里斯上台。他的当选是由莫斯科宗主教乔布提议的,他相信鲍里斯是一个有能力应对当前局势困难的人。然而,鲍里斯只会从国民议会(Zemsky Sobor)手中接受王位,国民议会于 2 月 17 日召开会议,并于 2 月 21 日一致选举他为鲍里斯。9月1日,他被庄严加冕为沙皇。他认识到俄罗斯需要赶上西方的知识进步,并尽最大努力实现教育和社会改革。他是第一个大规模引进外籍教师的沙皇,第一个将俄罗斯年轻人送到国外接受教育的沙皇,第一个允许在俄罗斯建立路德教教堂的沙皇。
1601 年至 1603 年的俄罗斯饥荒
1601 年大饥荒,一幅 19 世纪的版画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01 年至 1603 年的俄罗斯饥荒是俄罗斯对人口影响最严重的一次饥荒,造成约 200 万人死亡:约占俄罗斯人口的 30%。饥荒加剧了动荡时期(1598-1613),当时俄罗斯沙皇政权政治动荡,后来遭到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入侵。许多人死亡造成了社会混乱,并导致了 1598 年当选沙皇的沙皇鲍里斯·戈杜诺夫 (Boris Godunov) 的垮台。这场饥荒是由一系列世界范围内创纪录的寒冷冬季和农作物歉收造成的,地质学家在 2008 年将其与 1600 年的火山爆发联系起来。秘鲁华纳普蒂纳火山喷发。
波俄战争(1605年–1618年)
波兰-莫斯科战争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05 Jan 1

波俄战争(1605年–1618年)

Zaraysk, Russia
波兰利用俄罗斯内战,波兰贵族贵族成员开始影响俄罗斯贵族,支持假德米特里斯争夺俄罗斯沙皇头衔,对抗加冕的鲍里斯·戈杜诺夫和瓦西里四世·舒伊斯基。1605年,波兰贵族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冲突,直至1606年假德米特里一世去世,并于1607年再次入侵,直至两年后俄罗斯与瑞典结成军事联盟。
英格里亚战争
1611 年诺夫哥罗德战役(约翰·哈默)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0 Jan 1

英格里亚战争

Sweden
瑞典帝国与俄罗斯沙皇国之间的英格里亚战争持续于 1610 年至 1617 年间。它可以被视为俄罗斯动乱时期的一部分,主要因试图将瑞典公爵推上俄罗斯王位而被人们铭记。最终瑞典在《斯托尔博沃条约》中获得了大量领土,为瑞典的伟大时代奠定了重要基础。
克鲁希诺战役
Battle of Klushino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0 Jul 4

克鲁希诺战役

Klushino, Russia
克卢什诺战役(又称克乌申战役)于 1610 年 7 月 4 日发生在波兰-莫斯科战争期间,波兰王国和俄罗斯沙皇军队之间,这是俄罗斯动乱时期的一部分。战斗发生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克鲁什诺村附近。在这场战斗中,由于指挥官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的战术能力和波兰王国军队精锐的波兰骠骑兵的军事实力,寡不敌众的波兰军队取得了对俄罗斯的决定性胜利。这场战役被认为是波兰骑兵最伟大的胜利之一,也是当时波兰军队卓越和至高无上的典范。
波兰占领莫斯科
舒伊斯基沙皇在西吉斯蒙德三世之前被若乌凯夫斯基带到华沙众议院,作者:Jan Matejko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0 Aug 8

波兰占领莫斯科

Moscow, Russia
1610 年 1 月 31 日,西吉斯蒙德接见了一个由反对舒伊斯基的波雅尔组成的代表团,舒伊斯基要求瓦迪斯瓦夫成为沙皇。2 月 24 日,西吉斯蒙德给他们发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同意这样做,但前提是莫斯科处于和平状态。1610 年 7 月 4 日,俄罗斯和瑞典联军在克鲁希诺战役中被击败。克鲁什诺的消息传出后,沙皇舒伊斯基的支持几乎完全消失。若乌凯夫斯基很快说服察廖沃的俄军(比克乌申的部队强大得多)投降并向瓦迪斯瓦夫宣誓效忠。1610 年 8 月,许多俄罗斯贵族承认西吉斯蒙德三世获胜,而瓦迪斯瓦夫如果皈依东正教,他将成为下一任沙皇。经过几次小规模冲突后,亲波兰派取得了主导地位,波兰人于 10 月 8 日获准进入莫斯科。博雅尔们向波兰军队打开了莫斯科的大门,并请求若乌凯夫斯基保护他们免遭无政府状态。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当时由亚历山大·戈谢夫斯基指挥的波兰军队驻守。
莫斯科战役
Battle of Moscow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1 Mar 1

莫斯科战役

Moscow, Russia
1611 年 3 月,莫斯科公民反抗波兰人,波兰驻军在克里姆林宫被梁赞出生的贵族普罗科皮·李亚普诺夫领导的第一人民民兵围困。武装简陋的民兵没能占领要塞,很快就陷入了混乱。 得知盖特曼·霍德凯维奇率领的波兰救援军正在逼近莫斯科的消息后,米宁和波扎尔斯基于 1612 年 8 月进入莫斯科,包围了克里姆林宫的波兰驻军。9,000 人的波兰军队在酋长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 (Jan Karol Chodkiewicz) 的领导下试图解除包围,并与俄罗斯军队发生冲突,试图于 9 月 1 日突破克里姆林宫内的波兰军队。在波兰取得早期胜利后,俄罗斯哥萨克增援部队迫使霍德凯维奇的部队从莫斯科撤退。波扎尔斯基亲王率领的俄罗斯增援部队最终让英联邦驻军挨饿(有报道称有同类相食的情况),并在 19 个月的围困后于 11 月 1 日迫使其投降(尽管一些消息来源称是 11 月 6 日或 11 月 7 日)。波兰士兵从莫斯科撤军。尽管英联邦通过谈判达成了安全通道,但俄罗斯军队在离开要塞时屠杀了一半的前克里姆林宫驻军。就这样,俄军重新夺回了莫斯科。
1613 - 1682
罗曼诺夫王朝和中央集权ornament
罗曼诺夫
米海尔一世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位沙皇 (1613 - 1645)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3 Feb 21

罗曼诺夫

Trinity Lavra of St. Sergius,
泽姆斯基议会选举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俄罗斯沙皇,伊凡雷帝的妹夫的孙子。罗曼诺夫王朝成为俄罗斯第二个统治王朝,并统治了接下来的 300 年。
英格里亚战争结束
End of Ingrian War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7 Feb 1

英格里亚战争结束

Pskov, Russia
1615 年 8 月 9 日至 10 月 27 日期间的普斯科夫围城战是英格里亚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领导下的瑞典军队围攻普斯科夫,但无法占领这座城市。在惨败之后,古斯塔夫·阿道夫国王决定不再继续与俄罗斯的战争。瑞典当时已经计划恢复与波兰立陶宛联邦争夺波罗的海国家的斗争,并且还没有准备好在两条战线上开战。1615 年 12 月 15 日,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双方启动和平谈判,最终于 1617 年签订《斯托尔博沃条约》。战争的结果是,尽管俄罗斯坚持不懈地努力,但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俄罗斯仍无法进入波罗的海。来扭转局势。这导致阿尔汉格尔斯克与西欧的贸易联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波俄战争结束
波兰-莫斯科战争(1605-1618)结束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19 Jan 4

波俄战争结束

Russia
《杜利诺停战协定》于 1618 年 12 月 11 日签署,并于 1619 年 1 月 4 日生效。它结束了波兰立陶宛联邦与俄罗斯沙皇国之间的波兰莫斯科战争(1605-1618)。该协议标志着联邦最大的地理扩张(9900万平方公里),一直持续到1629年联邦承认失去利沃尼亚为止。联邦获得了对斯摩棱斯克省和切尔尼戈夫省的控制权。停战协议预计将在 14.5 年内到期。双方交换了囚犯,其中包括莫斯科大主教菲拉列特·罗曼诺夫。瓦迪斯瓦夫四世,联邦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瓦萨的儿子,拒绝放弃对莫斯科王位的要求。
斯摩棱斯克战争
Smolensk War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32 Aug 1

斯摩棱斯克战争

Smolensk, Russia
斯摩棱斯克战争(1632-1634)是波兰立陶宛联邦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敌对行动始于 1632 年 10 月,当时俄罗斯军队试图占领斯摩棱斯克市。小规模的军事交战给双方带来了好坏参半的结果,但 1634 年 2 月俄罗斯主力的投降导致了《波利亚诺夫卡条约》的签订。俄罗斯接受了波兰-立陶宛对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控制,这种控制又持续了20年。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
米科拉·伊瓦修克《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进入基辅》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48 Jan 1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

Lviv, Ukraine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是 1648 年至 1657 年间在波兰立陶宛联邦东部领土发生的哥萨克叛乱,导致在乌克兰建立哥萨克酋长国。在酋长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的指挥下,扎波罗热哥萨克与克里米亚鞑靼人和当地乌克兰农民结盟,反抗波兰的统治和英联邦军队。伴随着叛乱的是哥萨克对平民,特别是对罗马天主教神职人员和犹太人犯下的大规模暴行。
科尔松战役
赫米尔尼基与图哈吉·贝吉的会面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48 May 26

科尔松战役

Korsun-Shevchenkivskyi, Ukrain
科尔松战役(乌克兰语:Корсунь,波兰语:Korsuń)(1648 年 5 月 26 日)是赫梅利尼茨基起义的第二次重大战役。在今乌克兰中部科尔松-舍甫琴基夫斯基市附近,由指挥官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和图盖·贝伊指挥的一支人数占优势的哥萨克和克里米亚鞑靼军队攻击并击败了指挥官米科瓦伊指挥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波托茨基和马尔辛·卡利诺夫斯基。与之前的佐夫季沃迪战役一样,兵力不足的英联邦军队采取防御阵地,撤退,并被敌军彻底击溃。
分裂
老信徒牧师尼基塔·普斯托斯维亚特与宗主教约阿希姆就信仰问题争论。瓦西里·佩罗夫的绘画 (1880)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53 Jan 1

分裂

Russia
拉斯科事件是 17 世纪中叶俄罗斯东正教分裂为官方教会和旧信徒运动。它是由尼康宗主教于 1653 年进行的改革引发的,改革旨在建立希腊和俄罗斯教会实践的统一。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宗教习俗的许多特征都被无知的牧师和俗人无意中改变,使俄罗斯东正教与希腊东正教的母体信仰相去甚远。1652 年至 1667 年间,在专制的俄罗斯宗主教尼康的指导下,进行了旨在消除这些特质的改革。在俄罗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支持下,尼康宗主教开始根据现代的俄罗斯宗教服务书籍进行修正。希腊同行并改变了一些仪式(十字的两指符号被三指符号取代,“哈利路亚”要念三遍而不是两遍等)。这些创新遭到了神职人员和民众的抵制,他们质疑这些改革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并提到神学传统和东正教的教会规则。
俄波战争
Russo-Polish War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54 Jan 1

俄波战争

Belarus
1654年至1667年的俄波战争,也称为十三年战争和第一次北方战争,是俄罗斯沙皇国与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的一场重大冲突。1655 年至 1660 年间,瑞典入侵波兰立陶宛联邦,因此这一时期在波兰被称为“大洪水”或“瑞典大洪水”。联邦最初遭受失败,但后来收复失地并赢得了几场决定性的战斗。然而,其被掠夺的经济无法为长期冲突提供资金。面对内部危机和内战,英联邦被迫签署停战协议。战争以俄罗斯获得大量领土而结束,标志着俄罗斯作为东欧大国崛起的开始。
俄瑞战争
俄瑞战争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56 Jul 1

俄瑞战争

Finland
1656年至1658年的俄瑞战争是俄罗斯和瑞典作为第二次北方战争的战场。它发生在当代俄波战争(1654-1667)暂停期间,这是维尔纳休战的结果。尽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俄罗斯沙皇亚历克西斯未能实现他的主要目标——修改《斯托尔博沃条约》,该条约在英格里亚战争结束时剥夺了俄罗斯的波罗的海沿岸。1658年底,丹麦在北方战争中被淘汰,赫梅利尼茨基继任者伊凡·维霍夫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哥萨克与波兰结盟,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局势,促使沙皇尽快恢复对波兰的战争。任期届满后,俄罗斯在波兰战争中的军事地位已经恶化到沙皇不允许自己卷入与强大瑞典的新冲突的地步。他的波雅尔别无选择,只能于 1661 年签署《卡迪斯条约》(Kärde),该条约迫使俄罗斯将其征服的利沃尼亚和英格里亚领土让给瑞典,确认了《斯托尔博沃条约》的条款。
楚德诺夫战役
Battle of Chudnov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60 Nov 2

楚德诺夫战役

Chudniv, Ukraine
楚德诺夫战役发生在与克里米亚鞑靼人结盟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和与哥萨克结盟的俄罗斯沙皇国之间。战争以波兰取得决定性胜利和楚德诺夫(波兰语:Cudnów)停战告终。整个俄罗斯军队,包括其指挥官,都被鞑靼人变成了贾西尔奴隶。这场战斗对波兰人来说是一次重大胜利,他们成功消灭了大部分俄罗斯军队,削弱了哥萨克,并保持了与克里米亚鞑靼人的联盟。然而,波兰人未能利用这次胜利。他们的军队撤退的秩序很差。此外,该国未能为大部分军队提供工资,导致1661年发生兵变。这使波兰人无法采取主动,从而使俄罗斯人有时间重建军队。
俄波战争结束
End of Russo-Polish War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67 Jan 1

俄波战争结束

Andrusovo, Russia
《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波兰语:Rozejm w Andruszowie,俄语:Андрусовское перемирие,Andrusovskoye Pieriemiriye,有时也称为《安德鲁索沃条约》)建立了为期十三年半的停战协议,由俄罗斯沙皇国和波兰人于 1667 年签署——立陶宛联邦,自 1654 年以来一直为争夺现代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土而进行俄波战争。1667 年 1 月 30 日至 2 月 9 日,阿法纳西·奥尔丁-纳什乔金(代表俄罗斯)和耶日·赫勒博维奇(代表英联邦)在距斯摩棱斯克不远的安德鲁索沃村签署了停战协议。哥萨克酋长国的代表不被允许。
斯滕卡·拉辛叛乱
斯捷潘·拉辛 (Stepan Razin) 在里海航行,瓦西里·苏里科夫 (Vasily Surikov),1906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70 Jan 1

斯滕卡·拉辛叛乱

Chyorny Yar, Russia
1670 年,拉辛表面上正在前往顿河上的哥萨克总部报到的途中,却公开叛乱政府,占领了切尔卡斯克和察里津。占领察里津后,拉津率领近 7000 人的军队沿伏尔加河而上。这些人前往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之间的政府据点切尔尼亚尔。1670 年 6 月,当切尔内亚尔武装起义反抗军官并加入哥萨克事业时,拉辛和他的部下迅速占领了切尔内亚尔。6 月 24 日,他到达阿斯特拉罕市。阿斯特拉罕是莫斯科富裕的“东方窗口”,占据里海沿岸伏尔加河河口的战略要地。尽管这座城市位于一座戒备森严的岛屿上,中央城堡周围有石墙和黄铜大炮,但拉辛还是掠夺了这座城市。在屠杀了所有反对他的人(包括两位普罗佐罗夫斯基王子)并掠夺了该市富裕的集市后,他将阿斯特拉罕转变为哥萨克共和国。1671年,斯捷潘和他的兄弟弗罗尔·拉辛在卡加尔尼克要塞(Кагальницкий городок)被哥萨克长老抓获。斯捷潘随后在莫斯科被处决。
俄土战争
Russo-Turkish War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76 Jan 1

俄土战争

Chyhyryn, Ukraine
1676-1681年俄土战争,是17世纪下半叶土耳其扩张主义引发的俄罗斯沙皇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在 1672 年至 1676 年波土战争期间占领并摧毁了波多利亚地区后,奥斯曼政府在其附庸国的支持下,力图将其统治扩展到整个右岸乌克兰(自 1669 年起),酋长彼得·多罗申科。后者的亲土耳其政策引起了许多乌克兰哥萨克人的不满,他们于 1674 年选举伊万·萨莫伊洛维奇(乌克兰左岸酋长)作为全乌克兰唯一的酋长。
俄土战争结束
End of Russo-Turkish War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81 Jan 3

俄土战争结束

Bakhchisaray
1681 年 1 月 3 日,俄罗斯、 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在巴赫奇萨赖签署了《巴赫奇萨赖条约》,结束了俄土战争(1676-1681)。他们同意为期20年的休战,并接受第聂伯河作为奥斯曼帝国和莫斯科领土之间的分界线。各方同意不解决南布格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领土问题。条约签署后,诺盖游牧民族仍保留在乌克兰南部草原游牧生活的权利,而哥萨克则保留在第聂伯河及其支流捕鱼的权利;到南方取盐;并在第聂伯河和黑海航行。奥斯曼苏丹随后承认莫斯科公国在乌克兰左岸地区和扎波罗热哥萨克地区的主权,而基辅地区南部、布拉茨拉夫地区和波多利亚则留在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巴赫奇萨赖和平条约再次在邻国之间重新分配土地。该条约还具有重大国际意义,规定俄罗斯和波兰于1686年签署“永久和平”。
1682 - 1721
彼得大帝的统治和改革ornament
伟大的土耳其战争
描绘维也纳战役的绘画,1683 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83 Jul 14

伟大的土耳其战争

Vienna, Austria
大土耳其战争或神圣联盟战争是奥斯曼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 波兰立陶宛威尼斯、俄罗斯和哈布斯堡匈牙利组成的神圣联盟之间的一系列冲突。激烈的战斗从1683年开始,到1699年《卡洛维茨条约》的签署而结束。这场战争对奥斯曼帝国来说是一场失败,第一次失去了大量领土。它失去了匈牙利和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西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土地。这场战争的意义还在于它标志着俄罗斯首次参与西欧联盟。1700 年《君士坦丁堡条约》结束了战争。该条约将亚速地区割让给彼得大帝。
克里米亚战役
Crimean campaigns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87 Jan 1

克里米亚战役

Okhtyrka, Ukraine
1687年和1689年的克里米亚战役是俄罗斯沙皇针对克里米亚汗国的两次军事战役。它们是俄罗斯-土耳其战争(1686-1700)和俄罗斯-克里米亚战争的一部分。这是自 1569 年以来第一批接近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军队。由于计划不周以及将如此庞大的军队调动穿越草原的实际问题,他们失败了,但尽管如此,他们在阻止奥斯曼帝国在欧洲扩张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战役令奥斯曼帝国领导层感到意外,破坏了其入侵波兰和匈牙利的计划,并迫使其将重要部队从欧洲转移到东部,这极大地帮助了联盟与奥斯曼帝国的斗争。
俄罗斯帝国海军的成立
Founding of Imperial Russian Navy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96 Aug 20

俄罗斯帝国海军的成立

Kaliningrad, Russia
1695 年 11 月,彼得回到莫斯科,开始建设一支庞大的海军。1696 年,他派出约 30 艘船只对抗奥斯曼帝国,并于当年 7 月占领了亚速。1698年9月12日,彼得大帝正式建立了俄罗斯第一个海军基地塔甘罗格,后来成为俄罗斯黑海舰队。1700年至1721年的大北方战争期间,俄罗斯人建立了波罗的海舰队。桨船队(厨房船队)的建造于 1702 年至 1704 年在几个造船厂(Syas、Luga 和 Olonka 河口)进行。为了保卫被征服的海岸线并攻击敌人在波罗的海的海上交通,俄罗斯人用俄罗斯建造的船只和从国外进口的其他船只组建了一支帆船舰队。
彼得大帝大大使馆
彼得在前往彼得和保罗号的游艇上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97 Aug 25

彼得大帝大大使馆

Europe
1697年和1698年,彼得大帝开始了他的大使馆生涯。这次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和扩大神圣联盟,即俄罗斯与一些欧洲国家在俄罗斯争夺黑海北部海岸线的斗争中对抗奥斯曼帝国的联盟。沙皇还寻求聘请外国专家为俄罗斯服务并获取军事武器。官方上,大大使馆由“大大使”弗朗茨·勒福特、费多尔·戈洛文和普罗科皮·沃兹尼岑领导。事实上,它是由彼得本人领导的,他以彼得·米哈伊洛夫的名义隐姓埋名。
大北方战争
Great Northern War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00 Aug 19

大北方战争

Eastern Europe
大北方战争(1700-1721)是一场由俄罗斯沙皇领导的联盟成功争夺瑞典帝国在北欧、中欧和东欧霸权的冲突。反瑞典联盟的最初领导人是俄罗斯的彼得一世、丹麦-挪威的腓特烈四世和萨克森-波兰-立陶宛的强者奥古斯都二世。腓特烈四世和奥古斯都二世被查理十二世领导下的瑞典击败,并分别于 1700 年和 1706 年被迫退出联盟,但在波尔塔瓦战役中击败查理十二世后于 1709 年重新加入联盟。英国的乔治一世和汉诺威选帝侯分别于 1714 年和 1717 年分别为汉诺威和英国加入了联盟,勃兰登堡-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一世也于 1715 年加入了该联盟。
圣彼得堡成立
圣彼得堡成立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03 May 12

圣彼得堡成立

St. Petersburgh, Russia
瑞典殖民者于1611年在涅瓦河口修建了尼恩斯坎斯要塞,后来被称为英格曼兰,居住着英格里安人的芬兰部落。奈恩小镇就在它周围长大。17世纪末,对航海和海洋事务感兴趣的彼得大帝希望俄罗斯获得一个海港,以便与欧洲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他需要一个比该国当时的主要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更好的海港,阿尔汉格尔斯克位于最北部的白海,在冬季禁止航运。这座城市是由来自俄罗斯各地的义务农民建造的。一些瑞典战俘也曾在亚历山大·缅什科夫的监督下参与其中。数以万计的农奴为建造这座城市而牺牲。1712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
波尔塔瓦战役
1709 年波尔塔瓦战役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09 Jul 8

波尔塔瓦战役

Poltava, Russia
波尔塔瓦战役是大北方战争中彼得大帝(俄罗斯彼得一世)对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领导下的瑞典帝国军队的决定性胜利。它标志着战争的转折点,哥萨克独立的结束,瑞典帝国作为欧洲强国衰落的开始,而沙皇俄国取代了东北欧的主导国家。这场战役也具有重大意义。扎波罗什东道主伊万·马泽帕(Ivan Mazepa)的酋长伊万·马泽帕(Ivan Mazepa)站在瑞典一边,试图在乌克兰发动起义反对沙皇统治,这在乌克兰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710 年至 1711 年俄罗斯-奥斯曼战争
Russo-Ottoman War of 1710–1711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10-1711 年的俄罗斯-奥斯曼战争是大北方战争的结果,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瑞典帝国与沙皇彼得一世的俄罗斯帝国展开了对决。查理于 1708 年入侵俄罗斯统治的乌克兰,但1709年夏天,他在波尔塔瓦战役中遭受决定性失败。他和他的随从逃到奥斯曼帝国附庸摩尔达维亚公国的本德尔要塞。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三世拒绝了俄罗斯不断提出的驱逐查理一世的要求,促使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攻击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又于 1710 年 11 月 20 日对俄罗斯宣战。
斯坦莱斯蒂战役
Battle of Stănileşti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11 Jul 19

斯坦莱斯蒂战役

Stănilești, Romania
彼得试图调集主力部队来解救先头部队,但奥斯曼人击退了他的部队。他将俄罗斯-摩尔达维亚军队撤至斯坦尼莱什蒂的防御阵地,并在那里盘踞。奥斯曼军队迅速包围了这个阵地,困住了彼得的军队。奥斯曼人用大炮轰炸了俄罗斯-摩尔达维亚营地,阻止他们前往普鲁特河取水。饥肠辘辘的彼得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奥斯曼帝国的条件签署和约,并于 7 月 22 日如期签署了和约。1713年通过《阿德里安堡条约》(1713年)重新确认了《普鲁特条约》,规定亚速归还给奥斯曼帝国;塔甘罗格和几个俄罗斯堡垒将被拆除;沙皇承诺停止干涉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事务。奥斯曼帝国还要求允许查理十二安全前往瑞典
俄罗斯帝国
彼得大帝皇帝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21 Jan 1

俄罗斯帝国

St Petersburgh, Russia
1721年,彼得大帝正式将俄罗斯沙皇国更名为俄罗斯帝国,并成为第一位皇帝。他实施了全面改革,并监督俄罗斯转变为欧洲主要强国。

Characters



Ivan IV

Ivan IV

Tsar of Russia

False Dmitry I

False Dmitry I

Tsar of Russia

Boris Godunov

Boris Godunov

Tsar of Russia

Peter the Great

Peter the Great

Emperor of Russia

Devlet I Giray

Devlet I Giray

Khan of the Crimean Khanate

References



  • Bogatyrev, S. (2007). Reinventing the Russian Monarchy in the 1550s: Ivan the Terrible, the Dynasty, and the Church.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85(2), 271–293.
  • Bushkovitch, P. (2014). The Testament of Ivan the Terrible. Kritika: Explorations in Russian and Eurasian History, 15(3), 653–656.
  • Dunning, C. S. L. (1995). Crisis, Conjuncture, and the Causes of the Time of Troubles.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19, 97-119.
  • Dunning, C. S. L. (2001). Russia’s First Civil War: The Time of Troubles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Romanov Dynasty. Philadelphi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Dunning, C. S. L. (2003). Terror in the Time of Troubles. Kritika: Explorations in Russian and Eurasian History, 4(3), 491–513.
  • Halperin, C. (2003). Ivan IV and Chinggis Khan. Jahrbücher Für Geschichte Osteuropas, 51(4), neue folge, 481–497.
  • Kotoshikhin,;G.,;Kotoshikhin,;G.;K.;(2014).;Russia in the Reign of Aleksei Mikhailovich.;Germany:;De Gruyter Open.
  • Platonov, S. F. (1970). The Time of Troubles: A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Internal Crisis and Social Struggle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Muscovy.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 Yaşar, M. (2016). The North Caucasus between the Ottoman Empire and the Tsardom of Muscovy: The Beginnings, 1552-1570. Iran & the Caucasus, 20(1), 1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