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button

1862 - 1862

安提特姆战役



安蒂特姆战役,又称夏普斯堡战役,特别是在美国南部,是 1862 年 9 月 17 日美国内战中的一场战役,双方为北弗吉尼亚联邦将军罗伯特·E·李 (Robert E. Lee) 的陆军和联邦将军乔治·B·肯尼迪 (George B.麦克莱伦的波托马克军团位于马里兰州夏普斯堡和安提特姆溪附近。作为马里兰战役的一部分,这是美国内战东部战区首次在联邦土地上进行野战军级别的交战。这仍然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共有 22,727 人死亡、受伤或失踪。尽管联邦军队的伤亡比南部联盟军严重,但这场战斗却是联邦军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追击南方邦联将军罗伯特·E·李进入马里兰州后,联邦军少将乔治·B·麦克莱伦向在安提坦溪后方防御阵地的李的军队发起攻击。9 月 17 日拂晓,约瑟夫·胡克少将的部队对李将军的左翼发起了猛烈攻击。攻击和反击席卷了米勒的玉米田,战斗围绕着邓克教堂展开。联邦军对沉没之路的攻击最终刺穿了南部邦联的中心,但联邦军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延续。下午,联邦军少将安布罗斯·伯恩赛德的部队投入战斗,占领了安提特姆河上的一座石桥,并向南方联盟右翼推进。关键时刻,邦联军少将阿普·希尔率领的师从哈珀斯费里赶来,发动突然反击,击退伯恩赛德,结束了战斗。尽管双方在人数上处于二比一的劣势,李还是投入了全部兵力,而麦克莱伦只派出了不到四分之三的兵力,使李能够与联邦军作战陷入僵局。夜间,两军巩固阵线。尽管伤亡惨重,李在 9 月 18 日期间继续与麦克莱伦发生小规模冲突,同时将他的溃败军队撤往波托马克河以南。麦克莱伦成功地击退了李的入侵,使这场战斗成为联邦的胜利,但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对麦克莱伦过于谨慎的总体模式以及未能追击撤退的李感到不满,于11月解除了麦克莱伦的指挥权。从战术角度来看,这场战斗有些不确定。联邦军队成功击退了南方联盟的入侵,但伤亡惨重,未能彻底击败李的军队。然而,这是战争中对联邦有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政治影响:战争的结果给了林肯发布《解放奴隶宣言》的政治信心,宣布所有在敌方领土上被当作奴隶的人获得自由。这有效地阻止了英国和法国政府承认南部邦联,因为这两个国家都不希望表现出支持奴隶制的样子。
HistoryMaps Shop

访问商店

序幕
斯通沃尔·杰克逊在哈珀斯费里 ©Mort Künstler
1862 Sep 3

序幕

Harpers Ferry National Histori
罗伯特·E·李 (Robert E. Lee) 率领的北弗吉尼亚军团——约 55,000 人[1] ——继 8 月 30 日在第二次布尔朗战役中取得胜利后,于 9 月 3 日进入马里兰州。受到胜利的鼓舞,南方邦联领导层打算将战争带向敌方领土。李入侵马里兰州的目的是与布拉克斯顿·布拉格和埃德蒙·柯比·史密斯的军队入侵肯塔基州同时进行。出于后勤方面的原因,这也是必要的,因为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农场已经没有食物了。基于 1861 年春天巴尔的摩骚乱等事件以及林肯总统在就职典礼途中必须乔装经过这座城市的事实,南方邦联领导人认为马里兰州会热情欢迎南方邦联军队。他们唱着歌曲“马里兰,我的马里兰!”但到 1862 年秋天,亲联邦情绪占了上风,尤其是在该州西部地区。当李的军队经过他们的城镇时,平民通常躲在家里,或者冷漠地观看,而波托马克军团则受到欢呼和鼓励。包括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在内的一些南方邦联政客认为,如果南方邦联在联邦领土上赢得军事胜利,获得外国承认的前景将会增加;这样的胜利可能会获得英国和法国的认可和财政支持,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李认为南部邦联应该以这种可能性为基础制定军事计划。[2]当麦克莱伦的 87,000 人的波托马克军团[3]前往拦截李时,两名联邦士兵(第 27 印第安纳志愿步兵团的巴顿 W. 米切尔下士和约翰 M. 布洛斯中士[4] )发现了一份丢失的副本李的详细作战计划——特别命令 191——围绕着三支雪茄。该命令表明,李已经将他的军队分开,并在地理上分散了部分(到西弗吉尼亚州的哈珀斯费里和马里兰州的黑格斯敦),因此,如果麦克莱伦能够足够快地行动,那么每个臣民都会受到孤立和失败。麦克莱伦等了大约18个小时才决定利用这一情报重新部署部队,从而浪费了决定性地击败李的机会。[5]在安提坦战役之前,马里兰战役中有两场重要交战:托马斯·J·“石墙”·杰克逊少将占领哈珀斯费里,以及麦克莱伦在南山战役中穿过蓝岭山脉发起进攻。前者意义重大,因为李的大部分军队在安提特姆战役开始时缺席,参加联邦驻军的投降;后者是因为南部邦联在两个山口的防御工事阻碍了麦克莱伦的前进,足以让李将剩余的军队集中在夏普斯堡。[6]
军队部署
同盟国炮兵正在行动。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62 Sep 15

军队部署

Antietam National Battlefield,
从 9 月 15 日开始,李在夏普斯堡镇附近沿着安提特姆溪后方的一个低矮山脊部署了可用的部队。虽然这是一个有效的防御阵地,但它并不是一个坚不可摧的阵地。这里的地形为步兵提供了极好的掩护,有铁栅栏、石栅栏、露头的石灰岩、小洼地和洼地。他们面前的小溪只是一个小障碍,宽度从 60 到 100 英尺(18-30 m)不等,有些地方可以涉水,并由三座相距一英里(1.5 公里)的石桥跨越。这也是一个不稳定的位置,因为南部邦联的后方被波托马克河封锁,只有一个过境点,谢泼兹敦的博特勒福特,在附近,如果需要撤退的话。(马里兰州威廉斯波特的浅滩位于夏普斯堡西北 10 英里(16 公里)处,杰克逊在向哈珀斯费里进军时曾使用该浅滩。战斗期间联邦军队的部署使得考虑朝该方向撤退是不切实际的。) 9 月 15 日,李直接指挥的部队人数不超过 18,000 人,仅为联邦军队的三分之一。[7]前两个联邦师于 9 月 15 日下午抵达,其余部队于当晚晚些时候抵达。尽管联邦军在 9 月 16 日早上立即发起进攻,在数量上会具有压倒性优势,但麦克莱伦标志性的谨慎态度以及他相信李在夏普斯堡有多达 10 万名士兵的信念,导致他将进攻推迟了一天。[8]这给了同盟军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防御阵地,并允许朗斯特里特的军团从黑格斯敦抵达,杰克逊的军团(减去AP希尔的师)从哈珀斯费里抵达。杰克逊保卫左翼(北翼),锚定在波托马克河;朗斯特里特防守右翼(南翼),锚定在安提坦河,这条防线长约 4 英里(6 公里)。(随着战斗的进展和李转移部队,这些军团的边界相当大地重叠。) [9]9月16日晚,麦克莱伦命令胡克的第一军渡过安蒂特姆河,探查敌军阵地。米德的师谨慎地攻击东伍兹附近的胡德的部队。夜幕降临后,麦克莱伦为第二天的战斗部署部队,炮火仍在继续。麦克莱伦的计划是压倒敌人的左翼。他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安提坦河上桥梁的配置。较低的桥(很快将被命名为伯恩赛德桥)被俯瞰它的悬崖上的邦联阵地所控制。位于布恩斯伯勒公路上的中间桥遭到来自夏普斯堡附近高地的炮火攻击。但上桥位于南部邦联炮火以东 2 英里(3 公里)处,可以安全通过。麦克莱伦计划投入一半以上的军队参加进攻,从两个军开始,第三个军支援,必要时还有第四个军支援。他打算用第五军同时对南方联盟的右翼发动牵制性攻击,如果任何一次攻击成功,他准备用他的预备队攻击中路。[10]东伍兹的小冲突向李表明了麦克莱伦的意图,李相应地准备了防御。他将人员转移到左翼,并向尚未抵达战场的两名指挥官发送紧急信息:拉斐特·麦克劳斯率领两个师,阿普·希尔率领一个师。[11]
1862
早晨阶段ornament
战斗开始
1862 年 9 月 17 日,第六届威斯康星州在安提坦举行。 ©Anonymous
1862 Sep 17 05:30 - Sep 17 07:00

战斗开始

The Cornfield, Keedysville, MD
战斗于 9 月 17 日黎明(约凌晨 5:30)开始,约瑟夫·胡克 (Joseph Hooker) 率领的联邦第一军沿黑格斯敦收费公路发起进攻。胡克的目标是邓克教堂所在的高原,这是一座朴素的白色建筑,属于当地的德国浸信会教派。胡克约有 8,600 名士兵,仅比斯通沃尔·杰克逊 (Stonewall Jackson) 领导下的 7,700 名防守队员多一点,而这一微小的差距被同盟国强大的防守阵地所抵消。[12]阿布纳·道布尔戴 (Abner Doubleday) 的师在胡克的右侧移动,詹姆斯·里基茨 (James Ricketts) 的师从左侧移动到东伍兹 (East Woods),乔治·米德 (George Meade) 的宾夕法尼亚预备队师部署在中央并稍微靠后。杰克逊的防守由亚历山大·劳顿和约翰·R·琼斯领导的师组成,从西伍兹出发,穿过收费公路,沿着米勒玉米田的南端排列。西森林内有四个旅作为预备队。[13]当第一批联邦士兵从北部森林出现并进入玉米田时,一场炮火决斗爆发了。同盟军的火力来自西边杰布·斯图尔特 (Jeb Stuart) 领导的马炮兵连,以及南边邓克教堂 (Dunker Church) 长矛对面高地上斯蒂芬·D·李 (Stephen D. Lee) 上校领导的四个炮兵连。联盟的还击火力来自北伍兹后方山脊上的九个炮台和位于安提坦溪以东 2 英里(3 公里)处的 20 支 20 磅帕罗特步枪。这场大火给双方造成了重大伤亡,被李上校形容为“炮火地狱”。[14]胡克看到玉米地里隐藏着联邦军刺刀的光芒,他停下了他的步兵,调出了四个火炮连,将炮弹和弹药筒从联邦步兵头顶上方发射到战场上。一场战斗开始了,由于玉米地能见度低,双方用枪托和刺刀进行了相当多的混战。警察们骑着马四处走动,咒骂着,喊着命令,在喧闹声中没人能听到。步枪因射击次数过多而变热并结垢;空气中充满了枪林弹雨。米德准将率领的宾夕法尼亚第一旅。杜鲁门·西摩将军开始穿过东森林,并与詹姆斯·沃克上校的阿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部队交火。当沃克的部队在李的炮火协助下迫使西摩后退时,里基茨的师进入了玉米田,也被炮火撕裂。双桅船。艾布拉姆·杜里将军的旅直接遭遇了马塞勒斯·道格拉斯上校的佐治亚旅的齐射。杜里伊在 250 码(230 m)范围内承受猛烈炮火后,由于缺乏增援而没有取得任何优势,他下令撤退。[13]杜里伊所期待的增援部队是准将率领的旅。乔治·L·哈特萨夫 (George L. Hartsuff) 将军和威廉·A·克里斯蒂安 (William A. Christian) 上校很难到达现场。哈特萨夫被炮弹击伤,克里斯蒂安惊恐地下马逃往后方。当这些人集结并进入玉米地时,他们遇到了与他们的前辈相同的炮兵和步兵火力。随着联邦军人数优势开始显现,哈里·海斯领导的路易斯安那“虎”旅加入了战斗,迫使联邦军撤回东伍兹。马萨诸塞州第 12 步兵团的伤亡率为 67%,是当天所有部队中伤亡率最高的。[15]猛虎队最终被击退,联邦军调出一组 3 英寸步枪,直接将它们扔进玉米田,近距离射击杀死了猛虎队,猛虎队 500 人中损失了 323 人。[16]虽然玉米田仍然是血腥的僵局,但联邦军向西推进几百码的进展更为成功。双桅船。约翰·吉本将军的道布尔戴师的第四旅(最近被命名为钢铁旅)开始向下推进,跨过收费公路,进入玉米地和西树林,推开杰克逊的部队。[17]他们被斯塔克旅 1,150 名士兵的冲锋所阻止,他们从 30 码(30 m)外猛烈射击。联邦旅在遭到钢铁旅猛烈的还击后撤退,斯塔克受了致命伤。联邦军重新向邓克教堂推进,并在杰克逊的防线中切开了一个大缺口,防线摇摇欲坠,几近崩溃。尽管成本高昂,但胡克的部队仍在稳步前进。
胡德反击
©Anonymous
1862 Sep 17 07:00 - Sep 17 09:00

胡德反击

The Cornfield, Keedysville, MD
上午 7 点刚过,南方军增援部队抵达。麦克劳斯和理查德·H·安德森领导的各师从哈珀斯费里夜间行军后抵达。7点15分左右,李将军将乔治·T·安德森的佐治亚旅从军队右翼调出以援助杰克逊。早上 7 点,胡德的 2,300 人的师穿过西森林,并再次通过玉米地将联邦军队击退。德州人的进攻尤其猛烈,因为当他们从预备位置被召唤时,他们被迫中断了几天来吃的第一顿热早餐。他们得到了从玉米地东南部穆玛农场赶来的DH希尔师的三个旅的援助,以及从尼科迪姆斯农场穿过西森林的朱巴尔·厄尔利旅的援助,他们一直在那里支援杰布·斯图尔特的马炮。钢铁旅的一些军官将人员集结在美国第四炮兵连B连的炮台周围,吉本亲自确保他之前的部队没有损失任何一个沉箱。[18]然而,胡德的部下在战斗中首当其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60%——但他们阻止了防线崩溃,并抵挡住了第一军。胡克的手下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没有达到目的。经过两个小时和 2,500 人伤亡后,他们回到了出发地。玉米田深约 250 码(230 m),宽约 400 码(400 m),是一片难以形容的破坏场景。据估计,玉米田一上午的时间里易手不少于 15 次。[19]在战斗中指挥铁旅第六威斯康星团的鲁弗斯·道斯少校后来将黑格斯敦收费公路周围的战斗与弗雷德里克斯堡的石墙、斯波西瓦尼亚的“血腥角”和冷港的屠宰场进行了比较,坚称“安提特姆收费公路在明显的屠杀证据方面超过了所有这些”。[20]胡克呼吁曼斯菲尔德第十二军的 7,200 名士兵提供支持。曼斯菲尔德的手下有一半是新兵,而且曼斯菲尔德两天前刚刚上任,经验不足。尽管他是一名服役四十年的老兵,但他从未率领大量士兵参加过战斗。由于担心他的部下会在炮火下逃跑,他让他们以一种被称为“密集连队纵队”的队形行进,这是一种密集队形,其中一个团排成十排,而不是通常的两排。当他的部队进入东树林时,他们提出了一个极好的炮击目标,“几乎和谷仓一样好”。曼斯菲尔德本人胸部中弹,第二天死亡。曼斯菲尔德第一师的新兵在对抗胡德防线时毫无进展,胡德防线得到了科尔奎特和麦克雷领导下的DH希尔师的旅的增援。然而,乔治·西尔斯·格林率领的第十二军第二师突破了麦克雷的部队,麦克雷的部队错误地认为自己将被侧翼攻击所困而逃跑。这次对防线的突破迫使胡德和他的部下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在西森林重新集结,他们就是在那里开始了这一天。格林到达了胡克最初的目标邓克教堂,并击退了斯蒂芬·李的电池。联邦军队控制了收费公路以东的大部分土地。
萨姆纳的第二军团进攻
©Keith Rocco
1862 Sep 17 09:00

萨姆纳的第二军团进攻

The Cornfield, Keedysville, MD
上午9点,随同该师的萨姆纳以一种不寻常的战斗队形发起进攻——三个旅排成三长队形,士兵并排,队形之间的距离只有50到70码(60m)。他们首先遭到南方联盟炮兵的攻击,然后又遭到厄尔利师、沃克师和麦克劳斯师的三侧攻击,不到半小时,塞奇威克的部队就被迫混乱地撤退到出发地,伤亡超过 2,200 人,其中包括塞奇威克他自己也因受伤而几个月无法参加活动。[21]萨姆纳因其“鲁莽”的攻击、与第一军和第十二军总部缺乏协调、在陪同塞奇威克师时失去对法国师的控制、在发动攻击之前未能进行充分的侦察而受到大多数历史学家的谴责。并选择了不寻常的战斗队形,从而有效地遭到了南部邦联的反击。战斗上午阶段的最后行动发生在上午 10 点左右,当时第十二军的两个团向前推进,却遇到了刚从南部邦联右翼赶来的约翰·G·沃克师。他们在西伍兹的玉米田之间的地区作战,但很快沃克的部队就被格林师的两个旅逼退,联邦军队占领了西伍兹的一些阵地。上午阶段结束时,双方伤亡近 13,000 人,其中包括两名联邦军指挥官。
1862
中午阶段ornament
血腥巷
©Mort Kunstler
1862 Sep 17 09:30

血腥巷

The Cornfield, Keedysville, MD
到了中午,行动已转移到南部邦联战线的中心。萨姆纳伴随着塞奇威克师的早晨进攻,但他的另一个师在弗伦奇的指挥下,与萨姆纳和塞奇威克失去了联系,并莫名其妙地向南前进。弗兰奇渴望有机会亲眼目睹战斗,他发现路上有小冲突,于是命令他的士兵前进。这时,萨姆纳的助手(和儿子)找到了弗伦奇,描述了西森林的可怕战斗,并转达了命令,要求他攻击南方联盟的中心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25]法国队与 DH Hill 的师对峙。希尔指挥着大约 2,500 人,不到弗伦奇领导下人数的一半,他的 5 个旅中有 3 个在早上的战斗中被撕毁。理论上来说,朗斯特里特防线的这一部分是最薄弱的。但希尔的部队处于一个坚固的防御位置,在一个平缓的山脊上,在一条因多年的马车交通而磨损的凹陷道路上,形成了一条天然壕沟。[26]上午 9 点 30 分左右,法国人对希尔的临时胸墙发起了一系列旅规模的攻击。第一个发起攻击的旅,大部分是由准将指挥的缺乏经验的部队。马克斯·韦伯将军很快就被步枪的猛烈火力击倒。此时双方都没有部署炮兵。第二次进攻由德怀特·莫里斯上校率领的更多新兵发起,也遭到猛烈火力攻击,但成功击退了罗伯特·罗兹领导的阿拉巴马旅的反击。第三个,在准将的领导下。内森·金博尔(Nathan Kimball)将军率领三个老兵团,但他们也从凹陷的道路中倒下。弗伦奇的师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伤亡了 1,750 人(他的 5,700 人)。[22]
援军
©Anonymous
1862 Sep 17 10:30

援军

The Cornfield, Keedysville, MD
双方增援部队陆续抵达,到上午 10 点 30 分,罗伯特·E·李 (Robert E. Lee) 派出了他的最后预备队(由理查德·H·安德森 (Richard H. Anderson) 少将率领的约 3,400 人)支援希尔的战线,并将其延伸至右侧,准备进攻这将包围法国人的左翼。但与此同时,伊斯雷尔·B·理查森少将率领的 4000 人到达了弗伦奇的左侧。这是萨姆纳的三个师中的最后一个师,麦克莱伦在组织后备部队时一直坚守在后方。[23]理查森的生力军发起了第一击。爱尔兰布里格旅率先发起了当天对凹陷道路的第四次攻击。托马斯·F·梅格尔将军。当他们前进时,翠绿的旗帜在微风中飘扬,团牧师威廉·科比神父在队伍前面来回骑行,高喊着罗马天主教会为那些即将死去的人规定的有条件赦免的话语。(科比后来于 1863 年在葛底斯堡举行了类似的仪式。)大多数爱尔兰移民在猛烈的攻击中阵亡 540 人,然后才被命令撤退。[24]
混乱的订单和错失的机会
血腥巷 ©Dan Nance
1862 Sep 17 11:40

混乱的订单和错失的机会

Bloody Lane, Keedysville, MD,
理查森将军亲自派遣准将旅。约翰·C·考德威尔将军在中午左右投入战斗(在被告知考德威尔在后方,在一个干草堆后面),最终局势发生了逆转。安德森将军在战斗初期受伤后,安德森的南方联盟师对守军几乎没有帮助。其他主要领导人也阵亡,包括乔治·B·安德森(George B. Anderson)和阿拉巴马第六师的约翰·B·戈登(John B. Gordon)上校。这些损失直接导致了后续事件的混乱。当考德威尔的旅绕过南军右翼前进时,弗朗西斯·C·巴洛上校和纽约第 61 师和第 64 师的 350 名士兵发现了战线中的一个弱点,并占领了一个指挥凹陷道路的小山丘。这使得他们能够向南部邦联防线发射纵火,将其变成一个致命的陷阱。在试图转身应对这一威胁时,接替失去知觉的约翰·戈登的詹姆斯·N·莱特富特中校误解了罗德斯的命令。莱特富特命令他的部下掉头走开,该旅的所有五个团都认为这一命令也适用于他们。同盟军蜂拥而至夏普斯堡,但他们的战线已被破坏。理查森的部队紧追不舍,朗斯特里特将军仓促集结的大炮将他们击退。DH Hill 率领的 200 人反击部队绕过了陷落道路附近的联邦军左翼,虽然被新罕布什尔第 5 师的猛烈冲锋击退,但这阻止了中军的崩溃。理查森不情愿地命令他的师撤退到山脊以北,面向凹陷的道路。他的师损失了大约 1,000 人。巴洛上校受重伤,理查森受重伤。温菲尔德·S·汉考克(Winfield S. Hancock)担任师指挥。尽管汉考克作为一名积极进取的师和军指挥官,在未来享有极好的声誉,但指挥权的意外变更削弱了联邦前进的势头。[27]这场从上午 9:30 到下午 1:00 发生在凹陷道路上的大屠杀使其被称为“血腥巷”,在这条 800 码(700 m)长的道路上造成约 5,600 人伤亡(联邦军 3,000 人,南部邦联 2,600 人)。然而,一个绝佳的机会出现了。如果南军战线的这个破碎部分被利用,李的军队将被分成两半,并可能被击败。有充足的力量可以做到这一点。波特将军第五军的 3,500 名预备队骑兵和 10,300 名步兵在一英里外的中桥附近等待着。威廉·B·富兰克林少将率领的第六军刚刚抵达,率领 12,000 名士兵。富兰克林准备利用这一突破,但高级军团指挥官萨姆纳命令他不要前进。富兰克林向麦克莱伦求助,麦克莱伦离开后方总部听取双方的论点,但支持萨姆纳的决定,命令富兰克林和汉考克坚守阵地。[28]
1862
下午阶段ornament
伯恩赛德桥
第 51 宾夕法尼亚团在马里兰州安蒂特姆战役中冲过伯恩赛德桥。 ©Don Troiani
1862 Sep 17 11:44

伯恩赛德桥

Burnside's Bridge (Lower Bridg
行动转移到战场的南端。麦克莱伦的计划要求安布罗斯·伯恩赛德少将和第九军进行牵制性攻击,以支援胡克的第一军,希望将南方邦联的注意力从北方的主要进攻上转移开。然而,伯恩赛德被指示在发动攻击之前等待明确的命令,而这些命令直到上午 10 点才到达他的手中[29]伯恩赛德在战斗准备过程中表现得异常被动。他对麦克莱伦放弃了之前“联队”指挥官向他汇报的安排感到不满。此前,伯恩赛德指挥的联队包括第一军和第九军,现在他只负责第九军。伯恩赛德含蓄地拒绝放弃他的更高权力,他首先治疗了杰西·L·雷诺少将(在南山阵亡),然后治疗了准将。卡纳瓦师的雅各布·D·考克斯将军担任军指挥官,通过他向军下达命令。伯恩赛德在安蒂特姆河以东部署了四个师(12,500 名士兵)和 50 门火炮。面对他的是一支因李的部队调动以支援南部邦联左翼而大大消耗的部队。黎明时分,准将的师。Gens。大卫·R·琼斯 (David R. Jones) 和约翰·G·沃克 (John G. Walker) 坚守阵地,但到上午 10 点,沃克的所有部下和乔治·T·安德森 (George T. Anderson) 上校的佐治亚旅都已被撤走。琼斯只有大约 3,000 人和 12 门火炮可以用来对付伯恩赛德。四个薄弱的旅守卫着夏普斯堡附近的山脊,主要是一个被称为公墓山的低高原。剩下的 400 人——乔治亚第 2 团和第 20 团,由准将指挥。罗伯特·图姆斯 (Robert Toombs) 将军率领两门炮兵连保卫罗尔巴赫桥 (Rohrbach's Bridge),这是一座三跨、125 英尺 (38 m) 的石头建筑,是安提坦河最南端的渡口。[30]由于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恶名,它在历史上被称为伯恩赛德桥。这座桥是一个困难的目标。通往那里的道路与小溪平行,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这座桥的西岸是 100 英尺(30 m)高的树木繁茂的悬崖,上面散落着来自旧采石场的巨石,使得步兵和神枪手从良好的掩护位置开火成为了穿越桥梁的危险障碍。该区域的安蒂特姆溪宽度很少超过 50 英尺(15 m),有几处河段只有齐腰深,超出了南部邦联的射程。伯恩赛德因忽视这一事实而受到广泛批评。[31]然而,横跨有时很浅的小溪的居高临下的地形使得渡河成为一个困难问题中相对容易的部分。伯恩赛德的计划集中在冲锋桥梁,同时穿越福特麦克莱伦的工程师已经确定下游半英里(1公里)处,但当伯恩赛德的人到达那里时,他们发现河岸太高,无法谈判。当乔治·克鲁克上校的俄亥俄旅准备在准将的支持下攻击桥梁时。塞缪尔·斯特吉斯将军的师、卡纳瓦师的其余人员和准将。艾萨克·罗德曼将军的师奋力穿过茂密的灌木丛,试图找到下游 2 英里(3 公里)处的斯内夫利渡口,打算从侧翼包抄南方军。[32]
第一次尝试
©Captain James Hope
1862 Sep 17 11:45

第一次尝试

Burnside's Bridge (Lower Bridg
第一次尝试是由乔治·克鲁克上校的俄亥俄旅进行的,罗德曼师的爱德华·哈兰德旅提供了部分支援,但俄亥俄人迷路了,出现在上游太远的地方。康涅狄格州第 11 步兵团发现了这座桥,并与准将率领的乔治亚人交战。罗伯特·图姆斯将军。克鲁克对桥梁的攻击是由来自康涅狄格州第 11 团的散兵带头的,他们奉命清理桥梁,以便俄亥俄人能够越过悬崖并攻击悬崖。在遭受了 15 分钟的猛烈炮火后,康涅狄格州士兵撤退,伤亡人数为 139 人,占其兵力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身受重伤的指挥官亨利·W·金斯伯里上校。[33]由于对地形的不熟悉,克鲁克的主力进攻出现了偏差,导致他的部下到达桥上游四分之一英里(400 m)处的小溪,并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与南部邦联的散兵进行了截击。[34]
第二次尝试
©John Paul Strain
1862 Sep 17 12:00

第二次尝试

Burnside's Bridge (Lower Bridg
当罗德曼的师失去联系,艰难地向斯内夫利的福特前进时,伯恩赛德和考克斯指挥斯特吉斯的一个旅在马里兰第二师和新罕布什尔州第六师的带领下对桥梁进行第二次攻击。他们通过附近的一条农场道路冲向桥梁,但在到达桥梁一半时被佐治亚神枪手拦住,他们的攻击失败了。[35]这时已经是中午了,麦克莱伦已经失去了耐心。他派出了一系列信使来激励伯恩赛德继续前进。他命令一名助手:“告诉他,如果要花费一万人,他现在就必须走。”图姆的 450 名格鲁吉亚人击退了 14,000 名联邦攻击者。
第三次尝试
51 号穿过伯恩赛德桥。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62 Sep 17 12:30

第三次尝试

Burnside's Bridge (Lower Bridg
斯特吉斯的另一个旅在中午 ​​12 点 30 分第三次尝试夺取这座桥,由准将指挥。爱德华·费雷罗将军。它由第 51 纽约师和第 51 宾夕法尼亚师领导,他们在充足的炮火支援下,并承诺如果成功,将恢复最近取消的威士忌配给,冲下山并在东岸占据阵地。他们将缴获的轻型榴弹炮操纵到位,向桥下发射双管炮,距离敌人 25 码(23 m)以内。到下午 1 点,南方联盟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图姆斯得到消息称,罗德曼的部队正在从侧翼穿过斯内夫利的浅滩。他下令撤军。他的佐治亚军队给联邦军队造成了 500 多人伤亡,而自己则牺牲了不到 160 人。他们阻止了伯恩赛德对南翼的进攻三个多小时。[36]
伯恩赛德摊位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62 Sep 17 14:00

伯恩赛德摊位

Final Attack Trail, Sharpsburg
伯恩赛德的进攻再次自行停止。他的军官们忽视了将弹药运送过桥,而这座桥本身就成为士兵、大炮和马车的瓶颈。这意味着又延误了两个小时。李将军利用这段时间来加强他的右翼。他命令了所有可用的炮兵部队,尽管他没有试图用左翼的步兵部队来加强琼斯博士寡不敌众的部队。相反,他指望着 AP Hill 的轻装师的到来,该师目前正在从哈珀斯费里出发进行 17 英里(27 公里)的疲惫行军。下午 2 点,希尔的部队到达了博特勒的浅滩,希尔在 2 点 30 分与松了口气的李进行了商谈,李命令他把他的部队带到琼斯的右侧。[37]
联盟动力
第九届纽约霍金轻骑兵在安蒂特姆举行。 ©Keith Rocco
1862 Sep 17 15:00

联盟动力

Sharpsburg Park, Sharpsburg, M
联邦军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将面对 3,000 名新人。伯恩赛德的计划是绕过被削弱的南方联盟右翼,向夏普斯堡会合,切断李的军队与波特勒福特的联系,这是他们穿越波托马克河的唯一逃生路线。下午 3 点,伯恩赛德将斯特吉斯的师留在西岸预备队,带着 8,000 多名士兵(其中大部分是新兵)和 22 门火炮进行近距离支援,向西移动。[38]由纽约“卡梅伦高地人”第 79 团领导的初步攻击成功地对琼斯的寡不敌众的师进行了攻击,该师被推回墓地山并到达距夏普斯堡 200 码(200 m)以内的地方。在联邦军左侧更远的地方,罗德曼的师向哈珀斯费里路前进。它的先头旅由哈里森·费尔柴尔德上校领导,其中包括由拉什·霍金斯上校指挥的纽约第9步兵团的几辆色彩斑斓的轻步兵,他们遭到了安装在前线山脊上的十几门敌人炮火的猛烈炮火,但他们仍然继续前进。夏普斯堡的街道上充满了恐慌,挤满了撤退的南方军队。琼斯师的五个旅中,只有图姆斯的旅还完好无损,但他只有700人。[39]
美联社。希尔拯救了世界
©Image Attribution forthcoming. Image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owner(s).
1862 Sep 17 15:30

美联社。希尔拯救了世界

Antietam Creek Vineyards, Bran
AP希尔的师于下午3点30分抵达,希尔将他的纵队分开,其中两个旅向东南移动以保卫他的侧翼,另外三个旅(约2,000人)移动到图姆斯旅的右侧并准备反击。下午 3:40,准将。麦克西·格雷格将军的南卡罗来纳旅在农民约翰·奥托的玉米田里攻击了罗德曼左翼的康涅狄格第十六团。康涅狄格州的士兵只服役了三个星期,他们的防线就崩溃​​了,伤亡 185 人。罗德岛第四师出现在右侧,但他们在高高的玉米秆中能见度很差,而且他们迷失了方向,因为许多南方军穿着在哈珀斯费里俘获的联邦军制服。他们也逃跑了,把康涅狄格第八团远远地抛在了前面,孤立无援。他们被包围并驱赶下山,前往安提特姆溪。卡纳瓦师各团的反击未能成功。[40]第九军团的伤亡人数约为 20%,但与他们对抗的同盟军人数仍然是他们的两倍。伯恩赛德因侧翼崩溃而感到不安,他命令他的部队一路返回安提特姆河西岸,他在那里紧急要求更多的人员和枪支。麦克莱伦只能提供一块电池。他说:“我无能为力。我没有步兵。”然而,事实上,麦克莱伦有两个新的预备队,波特的第五军和富兰克林的第六军,但他过于谨慎,担心自己的人数远远落后于李的大规模反击。伯恩赛德的士兵在当天剩下的时间里守卫着这座他们为夺取而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桥梁。[41]
1862 Sep 17 17:30

战斗结束

Antietam National Battlefield,
战斗于下午 5:30 结束。 9 月 18 日早上,李的军队准备防御从未到来的联邦进攻。在双方临时休战以恢复和交换伤员后,李的部队于当晚开始撤过波托马克河返回弗吉尼亚。此战双方损失惨重。联盟伤亡 12,410 人,其中 2,108 人死亡。[42]南方邦联伤亡人数为 10,316 人,其中 1,547 人死亡。这代表了联邦军队的 25% 和南方邦联的 31%。总体而言,双方单日伤亡总数达22,726人,几乎与五个月前为期两天的示罗之战震惊全国的伤亡人数相同。1862 年 9 月 17 日的战斗造成 7,650 名美国士兵死亡。[43] 1862 年 9 月 17 日,美国人在战斗中阵亡的人数比美国历史上任何一天都要多。安提特姆有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安提特姆在内战战斗中的总伤亡人数方面排名第五,落后于葛底斯堡、奇克莫加、切斯勒斯维尔和斯波西瓦尼亚法院。
1862 Sep 18

结语

Antietam National Battlefield,
林肯总统对麦克莱伦的表现感到失望。他认为,麦克莱伦在战场上过于谨慎和协调不力的行动迫使战斗打成平局,而不是导致南方邦联惨败。更令总统惊讶的是,从9月17日到10月26日,尽管陆军部和总统本人一再恳求,麦克莱伦还是拒绝跨越波托马克河追击李,理由是装备短缺和担心兵力过度扩张。总司令亨利·W·哈勒克在他的正式报告中写道:“面对被击败的敌人,在最有利于快速行动和激烈战役的季节里,如此庞大的军队长期不活动,是一个问题巨大的失望和遗憾。”11 月 5 日,林肯解除了麦克莱伦对波托马克军团的指挥权,有效结束了这位将军的军事生涯。11 月 9 日,伯恩赛德将军接替了他的职务。安提坦事件的结果还让林肯总统于 9 月 22 日发布了初步的《解放奴隶宣言》,该宣言规定邦联各州必须在 1863 年 1 月 1 日之前结束叛乱,否则就会失去奴隶。尽管林肯早就打算这样做,但国务卿威廉·H·苏厄德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建议他等到联邦取得重大胜利后再发布,以免让人觉得它是出于绝望而发布的。联邦的胜利和林肯的宣言在劝阻法国和英国政府承认南部邦联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一些人怀疑他们是在联盟再次失败后计划这样做的。当解放与战争的进展联系在一起时,两个政府都没有反对美国的政治意愿,因为它将支持南部邦联与支持奴隶制联系在一起。两国都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公众不会容忍政府用军事手段支持维护奴隶制理想的主权。

Appendices



APPENDIX 1

American Civil War Army Organization


Play button




APPENDIX 2

Infantry Tactics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Play button




APPENDIX 3

American Civil War Cavalry


Play button




APPENDIX 4

American Civil War Artillery


Play button




APPENDIX 5

Army Logistics: The Civil War in Four Minutes


Play button

Characters



Daniel Harvey Hill

Daniel Harvey Hill

Confederate General

Joseph K. Mansfield

Joseph K. Mansfield

XII Corps General

William B. Franklin

William B. Franklin

VI Corps General

Joseph Hooker

Joseph Hooker

I Corps General

George Meade

George Meade

Union Brigadier General

Ambrose Burnside

Ambrose Burnside

IX Corps General

J. E. B. Stuart

J. E. B. Stuart

Confederate Cavalry General

Fitz John Porter

Fitz John Porter

V Corps General

William N. Pendleton

William N. Pendleton

Confederate Artillery General

Richard H. Anderson

Richard H. Anderson

Confederate General

John Bell Hood

John Bell Hood

Confederate Brigadier General

Edwin Vose Sumner

Edwin Vose Sumner

II Corps General

Lafayette McLaws

Lafayette McLaws

Confederate General

Robert E. Lee

Robert E. Lee

Commanding General of the Army of Northern Virginia

George B. McClellan

George B. McClellan

Commanding General of the Army of the Potomac

James Longstreet

James Longstreet

Confederate Major General

Footnotes



  1. McPherson 2002, p. 100.
  2. Sears 1983, pp. 65-66.
  3. Reports of Maj. Gen. George B. McClellan, U. S. Army, commanding the Army of the Potomac, of operations August 14 - November 9 (Official Records, Series I, Volume XIX, Part 1, p. 67).
  4. Sears 1983, p. 112.
  5. McPherson 2002, p. 108.
  6. McPherson 2002, p. 109.
  7. Bailey 1984, p. 60.
  8. Sears 1983, p. 174.
  9. Sears 1983, pp. 164, 175-76.
  10. Bailey 1984, p. 63.
  11. Harsh, Taken at the Flood, pp. 366-67.
  12. Sears 1983, p. 181.
  13. Wolff 2000, p. 60.
  14. Sears 1983, pp. 190-91.
  15. Wolff 2000, p. 61.
  16. Bailey 1984, pp. 71-73.
  17. Dawes 1999, pp. 88-91.
  18. Dawes 1999, pp. 91-93.
  19. Bailey 1984, p. 91.
  20. Dawes 1999, p. 95.
  21. Armstrong 2002, pp. 3-27.
  22. Wolff 2000, p. 63.
  23. Bailey 1984, p. 99.
  24. Bailey 1984, p. 100.
  25. Bailey 1984, p. 93.
  26. Bailey 1984, p. 94.
  27. Bailey 1984, p. 108.
  28. Bailey 1984, pp. 108-09.
  29. Jamieson, p. 94. McClellan issued the order at 9:10, after the repulse of Hooker's and Mansfield's assaults, having waited for the VI Corps to reach the battlefield and take up a reserve position.
  30. Wolff 2000, p. 64.
  31. Douglas 1940, p. 172.
  32. Eicher 2001, pp. 359-60.
  33. Tucker, p. 87.
  34. Sears 1983, p. 263.
  35. Bailey 1984, p. 120.
  36. Sears 1983, pp. 266-67.
  37. Sears 1983, p. 276.
  38. Bailey 1984, p. 131.
  39. Bailey 1984, pp. 132-36.
  40. Bailey 1984, pp. 136-37.
  41. Sears 1983, pp. 291-92.
  42. Further information: Official Records, Series I, Volume XIX, Part 1, pp. 189-204
  43. "Death Tolls for Battles of the 16th, 17th, 18th & 19th Centuries (1500-1900)", citing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References



Primary Sources

  • Dawes, Rufus R. (1999) [1890]. A Full Blown Yankee of the Iron Brigade: Service with the Sixth Wisconsin Volunteers. Lincoln, Nebrask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0-8032-6618-9. First published by E. R. Alderman and Sons.
  • Douglas, Henry Kyd (1940). I Rode with Stonewall: The War Experiences of the Youngest Member of Jackson's Staff.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ISBN 0-8078-0337-5.
  • "Brady's Photographs: Pictures of the Dead at Antietam".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October 20, 1862.
  • Tidball, John C. The Artillery Service in the War of the Rebellion, 1861–1865. Westholme Publishing, 2011. ISBN 978-1594161490.
  • U.S. War Department, The War of the Rebellion: a Compilation of the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Union and Confederate Armies.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80–1901.


Secondary Sources

  • Armstrong, Marion V. (2002). Disaster in the West Woods: General Edwin V. Sumner and the II Corps at Antietam. Sharpsburg, MD: Western Maryland Interpretive Association.
  • Bailey, Ronald H. (1984). The Bloodiest Day: The Battle of Antietam. Alexandria, VA: Time-Life Books. ISBN 0-8094-4740-1.
  • Cannan, John. The Antietam Campaign: August–September 1862. Mechanicsburg, PA: Stackpole, 1994. ISBN 0-938289-91-8.
  • Eicher, David J. (2001). The Longest Night: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SBN 0-684-84944-5.
  • Esposito, Vincent J. West Point Atlas of American Wars.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59. OCLC 5890637. The collection of maps (without explanatory text) is available online at the West Point website.
  • Frassanito, William A. Antietam: The Photographic Legacy of America's Bloodiest Day. Gettysburg, PA: Thomas Publications, 1978. ISBN 1-57747-005-2.
  • Harsh, Joseph L. Sounding the Shallows: A Confederate Companion for the Maryland Campaign of 1862. Kent, OH: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87338-641-8.
  • Harsh, Joseph L. Taken at the Flood: Robert E. Lee and Confederate Strategy in the Maryland Campaign of 1862. Kent, OH: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87338-631-0.
  • Jamieson, Perry D. Death in September: The Antietam Campaign. Abilene, TX: McWhiney Foundation Press, 1999. ISBN 1-893114-07-4.
  • Kalasky, Robert. "Union dead...Confederate Dead'." Military Images Magazine. Volume XX, Number 6, May–June 1999.
  • Kennedy, Frances H., ed. The Civil War Battlefield Guide. 2n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98. ISBN 0-395-74012-6.
  • Luvaas, Jay, and Harold W. Nelson, eds. Guide to the Battle of Antietam.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7. ISBN 0-7006-0784-6.
  • McPherson, James M. (2002). Crossroads of Freedom: Antietam,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the Civil W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3521-0.
  • Priest, John Michael. Antietam: The Soldiers' Battl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19-508466-7.
  • Sears, Stephen W. (1983). Landscape Turned Red: The Battle of Antieta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ISBN 0-89919-172-X.
  • Tucker, Phillip Thomas. Burnside's Bridge: The Climactic Struggle of the 2nd and 20th Georgia at Antietam Creek. Mechanic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2000. ISBN 0-8117-0199-9.
  • Welcher, Frank J. The Union Army, 1861–1865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s. Vol. 1, The Eastern Theat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253-36453-1.
  • Wolff, Robert S. (2000). "The Antietam Campaign". In Heidler, David S.; Heidler, Jeanne T. (eds.). 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0-393-04758-X.
  • National Park Service battle description Archived October 11, 2014, at the Wayback Machine


Further Reading

  • Armstrong Marion V., Jr. Unfurl Those Colors! McClellan, Sumner, and the Second Army Corps in the Antietam Campaign.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08. ISBN 978-0-8173-1600-6.
  • Ballard, Ted. Battle of Antietam: Staff Ride Guide.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2006. OCLC 68192262.
  • Breeden, James O. "Field Medicine at Antietam." Caduceus: A Humanities Journal for Medicine and the Health Sciences 10#1 (1994): 8–22.
  • Carman, Ezra Ayers. The Maryland Campaign of September 1862: Ezra A. Carman's Definitive Account of the Union and Confederate Armies at Antietam. Edited by Joseph Pierro.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ISBN 0-415-95628-5.
  • Carman, Ezra Ayers. The Maryland Campaign of September 1862. Vol. 1, South Mountain. Edited by Thomas G. Clemens. El Dorado Hills, CA: Savas Beatie, 2010. ISBN 978-1-932714-81-4.
  • Catton, Bruce. "Crisis at the Antietam". American Heritage 9#5 (August 1958): 54–96.
  • Frassanito, William A. Antietam: The Photographic Legacy of America's Bloodiest Day. New York: Scribner, 1978. ISBN 978-0-684-15659-0.
  • Frye, Dennis E. Antietam Shadows: Mystery, Myth & Machination. Sharpsburg, MD: Antietam Rest Publishing, 2018. ISBN 978-0-9854119-2-3.
  • Gallagher, Gary W., ed. Antietam: Essays on the 1862 Maryland Campaign. Kent, OH: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87338-400-8.
  • Gottfried, Bradley M. The Maps of Antietam: An Atlas of the Antietam (Sharpsburg) Campaign, including the Battle of South Mountain, September 2–20, 1862. El Dorado Hills, CA: Savas Beatie, 2011. ISBN 978-1-61121-086-6.
  • Hartwig, D. Scott. To Antietam Creek: The Maryland Campaign of 1862.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1-4214-0631-2.
  • Jamieson, Perry D., and Bradford A. Wineman, The Maryland and Fredericksburg Campaigns, 1862–1863 Archived January 27, 2020, at the Wayback Machine.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2015. CMH Pub 75-6.
  • Jermann, Donald R. Antietam: The Lost Order. Gretna, LA: Pelican Publishing Co., 2006. ISBN 1-58980-366-3.
  • Murfin, James V. The Gleam of Bayonets: The Battle of Antietam and the Maryland Campaign of 1862.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5. ISBN 0-8071-0990-8.
  • Rawley, James A. (1966). Turning Points of the Civil Wa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0-8032-8935-9. OCLC 44957745.
  • Reardon, Carol and Tom Vossler. A Field Guide to Antietam: Experiencing the Battlefield through Its History, Places, and People (U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6) 347 pp.
  • Slotkin, Richard. The Long Road to Antietam: How the Civil War Became a Revolution. New York: Liveright, 2012. ISBN 978-0-87140-411-4.
  • Vermilya, Daniel J. That Field of Blood: The Battle of Antietam, September 17, 1862. Emerging Civil War Series. El Dorado Hills, CA: Savas Beatie, 2018. ISBN 978-1-61121-375-1.