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历史
©HistoryMaps

882 - 2023

乌克兰历史



中世纪期间,该地区是基辅罗斯国家统治下的东斯拉夫文化的重要中心,该国家出现于 9 世纪,并在 13 世纪被蒙古人入侵所摧毁。蒙古入侵后,十三至十四世纪的鲁塞尼亚王国成为现代乌克兰方面基辅罗斯的继承者,后来被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吞并。立陶宛大公国成为基辅罗斯传统的事实上的继承者。立陶宛大公国境内的鲁塞尼亚土地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在接下来的 600 年里,该地区受到各种外部势力的争夺、瓜分和统治,包括波兰立陶宛联邦、奥地利帝国、 奥斯曼帝国俄罗斯沙皇国。哥萨克酋长国于17世纪在乌克兰中部出现,但被俄罗斯和波兰瓜分,最终被俄罗斯帝国吞并。俄罗斯革命后,乌克兰民族运动重新兴起,并于 1917 年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这个短命的国家被布尔什维克强行重组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于 1922 年成为苏联创始成员国。 20世纪30年代,数百万乌克兰人被大饥荒杀害,这是斯大林时代人为造成的饥荒。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恢复独立并宣布中立。与后苏联独立国家联合体建立有限军事伙伴关系,同时于1994年加入与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100 Jan 1 - 600

序幕

Ukraine
现代人类在乌克兰及其周边地区的定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2,000 年,克里米亚山脉的格拉维特文化就是证据。到公元前 4,500 年,新石器时代的库库泰尼-特里皮利亚文化在现代乌克兰的广大地区蓬勃发展,包括特里皮利亚和整个第聂伯-德涅斯特地区。乌克兰也被认为是马首次驯化的可能地点。在铁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居住着西梅里亚人、斯基泰人和萨尔马提亚人。公元前 7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期间,它是斯基泰王国的一部分。从公元前 6 世纪开始, 希腊、罗马和拜占庭在黑海东北岸建立了殖民地,例如泰拉斯、奥尔比亚和切尔索尼苏斯。这些繁荣到了公元六世纪。哥特人留在了该地区,但从 370 年代开始受到匈奴人的影响。公元7世纪,现在的乌克兰东部地区是旧大保加利亚的中心。世纪末,大多数保加利亚部落向不同方向迁移,可萨人占领了大部分土地。5世纪和6世纪,早期斯拉夫人安特人居住在乌克兰。安特人是乌克兰人的祖先:白克罗地亚人、塞维利亚人、东波兰人、德雷夫利安人、杜勒贝斯人、乌利希安人和提维里亚人。来自现今乌克兰领土的移民遍布巴尔干地区,建立了许多南斯拉夫国家。北方的移民几乎到达了伊尔门湖,导致了伊尔门斯拉夫人、克里维奇人和拉季米奇人的出现,这些民族都是俄罗斯人的祖先。在 602 年阿瓦尔人的袭击和安特斯联盟崩溃之后,这些民族中的大多数都作为独立的部落幸存下来,直到第二个千年开始。
基辅文化
基辅文化。 ©HistoryMaps
200 Jan 1 - 400

基辅文化

Ukraine
基辅文化或基辅文化是一种考古文化,其历史可追溯到约3至5世纪,以乌克兰首都基辅命名。它被广泛认为是第一个可识别的斯拉夫考古文化。它与切尔尼亚霍夫文化同时代(并且大部分位于切尔尼亚霍夫文化的北部)。定居点大多沿着河岸,通常位于高高的悬崖上或河边。这些住宅绝大多数是半地下类型(在早期的凯尔特和日耳曼文化以及后来的斯拉夫文化中很常见),通常是方形的(大约四乘四米),角落里有一个平炉。大多数村庄只有少数住宅。尽管在附近的切尔尼亚霍夫文化村,一个属于基辅文化的村庄正在准备将鹿角细条进一步加工成著名的哥特式鹿角梳,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劳动分工。基辅文化的后裔——布拉格-科尔恰克文化、彭科夫卡文化和科洛钦文化——于公元五世纪在东欧建立。然而,科学界对于基辅文化前身的身份存在重大分歧,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直接将其追溯到米洛格勒文化,其他人则从切尔诺莱斯文化(希罗多德的斯基泰农民)到扎鲁宾齐文化。文化,还有普热沃斯克文化和扎鲁宾齐文化。
罗斯汗国的基督教化
《基督徒与异教徒》,谢尔盖·伊万诺夫的一幅画。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860 Jan 1

罗斯汗国的基督教化

Ukraine
罗斯人民的基督教化应该开始于 860 年代,是东斯拉夫人基督教化进程的第一阶段,该进程一直持续到 11 世纪。尽管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但详细描述该事件的记录却很难找到,而且到了 980 年代弗拉基米尔基辅洗礼时,它似乎已经被遗忘了。关于罗斯第一次基督教化的最权威资料是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福蒂乌斯的一封通谕,其日期可追溯至 867 年初。参照860 年的罗斯-拜占庭战争,福蒂乌斯告知东方宗主教和主教,在保加利亚人转向罗马之后, 863 年,罗斯人热心效仿基督,以至于他发现派一位主教到他们的土地上是明智之举。
882 - 1240
基辅罗斯时期ornament
Play button
882 Jan 2 - 1240

基辅罗斯的

Kiev, Ukraine
882年,瓦兰吉贵族奥列格(Oleg)建立基辅,开启了留里克王朝诸侯的长期统治。在此期间,乌克兰本土有几个斯拉夫部落,包括波兰人、德雷夫利安人、塞维利亚人、乌利希人、蒂维里安人、白克罗地亚人和杜勒贝人。基辅位于利润丰厚的贸易路线上,在波兰人中迅速繁荣,成为强大的斯拉夫国家基辅罗斯的中心。11 世纪,基辅罗斯在地理上是欧洲最大的国家,在欧洲其他地区被称为鲁塞尼亚(罗斯的拉丁语名称),特别是在蒙古入侵后,罗斯的西部公国。“乌克兰”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境内”或“本土”,通常被解释为“边境地区”,首先出现在12世纪的历史文献中,然后出现在16世纪的历史地图上。这个词似乎是罗斯固有土地——基辅、切尔尼戈夫和佩列亚斯拉夫公国的同义词。“大罗斯”一词适用于整个基辅罗斯的所有土地,不仅包括斯拉夫地区,还包括该州东北部的乌拉尔地区。罗斯的地方区域细分出现在斯拉夫腹地,包括乌克兰西北部和西部的“白俄罗斯”(白俄罗斯)、“黑俄罗斯”和“切尔文罗斯”(红俄罗斯)。
1199 - 1349
加利西亚-沃里尼亚ornament
加利西亚王国-沃里尼亚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199 Jan 2 - 1349

加利西亚王国-沃里尼亚

Ukraine
位于今天乌克兰部分领土上的基辅罗斯的继承国是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公国。此前,弗拉基米尔大帝曾将哈利奇和拉多米尔市建立为地区首府。这个国家以杜勒贝、蒂维里安和白克罗地亚部落为基础。该国由智者雅罗斯拉夫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的后裔统治。国家曾短暂地由匈牙利贵族统治。还发生了与邻国波兰和立陶宛的战争,以及与东部独立的鲁塞尼亚公国切尔尼戈夫的自相残杀。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的领土在其最大范围内包括了后来的瓦拉几亚/比萨拉比亚,从而到达了黑海沿岸。在此期间(约 1200 年至 1400 年),每个公国都在一段时间内相互独立。哈利奇-沃林尼亚最终成为蒙古帝国的附庸,但争取欧洲支持反对蒙古人的努力仍在继续。这一时期标志着第一位“罗斯国王”;此前,罗斯的统治者被称为“大公”或“王子”。
蒙古入侵:基辅罗斯的瓦解
卡尔卡河之战 ©Pavel Ryzhenko
1240 Jan 1

蒙古入侵:基辅罗斯的瓦解

Kiev, Ukraine
13 世纪的蒙古入侵摧毁了基辅罗斯,基辅于 1240 年被彻底摧毁。在今天的乌克兰领土上,哈利奇公国和弗拉基米尔-沃林斯基公国崛起,并并入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国家。加利西亚的丹尼尔,罗马大帝的儿子,重新统一了罗斯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沃里尼亚、加利西亚和古都基辅。随后,他于 1253 年被教皇大主教加冕为新成立的鲁塞尼亚王国的第一任国王。
立陶宛大公国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340 Jan 1

立陶宛大公国

Lithuania
立陶宛大公国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之一,成为基辅罗斯传统的事实上的继承者。在经济和文化上,鲁塞尼亚的土地比立陶宛的土地发达得多。鲁塞尼亚的精英也构成了立陶宛国家的面貌。学习了鲁塞尼亚法律的许多规范、职位名称、财产、行政制度等。鲁塞尼亚语成为立陶宛大公国的官方语言,用于商业文件。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与立陶宛的部分地区接壤,有人说“乌克兰”这个名字来自当地的“边界”一词,尽管“乌克兰”这个名字在几个世纪前也被使用过。这个名字更有可能指向该国传统的粮食生产。立陶宛控制了乌克兰北部和西北部的沃利尼亚州,包括基辅(罗斯)周围地区,立陶宛统治者随后采用罗斯统治者的头衔。尽管如此,许多乌克兰人(当时称为鲁塞尼亚人)在立陶宛大公国身居高位,包括当地统治者、士绅,甚至立陶宛王室本身。在此期间,乌克兰和乌克兰人相对繁荣和自治,公国的运作更像是一个立陶宛-乌克兰联合国家,可以自由地信奉东正教,说乌克兰语(尤其是乌克兰语和立陶宛语之间的语言重叠度极低) ),并继续参与乌克兰文化实践,且势头不减。此外,该国的官方语言是鲁塞尼亚语,或古乌克兰语。
基辅成为波兰的一部分
匈牙利路易一世加冕为波兰国王,19 世纪描绘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360 Jan 1

基辅成为波兰的一部分

Kiev, Ukraine
14世纪, 波兰和立陶宛与蒙古侵略者发生战争,最终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落入波兰和立陶宛的统治之下。更具体地说,1362 年蓝水之战后,加利西亚(东欧)成为波兰的一部分,而波洛茨克省、沃利尼亚、切尔尼戈夫和基辅则成为波兰的一部分。
1362 - 1569
波兰和立陶宛统治ornament
波兰立陶宛联盟
纪念波兰立陶宛联盟的绘画;约1861年,座右铭是“永恒的联盟”。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385 Jan 1 - 1569

波兰立陶宛联盟

Poland
最终, 波兰控制了西南地区。波兰和立陶宛合并后,波兰人、 德国人、立陶宛人和犹太人移民到该地区,迫使乌克兰人失去了与立陶宛人共同的权力地位,由于波兰人的移民、波兰化和波兰化,更多的乌克兰人被迫进入乌克兰中部。针对乌克兰和乌克兰人的其他形式的压迫,所有这些都开始全面形成。
克里米亚汗国
鞑靼人与扎波罗热哥萨克的战斗,作者:约瑟夫·勃兰特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441 Jan 1 - 1783

克里米亚汗国

Chufut-Kale
15 世纪金帐汗国的衰落促成了克里米亚汗国的建立,该汗国占据了今天的黑海沿岸和乌克兰南部草原。直到 18 世纪末,克里米亚汗国与奥斯曼帝国和中东保持着大规模的奴隶贸易,在 1500 年至 1700 年期间从俄罗斯和乌克兰出口了约 200 万奴隶。直到 1774 年,它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最终于 1783 年被俄罗斯帝国解散。
面对叛逆
扎波罗热哥萨克的答复 ©Ilya Repin
1490 Jan 1 - 1492

面对叛逆

Lviv, Lviv Oblast, Ukraine
1490年,由于波兰人对乌克兰人的压迫加剧,乌克兰英雄佩特罗·穆哈(Petro Mukha)领导了一系列成功的叛乱,除了摩尔达维亚人( 罗马尼亚人)之外,还有其他乌克兰人,例如早期哥萨克人和胡楚尔人。这一系列战役被称为穆哈叛乱,得到摩尔达维亚王子斯蒂芬大帝的支持,是已知的最早的乌克兰人反抗波兰压迫的起义之一。这些叛乱占领了波库提亚的几个城市,并向西延伸至利沃夫,但没有占领后者。
波兰立陶宛联邦
卢布林联盟 ©Jan Matejko
1569 Jan 1

波兰立陶宛联邦

Poland
1569 年卢布林联盟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成立后,乌克兰落入波兰政府管辖,成为波兰王国王室的一部分。英联邦成立后不久,殖民活动出现了巨大的复兴。许多新的城市和村庄建立起来,乌克兰不同地区(例如加利西亚和沃伦)之间的联系也大大扩展。新学校传播文艺复兴思想;大批波兰农民抵达并很快与当地居民混在一起。在此期间,大多数乌克兰贵族被波兰化并皈依天主教,尽管大多数讲罗塞尼亚语的农民仍然信奉东正教,但社会紧张局势加剧。一些波兰化的流动性将严重影响波兰文化,例如斯坦尼斯瓦夫·奥尔热霍夫斯基(Stanisław Orzechowski)。逃离强迫他们成为农奴制的鲁塞尼亚农民被称为哥萨克,并因其凶猛的尚武精神而闻名。一些哥萨克人被联邦征召为士兵,保护联邦东南部边界免受鞑靼人的侵害,或者参加海外战役(例如 1621 年霍廷战役中的彼得·科纳舍维奇-萨海达奇尼)。哥萨克部队也活跃于波兰立陶宛联邦和俄罗斯沙皇国之间的战争。尽管哥萨克在军事上很有用,但以贵族为主的联邦拒绝给予他们任何重要的自治权,而是试图将大部分哥萨克人变成农奴。这导致针对联邦的哥萨克叛乱数量不断增加。
1648 - 1666
洪水ornament
Play button
1648 Jan 1 - 1764

哥萨克酋长国

Chyhyryn, Cherkasy Oblast, Ukr
哥萨克酋长国,正式名称为扎波罗热军团或扎波罗热军团,是 1648 年至 1764 年间位于今天乌克兰中部地区的一个哥萨克国家(尽管其行政司法系统一直持续到 1782 年)。酋长国由扎波罗热酋长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 (Bohdan Khmelnytsky) 在 1648-57 年起义期间在波兰立陶宛联邦东部领土建立。1654年《佩列亚斯拉夫条约》中与俄罗斯沙皇建立的附庸关系被认为是苏联、乌克兰和俄罗斯史学中哥萨克酋长国的一个基准。1659 年第二次佩列亚斯拉夫会议进一步限制了酋长国的独立性,俄罗斯方面试图宣布 1659 年与尤里·赫梅利尼茨基达成的协议只不过是 1654 年的“前博赫丹协议”。 1667 年《安德鲁索沃条约》–在没有哥萨克酋长国任何代表的情况下进行——在波兰和俄罗斯国家之间建立了边界,沿第聂伯河将哥萨克酋长国一分为二,并将扎波罗热西奇置于正式的俄罗斯-波兰联合政府之下。1708 年,伊万·马泽帕 (Ivan Mazepa) 试图打破与俄罗斯的联盟,但失败后,整个地区被纳入基辅政府,哥萨克的自治权受到严格限制。俄罗斯叶卡捷琳娜二世于 1764 年正式废除了酋长机构,并于 1764 年至 1781 年将哥萨克酋长国合并为小俄罗斯省,由彼得·鲁缅采夫 (Pyotr Rumyantsev) 领导,最后的酋长国行政体系于 1781 年废除。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
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进入基辅 ©Mykola Ivasyuk
1648 Jan 1 - 1657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

Poland
1648 年乌克兰哥萨克(科扎克)叛乱或赫梅利尼茨基起义开启了一个被称为“废墟”的时代(在波兰历史上称为“洪水”),破坏了联邦的基础和稳定。新生的哥萨克国家,哥萨克酋长国,通常被视为乌克兰的前身,发现自己与控制南部鞑靼人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波兰和立陶宛联邦以及沙皇国处于三边军事和外交竞争之中。莫斯科公国的东部。
离开英联邦:佩列亚斯拉夫条约
博雅尔·布图林接受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宣誓效忠俄罗斯沙皇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654 Jan 1

离开英联邦:佩列亚斯拉夫条约

Pereiaslav, Kyiv Oblast, Ukrai
扎波罗热东道国为了脱离波兰立陶宛联邦,于 1654 年寻求与俄罗斯签订保护条约。该协议被称为《佩列亚斯拉夫条约》。随后,英联邦当局于 1658 年签署了《哈迪亚赫条约》,寻求与乌克兰哥萨克国家达成妥协,但经过十三年的持续战争,该协议后来被 1667 年波俄《安德鲁索沃条约》所取代,该条约将乌克兰领土划分为英联邦。和俄罗斯。在俄罗斯统治下,哥萨克最初在酋长国保留了官方自治权。有一段时间,他们还在扎波罗热维持了一个半独立的共和国,并在乌克兰斯洛博达的俄罗斯边境建立了一个殖民地。赫梅利尼茨基获得了俄罗斯沙皇的军事保护,以换取对沙皇的效忠。哥萨克酋长国领导层宣誓效忠俄罗斯君主,不久之后其他官员、神职人员和酋长国居民也宣誓效忠。酋长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协议所规定的关系的确切性质是一个学术争议的问题。佩列亚斯拉夫会议之后交换了官方文件:三月条款(来自哥萨克酋长国)和沙皇宣言(来自莫斯科公国)。
科利夫希纳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68 Jun 6 - 1769 Jun

科利夫希纳

Kyiv, Ukraine
科利夫什奇纳 (Koliivshchyna) 是 1768 年 6 月在乌克兰右岸爆发的一场重大海达马基叛乱,起因是俄罗斯向乌克兰运送金钱(在圣彼得堡铸造的荷兰达克特),用于支付当地人与律师联盟的斗争,以及农民的不满。律师联盟对待东方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的方式,以及农奴制的威胁以及哥萨克和农民对贵族和波兰人的反对。起义还伴随着针对律师联盟成员和支持者、波兰人、犹太人和罗马天主教徒,特别是东仪教神职人员的暴力行为,并最终导致乌曼的屠杀。受害者人数估计为 100,000 至 200,000 人,因为许多少数民族社区(如旧信徒、 亚美尼亚人、穆斯林和希腊人)在起义地区完全消失。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
库斯托扎战役中的第 13 加利西亚枪骑兵团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72 Jan 1 - 1918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

Lviv, Lviv Oblast, Ukraine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也称为奥地利加利西亚,是奥地利帝国境内的一个王国,后来成为奥匈帝国西斯莱坦尼亚的一部分,成立于 1772 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室。它涵盖了第一次瓜分波兰时获得的地区。其地位一直保持不变,直到 1918 年君主制解体。该领地最初于 1772 年从波兰立陶宛联邦西南部划定。在接下来的时期内,发生了几次领土变化。1795年,哈布斯堡王朝参与了第三次瓜分波兰,并吞并了更多波兰控制的领土,并更名为西加利西亚。该地区于 1809 年失守。1849 年之后,王室边界一直保持稳定,直到 1918 年。“加利西亚”这个名字是哈利奇的拉丁语形式,哈利奇是中世纪基辅罗斯的几个地区公国之一。“Lodomeria”这个名字也是原始斯拉夫名字 Volodymyr 的拉丁化形式,由弗拉基米尔大帝于 10 世纪创立。“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国王”这一头衔是中世纪晚期的王室头衔,由匈牙利的安德鲁二世在 13 世纪征服该地区时创建。加利西亚-沃里尼亚战争结束后,该地区于 14 世纪被波兰王国吞并,并一直属于波兰,直到 18 世纪分治为止。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边界变化,加利西亚地区被波兰和乌克兰瓜分。历史悠久的加利西亚的核心由乌克兰西部的现代利沃夫、捷尔诺波尔和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地区组成。
乌克兰俄罗斯化
凯瑟琳大帝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793 Jan 1

乌克兰俄罗斯化

Ukraine
直到 1793 年末,右岸乌克兰一直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而左岸乌克兰已于 1667 年并入俄罗斯沙皇国(根据《安德鲁索沃条约》)。1672年,波多利亚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基辅和布拉茨拉夫则由酋长彼得·多罗申科控制,直到1681年也被土耳其人占领,但1699年《卡洛维茨条约》将这些土地归还给英联邦。在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统治下,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落入俄罗斯帝国之手。1793年,右岸乌克兰在第二次瓜分波兰时被俄罗斯吞并。俄罗斯担心分裂主义,对提升乌克兰语言和文化的尝试施加了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其使用和研究。俄罗斯化和泛斯拉夫主义的亲俄政策导致一些乌克兰知识分子逃往乌克兰西部。然而,许多乌克兰人接受了俄罗斯帝国的命运,有些人在那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小俄罗斯是一个地理和历史术语,用于描述乌克兰的现代领土。
1795 - 1917
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ornament
夹在两只老鹰之间
1773 年瑟姆摄政 ©Jan Matejko
1795 Jan 1

夹在两只老鹰之间

Poland
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瓜分波兰后,乌克兰最西部地区落入奥地利人的控制之下,其余地区则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俄土战争的结果是, 奥斯曼帝国从乌克兰中南部撤回了控制权,而匈牙利对外喀尔巴阡地区的统治仍在继续。第三次瓜分波兰(1795年)是普鲁士、哈布斯堡王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一系列波兰-立陶宛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土地瓜分中的最后一次,这实际上结束了波兰-立陶宛的国家主权,直到1918年。在奥地利帝国统治下,乌克兰人的命运有所不同,他们发现自己处于俄罗斯与奥地利争夺中欧和南欧权力斗争的棋子位置。与俄罗斯不同的是,统治加利西亚的大多数精英都是奥地利或波兰后裔,而鲁塞尼亚人几乎完全是农民。19世纪,亲俄运动在斯拉夫人中很常见,但乌克兰东部的乌克兰知识分子为了逃避俄罗斯的镇压而大规模外逃,以及奥地利当局的干预,导致该运动被亲乌运动所取代,这也使得该运动被亲乌运动所取代。然后穿越到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所有支持俄罗斯的人都被奥地利军队围捕并关押在塔勒霍夫集中营,许多人死亡。加利西亚落入奥地利帝国手中,乌克兰其余地区落入俄罗斯帝国手中。
乌克兰民族复兴
奥地利17世纪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37 Jan 1

乌克兰民族复兴

Lviv, Lviv Oblast, Ukraine
乌克兰民族复兴在今天的乌克兰西部地区被认为始于 1837 年左右,当时 Markiyan Shashkevych、Ivan Vahylevych 和 Yakiv Holovatsky 在匈牙利布达出版了乌克兰民歌年鉴《Rusalka Dnistrovaya》。1848年革命期间,鲁塞尼亚最高委员会在利沃夫成立,成为乌克兰第一个合法的政治组织。1848 年 5 月,Zoria Halytska 开始出版第一份乌克兰语报纸。1890年,乌克兰第一个政党乌克兰激进党成立。乌克兰民族复兴发生在18世纪末波兰被瓜分后,现代乌克兰领土被奥地利帝国、匈牙利王国和俄罗斯帝国瓜分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发生在海达马卡起义(也称为科利夫什奇纳)震撼前哥萨克酋长国土地之后不久。那是一个乌克兰民族抵抗运动几乎完全被镇压并完全转入地下的时期。哥萨克酋长国的所有国家机构都与哥萨克运动一起被彻底清算。俄罗斯帝国的欧洲版图成功越过第聂伯河,向中欧延伸,并到达黑海沿岸。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也被认为是现代乌克兰文学的开端,尤其是伊万·科特利亚列夫斯基的作品。弗拉基米尔·多罗申科(Volodymyr Doroshenko)和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Mykhailo Hrushevsky)等乌克兰历史学家将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世纪末至1840年代,第二阶段为1840年代至1850年代,第三阶段为19世纪下半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乌克兰
在加利西亚与奥地利人的全面战争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4 Aug 23 -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乌克兰

Ukraine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乌克兰与当时的爱尔兰和印度一样,作为一个被殖民的古老国家而存在,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或国家。构成现代乌克兰国家的领土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其中一个著名的西南地区由奥匈帝国管辖,两者之间的边界可以追溯到 1815 年维也纳会议。1914年8月,俄军开始向加利西亚进军。在攻势中,俄军成功将奥军逼至喀尔巴阡山脊,有效占领了所有低地领土,实现了他们吞并该领土的夙愿。乌克兰人分裂成两支独立且对立的军队。350 万人与俄罗斯帝国军队并肩作战,25 万人为奥匈帝国军队作战。许多乌克兰人因此而互相争斗。此外,许多乌克兰平民在被指控与敌对军队勾结后被军队开枪打死(参见乌克兰奥地利拘留)。
俄罗斯革命后的乌克兰
乌克兰加利西亚军队 ©Anonymous
1917 Jan 1 - 1922

俄罗斯革命后的乌克兰

Ukraine
1917 年 2 月圣彼得堡革命后,乌克兰(包括克里米亚、库班和拥有大量乌克兰人口(还有俄罗斯人和犹太人)的部分顿河哥萨克土地)试图脱离 俄罗斯。历史学家保罗·库比切克指出:1917 年至 1920 年间,几个渴望成为独立乌克兰国家的实体成立。然而,这一时期极其混乱,以革命、国际战争和内战为特征,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权威。许多派系在今天的乌克兰地区争夺权力,并非所有派系都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家。最终,乌克兰的独立是短暂的,因为大部分乌克兰土地被并入苏联, 乌克兰西部的其余土地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瓜分加拿大学者奥雷斯特·苏特尔尼(Orest Subtelny)提供了欧洲漫长历史的背景:1919 年,乌克兰陷入彻底的混乱。事实上,在欧洲现代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此时的乌克兰那样经历过如此彻底的无政府状态、激烈的内乱和权威的彻底崩溃。六支不同的军队——乌克兰人、布尔什维克、白军、法国人、波兰人和无政府主义者——在其领土上活动。基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易手五次。无数战线将城市和地区彼此隔绝。与外界的通讯几乎完全中断。当人们搬到乡村寻找食物时,饥饿的城市变得空荡荡的。1917年俄罗斯革命后俄罗斯帝国崩溃,以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派别为争夺乌克兰领土而发生争斗,导致统治乌克兰加利西亚的奥匈帝国崩溃。帝国的崩溃对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短短的四年内,乌克兰出现了多个政府。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乐观和国家建设,但也有混乱和内战。1921 年,局势有所稳定,现代乌克兰的领土分为苏维埃乌克兰(1922 年成为苏联的组成共和国)和波兰,还有属于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的小型乌克兰民族地区。
乌克兰-苏联战争
普遍定期审议士兵在基辅圣迈克尔金圆顶修道院前。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7 Nov 8 - 1921 Nov 17

乌克兰-苏联战争

Ukraine
苏乌战争是后苏联乌克兰常用的术语,指的是 1917-21 年间发生的事件,现在基本上被视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布尔什维克(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之间的战争。十月革命后不久,战争爆发,列宁派遣安东诺夫远征队前往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苏联历史传统将其视为西欧和中欧军事力量(包括波兰共和国军队)对乌克兰的占领——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意味着乌克兰从这些力量的手中解放出来。相反,现代乌克兰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针对布尔什维克的一场失败的独立战争。
乌克兰独立战争
1917 年,基辅索菲亚广场举行的支持中央拉达的示威活动。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7 Nov 8 - 1921 Nov 14

乌克兰独立战争

Ukraine
乌克兰独立战争是从1917年持续到1921年的一系列涉及许多对手的冲突,导致乌克兰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其中大部分后来被苏联吸收,成为1922年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1年。战争由不同政府、政治和军事力量之间的军事冲突组成。交战方包括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乌克兰无政府主义者、布尔什维克、 德国和奥匈帝国军队、白俄罗斯志愿军和波兰第二共和国军队。俄罗斯帝国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后,他们为争夺乌克兰的控制权而斗争。罗马尼亚法国的盟军也参与其中。这场斗争从 1917 年 2 月持续到 1921 年 11 月,导致乌克兰被布尔什维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人们经常在 1917-1922 年俄罗斯内战南线以及 1914-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最后阶段的框架内看待这场冲突。
马赫诺运动
内斯特·马赫诺和他的副官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18 Jan 1 - 1919

马赫诺运动

Ukraine
马赫诺运动是 1917 年至 1923 年俄罗斯革命期间在乌克兰部分地区建立无国家无政府主义社会的尝试。它存在于 1918 年至 1921 年间,在此期间,自由苏维埃和自由主义公社在内斯特·马赫诺的革命起义军的保护下运作。该地区人口约七百万。1918 年 11 月 27 日,马赫诺军队占领胡利亚坡勒后,马赫诺运动成立。在该市成立了叛乱人员,该市成为该地区事实上的首都。安东·邓尼金领导下的俄罗斯白军军队占领了该地区的部分地区,并于 1920 年 3 月组建了俄罗斯南部临时政府,导致事实上的首都短暂迁往卡特里诺斯拉夫(今第聂伯罗)。1920 年 3 月下旬,邓尼金的部队在被红军与马赫诺部队合作驱逐后从该地区撤退,马赫诺的部队在邓尼金的战线后方进行游击战。马赫诺运动于 1921 年 8 月 28 日解散,几名高级官员被布尔什维克军队处决后,受重伤的马赫诺和他的 77 名部下通过罗马尼亚逃亡。黑军残部继续战斗直至 1922 年底。
Play button
1918 Nov 1 - 1919 Jul 18

波兰-乌克兰战争

Ukraine
波兰-乌克兰战争,从1918年11月到1919年7月,是波兰第二共和国和乌克兰军队(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冲突。这场冲突的根源在于居住在该地区的波兰人和乌克兰人之间的种族、文化和政治差异,因为波兰和乌克兰两个共和国都是解体的俄罗斯和奥地利帝国的继承国。奥匈帝国解体后,战争在加利西亚东部爆发,并蔓延至原属于俄罗斯帝国的海乌姆地和沃里尼亚(沃林)地区,乌克兰国( 德意志帝国的附庸国)声称对这两个地区拥有主权。 )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1919 年 7 月 18 日,波兰重新占领了有争议的领土。
1919 - 1991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ornament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集体化
三位苏联总书记在乌克兰出生或长大:尼基塔·赫鲁晓夫和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此处一起描绘);和康斯坦丁·切尔年科。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28 Jan 1 - 1930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集体化

Ukraine
乌克兰的集体化(正式名称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苏联集体化和去富农化政策的一部分,该政策于 1928 年至 1933 年间推行,旨在将个人土地和劳动力整合到称为“集体农庄”的集体农场中,并消除集体农庄的敌人。工人阶级。农民认为集体农场的想法是农奴制的复兴。在乌克兰,这项政策对乌克兰少数民族人口及其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因为 86% 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集体化政策的强力推行是大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乌克兰,集体化有具体的目标和成果。苏联的集体化政策必须放在当时苏联发生的社会“自上而下的革命”的更大背景下来理解。集体农庄的形成是在村民集体所有制的大村农场的基础上形成的。预计产量将增加 150%。集体化的最终目标是解决20年代末的“粮食问题”。20 年代初期,苏联只有 3% 的农民实现了集体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20%的农户将被集体化,而在乌克兰,这一数字被定为30%。
Play button
1932 Jan 1 - 1933

大饥荒

Ukraine
大饥荒或乌克兰饥荒是 1932 年至 1933 年间在苏联乌克兰发生的一场人为饥荒,是影响粮食生产地区的更广泛的苏联饥荒的一部分。它导致数百万人死亡。虽然人们一致认为饥荒是人为造成的,但对于它是否构成种族灭绝却存在不同意见。一些人认为这是约瑟夫·斯大林镇压乌克兰独立运动的努力,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苏联工业化和集体化政策的结果。中间观点认为,最初的无意原因后来被用来针对乌克兰人,惩罚他们的民族主义和抵制集体化。乌克兰作为主要粮食生产国,面临着过高的粮食配额,加剧了当地饥荒的严重程度。死亡人数估计各不相同,早期数据显示有 7 至 1000 万受害者,但最近的学术估计有 3.5 至 500 万。饥荒对乌克兰的影响仍然很大。自2006年以来,乌克兰、其他33个联合国成员国、欧洲议会和美国35个州都承认大饥荒是苏联政府针对乌克兰人的种族灭绝。
Play button
1939 Sep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乌克兰

Ukraine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希特勒和斯大林入侵波兰苏联占领了波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1941 年, 纳粹德国及其盟友入侵苏联。一些乌克兰人最初将国防军士兵视为摆脱苏联统治的解放者,而另一些人则发起了游击运动。乌克兰地下民族主义分子的一些成员组成了乌克兰起义军,与苏联军队和纳粹分子作战。其他人则与德国人合作。在沃里尼亚,乌克兰武装分子对多达 10 万波兰平民进行了屠杀。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UPA 游击队的残余小团体仍在波兰和苏联边境附近活动。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南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和喀尔巴阡鲁塞尼亚是 1939 年《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和苏联在 193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的结果。二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一些修正案被接受,使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国际法的独立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同时保留为苏联的一部分。特别是,这些修正案使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与苏联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起成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这是与美国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旨在确保大会一定程度的平衡,苏联认为,大会不平衡,有利于西方集团。作为联合国成员,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 1948 年至 1949 年和 1984 年至 1985 年当选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1954年,克里米亚州从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划归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帝国人民委员部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士兵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穿越乌克兰利沃夫州的苏联边境。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1 Jan 1 - 1944

乌克兰帝国人民委员部

Równo, Volyn Oblast, Ukrain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乌克兰总督辖区(缩写为 RKU)是纳粹德国占领的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包括现代白俄罗斯和战前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邻近地区)的平民占领政权。它由阿尔弗雷德·罗森伯格领导的帝国东部被占领土部管辖。1941 年 9 月至 1944 年 8 月期间,帝国总督由埃里希·科赫(Erich Koch)担任总督管理。该政府的任务包括平定该地区以及为了德国的利益而开发该地区的资源和人民。1941 年 7 月 17 日,阿道夫·希特勒颁布了一项元首法令,定义了新占领的东部领土的行政管理。在德国入侵之前,乌克兰是苏联的一个组成共和国,居住着乌克兰人、俄罗斯人、 罗马尼亚人波兰人、犹太人、白俄罗斯人、德国人、罗姆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等少数民族。这是纳粹战后德国国家扩张计划的一个关键主题。在乌克兰当地合作者的帮助下,纳粹在乌克兰的灭绝政策结束了大屠杀和其他纳粹大规模屠杀中数百万平民的生命:估计有 90 万至 160 万犹太人和 3 至 400 万非犹太乌克兰人被杀害占领期间;其他消息来源估计,520 万乌克兰平民(各族裔)因危害人类罪、与战争有关的疾病和饥荒而丧生,占当时乌克兰人口的 12% 以上。
战后岁月
苏联宣传邮票,1954 年,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统一 300 周年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945 Jan 1 - 1953

战后岁月

Ukrain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苏联遭受了重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估计有 860 万苏联战斗人员和约 1800 万平民丧生。作为苏联一部分的乌克兰遭受了巨大的苦难,680万平民和军事人员被杀,390万人被疏散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220万人被德国人送往劳改营。由于1943年希特勒下令建立“歼灭区”和1941年苏联军队的焦土政策,乌克兰遭受了广泛的物质破坏,导致28,000多个村庄、714个城镇被毁,1,900万人丧生无家可归。工农业基础设施也面临大规模破坏。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土不断扩大,从波兰获得了乌克兰西部直至寇松线,从罗马尼亚获得了伊兹梅尔附近的地区,从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增加了约167,000平方公里(64,500平方英里)和1,100万人口。 。二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修正案允许其作为国际法中的独立实体行事,同时仍是苏联的一部分。这些修正案使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并于 1948-1949 年和 1984-1985 年担任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反映了其战后地位和领土收益的提高。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
三名苏联总书记在乌克兰出生或长大:尼基塔·赫鲁晓夫和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此处一起描绘)以及康斯坦丁·契尔年科。 ©Anonymous
1953 Jan 1 - 1985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

Ukraine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后,包括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贝利亚在内的集体领导发起了去斯大林化,标志着斯大林政策的转变,包括他的俄罗斯化方针。早在 1953 年 6 月,乌克兰共产党 (CPU) 就公开批评了这些政策。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是任命乌克兰裔阿列克谢·基里琴科 (Aleksey Kirichenko) 为 CPU 第一书记,这是 1920 年代以来的第一位。去斯大林化涉及集权和分权两方面的努力。1954 年 2 月,在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统一 300 周年之际,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将克里米亚移交给乌克兰,这是一项引人注目的集权行为,反映了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兄弟关系。这个被称为“解冻”的时代旨在实现自由化,包括对那些在战争期间和战后被判犯有国家罪行的人进行大赦,在 1958 年设立乌克兰第一个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以及在联合国内的乌克兰人数增加。 CPU 和政府级别。这一时期还见证了文化和部分乌克兰化的解冻。然而,1964年10月赫鲁晓夫的下台和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标志着以社会和经济停滞为特征的停滞时代的开始。勃列日涅夫以统一苏联各民族以实现单一的苏联身份为幌子,重新引入了俄罗斯化政策,这符合列宁对共产主义最后阶段的愿景。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这一时期也被定义为“发达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推迟了共产主义的承诺。1982 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相继短暂任职,随后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 1985 年崛起,标志着停滞时代的结束和导致苏联解体的重大改革的开始。
戈尔巴乔夫与解体
1986年4月26日,标志着生与死的界限。新的时间计算开始了。这张照片是爆炸几个月后从直升机上拍摄的。被摧毁的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是 1986 年在乌克兰现场运行的四台机组之一。如今没有任何机组在运行。(乌克兰切尔诺贝利,1986 年) ©USFCRFC
1985 Jan 1 - 1991

戈尔巴乔夫与解体

Ukraine
苏联后期,乌克兰经历了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开放政策的延迟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谢尔比茨基的保守立场。尽管进行了改革讨论,但到 1990 年,乌克兰 95% 的工业和农业仍然是国有的,导致乌克兰人普遍失望和反对,1986 年的切尔诺贝利灾难、俄罗斯化努力和经济停滞加剧了这一情况。开放政策促进了乌克兰侨民与祖国的重新联系,重振了宗教活动,并催生了各种反对派出版物。然而,改革所承诺的切实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实现,引发了进一步的不满。1991年8月莫斯科八月政变失败后,乌克兰加速独立。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宣布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更名为乌克兰。1991 年 12 月 1 日举行的全民公投中,所有地区均以 92.3% 的压倒性支持独立,其中包括克里米亚的多数票,克里米亚于 1954 年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转移到乌克兰。这次独立公投是迈向自决的历史性一步没有外国干预或内战,迅速得到国际承认。1991年,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以62%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巩固了乌克兰的独立之路。随后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于 1991 年 12 月 8 日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实际上解体,独立国家联合体 (CIS) 成立。该协议通过《阿拉木图议定书》的扩展,纳入了更多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标志着苏联于 1991 年 12 月 26 日正式解体,从而结束了 20 世纪历史的重要篇章,并标志着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出现。
克拉夫丘克和库奇马总统任期
乌克兰没有库奇马抗议。2001 年 2 月 6 日 ©Майдан-Інформ
1991 Jan 1 - 2004

克拉夫丘克和库奇马总统任期

Ukraine
乌克兰的独立之路于 1991 年 8 月 24 日正式确定,当时其最高苏维埃宣布该国将不再遵守苏联法律,这实际上表明其与苏联分离。这一宣言得到了 1991 年 12 月 1 日全民公投的压倒性支持,超过 90% 的乌克兰公民投票支持独立,在每个地区都显示了多数票,其中包括克里米亚的大量投票,尽管克里米亚的人口主要是俄罗斯族。1991年12月26日,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领导人达成协议,苏联解体,正式标志着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立。1991 年 12 月 2 日, 波兰加拿大成为首批承认乌克兰独立的国家。乌克兰独立初期,在总统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和列昂尼德·库奇马的领导下,经历了一个过渡阶段,尽管名义上独立,但乌克兰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关系。在裁军方面,乌克兰在1994年1月签署布达佩斯安全保证备忘录后,于1996年6月1日成为无核国家,并将从苏联继承的最后1,900枚战略核弹头交给了俄罗斯。1996年6月28日通过的宪法标志着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奠定了该国的基本法律框架。
1991
独立的乌克兰ornament
Play button
1991 Aug 24

乌克兰独立宣言

Ukraine
1991 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于 1991 年 12 月举行全民公决。1990 年 1 月 21 日,超过 30 万乌克兰人在基辅和利沃夫之间组织了一条争取乌克兰独立的人链。乌克兰于1991年8月24日正式宣布独立,当时乌克兰最高苏维埃(议会)宣布乌克兰将不再遵循苏联法律而只遵循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法律,事实上宣告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联盟。12 月 1 日,选民批准了正式从苏联独立的公投。超过 90% 的乌克兰公民投票支持独立,各地区均占多数,其中克里米亚占 56%。12月26日,苏联创始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三国总统在比亚沃维扎森林举行会议,根据苏联宪法正式解散苏联,苏联正式解体。至此,乌克兰的独立在法律上正式确立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同样是在 1991 年 12 月 1 日,乌克兰选民在第一次总统选举中选举了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在他担任总统期间,乌克兰经济每年萎缩10%以上(1994年萎缩20%以上)。乌克兰第二任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的总统任期(1994年至2005年)被无数腐败丑闻和媒体自由减少所包围,其中包括卡带丑闻。库奇马担任总统期间,经济复苏,在他执政的最后几年,GDP每年增长10%左右。
Play button
2004 Nov 22 - 2005 Jan 23

橙色革命

Kyiv, Ukraine
橙色革命(乌克兰语:Помаранчева революція,罗马化:Pomarancheva revoliutsiia)是2004年乌克兰总统决选后,2004年11月下旬至2005年1月期间在乌克兰发生的一系列抗议和政治事件。选举据称因大规模腐败、选民恐吓和选举舞弊而受到损害。乌克兰首都基辅是该运动公民抵抗运动的焦点,每天都有数千名抗议者示威。在全国范围内,这场革命的突出表现是反对派运动组织的一系列公民不服从、静坐和总罢工。抗议活动的起因是一些国内外选举监督员的报告以及公众普遍认为2004年11月21日主要候选人维克多·尤先科和维克多·亚努科维奇之间的第二轮投票结果被当局操纵以支持选举结果。后者。当最初的决选结果被废除时,全国性的抗议活动获得了成功,乌克兰最高法院于 2004 年 12 月 26 日下令重新投票。在国内和国际观察员的密切关注下,第二次决选被宣布“自由”。和公平”。最终结果显示尤先科明显获胜,他获得了约52%的选票,而亚努科维奇的得票率为45%。尤先科被宣布为正式获胜者,随着他于 2005 年 1 月 23 日在基辅就职,橙色革命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橙色革命在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亲政府圈子中产生了负面影响。2010年总统选举中,中央选举委员会和国际观察员宣称总统选举是公平进行的,亚努科维奇成为尤先科的继任者,成为乌克兰总统。四年后,2014 年 2 月基辅独立广场发生亲欧盟示威冲突后,亚努科维奇被赶下台。与不流血的橙色革命不同,这些抗议活动导致 100 多人死亡,大部分发生在 2014 年 2 月 18 日至 20 日期间。
尤先科总统任期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尤先科因 TCDD 中毒而患上氯痤疮(2006 年)。 ©Muumi
2005 Jan 23 - 2010 Feb 25

尤先科总统任期

Ukraine
2006年3月,乌克兰议会选举导致“反危机联盟”成立,其中包括地区党、共产党和社会党,后者已退出“橙色联盟”。这个新联盟任命维克多·亚努科维奇为总理,社会党的奥列克桑德·莫罗兹获得了议会主席的职位,许多人认为这一举动对于他退出橙色联盟至关重要。尤先科总统于 2007 年 4 月解散了最高拉达,理由是他的党派叛逃到反对派,这一决定遭到了他的反对者的指控违宪。尤先科担任总统期间,乌俄关系紧张,尤其是2005年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之间的天然气价格争端,这也影响了依赖途经乌克兰天然气的欧洲国家。最终于 2006 年 1 月就这一问题达成妥协,并于 2010 年进一步达成协议,确定了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2010年的总统选举中,橙色革命的关键人物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的前盟友变成了对手。尤先科拒绝支持季莫申科反对亚努科维奇,导致了反亚努科维奇选票的分裂,导致亚努科维奇在第二轮投票中以48%的得票率当选总统,而季莫申科则获得了45%的选票。前橙色革命盟友之间的这种分裂标志着乌克兰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
亚努科维奇总统任期
维克多·亚努科维奇 (Viktor Yanukovych) 2011 年在波兰参议院。 ©Chancellery of the Senate of the Republic of Poland
2010 Feb 25 - 2014 Feb 22

亚努科维奇总统任期

Ukraine
在维克多·亚努科维奇担任总统期间,他面临着实施更严格的新闻限制并试图在议会限制集会自由的指控。他的过去包括年轻时因盗窃、抢劫和破坏公物而被定罪,刑期最终被加倍。批评的一个关键点是 2011 年 8 月尤利娅·季莫申科 (Yulia Tymoshenko) 被捕,以及其他面临刑事调查的政治对手,这表明亚努科维奇涉嫌巩固权力。2011 年 10 月,季莫申科因在 2009 年与俄罗斯的天然气交易中滥用职权而被判处七年监禁,欧盟和其他实体谴责此举出于政治动机。2013年11月,亚努科维奇决定不签署乌克兰-欧盟联合协定,而是选择与俄罗斯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引发了广泛的抗议。2014 年 2 月,示威者占领了基辅独立广场,升级为占领政府大楼并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导致约 80 人死亡。暴力镇压导致议会对亚努科维奇的支持发生转变,最终导致他于 2014 年 2 月 22 日被免职,季莫申科从监狱获释。这些事件发生后,亚努科维奇逃离基辅,季莫申科的盟友亚历山大·图奇诺夫被任命为临时总统,标志着乌克兰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欧洲独立广场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2013 Nov 21 - 2014 Feb 21

欧洲独立广场

Maidan Nezalezhnosti, Kyiv, Uk
Euromaidan 或称独立广场起义,是乌克兰的一波示威和内乱,始于 2013 年 11 月 21 日,基辅独立广场发生大规模抗议活动。乌克兰政府突然决定不签署欧盟-乌克兰联合协议,而是选择与俄罗斯和欧亚经济联盟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引发了抗议活动。乌克兰议会以压倒性多数批准与欧盟敲定该协议,而俄罗斯则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其拒绝该协议。抗议活动范围扩大,要求总统亚努科维奇和阿扎罗夫政府辞职。抗议者反对乌克兰普遍存在的政府腐败、寡头的影响、滥用权力和侵犯人权的行为。透明国际将亚努科维奇列为世界上最腐败的例子。11 月 30 日暴力驱散抗议者引发了进一步的愤怒。亲欧盟独立运动引发了 2014 年的尊严革命。起义期间,基辅的独立广场(Maidan)是一个巨大的抗议营地,被数千名抗议者占领,并受到临时路障的保护。它有厨房、急救站和广播设施,以及演讲、讲座、辩论和表演的舞台。它由“独立广场自卫队”守卫,这些部队由穿着简易制服和头盔的志愿者组成,手持盾牌,配备棍棒、石头和汽油弹。乌克兰其他许多地区也举行了抗议活动。12 月 1 日,基辅发生与警察的冲突;12 月 11 日,警察袭击了该营地。自一月中旬以来,抗议活动有所增加,以回应政府出台严厉的反抗议法。1 月 19 日至 22 日,赫鲁舍夫斯基街发生了致命冲突。抗议者占领了乌克兰许多地区的政府大楼。2 月 18 日至 20 日,起义达到高潮,基辅独立广场活动人士与警察之间发生激烈战斗,导致近 100 名抗议者和 13 名警察死亡。结果,亚努科维奇和议会反对派领导人于 2014 年 2 月 21 日签署了一项协议,呼吁建立临时联合政府、宪法改革和提前选举。协议签署后不久,亚努科维奇和其他政府部长逃离该国。议会随后罢免亚努科维奇并成立临时政府。尊严革命之后不久,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发生亲俄骚乱,最终升级为俄乌战争。
Play button
2014 Feb 18 - Feb 23

尊严革命

Mariinskyi Park, Mykhaila Hrus
尊严革命,也称为独立广场革命和乌克兰革命,于 2014 年 2 月在亲欧盟抗议活动结束时在乌克兰发生,当时抗议者与乌克兰首都基辅安全部队之间发生致命冲突,最终导致乌克兰总统被驱逐。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俄乌战争爆发,乌克兰政府被推翻。2013年11月,亚努科维奇总统突然决定不与欧盟签署政治联盟和自由贸易协定,而是选择与俄罗斯和欧盟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浪潮(称为亲欧盟示威)。欧亚经济联盟。同年 2 月,乌克兰议会以压倒性多数批准与欧盟达成最终协议。俄罗斯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其拒绝。这些抗议活动持续了数月。他们的范围扩大了,要求亚努科维奇和阿扎罗夫政府辞职。抗议者反对乌克兰普遍存在的政府腐败和滥用权力、寡头的影响、警察的暴行和侵犯人权的行为。镇压性的反抗议法进一步加剧了愤怒。在“独立广场起义”期间,一个大型的、设置路障的抗议营地占据了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2014年1月和2月,基辅抗议者与别尔库特特种防暴警察发生冲突,导致108名抗议者和13名警察死亡,多人受伤。1 月 19 日至 22 日,第一批抗议者在赫鲁舍夫斯基街与警察的激烈冲突中被杀。此后,抗议者占领了全国各地的政府大楼。最致命的冲突发生在 2 月 18 日至 20 日,这是乌克兰自重新获得独立以来最严重的暴力事件。数千名抗议者在戴着盾牌和头盔的活动人士的带领下向议会挺进,遭到警察狙击手的射击。2月21日,亚努科维奇总统与议会反对派领导人签署协议,呼吁组建临时联合政府、宪法改革和提前选举。第二天,警察从基辅市中心撤出,该地区受到了抗议者的有效控制。亚努科维奇逃离了这座城市。当天,乌克兰议会以328票对0票(占议会450名议员的72.8%)投票罢免亚努科维奇。亚努科维奇表示,这次投票是非法的,可能是胁迫的,并向俄罗斯寻求帮助。俄罗斯认为推翻亚努科维奇是非法政变,不承认临时政府。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发生了广泛的支持和反对革命的抗议活动,亚努科维奇此前在 2010 年总统选举中曾在那里获得了大力支持。这些抗议活动升级为暴力,导致乌克兰各地亲俄骚乱,特别是在该国南部和东部地区。因此,俄乌战争的早期阶段很快就升级为俄罗斯的军事干预,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建立了自称的分离国家。这引发了顿巴斯战争,并最终导致俄罗斯于 2022 年对该国发动全面入侵。阿尔谢尼·亚采纽克领导的临时政府签署了欧盟联合协议并解散了别尔库特。彼得·波罗申科在 2014 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第一轮得票率为 54.7%)后就任总统。新政府恢复了2004年乌克兰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曾在2010年因违宪而备受争议地被废除,并开始罢免与被推翻政权有关的公务员。该国还出现了广泛的非共产化。
俄乌战争
乌克兰炮兵,2014 年夏季。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2014 Feb 20

俄乌战争

Ukraine
俄乌战争是俄罗斯(连同亲俄分裂势力)和乌​​克兰之间持续不断的战争。该项目由俄罗斯于 2014 年 2 月乌克兰尊严革命后发起,最初关注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地位,国际上承认它们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冲突的前八年包括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2014 年)、乌克兰与俄罗斯支持的分裂分子之间的顿巴斯战争(2014 年至今),以及海军事件、网络战和政治紧张局势。自 2021 年底俄罗斯在俄罗斯-乌克兰边境集结军队后,俄罗斯于 2022 年 2 月 24 日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冲突进一步扩大。2014 年 2 月,亲俄独立广场抗议活动和导致亲俄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下台的革命之后,乌克兰部分地区爆发了亲俄骚乱。没有徽章的俄罗斯士兵控制了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的战略阵地和基础设施,并占领了克里米亚议会。俄罗斯组织了一场有争议的公投,结果是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这导致了克里米亚的吞并。2014年4月,亲俄团体在顿巴斯的示威活动升级为乌克兰武装部队与俄罗斯支持的自称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的分裂分子之间的战争。2014年8月,没有标记的俄罗斯军用车辆越过边境进入顿涅茨克共和国。一方面乌克兰军队之间爆发了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另一方面分裂分子与俄罗斯军队混在一起,尽管俄罗斯试图掩盖其参与。战争陷入静态冲突,停火尝试多次失败。2015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了明斯克二号协议,但由于一些争议,该协议未能得到全面实施。到2019年,乌克兰7%的领土被乌克兰政府列为临时占领区。2021 年和 2022 年初,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周围进行了大规模军事集结。北约指责俄罗斯计划入侵,但遭到否认。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批评北约东扩对俄罗斯构成威胁,并要求禁止乌克兰加入该军事联盟。他还表达了民族统一主义观点,质疑乌克兰的生存权,并谎称乌克兰是由弗拉基米尔·列宁建立的。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正式承认顿巴斯两个自称的分裂国家,并公开派遣军队进入该地区。三天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国际社会许多人强烈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为,指责其违反国际法并严重侵犯乌克兰主权。许多国家对俄罗斯、俄罗斯个人或公司实施经济制裁,特别是在 2022 年入侵之后。
Play button
2014 Mar 18

俄罗斯联邦吞并克里米亚

Crimean Peninsula
2014年2月和3月,俄罗斯入侵并随后从乌克兰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这一事件发生在尊严革命之后,是更广泛的俄罗斯-乌克兰战争的一部分。基辅推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的事件引发了反对乌克兰新政府的示威活动。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与安全部门负责人讨论了乌克兰事件,并表示“我们必须开始努力将克里米亚归还俄罗斯”。2 月 27 日,俄罗斯军队占领了克里米亚各地的战略要地。这导致亲俄罗斯的阿克肖诺夫政府在克里米亚成立、克里米亚地位公投以及克里米亚于 2014 年 3 月 16 日宣布独立。尽管俄罗斯最初声称其军队没有参与这些事件,但后来承认确实如此。俄罗斯于2014年3月18日正式并入克里米亚。吞并半岛后,俄罗斯升级了在半岛的军事存在,并发出核威胁,以巩固当地新的现状。乌克兰和许多其他国家谴责吞并行动,认为这违反了国际法和俄罗斯维护乌克兰领土完整的协议。这次吞并导致当时的八国集团其他成员暂停俄罗斯的加入并实施制裁。联合国大会也拒绝了公投和吞并,通过了一项决议,确认“乌克兰在国际公认边界内的领土完整”。俄罗斯政府反对“吞并”标签,普京捍卫公投符合人民自决原则。
波罗申科总统任期
彼得·波罗申科。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2014 Jun 7 - 2019 May 20

波罗申科总统任期

Ukraine
彼得·波罗申科 (Petro Poroshenko) 自 2014 年 6 月当选以来,就在议会反对、经济危机和冲突等充满挑战的环境下开始了总统任期。波罗申科上任后不久,就宣布与亲俄势力停火一周,冲突因俄罗斯军事干预而升级。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冲突还是陷入了僵局,明斯克协议概括了这一僵局,该协议旨在冻结分界线沿线的战争,但也巩固了顿巴斯地区的不确定性。经济方面,波罗申科任期的标志是2014年6月27日签署了乌克兰-欧盟联合协议,并在欧洲一体化方面采取了重大步骤,包括2017年乌克兰人免签申根区旅行。然而,乌克兰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 2014年本国货币大幅贬值,2014年和2015年GDP大幅萎缩。波罗申科政府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军事和警察改革,旨在使乌克兰更接近北约标准,并将民兵转变为国家警察。然而,这些改革被批评为不彻底或半心半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下,经济形势有所稳定,但寡头影响和财产国有化的争议损害了他的任期。波罗申科领导下的外交政策成就包括支持反俄制裁和进一步推进乌克兰融入欧盟。在国内,反腐败努力和司法改革已经启动,但成效有限,挑战持续存在,包括丑闻和改革步伐缓慢。信息政策部的成立旨在对抗俄罗斯的宣传,但其有效性受到质疑。波罗申科2018年决定终止乌克兰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乌克兰影响力的重大转变。在他的任期内,他还取得了法律上的胜利,例如 Naftogaz 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仲裁获胜,以及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的时刻,特别是 2018 年的刻赤海峡事件。2019 年的宪法修正案确认了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愿望。然而,俄罗斯糖果厂延迟出售、“巴拿马门”丑闻以及国家改革和维持旧权力结构之间的斗争等争议使他的总统任期变得更加复杂。尽管在国家建设和争取欧洲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波罗申科的任期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时期,凸显了乌克兰转型的复杂性。
泽连斯基总统任期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2019 May 20

泽连斯基总统任期

Ukraine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2019年4月21日的总统选举中以73.23%的得票率获胜,标志着乌克兰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他于 5 月 20 日就职,导致最高拉达解散并宣布提前选举。7 月 21 日的选举使泽连斯基领导的人民公仆党获得绝对多数席位,这在乌克兰历史上尚属首次,从而无需联合政府即可组建由总理奥列克西·翁恰鲁克领导的政府。然而2020年3月,贡恰鲁克政府因经济低迷被解散,丹尼斯·什米哈尔接任总理。在此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 2019 年 9 月 7 日的互释行动,22 名乌克兰水手、2 名安全官员和 11 名俄罗斯政治犯返回。2020年1月8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击落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752航班,造成176人死亡,国际紧张局势升级。卢布林三角倡议于2020年7月28日与波兰和立陶宛发起,旨在加强合作并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愿望。2021年,泽连斯基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亲俄媒体实体采取果断行动,禁止播放112乌克兰、NewsOne和ZIK等频道。与亲俄罗斯活动有关的个人和实体也受到制裁,其中包括政治家维克托·梅德韦德丘克(Viktor Medvedchuk)。2021 年 6 月的布鲁塞尔峰会进一步强调了乌克兰的欧洲-大西洋一体化,北约领导人在会上确认了该国未来的成员身份以及决定自己外交政策的权利。2021 年 5 月,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组成了“协会三重奏”,凸显了三方对更紧密的欧盟关系和潜在成员资格的承诺。乌克兰于2022年2月申请加入欧盟,标志着其迈向欧洲一体化的关键一步,反映了其在持续挑战中面向西方的战略导向。
Play button
2022 Feb 24

2022 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Ukraine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是 2014 年开始的俄乌战争的重大升级。这次入侵造成了欧洲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超过 630 万乌克兰人逃离该国,占乌克兰人口的三分之一流离失所。这次入侵还造成了全球粮食短缺。2014年,俄罗斯入侵并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支持的分裂分子占领了乌克兰东南部顿巴斯地区的部分地区,包括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引发了地区战争。2021年,俄罗斯开始沿乌克兰边境大规模集结军队,集结了多达19万名士兵及其装备。在入侵前不久的电视讲话中,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拥护民族统一主义观点,挑战乌克兰的建国权,并错误地声称乌克兰是由迫害俄罗斯少数民族的新纳粹分子统治的。2022 年 2 月 21 日,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这两个自称为顿巴斯分离准国家的国家。第二天,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授权使用武力,俄罗斯军队迅速向这两个领土推进。入侵始于2月24日上午,普京宣布对乌克兰进行“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的“特别军事行动”。几分钟后,导弹和空袭袭击了乌克兰全境,包括首都基辅。随后从多个方向进行了大规模的地面入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颁布戒严令,并全面动员所有18岁至60岁的乌克兰男性公民,并禁止他们出境。俄罗斯的攻击最初是从白俄罗斯向基辅的北部战线、向哈尔科夫的东北战线、从克里米亚的南部战线以及从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东南战线发起的。3月期间,俄罗斯向基辅的进攻陷入停滞。由于损失惨重和乌克兰的强烈抵抗,俄罗斯军队于 4 月 3 日从基辅州撤退。4 月 19 日,俄罗斯对顿巴斯发起新一轮进攻,但进展非常缓慢,直到 7 月 3 日才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而其他战线基本保持静止。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继续轰炸远离前线的军事和民用目标,包括基辅、利沃夫、敖德萨附近的谢尔希夫卡和克列缅丘克等地。7月20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宣布,俄罗斯将对乌克兰从国外获得的军事援助增加作出回应,以此证明扩大“特种作战”战线的合理性,以将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的军事目标纳入乌克兰以外的地区。顿巴斯地区各州的最初目标。这次入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谴责此次入侵并要求俄罗斯军队全面撤军。国际法院下令俄罗斯暂停军事行动,欧洲委员会驱逐俄罗斯。多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影响了俄罗斯乃至世界经济,并向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和军事援助。世界各地爆发抗议活动;俄罗斯人遭到大规模逮捕,媒体审查也加强,包括禁止使用“战争”和“入侵”等词。国际刑事法院自 2013 年起对乌克兰境内的反人类罪以及 2022 年入侵中的战争罪展开调查。

Appendices



APPENDIX 1

Ukrainian Origins | A Genetic and Cultural History


Play button




APPENDIX 2

Medieval Origins of Ukrainians


Play button




APPENDIX 3

Rise of the Cossacks - Origins of the Ukrainians


Play button




APPENDIX 4

Ukraine's geographic Challenge 2022


Play button

Characters



Volodymyr Antonovych

Volodymyr Antonovych

Ukrainian National Revival Movement

Petro Mukha

Petro Mukha

Ukrainian National Hero

Bohdan Khmelnytsky

Bohdan Khmelnytsky

Hetman of Zaporizhian Host

Olga of Kiev

Olga of Kiev

Regent and Saint

Yulia Tymoshenko

Yulia Tymoshenko

Prime Minister of Ukraine

Yaroslav the Wise

Yaroslav the Wise

Grand Prince of Kiev

Vladimir the Great

Vladimir the Great

Grand Prince of Kiev

Nestor Makhno

Nestor Makhno

Ukrainian Anarchist

Ivan Mazepa

Ivan Mazepa

Hetman of Zaporizhian Host

Oleg of Novgorod

Oleg of Novgorod

Varangian Prince of the Rus'

Leonid Kravchuk

Leonid Kravchuk

First President of Ukraine

Mykhailo Drahomanov

Mykhailo Drahomanov

Political Theorist

Mykhailo Hrushevsky

Mykhailo Hrushevsky

Ukrainian National Revival Leader

Stepan Bandera

Stepan Bandera

Political Figure

References



  • Encyclopedia of Ukrain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4–93) 5 vol; from Canadian Institute of Ukrainian Studies, partly online as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Ukraine.
  • Ukraine: A Concise Encyclopedia. ed by Volodymyr Kubijovyč;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 1188pp
  • Bilinsky, Yaroslav The Second Soviet Republic: The Ukraine after World War II (Rutgers UP, 1964)
  • Hrushevsky, Mykhailo. A History of Ukraine (1986 [1941]).
  • Hrushevsky, Mykhailo. History of Ukraine-Rus' in 9 volumes (1866–1934). Available online in Ukrainian as "Історія України-Руси" (1954–57).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1997–2014).
  • Ivan Katchanovski; Kohut, Zenon E.; Nebesio, Bohdan Y.; and Yurkevich, Myroslav.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Ukraine. Second edition (2013). 968 pp.
  • Kubicek, Paul. The History of Ukraine (2008)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Liber, George. Total war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Ukraine, 1914–1954 (U of Toronto Press, 2016).
  • Magocsi, Paul Robert, A History of Ukrain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6 ISBN 0-8020-7820-6
  • Manning, Clarence, The Story of the Ukraine.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47: Online.
  • Plokhy, Serhii (2015). 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 Basic Books. ISBN 978-0465050918.
  • Reid, Anna. Borderland: A Journey Through the History of Ukraine (2003) ISBN 0-7538-0160-4
  • Snyder, Timothy D. (2003). The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s: Poland, Ukraine, Lithuania, Belarus, 1569–1999. Yale U.P. ISBN 9780300105865. pp. 105–216.
  • Subtelny, Orest (2009). Ukraine: A Histo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SBN 978-0-8020-8390-6. A Ukrainian translation is available online.
  • Wilson, Andrew. The Ukrainians: Unexpected N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02) ISBN 0-300-09309-8.
  • Yekelchyk, Serhy. Ukraine: Birth of a Modern 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